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类有关论文范文 与广西主流新媒体对中国东盟合作报道的分析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中国东盟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广西主流新媒体对中国东盟合作报道的分析

随着我国与东盟关系进入“十年”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媒体对“中国—东盟”合作的报道成为双边共同发展的助力.当前,广西主流新媒体将“中国—东盟”合作报道的重点置于国家战略层面下的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教育国际合作的典范、融通的文化交流等方面,但报道尚存在新闻分布零散、未形成宣传的议程,宏观描述多、微观叙事少等不足.为此,需要强化“一带一路”相关议程设置,将新媒体的运营思路融入新闻策划,实现报道的突破.

研究缘起

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广西连接着中国与东盟两个市场,区位优势明显.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信息交流在宏观层面上能够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微观层面上能让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人民增进了解、加深情感沟通、增强信任.广西的主流媒体毫无疑问应承担起此重任,在交互信息的过程中提高传播的影响力和有效性,建构“中国—东盟”合作的良好形象,服务国家战略.

随着广西主流新闻媒体近年来致力于新媒体平台的开发与运营,以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新闻网站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受众,也成为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不同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其碎片化阅读的特性决定新闻文本的生产与其依托的传统媒体存在差异.新媒体并不全是“照搬”传统媒体的内容,而是进一步内容优化实现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下,广西众多主流媒体如何选择信息,实现对“中国—东盟”合作报道的优化值得思考.

广西主流新媒体对“中国—东盟”合作的整体报道方向国家战略下的合作共赢.“中国—东盟”合作早已是国家级的经济发展战略.在2015年,国家又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随后又倡议将“一带一路”与东盟国家各自的发展对接起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本身就处于关键地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近十年来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关系全方位加深,相关报道自然就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领域.历经了13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每年均在广西南宁召开,中国—东盟“”也成为广西新闻界的重要战役,各类新媒体平台则是重要战场.

2016年中国—东盟“”期间,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采编中心采用“厨房”的新闻生产方式,整合旗下各子媒体的资源,使传播渠道全覆盖,实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元传播”.如广西新闻网负责网站专题报道,采用VR技术、“掌上玩东博会”手机游戏等新技术,增强了网友的视觉观感和参与体验;广西日报客户端则全天候推送现场记者的即时报道,并有大量的用户体验和现场活动参与入口,实现了良好的用户信息交互;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客户端则利用广西电视台的视频资源,推出大量高端访谈和即时现场视频.通过对会议的集中报道,广西主流新媒体建构了中国与东盟各国“战略共赢”的合作形象.

中国—东盟区域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从“黄金十年”走到“十年”,其领域涉及政治安全、经济合作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广西主流新媒体将日常新闻报道的重心放在双边合作的显性领域,如经济合作、贸易成就、国际会议、领导互访等.同时,在涉及政治报道时,广西的主流新媒体从国家大局出发,致力于维护双边稳定关系,如在相关的系列报道中,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中国愿同东盟国家永远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多次被用于新闻标题和报道内容.尤其在我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存在领土争端的相关报道上,广西主流新媒体在援引新华社或《人民日报》相关新闻或评论时,也强调“美国极力拉拢”“图谋孤立中国”,明确了“干扰在所难免”“命运共同体已经扎下深根”的共识,体现了正确的政治导向,很好地引导了舆论.

教育国际合作的典范.除了经济与贸易,中国与东盟的另一大合作领域就是教育,国家将其定位于“构建多元化教育合作机制、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是打造中国—东盟关系新支柱的优先方向”.尤其2016年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广西主流新媒体将报道的重点指向了校际合作、会议论坛、教育成果综述、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等领域.广西大部分高校都与东盟国家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成为常态.为加强我国大学生与东盟留学生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各高校每年均组织“泼水节”(或取名“国际文化节”等),并将其作为文化活动的“重头戏”,这也得到了的大力支持.广西新闻网、南宁新闻网、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平台就多次报道了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隆重举办东南亚泼水节的新闻,不仅东盟国家留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学生也参与其中,营造了我国大学生与东盟留学生友好相处的氛围,体现了跨国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显性成效.

融通的文化交流.广西的民间风俗和文化与东盟各国有很多相似之处.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加强文化交流,以发挥地缘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宽了与东盟的文化合作与研究.大多数受众对东盟国家的民俗、饮食、节庆、建筑等文化和旅游资源感兴趣,广西的主流新媒体则以此为重点进行新闻报道.如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网站和客户端依托广西电视台各个频道丰富的视频资源,开辟了“风情东盟”栏目,专门介绍东盟国家的风土人情,推介旅游资源,日常也会上线《连线东盟》节目.自“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之后,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拍摄了《海上新丝路》等一系列反映“海上丝绸之路”变迁、充满中国和东盟浓郁文化风情的优秀纪录片,并在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进行了重点推荐.广西新闻网设置“东盟频道”,介绍东盟国家的旅游资源.广西日报的新闻客户端则会不定期推送关于东盟国家的文化专题报道.

广西主流新媒体在“中国—东盟”合作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新闻分布零散,未形成宣传的议程.无论是在深化中国—东盟战略合作,还是在“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的背景下,“中国—东盟”合作的媒介形象建构是一个“浸润式”的涵化过程,不仅需要长期的积累,还要依赖具有特色的阶段性议程设置或品牌新闻栏目,而广西主流新媒体在这两方面是比较缺乏的.阶段性议程除了每年的中国—东盟“”,广西主流新媒体基本上没有其他集中式的新闻报道.在日常报道中,新闻来源大多为各部门的新闻发布会或通讯员供稿,媒体主动生产新闻的能力还有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报道涉及双边关系,而信息的出口大多为机构,广西主流新媒体进行议程设置的主动权并不在自己手中,因而传播影响力有限.如何利用现有的信息和媒介资源,进一步理清信息资源多次开发的渠道,并与自身的经营和新闻生产结合起来,或许是广西主流新媒体运营需要突破的方向.

宏观描述多,微观叙事少.从内容的表现手法来看,广西主流新媒体的新闻报道以宏观描述居多,其中关于双边合作成就的报道占比例较大,且多是“硬新闻”,如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各市与东盟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等.从微观层面进行的报道多集中在中国—东盟“”、民俗文化交流等,以现场特写、个人访谈、图片新闻、专题片等形式为主.

重宏观描述、轻微观叙事的新闻创作手法很难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从受众的心理和信息接受行为来看,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文本应符合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需求,内容应具有趣味性,文字则应活泼而富有时代气息.因此,直接照搬传统媒体或只进行简单加工的新闻报道是没有办法吸引年轻一代受众的,其传播影响力有限,难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在这方面,需要广西主流新媒体根据自身定位,优化新闻报道或信息的推送方式,多生产“软硬结合”、符合当前受众定位、可阅读性强、吸引力持久的新闻产品.

广西主流新媒体优化“中国—东盟”合作报道的建议主动设置“一带一路”相关议程.设置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议题,不仅能够服务国家战略,更能促进中国在与东盟各国的跨文化交往过程中塑造鲜明的交流“符号”,使东盟国家逐步了解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利好,促进合作深化.针对目前存在的宣传资源较分散、各职能部门与主流新媒体未形成有效连接这一情况,广西主管媒体的党委宣传部门可以起牵头作用,为相关部门与主流新媒体的合作搭建桥梁,使两者在资源上形成互补,将以往零散的新闻稿件发布方式转变为由议程带动的系列报道,形成传播合力,共同描绘东盟国家融入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蓝图和愿景.例如,举办“一带一路”相关议题会议、论坛或活动如涉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参与,主办方可通过党委宣传部门牵线,与各主流新媒体合作,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网站等全媒体途径,优化宣传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短时期内集中式地设置议题,促进宣传内容与传播渠道的整合,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将新媒体的运营思路融入新闻策划.当前许多媒体把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新媒体平台的技术开发和运营,就是为了尽早聚合目标受众,以利于今后经营的开展,这就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广西主流新媒体在传播“中国—东盟”相关信息方面如果忽视了经济效益,也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反而会浪费大量的信息资源.而《羊城晚报》举办“羊城新八景”全民评选新闻专题策划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宣传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因此,广西主流新媒体应致力于传播影响力和经营效益的双赢,致力于创新新闻专题策划,如东盟国家民俗“泼水节”就是非常好的素材.目前该文化活动只是由各高校独立组织,影响力有限.为此,广西主流新媒体可以整合自身采编和经营人员,与各高校联合策划一系列与“泼水节”主题相关、高校大学生普遍参与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形成传播品牌,塑造中国与东盟国家新生代大学生友好跨文化交往的媒介印象,融入经营理念,实现经济效益.

真正落实媒体信息共享机制.优化“中国—东盟”合作的报道,离不开东盟国家的参与,尤其是东盟国家媒体在其中发挥的信息沟通作用.广西也曾多次组织东盟国家的媒体代表团赴广西参观和采访,重点宣传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和东盟国家的机遇.如“中国—东盟媒体合作高层研讨会”之类的论坛和活动也举办了多次,但效果仅限于推动阶段性的集中式报道,真正的信息共享和媒体合作机制并未落到实处.目前,除了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对外供稿,广西其他主流媒体与东盟国家媒体间的信息交互还是比较缺乏的,这也导致了关于“中国—东盟”议题的新闻来源比较单一,大多局限于广西的相关行政部门,主流新媒体报道的主动性受到抑制.对此,广西主流新媒体应主动寻求与东盟国家媒体的交流,找到一条双方都能获益的合作路径,形成长效机制,争取有更多的原创稿件,建构“中国—东盟”双赢的媒介形象.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广西主流新媒体要在“中国—东盟”相关报道中做到与众不同,不仅需要深谙新媒体运营规律,更需要对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就需要人才队伍的建设.为此,广西主流新媒体在选聘、培养记者和编辑时,应看重其跨文化交往能力,组建包括小语种、文化产业、新闻传播、公共关系等专业在内的人才团队,形成优势互补,充分挖掘和发挥媒体的信息资源优势,在优化“中国—东盟”合作报道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

中国东盟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中国东盟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中国东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

2、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3、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4、中国文化论文

5、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6、中国美容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