关于孔子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与孔子诗教观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这是一篇与孔子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孔子诗教观

内容摘 要:孔子论《诗》,以《诗》作为道德教化的工具,从而奠定了儒家“诗教”的传统,本文从“温柔敦厚”的诗歌品格和“兴、观、群、怨”的诗歌社会功能两方面出发,对孔子儒家诗教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孔子 诗教 温柔敦厚 兴 观 群 怨

《诗经》作为一部民歌总集,在封建时代备受推崇,甚至成为“五经”(后扩充为六经)之一,被历代统治者视为治国之经典,这主要是由于孔子论《诗》,发表了一些关于诗歌的重要言论,为其打上了教化的印签,奠定了儒家诗教”的传统.本文从“温柔敦厚”的诗歌品格和“兴、观、群、怨”的诗歌审美功能两方面出发,简要阐释了孔子“诗教”观.

(一)温柔敦厚:诗歌的品格

“温柔敦厚”最早出现在西汉《礼记·经解》中,“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段话本意有二:一是强调了诗的教化功能.二是强调了温柔敦厚的诗品和人品.何谓“温柔敦厚”?《礼记.经解》是这样解释的:“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对其释义如下:“温柔敦厚诗教者也: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从教人做诗和以诗教人两方面来理解温柔敦厚.中国的文学向来重视社会责任感,文人们往往借诗文来讽刺时弊,暗寓政治,这种讽刺与暗寓虽然出于对国家的关心,也是出于对君王的一片忠诚.但又不能直言,还要给君王留点脸面.这就造成了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尤其是日益没落的后期)犯颜直谏,不仅无益于事,而且往往把事情弄糟,给自己带来灾害.所以,儒家认为劝谏必须以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这种方式极大影响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结构及其表达方式,导致了儒家诗论、文论特别推崇委婉含蓄的风格.

(二)“兴、观、群、怨”:诗歌的社会功能

“兴、观、群、怨”见于《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可以兴”,孔安国注:“兴,引譬连类”,从修辞角度进行了解释;朱熹注:“感发志意”从心理联想和政教功能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正确的解释是将二者合一,从《诗经》角度讲“兴”有可感发志意的政教功能,从接受者角度讲,不会“引譬连类”“感发志意”的修辞方法,就无法恰当用《诗》来言志修身.

“可以观”,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这个解释有三义,一为通过观察诗中所表现的社会现象,以了解民情风俗,推行教化,作治国的参考,这也是诗歌在中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的根本原因.《国语·周语上》:“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王斟酌焉,是以行事而不悖”.孔子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采集诗歌了解民情(称之为“乘风”)作为一项制度一直传了下来,有些朝代还设制专门机构官员,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有采诗之官,王者可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其二为观诗人之志,即观诗人创作的主观动机、目的.其三则为观用诗人之志.

“可以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群”可以理解为诗具备一定社会交际功能,封建文人作诗文讲究唱和,经常通过唱和进行交流.以诗作为褒奖对方或切磋学问都可以促进情感交流,加强友谊,这是从《诗》的社会功用的积极面而言的.

“可以怨”,孔安国注:怨刺上政”,孔子认为诗可用来讽谏君主,也可用来批判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但后人并没有坚持这一立场,而是从审美角度做出了新的解释.于是,诗可以怨”“于诗穷而后工”“悲愤出诗人”成为一类命题.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就说过这样一段话:“夫《诗》《书》隐约者,欲道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美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做《春秋》;屈原放逐,着《离骚》;左丘失明,有《国语》;孙子殡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后人往往认为“怨”是做诗、文的原因,好诗文皆因有怨才能写出.韩愈也说过:“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渺;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溪唱和诗序》.欧阳修进一步概括说:“非诗之穷人,殆穷而后工也”.《梅圣俞诗集序》,这些说法虽然与孔子原意相差甚远,但追朔其源流,都是由孔子“可以怨”观点发展而来.不过,这些说法也揭示了文艺创作的一条规律,穷、悲易写出好作品.综合以上观点,“兴、观、群、怨”说法从理论上对《诗》的政教功用进行了总结概括,充分肯定了诗歌社会功能.

综观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孔子“诗教”学说发展了《诗》的教化功用,也较早建构了诗歌的社会功能理论,对中国文学史和美学史上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1]马兆杰.早期儒家诗教的理论与实践—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J].语文学刊.2016年9月

[2]刘璐.孔子“诗教”观再解读[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5月

[3]刘建盛.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6年2月

(作者介绍:董碧娜,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孔子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孔子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孔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有关孔子的论文

2、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3、关于孔子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