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学艺术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化难为易的教学艺术《带刺的朋友》课堂实录与评析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教学艺术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化难为易的教学艺术《带刺的朋友》课堂实录与评析

一 注意观察,指导写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题目叫——

生:(齐)带刺的朋友.

师:“刺”是个形声字,左边部分就念C1.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写得瘦长一些.还要注意最后一笔的变化——“捺画变点懂谦让”.右边是个立刀旁,竖钩要写得挺拔一些.课文里,还有一个字,也含有“束”的偏旁,是哪个字?

生:枣.

师:下面请我们班里的一位写字高手上台来写这个字,其他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写.

(生写)

师:(出示:枣)看看你写对了没有.你看,当一个偏旁放在字的不同位置时,写法一样吗?

生:做左偏旁的时候,捺,写法要变点,当字头的时候,捺要写得舒展一些.

生:做左偏旁的时候,第三笔有个钩,当字头的时候,第三笔没有钩.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尤其注意了笔画的变化.还有发现吗?

生:做左偏旁时,要写得瘦一些,当字头时,要注意写得扁一些.

师:写“枣”的时候,要注意这个小诀窍:“束”字头,扁而宽,撇捺舒展才好看.请大家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来写.

(师范写,生书空)

师:一个偏旁在字的不同位置时,写法会发生一些变化.因此,写字时要认真读帖.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中“带刺的朋友”指的是谁吗?

生:小刺猬.

师: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小刺猬做的一件什么事?

生:偷枣的事.

师: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去看一看.

二 有感情朗读,品味语言

师:课文的第1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听了这个同学的朗读,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枣树上,挂满了玛瑙般的红枣,特别漂亮,看着就让人眼馋.(板书:读出画面)自己试试,力争把大家读得“口水流下三千尺”.

(生读)

师:读书,要读出画面.第2自然段描写的画面,有静也有动.谁来读?

(生读)

师:新月斜挂,月光朦胧,幽静的画面,要读得舒缓一些,轻柔一些.圆乎乎的东西,瞬间出现,而且还顺着枣树往上爬,那种紧张、神秘的画面,要读得急促一些.听老师读.(范读)大家像老师这样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这个小东西是怎样偷枣的呢?谁来读读第3—6自然段?

(生读)

师:偷枣前,小刺猬有哪些举动?

生:“它……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师:你找到了描写小刺猬举动的关键句子,描写小刺猬举动的关键词语是什么?

生:爬.

师:从这个字形,我们仿佛看到了小刺猬的爪子正沿着树干、树枝往上爬呢.接下来,小刺猬还会有哪些举动?我们来读课文的第7—9自然段,并国画出描写小刺猬举动的关键词.

(生读、国画)

师:你们国画出了哪些词语?

生:停住、摇晃、掉.

师:你看,小刺猬举动的关键词,都是一些动词.课文的第10自然段对小刺猬偷枣的举动描写得非常细致.请各自默读并国画出关键词语.

(生读、国画)

师:小刺猬有哪些举动?谁来把你所国画的关键词语按照顺序跟大家说一说?

生:爬来爬去归拢打滚儿扎驮跑.

师:这些就是描写刺猬偷枣时一举一动的关键词,作者描写得多么细致.把这些词语连起来,小刺猬偷枣的情景就会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了.注意这些关键词,请把第3~10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再感受一下小刺猬偷枣时有趣的画面.

(生读,师范读)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老师把小刺猬偷枣的动作读出来了,让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老师把课文的第10自然段读得特别有趣,让我感到这只小刺猬特聪明、特可爱.

师:(板书:读出情趣)读书,就要把这种情趣读出来.

生:老师在读到“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时,我感觉小刺猬不仅胆小,还很害怕,但是它偷枣成功,又很快乐.

师:小刺猬偷枣的前前后后有许多画面很有趣.选择一个最有趣的画面像老师这样美美地读出来,读出趣味来.

(生练读、师引读)

师:小刺猬偷枣的本领怎样?

生:很高明.

师:难怪作者这样说——

生:(读)聪明的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生:老师,我发现这句话里少了一个字“小”.

师:你长着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没有这个“小”字,这句话不是也很通顺吗?

生:用上这个“小”字可以看出这只刺猬的体形很小,动作很机敏.

师:同学们,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都叫我们——

生:小宝贝.

师:当我们调皮的时候,父母都叫我们——

生:小捣蛋.

师:当我们做出懂事的举动时,父母叫我们——

生:小可爱.

师:作者称小刺猬为“小东西”,可以看出作者对小刺猬——

生:非常喜爱.

师:作者一开始就称小刺猬为“小东西”吗?

生:不是,作者开始称小刺猬为“圆乎乎的东西”“那个东西”.

师:从对小刺猬称呼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作者对小刺猬的喜爱之情越来越浓了.

师:小刺猬是怎样一步步成为作者的朋友的?

生:当没看清楚、不了解的时候,在作者眼里小刺猬只是一个诡秘的“东西”.

生:当“我”走近后,看到它在摇枣树,称它是“那个家伙”.

生:当“我”看到它偷枣的举动后,开始暗暗钦佩它,称它是“小东西”.

师: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作者慢慢地喜爱上了它,称它是——

生:(齐)带刺的朋友.

师:可见,“我”与小刺猬的感情在慢慢地加深.

三 抓住词语,指导讲述

师:下面请大家使用以上关键词语,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讲刺猬是如何偷枣的.

生: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小刺猬就开始它的偷枣行动了.它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它停住了脚,开始用力地摇晃,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只听噗的一声,小刺猬从树上掉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它又慢慢地在地上爬来爬去,把散落在地上的红枣归拢在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哈哈!你看,归拢的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身上了.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师:他抓住了动作关键词,把小刺猬偷枣的过程讲得很清楚.假如你是小刺猬,你能不能给大家讲讲你是如何偷枣的?

生:一天晚上,我来到一棵枣树前,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我用力摇晃树枝,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正当我得意扬扬的时候,突然,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摔得好重呀.我匆匆地爬起来,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起来,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那些红枣全都扎在我的后背上.我怕被人发现,就驮着满背的红枣,急火火地跑了……哈哈!你看,我偷枣的本事高吧!

四 聚焦想法,感悟表达

师:作者除了描写小刺猬偷枣时的举动,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师:从这些想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作者的好奇心很强.

师:正是这份好奇,使得作者对小刺猬偷枣的举动观察得这么仔细.其实,这篇课文只是原文的一个选段.小刺猬的身上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课后,找原文《带刺的朋友》读一读.下课!

评析:孙老师的这一课,让我们体验了一线教师迎难而上的勇气与化难为易的智慧,并在极为具体的三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启发与借鉴意义.

其一,俯身回望,重规范.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为“注意观察,指导写字”.这既是对二年级教学的回望,也是针对三年级学情的一种需要.处于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生字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因学习任务重,他们学得多,忘得也快,而此时,教学就应该起到重要作用.课堂上,孙老师能够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识字、书写,抓住容易写错不容易写好的生字,进行细致化指导,这对于夯实学生的书写基本功是极为有益的.孙老师不仅教学生会读、会写,还指导学生将书写的生字组成词、连成句、串成话,能与接下来的教学内容相关联,设计得既扎实又巧妙,做足了语文课该做的事.

其二,面向童心,重“情”“义”.三年级的阅读课到底怎么上,孙老师用他的教学实践给了我们强有力的回答——面向童心,上得有“情”有“义”.“情”,是统编教材选编的第一线“人文线”,“义”,是统编教材选编的第二线“语文元素”,也就是语义的获取.阅读课,就是以“读”为主.但怎么读,是有讲究、有技巧的.孙老师不但重视读,而且重视读之后对语言文字的凝视,一张一弛,一动一静,课堂的节奏就在设计中体现出来了.学生身处其间,尝试阅读、批注、发现、瞄准文中的动词,关注动词中蕴藏的表达顺序,结合之前的阅读体会,一来二去,读得就更深更透了.“阅读+语言凝视”,孙老师的教学公式值得我们学习,这是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意、读出情感、读进字里行间的有效执教公式.

其三,着眼素养,重实质.综观整节课,孙老师的课堂教学明显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关键词.一是语言.教学中,有指向语言的品味与琢磨,有对语言的细致关注与运用.在书写、朗读、感悟、运用等实践过程中,孙老师巧妙地带领学生,经历了学习语言的过程之美.二是思维.这节课中的两个环节尤其具有思维的光芒.如变化角色思维,让学生分别第三者的角度和以刺猬的角度陈述故事:又如内心独白思维,让学生表达、抒发阅读后的个性化的思维结果.三是审美.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孙老师带领学生经历了一场童真、童趣的审美之旅.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开发区实验小学福建福州教育研究院)

教学艺术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教学艺术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科学教学论文

2、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3、外语教学期刊

4、艺术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