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提升吸引力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高职院校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提升吸引力

[摘 要]吸引力缺失一直是困扰我国高职院校的难题,也是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高职院校吸引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国家层面的,有院校层面的,也有学生和家长层面的,正是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高职院校吸引力不断下降.文章针对目前导致高职院校吸引力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和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吸引力路径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提升吸引力;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6.172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大量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的职业岗位迅速派生,社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间接促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但是与社会需求矛盾的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严重失调,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高职院校吸引力的缺失.

在著名关于职业教育的《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和社会形象》报告中提出,“吸引力是个体、群体及其家庭对某件事务偏爱的态度和相关行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表现在以下方面:增加受训者就业、生涯发展和晋升的机会,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和目标,公民或个体把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自我发展的选择,愿意对职业教育与培训进行投资”.高职院校吸引力的利益群体有两部分:学生和企业,所以高职院校吸引力是指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受认可度、受欢迎度,是影响学生及家长喜欢并选择其作为学习途径,以及企业、行业愿意并选择其作为合作对象的因素.[1]

2高职院校吸引力缺失的原因

高职院校吸引力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政府到社会、从企业到公众,对待高职院校乃至职业教育都缺少足够的重视并存在一定的偏见,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了目前高职院校吸引力缺失的现状.

2.1教育体系与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诸多因素当中,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是主要原因之一.教育体系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现状和先进度的重要表现,我国的教育体系结构中,学科教育相对比较完善,包括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其中高等教育部分是由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三个层次构成.但是职业教育只包括初中、高中(中专)、高职(高专),高等教育部分只有高职高专.结构上的欠缺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2]

另外在管理机制上,高职院校面临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窘境.作为教学单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主管部门是各级教育厅.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业部门、财政部门和当地政府都在某个工作环节“主管”高职院校.这些部门相互间缺少沟通与协调,高职院校夹在中间很多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

2.2传统观念的偏见

职业教育等于工人等于低收入+没地位,这是我国公众对职业教育的普遍认识.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多方面的,有封建思想的遗留、有当下经济社会的影响、有不同阶层追求利益的趋势.政府职能部门也好,行业企业也好,中小学教育者也好,普通公众也好,都认为大学才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其实是失败者的教育.政府更愿意对外宣称自己拥有多少“985”,行业企业更愿意招聘研究生、本科生,中小学老师反复强调“不好好学就去念高职”,普通公众认为上了高职就意味着没有前途.正是这些偏见使学生不愿意报考高职院校,企业不愿意与高职院校开展各方面合作,高职院校的吸引力逐年下降.

2.3学习成本无优势

在很多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就读职业教育是减免学费的,一些东欧国家甚至连餐费和交通费都提供补助.而在我国,高职院校和本科相比,学费为主的学习成本基本一直较高,但层次似乎低人一层;和中职比,层次虽高,但是因为中职实施免学费政策,所以学习成本比高职院校低很多.所以,学习成本作为吸引受教育者选择的因素之一,高职院校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2.4高职学生的社会地位及工作待遇偏低

我国目前仍没有形成系统和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高职生毕业后很多时候面临着与中专生和社会普通劳动者竞争上岗的问题.正因为如此,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普遍较低,社会地位也并不高,这与人们心目中的“大学生”身份并不相符.而且,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服务生产一线,部分专业的工作岗位环境较差,在当下独生子女占多数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家长和学生愿意走职业教育这条道路.[3]

2.5招生方式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招生渠道仍然是高考,只有部分省份设立了提前录取的单独招生.但不管是哪种方式,招生考试的形式与内容都具有浓厚的学科性,不能达到高职院校希望通过考试招收适合职业教育、动手能力较强的考生目的.入口的不科学对后续的人才培养等工作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4]

2.6上升空间有限

对于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而言,上学无非是为了工作或者升学.工作方面,我国很多单位和企业仍然唯文凭论,高职院校毕业生,也就是俗称的专科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经常因为学历的问题或是各种门槛的限制,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限制.升学方面,高职院校专升本的学生比例不断下滑,高职院校学生基本没有机会继续向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深造,有时甚至少于中职升本的学生数量.

3高职院校提升吸引力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吸引力缺失是由多方面因素独立作用或相互影响作用造成的,要想提升高职院校的吸引力,也需要各个方面通力合作,从多方面入手解决.

3.1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前文提到过,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是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国家应该站在整个教育体系建设的高度上,完善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开始,教育部先后多次强调并出台相关文件,“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职业教育”,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技术型高校的建设弥补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缺失问题.各级政府及部门应该积极落实相关文件,转变地方本科院校思想、督促其积极转型,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本次转型工程的顺利进行.待工程结束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再只有高职院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出现不仅可以扭转人们认为职业教育是“低级”教育的错误认识,还有利于培养更高层次的职业技能人才.当然,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也不应就是上限,还应该积极探索专业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3.2转变传统观念

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是一项上至政府下至百姓都要参与进来的系统工程.首先,政府应该通过新闻、媒体宣扬“工匠精神”,树立“大工匠”典型,国家总理李克强2016年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是从国家层面强调新技术革命环境下,工匠精神和精工巧匠对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央视2016年5月播出的系列报道《大国工匠》向人们展示了高凤林、周东红等大工匠在平凡岗位上成就的不平凡事迹.其次,端正教育体系内部特别是中小学教育者理念.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于大学与职业的概念都来自于老师,如果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不能正确传播职业教育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总是将高职院校作为失败教育来“激励”和“鞭策”学生的话,这种观念就得不到转变.所以基础教育者应该正面、客观地宣扬高等职业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选择高职学院并不是就低人一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良性循环,让职业教育理念慢慢渗透到公众心中.[5]

3.3降低学习成本

国家及省级政府应该加大高职院校学费及奖、助学金补助力度.以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完全减免高职院校学费很难做到,但是适当降低高职院校学费的收费标准,与本科院校拉开一定差距还是可以实现的.另外可以尝试有针对性地面向偏远山区、农村生源或是针对部分工作环境较差的特殊专业实施减免学费政策.这样可以点面结合地降低高职院校就读成本,提升高职院校吸引力.

3.4提升并保障一线劳动者待遇

我国一线技术岗位待遇普遍较低是不正常现象,技术工人理应获得与其他普通管理者平等的权利与待遇.企业、单位必须打破传统的用人习惯,将重能力、轻文凭作为人才评价的新标准.同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通过压低一线劳动者的薪资待遇来提升企业的效益,这不仅影响一线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降低生产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不利于生产技术的革新,制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通过法律法规保证一线劳动者的权益,以《劳动法》和《合同法》为依据,严打恶意克扣工资、随意开除员工等违法事件.

3.5改革招生政策

招生工作是决定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的主要因素,要想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从入口处就要制定科学的招生政策及招生方式.首先,高职院校的招生应该完全从高考中分离出来.第一,先本后专的录用方式本身就是对高职院校的不公平,是一种对职业教育变相的歧视,因为没有任何依据证明职业教育的人才素质就要比学科教育的人才素质低.但是当前形势下本专同招又是不可实施的,所以应该全面落实提前录取的单独招生政策.第二,高考主要筛选学科类人才,其考试内容的设置也以此为中心,并不能衡量学生职业技能能力和发展潜力,所以将高考成绩作为职业院校录取依据也是不科学的,综上两点,职业院校的招生与录取必须与高考分离.其次,高职院校的招考形式与内容应该彻底改革,废除学科考试模式,设计出符合职业人才筛选需要的新型考试模式与内容,可以真实反映出考生在职业教育方面所具有的能力和潜力.再次,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扩大中职学生升高职的人数比例,精准中职学生升高职的对口衔接.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能力缺陷逐渐显现,通过高职阶段学习的提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手段.最后,高职院校应该调整办学思路,将培养目标从学生拓展到企业员工,积极面向企业开展各类长期培养和短期培训.部分省份已经开始试点落实国家提出的高职院校面向企业员工招生政策,一方面帮助高职院校解决生源不断压缩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帮助企业有效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6完善就业与升学制度

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毕业后的好出路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所以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和升学比例是提升吸引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国家层面一直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从岗前实习、资格准入等多个方面出台了保障政策,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认真加以执行,确实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方面应有的权益.同时,随着技术型大学的转型,应该拓宽高职院校学生向上的深造通道,增加高职院校学生升本的比例.

4结论

高职院校吸引力提升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其自身,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国家产业转型、社会进步和全民素质提升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的吸引力提升不是一次性工程,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提升吸引力是高职院校永恒的课题.高职院校应该将该课题作为常规内容加以研究,并将成果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此外,提升高职院校吸引力不单纯是高职院校单方面工程,上至国家政府,下至公众百姓都有责任和义务宣扬正确的职业教育观,从政策、法规和行动上理解职业教育、支持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王文槿.关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国际文献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4):64-67.

[2]曹起武.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地位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8):99-101.

[3]李化树,黄媛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转型的路径选择[J].高校教育管理,2011(1):10-17.

[4]李懋,万伟平.“发展过程”视域下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2):12-14.

[5]余祖光,陈光.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问题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2):15-30.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年立项课题“地方本科转向职业教育形势下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吸引力的研究”(项目编号:W2014351,主持人:曹起武).

[作者简介]曹起武(1979—),男,辽宁丹东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教理论.

高职院校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高职院校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高职院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