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跟向秀、郭象《庄子注》公案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庄子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向秀、郭象《庄子注》公案

文/王晓毅

郭象大约生活在西晋的元康到永嘉之际,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我们都知道,魏晋南朝是士族社会.士族出现于汉末,曹魏时期开始兴起,其中很多人是曹操丞相府的幕僚,他们的子弟一直延续到南朝,世代,所以称之为“世家大族”.士族文化的典型形态就是魏晋玄学,但是传统的儒家思想仍有相当大的市场.曹魏正始(240-248)时期,玄学出现了第一个——“正始之音”,但是并没有在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大部分士人还是以传统的儒学或者名法思想作为安身立命的理论,玄学家何晏、王弼他们是“少数派”.司马氏政变后,很多正始名士被杀,玄学清谈沉寂了三十多年.

到了西晋元康(291-299)时期,士族文化完成了玄学化转型过程——曹魏士人的子弟到了元康时期,思想上已经没有本质差异.玄学出现了第二次发展,玄学家也变成了强势群体,取得了压倒性优势,但在当时不称它为“玄学”,而是称为“老庄”之学.这个时期史书中的所谓“老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玄学”.

“元康玄学”分“贵无”与“崇有”两大流派.“贵无”派是这个时期玄学的主流.《晋书·王衍传》这样记载: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 “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衍甚重之.

“贵无”派讲个人自由,王衍是代表.他散布虚无主义,讲宇宙万物产生与变化的根据是“无”,所以大家要向“无”学习,要“无为”.于是官员不上班了,都去清谈.如果谁要上班工作,被称为“俗物”.这个时期的风气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叫做自由主义蔓延,造成了相当大的社会危害.

“崇有”派主张积极有为地治理国家,是以裴頠(wei)为代表的少数几个人的主张.裴颁的官位不太高,但他是作为贾后的亲戚掌握国家政权的,属于政治当权派,当然不愿看到社会崩溃,于是写了《崇“有”论>来纠正时弊.从裴頠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贵“无”派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晋书·裴頠传》说:

王衍之徒,声誉太盛,位高势重,不以物务自婴,遂相放效,风教陵迟,乃著《崇有》之论以释其蔽日: “……立言藉于虚无,谓之玄妙;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廉操,谓之旷迭.……或悖吉凶之礼,而忽容止之表,渎弃长幼之序,混漫贵贱之级.其甚者至于裸裎.”王衍之徒攻难交至,并莫能屈.

你看,士大夫开口谈“无”,被视为思想玄妙;的不做事,被视为很高雅;不讲廉耻,被说成是旷达,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按礼教规定行事,儿子可以直呼父亲的名字.裴頠虽然提出了“崇有”论,但一发表,就遭到了围攻,属于弱势群体.

理论无所谓好与坏,关键看是否适合大家的口味,“崇有”论要阻止那个时代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放纵言论和行为,不适合追求个性自由的时代风尚,注定其没落的命运,遭到攻难是正常的.“崇有论”没有什么市场,“贵无论”是占主导地位的.郭象便生活在这个时期.

魏晋时期的玄学家,同时也是政治家,大都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比如“正始名士”何晏、夏侯玄,“竹林七贤”阮籍、山涛、王戎,都是居高位的大官,郭象也是如此,一度权倾朝野.正因为如此,玄学家的理论,都是围绕政治问题转的.玄学并非玄虚之学,其本质是政治哲学.

郭象的《庄子注》作于元康之后到永嘉之前(291-306)的这段历史时期.然而,署名郭象的《庄子注》是否真是郭象所著?历来众说纷纭,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是郭象抄袭了向秀;二是郭象发展向秀说.

我们来了解一下向秀其人.向秀(约223-约275),字子期,竹林七贤之一.嵇康遇害后,向秀被迫入仕,西晋前期官至散骑常侍.向秀虽然没有阮籍和嵇康那么有名,但其思想与文采并不逊色于他们.向秀的代表作有三部,都是优秀之作:一是《思旧赋》,堪称千古绝唱,是嵇康、吕安被杀后,向秀写的纪念文章,二是《难养生论》匠心独运,与嵇康的《养生论》难分上下,至今仍是中医专业重要的参考文献.三是《庄子注》,这是一本杰作,向秀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部系统诠释《庄子》哲学思想的著作,可惜失传了,仅能见到佚文.

现存郭象《庄子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哲学巨著.该书理论体系完整,分析问题深刻,堪称魏晋玄学的集大成之作.这部力作,并非郭象个人所为,而是集中了魏晋之际思想界探索的积极成果,尤其是向秀的开拓性研究,为郭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向秀很冤枉,因为郭象《庄子注》的大部分内容,很可能是他写的,但是他已经没有署名权了.

以现存向秀《庄子注》的佚文与郭象《庄子注》中的相应注文对比,不难发现两者存在大量的相同之处,那么,郭象《庄子注》是其本人创作,还是剽窃的向秀《庄子注》呢?这是研究郭象玄学无法回避的问题.唐人修《晋书》的《郭象传》与《向秀传》,持两种不同说法:

其一, 《晋书·郭象传》持剽窃说:

先是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于旧注外而为解义,妙演奇致,大畅玄风,惟《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其义零落,然颇有别本迁流.象为人薄行,以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篇,其余众篇或点定文句而已.其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晋书·郭象传》的说法源于《世说新语·文学》及刘孝标注引《文士传》.大意是说,向秀死后,他的儿子年龄太小,没有保存好父亲的文稿,被郭象剽窃.这段记载,认定郭象基本上没有著作权,不过是“点定文句”而已,只注了《秋水》、 《至乐》两篇,对《马蹄》篇作了些修改而已.到了东晋南朝时期, 《庄子注》有两个本子,一个是向秀的28卷本,一个是郭象的33卷本.

其二, 《晋书·向秀传》持发展说:

庄周著内外数十篇,历世才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旨统也,秀乃为之隐解,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

惠帝之世,郭象又述而广之,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

《晋书·向秀传》的说法来源不详,其大意是说,郭象在向秀基础上“述而广之”,换句话说,是在吸收向秀的思想精华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展.由于郭象《庄子注》学术水平更高,覆盖了向秀《庄子注》,从而削弱了向秀原作的学术价值,使其失传.近代以来,学者们以向秀《庄子注》佚文对照现存郭象《庄子注》,基本上形成了郭象发展向秀《庄子注》的共识.王叔岷先生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他在《庄子向郭注异同考》一文中总结道:

今据庄子释文、列子注及他书所引,详加纂辑,得向有注郭无注者四十八条,向郭注全异者三十条,向郭注相近者三十二条,向郭注相同者二十八条,列此明证,然后知郭注之与向注,异者多而同者少,盖郭虽有所采于向,实能推而广之,以自成其说者也.

但是,郭象究竟作了哪些发展,却很难说清.其中难点是,向秀《庄子注》佚文大都支离破碎,因而对两注的比较研究工作往往局限于文字表层的异同.但是通过分析这些有限的资料,仍然可以看出,向秀与郭象在学术思想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向秀在《庄子注》中承认存在永恒不变的宇宙终极力量,它是生化天地万物的本原,而郭象则彻底否定了宇宙生成论,认为事物的现象背后,没有一个无形的本根.又如,向秀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而郭象则依据其“独化”哲学,强调事物独自变化,否认任何外因的决定作用.

就我本人来说,倾向于“发展说”.但是关于向秀、郭象在通行本《庄子注》的著作权份额,恐怕很难有个明确的了断,除非向秀的《庄子注》忽然出土了.

节选自《清华历史讲堂初编·郭向(庄子)注新义》清华大学历史系、三联书店编辑部合编2007第一版

庄子论文范文结:

适合庄子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庄子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