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论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与修辞学理论对桂剧翻译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本文关于学理论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修辞学理论对桂剧翻译

【摘 要】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传和独特的民族艺术,桂剧应当走出去传播中国文化.本文从西方修辞学理论视角对桂剧翻译进行解析,认为桂剧是借助翻译发声,以成功说服受众为目的,而归化翻译法有助于桂剧的传播.

【关键词】修辞学;桂剧;翻译;受众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3-0234-02

一、引言

桂剧走过了两百多个春秋,吸纳了祁剧、徽剧、京剧等兄弟戏剧的优点,再经过历代桂剧匠人们的创造加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表演风格和民族艺术.桂剧讲究“一念二唱三哭四笑五愤恨”,在20世纪绽放过迷人的风采.但由于全球化的碰撞、当代大众品位的转变以及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曾拥有过辉煌成就的桂剧在21世纪遭遇生存瓶颈,其发展空间也日益狭窄.如何才能唤醒这个古老又极具魅力的生命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2014年11月,主席在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桂剧是一门独特的民族艺术,2006年被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桂剧想要走出去,可以借助翻译发声,借由传神达意的翻译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文化.然而,桂剧的对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言的制约.因此,桂剧翻译的质量是我们能否向世界讲好中国特色民间故事的关键因素.桂剧翻译想要走出去,实现对外传播,就必须致力于使译文文本贴近读者,让受众乐于接受,保证桂剧翻译的渠道畅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桂剧走出去的预期目的.

根据西方修辞学理论,受众是翻译的接受者,翻译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受众对译文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而桂剧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译文向受众讲述中国民间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并期望得到受众的理解、接受和认同.

二、翻译与西方修辞学的共性

翻译和修辞学是两门自成体系的不同学科,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共同之处.翻译和修辞学之间最大的共性就是——两者都是借助语言符号来完成面向受众的交际活动.

(一)目的性

翻译和西方修辞学都带着强烈的目的性.首先,任何的翻译都“译有所因”,桂剧翻译也不例外.桂剧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受众通过自己熟悉的语言和文化来了解桂剧,并且产生与原文相似效果的影响力,以期让受众认同和喜欢桂剧.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的人互相理解和欣赏.翻译的出现打破了语言交际的藩篱,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得以交流并缩小认知差距.

而修辞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化解分歧,增进理解.西方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认为修辞蕴含在人类的一切交往活动中,可以用来解决分歧、促进共同理解、达成社会和谐.(姚喜明,2009:245)由于认知的差异,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而人一旦使用象征(包括非语言符号)就会产生修辞活动.伯克认为,修辞成功的关键在于“认同”.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为了化解隔离状态,始终需要通过交际来追求认同感.伯克爱好和平,希望修辞能够化干戈为玉帛,他认为修辞是“人们运用语言在他们身上形成态度或诱导其采取行动的一种行为”(the use of words by human agents to form attitudes or to induce actions in other human agents)(Sonja K Foss et al, 2002:191)翻译和修辞学的关注焦点都是消除差异,促进理解,两者的目的可谓殊途同归.他们都旨在借助语言符号来影响受众采取相应行动.

(二)受众性

翻译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受众的评价和接受度.翻译文本的终端接受者是受众.功能学派历来重视受众,其代表弗米尔指出,“任何一个翻译作品都是面向预期受众的”.(Christiane Nord,2001:12)由于源语受众和目标受众在认知、语言、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众多差异,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重视目标受众,使得译文尽量贴近受众,以一种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最佳的译文效果,这样才能打开畅通的交流渠道.

无独有偶,对受众的考察从来都是西方修辞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姚喜明,2009:249)亚里士多德在其《修辞学》中提出:演讲中有三个重要因素——演讲者、主题和听众,其中,最后一个因素听众决定了演讲的性质和目的.(从莱庭、徐鲁亚,2007:103)这里指的听众即受众.想要说服受众,首先必须了解受众.新修辞学家佩雷尔曼在《新修辞学:论论辩》中分析了受众的三种类型——普遍受众、单一受众和自我受众.而伯克的“认同”理论也是基于对受众重要性的关注.

(三)修辞学理论的简单回顾

修辞蕴含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其目的是通过劝说来消除分歧,促进共同理解.古希腊修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将修辞定义为“一种能在任何一个议题上找到成功说服方式的能力”(A faculty of considering all the possible means of persuasion on every subject).(Aristotle,1890:11)所谓的说服方式,是指合乎情理,逻辑性强的论证方式.修辞是一种寻求劝说和诉诸的研究.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目的就是对受众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一种说服,以求达到最大化的劝说效果,因此,他提出了三种说服方式——理性诉求(logos)、人格诉求(ethos)以及情感诉求(pathos).其中,情感诉求是通过对受众的情感进行分析了解进而采用言语打动受众,对受众“动之以情”,以期他们采取相应的行动.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者必须了解受众的心理,以便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创立认同感.而“认同”是修辞学家伯克的思想核心.只有深谙目标受众的心理和劝说方式,译者才能用受众易于接受的修辞方式对译文进行润色,在受众中创建认同感,促使其采取相应行动,从而实现文化对外传播的预期目的.如何才能获取认同感呢?伯克认为修辞者应该像受众那样所思、所言、所感、所行.认同是劝说的积极效果,其过程包括有意识及无意识的动机.

三、修辞学劝说理论对桂剧翻译的启示

(一)突出桂剧积极的文化力量,关注情感诉求

时间的洗练使桂剧在广西的文化画卷中绽放独具魅力的色彩,桂剧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并为人类文明多样性贡献了力量.包罗万象的桂剧文化是中国戏曲文化宝库珍贵的一部分,但又因其地域差异显现出自身的特色,它反映了民众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以及道德、伦理等精神生活.在翻译桂剧的时候,要注重宣传积极的文化,引起西方受众的情感共鸣.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东西方文化差异相距甚远,但是双方受众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桂剧从内容上看,大多数与本地流传的英雄故事和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主要目的是歌颂八桂大地上勤劳勇敢、实事求是、不畏权势、赤诚爱国的人民.例如耳熟能详的桂剧《大儒还乡》讲述了清代官吏陈宏谋一生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求真务实的动人事迹;《刘三姐》一剧讲述了壮族姑娘刘三姐不畏强权,不受金钱诱惑,通过山歌战胜了地主和秀才们的传奇故事;还有最近作为第十届广西戏剧展演大型剧目展演的首台大戏,现代桂剧《赤子丹心》讲述了从广西走出去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的先进事迹,深刻诠释了黄大年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这些桂剧融合了广西特有的民族风情和人文特点,体现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陈宏谋的求真,刘三姐的向善,黄大年的至美,这些隐含在桂剧里积极向上的文化力量,容易引起西方受众对于真善美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创建受众的“认同感”,从而达到共同理解的目的.

(二)重视受众,获取认同感

在桂剧的对外传播过程中要重视受众,理解受众的爱好、需求和价值观,不要因循守旧于刻板的翻译技巧,要敢于突破旧有的翻译障碍,运用创新的翻译手法,以一种受众喜爱的方式对桂剧进行宣传翻译.因为离开了受众,桂剧也就没有了翻译的意义.修辞不是单方面的劝说,桂剧翻译的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服务对象,他们也会反作用于翻译,影响桂剧的传播效果.桂剧的译者要善于与受众进行互动沟通,不能将受众视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受众;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百般迁就,致使译文过于贴近读者,无法生动地传递桂剧的人文风采.一方面,译者应该充分了解受众的心理、文化、价值观、人生观等因素,与受众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消除分歧,促进理解做出努力.另一方面,译者借助翻译发声并诉诸各种修辞技巧,用一种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译文中不露痕迹地表达译者的观点和态度,使桂剧译文对受众产生切实影响,无形中获取受众的认同感,最终消除文化隔阂.伯克认为,修辞成功的关键在于“认同”,这就要求修辞者要重视受众,并如受众那样所思所想所行.

(三)采用归化翻译法,促进理解

归化翻译的代表人物奈达认为,翻译活动就是在目的语中寻找与源语信息尽可能接近自然对等话语的言语交际活动.(Nida,1964)归化,即在翻译时把受众置于首位,修辞者尽量与受众靠近,采取受众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以便受众在自己的知识系统中理解原文.归化翻译重视受众,无独有偶,受众中心论也一直是修辞学的研究重点.受众,对于修辞者而言,是其意欲影响的对象.换言之,真正占据中心地位的是修辞者促使受众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态度或行为,按修辞者的意愿行事这一修辞的根本任务.(袁卓喜,2013:110)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修辞者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来说服受众,而归化翻译有利于修辞者完成这个任务.

具体到桂剧翻译,桂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如果翻译时候采用异化翻译sheng,dan,jing,chou,虽然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但是对于普遍受众而言却是陌生难懂的.抽象的概念会增加阅读的难度,更难以激起西方受众的阅读兴趣.而归化翻译生(male role),旦(female role),净(painted face),丑(clown) 考虑了受众的知识储备量并运用受众熟悉的语言,因此不仅大大消除受众对桂剧的陌生感,还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

归化翻译采用西方受众习惯的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法,给予受众一种熟悉的代入式体验,使得桂剧的对外传播渠道更为通畅.

四、结语

本文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剖析桂剧翻译,对桂剧翻译的目的及其策略进行解读,这对我们客观认识和评价桂剧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从修辞角度分析桂剧翻译对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戏剧翻译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Aristotle,Hobbes. Aristotle’s Treatise on rhetoric: literally translated with Hobbs’analysis, examination questions, and an appendix containing the Greek definitions[M].London:Gorge Bell & Sons,1890.

[2]Cited in 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Foss,Sonja K.,Foss,Karen A.and Trapp, Robert.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 (3rd ed.) [M].Prospect Heights: Weland,2002.

[4]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Brill,1964.

[5]从莱庭,徐鲁亚.西方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7.

[6]姚喜明.西方修辞学简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7]袁卓喜.修辞劝服视角下的辜鸿铭儒经翻译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3):108-111.

学理论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学理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学理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学理论杂志社

2、学理论杂志

3、生物信息学论文

4、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5、新课程导学期刊

6、军事理论论文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