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水之云智慧化治水之道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智慧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水之云智慧化治水之道

文/蓝岚 黄士力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环境和水安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意义非凡.因此,最大限度地管好水、用好水,是水务、海洋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互联网+”、智慧城市等不断深化,以互联共享为前提,大数据、云计算、可视技术等为技术支撑,构建开放式、一体化、可扩展的数据平台,对水资源、城市供水、排水、海洋等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处理,是水产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2009年,在上海市新一轮机构改革中,上海市海洋局从挂靠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调整为与上海市水务局合署办公,开始了“江河海洋统筹协调、淡水咸水统一管理”.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着力提升信息化的业务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围绕采集监测体系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加强信息完整性、及时性和智能性,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融合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系统等各类信息化资源整合和统筹管理,并按照大数据核心理念,构建“数据云”、“应用云”,推进水务、海洋业务融合及应用升级,对数据深度挖掘和分析,提高预测、预警水平,提升防汛信息化辅助决策能力,为上海水务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方位“上云”

充分利用上海市水务、海洋一体化管理的优势,通过水资源监控能力,建成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上海市资源管理系统——“水之云”平台.“水之云”平台是智慧水网的核心,实现全面的资源化管理与服务.

完善水务、海洋智能感知体系.充分利用现有传感技术,实现对水体的全面、准确、实时监测.在现有海洋观测站网基础上,通过升级改造、填补空白、资源共享等手段,加强海洋风浪场实时监测,完善防灾减灾沿海警戒线,充实上海海洋观测站网.同时,有序推进上海市市级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市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建设.探索实时、动态预警研究,进一步提升水情预报精度和水情服务水平.预测及应对供水变化、海洋水域变化趋势,实现突发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等辅助决策功能.

对基本型积水自动监测站点主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数据采集、信息共享发布以及系统软件升级改进,新建监测点与原有下立交积水监测建设的一期、二期、三期项目站点整合,基本覆盖上海全市危险和严重积水的下立交,而且数据同步到水务公共信息平台,与路政、、排水等部门资源共享,并通过移动应用向全市各级防汛部门进行信息发布.

建立水闸泵站自动监测系统.充分利用水务公共信息平台、水务数据中心、统一安全与认证机制,以及现有水闸监测站点、分中心和通信网络,结合水务行业现有信息资源,建立一个覆盖8个水利片、128座水闸水资源调度和36座通航收费的监测管理平台,提高了水闸运行管理水平,并且实现了36座通航船闸通航管理系统与闸站管理系统的数据连通.

改造“基础设施云”.依托全市政务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通过水务海洋信息化建设逐步构建水务海洋全局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池,实现全局系统资源的共有共用.

升级扩展网络.建设水务海洋一张网,升级防汛专网带宽,建设万兆网络,实现万兆到层、百兆到桌;扩展水务大厦WiFi线路,实现重要会议室WiFi信号覆盖.

升级改造机房.按照“1+X”机房组建模式,对水务大厦机房、供水调度监测中心、堤防处、水文总站机房进行升级改造.按照“水之云”平台总体设计,围绕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以及数据安全五方面开展信息安全建设,达到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标准和要求.

升级视频会商.拓展新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视频会商会场、完善视频会商双向互动,实现高清视频会商的横向扩展及纵向延伸.2016年新增了几处网络专线,连接上海市海事局、航标处、申通地铁、水文总站、迪士尼度假区等.

构建“数据云”.按照大数据核心理念,在现有“一个单位一个库”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或物理整合方式,按照全市数据资源交换要求和局内应用需求,改造和迁移核心数据库与行业基础数据库,构建上海水务海洋“数据云”.

建设水务核心数据库和信息交换平台,梳理水务决策管理和跨行业、跨部门应用的数据需求,完善基础数据库及管理应用,建设水信息基础库,形成相应的行业管理应用,具体包括水利行业管理应用(河道水闸管理应用、水文管理应用、滩涂海塘管理应用、堤防泵闸管理应用等)、供水行业管理应用、排水行业管理应用等.加强与涉海单位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完成了与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部分数据的接入和入库.

通过统一标准规范和整合数据资源目录,完善数据更新机制,实现数据统一管理、交换的云服务.同时,加强对与水务海洋业务活动密切相关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汇聚、分类、整合、治理,实现数据深度挖掘和分析.

加强云应用和云管理.构建水务海洋“应用云”框架,提供统一的开发测试环境,建设水资源管理相关的通用组件;局属单位所有新建及改造系统都遵循统一集成平台的标准接口及规范进行开发,并在统一平台上实现相关信息服务的注册和管理;将现有系统逐步迁移至统一的“应用云”,逐步推进水务海洋业务的融合及应用升级.

建设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建立资源访问和管理门户,形成资源分类目录,梳理资源提供、使用、管理流程,实现资源访问控制、资源状态监控、资源使用统计和资源配置调度,全面管理基础设施、数据、应用等各类资源.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资源目录和数据更新机制.

与此同时,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按照移动互联、随时随地、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多目标、跨平台、自适应的总体思路,创新服务模式,依托水务海洋公共信息平台搭建了移动应用框架.构建了面向市民网民和面向防汛、水务和海洋工作人员的用户体系,包括综合应用、专题应用、行业应用等的应用体系,以及围绕各自职责定位、错位发展、共建共赢的分工协作体系.形成了网站、APP、微信(微信企业号、微信订阅号)和今日头条移动应用“组合拳”,在水务海洋业务的防汛防台、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工单、支撑河长制的水环境管理保护、政府数据开放和“双公示”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同步加强了执法移动通信终端的应用,初步完成了办公系统、系统、排水户数据库部分功能模块在手持移动端的应用.通过现场多元化信息采集,将抢险事件进行上报分析,通过位置信息,对抢险队伍人员数量、物资仓库所需物资数量进行分析,自动调度物资、人员.大幅度提高抢险工作的业务效率,降低险情带来的损失,实现防汛应急调度全过程信息监管和联动.

知行合一式发展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逐步与水务基础设施、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相融合,使智慧水务、智慧海洋建设在技术层面得到了更广泛的支撑.但是,水务、海洋的信息化发展并非一蹴而就, “孤岛现象”仍待进一步化解,各地已建设和运行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还未全部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存储较为分散.即使在一个网络环境,也只是实现了互联,阻碍了“智慧”的实现,互通共享仍待完善.

同时,相关单位和部门在大量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软硬件资源,但缺乏统一规划,建设分散、内容重复或者交叉,标准、数据规范不统一,应用系统协同工作水平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够高.

此外,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智慧水务、智慧海洋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统一思想、通力协作、统筹建设,有效提升城市水资源管理智慧化水平.同时完善机构设置,充实信息化设备设施,匹配智慧水务、智慧海洋平台的需求.

智慧水务、智慧海洋正逐渐成为当前国际保障供水安全和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有效抓手.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情景下的城市水问题,只有实现最严格、最智慧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践行低碳发展模式,推动信息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才能保证人、水和谐发展.“十三五”期间,水务、海洋的发展应继续围绕“构建现代智慧水务、海洋体系”主线,从“完善体系、提升跨越”向“补好短板、提标升质、注重生态、指挥管理”延伸扩展,逐步完成防汛安全保障、污水排放、水环境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等重点任务.

智慧论文范文结:

关于智慧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智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智慧杂志在线阅读

2、思维和智慧杂志

3、智慧杂志

4、智慧旅游论文

5、智慧城市论文

6、智慧物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