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鉴赏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与叶三不是真正的鉴赏家吗和成龙老师商榷兼谈《鉴赏家》中的多重错位艺术相关论文怎么撰写

这篇鉴赏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叶三不是真正的鉴赏家吗和成龙老师商榷兼谈《鉴赏家》中的多重错位艺术

《语文月刊》2014年第10期“语文观察”栏目刊发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成龙老师的一篇文章《对〈鉴赏家〉主旨的三个追问》,文中的第一个追问指出:“叶三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绘画艺术鉴赏家!”(肖培东老师也认为“充其量叶三只是个草根鉴赏家”[1])第三个追问中指出“作者视果贩叶三为全县第一个鉴赏家,是赞美,也是无奈”“小说虽以‘鉴赏家’为题,但主要人物却不是叶三而是季匋民”.笔者反复阅读原文及相关资料,觉得成龙老师这几处说法有失偏颇,原因如下:

一、叶三是“真正的鉴赏家”——文本客观表述

成老师认为,“叶三以生活常识为依据的‘鉴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绘画艺术鉴赏.结合起来看,叶三三次的‘鉴赏’,均非艺术的眼光,而是常识的眼光,因其看得仔细而作出符合常识的评价.”笔者觉得这个判断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概念问题.鉴赏,即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字画.(《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下同)从这个解释看,鉴赏包括鉴定和欣赏两个方面的含义.再看这两个词,鉴定:①〈动〉鉴别和评定(人的优缺点);②〈名〉评定人的优缺点的文字;③〈动〉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欣赏:①〈动〉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②认为好,喜欢.“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在这段描写中,“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说明叶三能精准地看出季匋民画中的“优劣”,他“很入神地看”画的过程显然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情趣”的过程,这些文字充分说明叶三看画的过程正是鉴赏的过程.叶三此举也深得季匋民的认可:“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再看季、叶之间的对话——“好在哪里?”“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清论家刘熙载在其《艺概·文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可以说,季匋民这幅画画得极好,“风之精神写不出,以紫藤写之”,这么高的绘画技艺都被叶三看出来了,虽然他不是学院派,评价没有理论高度,但我们不能因之而否定叶三极高的鉴赏能力.成老师将这种能力归之为“极其细致的观察”,但如果没有对美的敏感,无论如何“细致观察”也看不出来的,“小老鼠上灯台”也是同样的道理.

成老师认为“叶三对绘画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并非鉴赏能力)”.鉴别:辨别(真假好坏)~古画|~真伪(同上),“鉴别”和“鉴定”是同义词,因此鉴别能力其实就是鉴赏能力的一种.叶三在三垛贩果子时,用四张“苏州片”为季匋民换了四幅李复堂的真迹,原因是“在四太爷这里看过不少李复堂的画,能辨认”,成老师又认为这只是“辨认”而非“鉴赏”,“辨认”是“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笔迹.”“辨认”能力当然是一种“鉴赏”能力,况且凭叶三对季匋民的了解,如果对这四幅画是真迹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是绝不可能把它送给季匋民的,这也足见叶三有很高的鉴赏能力.

第二,逻辑问题.成老师认为叶三是“鉴赏家”,但非“真正意义的绘画艺术鉴赏家”,这个命题在逻辑上也有问题,什么叫“真正意义”?成老师认为“他佩服李复堂,但是画风和复堂不似.李画多凝重,季匋民飘逸.李画多用中锋,季匋民微用侧笔……”能说“这么一段专业的话”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鉴赏家”,那意思就是“专业的鉴赏家”才是“真正的鉴赏家”,简而言之就是“专业的”才是“真正意义的”,这样的逻辑对吗?所谓“专家”是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的人,所以从这个定义看,只要懂得欣赏,能领略其中趣味,能辨别真伪、优劣,人人皆可为“真正”的鉴赏家,鉴赏并不是“学院派”的特权.

叶三指出季匋民画中错误,“‘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这说明叶三有辨别“真伪”的鉴赏力,是一个真正的鉴赏家,对此成老师的解释是“中国画注重写意的特点,若一味强调与自然相一致,反而失去艺术的趣味,这本身就是一个常识,季匋民自然知道”,因此得出季匋民画上的“错误不是错误,而是艺术处理”.这里也有逻辑问题:一是文中季匋民说“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可见季匋民确实不知道“红花莲子白花藕”这一生活常识,并不是他在“写意”;第二“写意”确实是中国画的特点,它追求“象”外之“象”,画外之境.“写意”特征有许多方面,包括“重神轻形”“重意轻象”“气骨风韵”“笔墨与意境”等等,它不以“写形”为主,着重表现作者的“意”,但这并不意味着“写意”就可以违背生活常识.同样道理,抽象派的特点虽然是“尝试打破绘画必须模仿自然的传统观念”,但它也不能违背生活常识,这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所以,成老师从这个角度否定“叶三是真正的鉴赏家”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必须尊重文本的客观表述.

二、叶三是“真正的鉴赏家”——科学认识与审美价值的“错位”

其实我们讨论“叶三是不是一个真正的鉴赏家”就像讨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不是正的军事家、《雷雨》中繁漪是好人还是坏人、《最后的常春藤叶》中那一片常春藤叶是否真的能治好苏艾的病一样,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很容易让我们陷入简单的“二元论”.我们试图从科学价值即理性认识上解决这些问题,但实际上它们是超越理性认识的情感价值(或审美价值),如果一直在科学认识层面上探究这些问题,我们永远得不到满意的答案.

诚如成老师所说,能说“这么一段专业的话”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鉴赏家”,那么汪曾祺老先生为何选择一个果贩子作为鉴赏家呢?如果写一个远道而来的大学教授成为季匋民的知音,鉴赏他的画,两个人惺惺相惜,也许更真实,更符合“理性的因果”,但“理性的因果关系,构不成小说,小说情节的因果关系,必须不是理性的,不是实用的.”[2](P.33)这个问题如果用孙绍振教授独创的小说真善美三维“错位”理论来解释,就很容易解释清楚.“其实,只要拿艺术作品来核对一下,不但真和美是不统一的,而和善也不是统一的,真善美三者是‘错位’的”.[3](P.55-56)汪曾祺在这里写一个果贩子成为真正的艺术鉴赏家,正是科学认识的真与情感价值的美的“错位”.一个果贩子,从科学认识(或理性认识)上来说,他就应该是好好卖自己的水果,赚钱养家糊口,去给季匋民送什么水果啊,一点都不“实用”,又没有什么文化,“鉴赏”水果也就行了,还要鉴赏画,一点都不符合理性认识,但作者偏让他成为鉴赏家,“光有情节的情感因果,还不能算好的情节,好的情节,应该有一种的功能,就是把人物打出常轨,进入第二环境,暴露第二心态”[2](P.34),所以作者要把叶三“打出常规”,让其成为一个“真正的鉴赏家”,这样就有审美价值(或情感价值)可言,也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从读者层面看,无论你从科学上如何论证他不是一个“真正的鉴赏家”,他们都愿意相信叶三是一个“真正的鉴赏家”,这就是小说的魅力,也正是“错位”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这个“错位”的概念同样可以解释成老师“小说虽以‘鉴赏家’为题,但主要人物却不是叶三而是季匋民”的观点的错误.成老师认为“小说通过季匋民与叶三之间由尊重、敬重而渐为知音的叙写,表达作者对古之雅士文人流韵的深切怀念以及流韵难继、古风难存的深沉慨叹”,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但我觉得成老师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小说主人公当然不是季匋民而是叶三,对雅士文化的怀念也不是通过季匋民来表现的,而是通过叶三来表现的.

叶三与季匋民成为知己本身就是一种身份上的错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两个人的生活不在一个层面上,之所以能走到一起,除了“画”这个媒介,还有他们身上所共有的精神品质——魏晋风骨、名士文化.叶三仰慕季匋民身上的那种孤傲、那种文人的风流雅致,同样季匋民也喜欢叶三身上的那种率真、质朴、没有丝毫的功利色彩.季匋民向叶三解释以排行称呼的原因时,说“是古人风气,不是看不起他”,也就是“名士”精神,叶三虽然可能说不出这种精神,但这种精神存在于他的潜意识中,他的一生都在践行这种精神.

小说中最能体现主旨的情节在结尾部分,季匋民死后,叶三“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供”;有人出高价买季匋民的画,叶三“不卖”,并把这些画带入棺材.这里就又是个错位——实用价值与情感价值的错位.从实用价值上讲,季匋民已经死了,没有必要为他上坟,“他的画价大增”,卖了这些画,一定能成为当地一富,让自己和儿孙们都过上好日子,但叶三偏偏不卖,而是要带进棺材,从而使那些画变得“一文不值”.但正是因为实用价值上的无用,情感价值才变得无限丰富,叶三这个人物形象才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我们才觉得叶三这个人物无比“可爱”.通过这样的错位,小说不仅表现了叶三这个底层劳动者身上那种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更表现了他“伯牙摔琴谢知音”般的重友情、重知己精神,这正是一种典型的名士文化.叶三不仅仅是鉴赏画,更是鉴赏人,鉴赏一个名士文化的代表人物季匋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当然是一个真正的鉴赏家.这样一个贯穿全文的核心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是表现小说主旨的人物,怎能不是“主要人物”呢?

三、叶三是“真正的鉴赏家”——作者审美理想的表达

成龙老师在《对〈鉴赏家〉主旨的三个追问》中还有一个观点:“作者视果贩叶三为全县第一个鉴赏家,是赞美,也是无奈.”“赞美”我是赞同的,但说“无奈”显然是不对的,汪曾祺让一个果贩子为鉴赏家,是他“苦心经营的随便”.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价值和审美理想的表达,汪曾祺写叶三是一个“真正的鉴赏家”,就是他对个人人生追求和审美理想的表达.在这个果贩子身上,我们完全可以看到汪曾祺的影子.

汪曾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曾受到过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先后在昆明、上海的中学任教,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1981年汪曾祺的《大淖记事》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后来他又创作《受戒》《异秉》等优秀小说.但汪曾祺和叶三很相似,有点“不务正业”,他最钟情的事情不是写作而是写字、画画,亦如他自己的诗句:“年年岁岁一床书,弄笔晴窗且自娱.”他在晚年把相当一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笔墨上,并认真题诗、题跋赠给友人.他说自己学画无师承,只是常在父亲作画时在一边看,略知用笔间架.“我的画往好里说是有逸气,无常法……正如我的小说散文一样,不今不古,不中不西.”[4]汪曾祺借助叶三这样一个市井之人,来表达自己对绘画发自内心的、毫无功利的热爱,含蓄地表达了一个普通人即使没有接受过专业指导,一样可以有自已的精神追求,一样可以成为“家”.这也正是名士文化的体现,正因如此,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黄永玉给汪曾祺的一封回信中有一段话:“我的画只有他(汪曾祺)一个人能讲.我记得刻了一幅木刻《海边的故事》,是一个小孩趴在地上,腿在后面翘着.他就说,后面这条线应该是怎样怎样翘上,再弯下来,我按照他的意见刻了五张.”在这段话中汪曾祺对黄永玉画的评价与叶三评价季匋民的画是多么相似,汪曾祺写叶三鉴赏画就是在写自己鉴赏画,成为一个“真正的鉴赏家”也是汪曾祺一生的追求.

汪曾祺还是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他是一个出了名的美食家,每到一处不食会议餐,而是专走小街偏巷,品尝地方风味和民间小吃,每每陶醉其间,自得其乐.虽然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但他有一手精湛的烹饪手艺.拌荠菜、拌菠菜、烧干丝、烧小萝卜、塞馅回锅油条,都是他的拿手菜.他说:“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场,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5]这一点在叶三的身上同样可以看到,“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市上还没有见这种果子,他的篮子里已经有了.第二是都很大,都均匀,很香,很甜,很好看.”“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到处走,能看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可资谈助,对身体也好.”想一想,这样一个可爱的果贩子,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生活,还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看画,写他怎么可能是“无奈”呢?

董桥先生曾评价汪曾祺:“艰深怪诞其实不是艺术,而是命运.汪曾祺将艺术融进了人生,把命运变成了艺术,他是开悟大道的人,笔下早就没有了患得患失,没有了粉饰纠结,他的东西是真水无香.我喜欢他的画,他的画是高僧只说平常话,是人生的灵感,快乐的日记!”我觉得董桥说得极好.汪曾祺和叶三一样,用最平实的话、最精准的话来鉴赏画,鉴赏人,鉴赏生活,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鉴赏家.

注释:

[1]肖培东.一句三改探真章——《鉴赏家》教学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7).

[2]孙绍振.审美阅读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孙绍振.文学性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颜家文.汪曾祺的三美[J].幸福(悦读),2014,(8).

[5]史飞翔.汪曾祺:一只文狐修炼成精[N].中国新闻网,2013-7-30.

鉴赏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鉴赏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鉴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艺术鉴赏论文

2、文学鉴赏论文

3、戏剧鉴赏论文

4、珠宝鉴赏论文

5、音乐鉴赏论文

6、大学音乐鉴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