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方面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校长该如何对待规范化管理类硕士论文范文

这篇规范化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校长该如何对待规范化管理

当前,学校管理活动的复杂性、权利义务关系的多样性日益显现,法律问题、管理漏洞与矛盾纠纷日渐凸显,校长该如何通过规范化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人本化,并以此获得社会公众、师生员工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已成为中小学校长管理工作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几年来对全国中小学管理现状的调研与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我们认为:在学校实施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校长既要重视规范化管理的作用,也要看到其局限与不足;不仅要重视规范化管理,也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真正赋予教师教育教学自主权.

既要重视规范化管理的作用,也要看到其局限与不足

由于具有强制性、约束性和隐含的引导性等特征,规范化管理一直是社会生活、学校管理活动中人们广泛采用、高度重视的管理方式之一.学校规范化管理是校长带领师生员工基于学校的现实状况,以及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判断和预设,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制定的各项管理目标、制度和措施等,以及实施、评价这些目标、制度和措施等的过程及开展的活动.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组织的整合度、规范各种行为、避免或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而且有利于师生责权利的统一,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从而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办出学校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起到基础性、保障性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规范化管理是学校取得进步与发展的基本手段,任何一所名校或优质学校的形成,无一不是重视规范化管理的结果.

在充分肯定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校长也应深刻认识到规范化管理的局限与不足.首先,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教会学生某种技能,也是对受教育者施加一种精神影响,是对受教育者存在状况的积极关注,对其全面发展的价值引领,对其人性或人格境界提升的内在呼唤.从事教育工作,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要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行习惯,提升其人性,使其心灵高尚等.显然,教育是一种包含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崇高的心灵或精神活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既是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与交流,也是深层次的心灵或精神的引领与塑造,学生培养的过程常常是师生之间心灵或精神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而规范化管理仅仅是针对人的外在行为而设定的,只能规范人的行为方式,无法规范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无法用规范化管理来限制或加以约束的.

第二,规范化管理是对学校组织、群体或个人行为的最低要求.即使这种管理是全面、有效的,最多也只是让师生达到一定的基本标准,无法把教育提高到更高的层次.规范是底线和基准,但教育无上限,人生境界需要不断提升.

第三,如同社会规范均滞后于社会变革一样,规范化管理也常常滞后于学校鲜活的教育实践,且对新的教育教学创新也有一定的束缚或限制.由于规范化管理还需要保持一定时间内的相对稳定性,规范和制度不能想改就改,因而其作用的发挥仍然是有限的.

第四,规范化管理具有工具性.为规范各种行为、澄清法律问题、解决矛盾纠纷、填补管理漏洞,学校才采用规范化管理手段.因此,不能把规范化管理看作是学校唯一的管理方式,也不能用其来替代其他管理方式,更不能只用规范化管理一种方式来进行复杂的学校管理.在具体的学校管理活动中,校长应不断反思: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意义与价值何在、有没有副作用等,不能让规范化管理成为师生创新的障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造成管理条块分割、重复机械工作等教条管理机制.

不仅要重视规范化管理,还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规范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显性规则.除此之外,人与人交往还有隐性规则——文化的存在.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凝聚而形成的,其与本土社会的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密切相连,其在师生解决或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常常被重复使用乃至约定俗成.学校文化是无形的,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是缄默的,存在于师生的交往之中,依靠师生的自觉行动而发挥作用.

与规范化管理相比,学校文化具有非强制性、自发性、广泛性、补充性、持续性等特点.因此,进行规范化管理,要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关注学校所在地方的文化传统、伦理规范、风俗习惯、人们交往的方式等,关注学校师生员工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交往模式等,使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相协调、统一,同时,也要处理好规范化管理与学校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密切配合、取长补短、相互补充,避免二者的冲突、错位或越位.

既要规范化管理,也要赋予教师教育教学自主权

在加强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学校还要赋予教师教育教学自主权,赋予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动性.这是因为,“培养全面、个性、自主发展的学生”是学校存在的根本,也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调动教师工作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体性,发挥学生自主成长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回归本真,教师也才能产生真正的组织认同、职业认同,学生也才能自主成长,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对全国中小学规范化管理状况的调研中发现:尽管不少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创建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名校也开展了颇具特色的管理活动,但一些中小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工作没有动力、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效率不高、科研形同虚设等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教师缺少教育教学自主权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自主权,教学工作被各种所谓的规范化管理所限制,教师不仅没有自主发挥的时间与空间,而且教师的教学创新也往往因为学校急于要成绩、急于应对某种考试或迎接上级检查等而没有尝试的机会.有的中小学教学管理规定内容繁多、整齐划一,不允许有不同或差异,忽视教师的个性,呈现着一致、机械、死板的管理模式.这就从根本上扼杀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自主权,剥夺了教师的教学创新,严重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导致了教师工作的消极与倦怠.

其实,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等对教师的教学自主等早就作出过规定.1993年和1995年国家先后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都明确规定:教师可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等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进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验.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也明确指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造就一批教育家.

因此,在注重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校长也必须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自主权,使教师在学校工作中能够获得人格的独立与尊严,能够身心自由、敢于探索与不断创新,能够获得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权、积极性和主体性.当然,赋予教师教育教学自主权与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之间并不矛盾.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条例是基本底线,是约束问题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制度要求与最低保障,在此基础上,要鼓励并倡导教师大胆创新,使其发挥内在积极性,在自主、合作、探索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又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获得职业幸福感.因此,在学校工作中,要为教师留出足够的尝试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规范化管理所隐含的引导功能,使教师能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机制、多元动态的评价体系中,施展才华,展示个性,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进而达成教育的本真价值,实现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

规范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规范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规范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