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跟关于健伞公民网络舆论表达机制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关于健伞公民网络舆论表达机制

郭春霞[

作者简介:郭春霞(1998- ),女,汉族,四川泸州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5级本科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9)

摘 要 十八大以来,“互联网+”的社会治理思路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网民借助网络平台参与政治生活,表达积极性提高.传统的网络舆论表达具有无力与无序的特点,不足以较好地反映公民利益诉求,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畅通、有序、互动、规范的表达是实现网民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康的网络舆论表达机制,需要将网络信息管控、失范表达追责、政府与公民信息互动常态化.

关键词 互联网;网民;舆论表达

中图分类号:TP393.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1205(2018)02-125-02  

1传统网络舆论表达:闭塞、无序、单向、失范

从新媒体开始兴起,网络传播的便捷与迅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网民采用网络舆论表达自己的利益与诉求的现象出现.但是由于社会还不够发展、网络言论表达监督不到位、政府不够重视等,传统网络舆论表达呈现出闭塞、无序、单向、失范等不足.

1.1表达渠道不畅,表达意愿不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进入人们的视野.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出现,为人们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契机.但是,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人们对于网络不够熟知及社交软件发展不成熟,网络舆情的力量受到了限制.同时,网民的表达意愿不强,表达主动性不足,舆论力量分散化.事实上,中国互联网自1994 年面向公众开放以来,最先在新闻传播领域得到应用,但网上新闻传播一度严重无序[1].

1.2表达秩序混乱,法制意识缺乏

互联网为公民自由表达言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政府监督不到位及公民法制意识的缺乏,言论表达呈现出无序的特点.传统网络舆论表达缺乏政府对舆论的合理引导.

1.3单向表达突出,政府回应不足

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本身具有互动性、交互性.通过信息的迅速传播,网络舆论在网民公共空间的回应性比较大,一些话题足以引起社会的共同关注.但是,政府层面对于公众的舆论表达回应度欠缺.有关部门对于一些过激言论、失当言论反应慢.同时,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介之间的互动也不足.

1.4失范表达突出,表达约束性低

网民网络舆论表达的失当不仅在于其本身对于网络舆论方面的法律一无所知,政府方面也未制定一套硬性的标准,对舆论表达的约束力度很低.在20 世纪末,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有199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及1998 年的《实施办法》、1997 年《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1997 年《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等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相关管理办法,但是没有出现对公民舆论表达的约束性规范.

2新时代网络舆论表达的现状

21 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对于网络舆论表达也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新时代网民舆论表达呈现新的特征.政府更注重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加强对舆论表达的控制.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1表达主动性提高,表达意愿增强

信息时代背景下,公民网络舆论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是时展的必然性.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后,将着眼点放在满足精神需要上.社交软件备受青睐,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对自身利益、社会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中提到:身份的平等使人们觉得自己独立的同时,也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软弱[2].人们在网络舆论表达上也通过走向“联合”壮大本身言论势力,维护自己以及本阶层的利益.

2.2政策法规逐步健全

在网络信息管理方面,“互联网+”的治理思路提出之前,就有2000 年信息产业部颁发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3 年制定的《互联网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2005 年出台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涉及公民网络舆论表达的法规.近几年,国家更注重网络信息传播与舆论的表达.从2005 年的39 号令到2017 年1号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规定》实施12 年后重大修订,论坛、博客、微博客等网络舆论表达工具都纳入管理范畴.此外,2017年8 月还启动了《网络安全法》和《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加大了对公众账号、群组、论坛等网络传播不同产品的管理.

2.3网民法制化意识提高

由于国家及政府的重视和引导,出台一系列相关规范性文件引导网民的舆论表达,网民的法制化意识有了一定提高.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注重网络安全.随着网络舆论大事件一件件地被披露,通过一定的失范表达追责,使一部分造谣生事、传播虚假信息的网民受到了一定处罚.客观上来说,使得网民的法制化意识提高.

2.4政府增强舆论回应度

近几年,政府增强了对网民舆论表达的回应度.就对相关社会重大事件的舆论表达而言,涉及政府的领域已经开始进行部分回应,以控制舆论方向.另外,自开始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来,网络问政在全国试点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部分政府门户网站都能对网民的意见与诉求作出及时的回应.

2.5舆论表达约束性不足

2.5.1软性约束不足

软性约束主要指道德方面、人们的自律方面的约束,主要分为社会的监督和自我的约束.软性约束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网民的舆论表达心理缺乏深入的调查和理解,所以难以用当前的价值观来实现网民的他律和自律.

2.5.2硬性约束不够

硬性约束主要指法律法规、违法违规的惩处力度方面的约束.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与不断变化,制定一部约束网络舆论的法律还有一定的难度.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对于违规的舆论表达,惩处力度不够,还没有一套严格的惩处标准可以长期参照执行.同时,对于违法违规的舆论表达的惩处,少有在民众面前爆料,不易形成“示众”效应,对网民的警醒度有限.

2.6舆论引导不够

网络舆论失控主要是由负面舆论引起的.当代网要为知识分子以及中年非文盲群体.亨廷顿认为,中产阶级中的知识分子是社会最具反动性的力量[3].这些人群思想开放,表达的积极性强.同时,相对于青少年,这类群体更懂法律和规范.因此,对于网络舆论引导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对这类群体的引导不够.

3新时代网络舆论表达机制的完善路径

健全网络舆论表达机制,需要政府与网民的密切配合,需要软性约束与硬性法规的协调配合.

3.1坚持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权.表达自由既是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权利,也是一个重要的制度[4].健全公民的舆论表达并不意味着不能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不能对身边现象发表评论.但是,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绝对的法律,坚持的同时,应该要对网络舆论表达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约束,在社会稳定和谐、言论合法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诉求.

3.2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网络舆论的形成有三种情形,即自发形成的、正面引导形成的、负面引导形成的.前两者都有可能将网络舆论引向失控的边缘,因此,建立正面、积极的引导尤为重要[5].

3.2.1增强信息互动

以往的网络舆论表达多停留在网民之间,或者在新旧媒体间互动,政府回应不够迅速.从负面舆论角度看,政府不能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场面,很容易让负面舆论形成“一边倒”的趋势,威胁社会稳定甚至引发规模较大的件.从网民的角度看,政府回应性缓慢,会让大众有更多的不安和猜疑.当谣言四起时,造谣者大肆渲染和散布负面消息容易引起社会恐慌.在关乎公民切身利益的舆论表达中,如果政府部门不能作出有效回应,易引发大众的不满.因此,增强信息互动,要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时刻关注网络舆论传播的兴奋点,与网民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才能引导舆论方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2.2培养网民网络素养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网络行为规范的宣传教育,来引导和提示网民怎样的舆论表达是符合规范又能表达自身利益的.网络素养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从培养的对象来看,必须对不同年龄群体进行适当的宣传.对网络行为规范的宣传要突出对正确表达的倡导和对失范表达追责的两个重要方面,将两者并重,并渗透到网民日常,在各种社交软件和平台中体现.

3.3加强网络舆论监督

3.3.1加强网络信息管控

从管理层面来看,舆论的本质是信息间的传播,加强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控.在这个方面,我国网络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网上信息筛选,有效地过滤了易引发动荡的信息,将部分不良信息“和谐”掉.从技术层面来看,要不断提高网络监管部门的网络舆情监管技术[6].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应该多运用人工智能,减少劳力与成本,更好地进行舆情监控.培养大批能用客观事实和理性态度解读各类事件的网络评论员来化解矛盾、驳斥谣言[7].

3.3.2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舆论危机的出现,究其根源是在面对汹涌的网络舆论时,我国现有的网络舆论法制建设已经严重滞后,极大地影响了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8].虽然至今已经在网络舆论表达、网络信息管控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法律,但是对于公民的舆论表达,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规范制度.同时,我国尚未出现一套舆论监督法,对于公民的失当、失范舆论表达还停留在事后处罚阶段.没有事前的明文规定,不足以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体制.所以,完善网民网络舆论表达的相关法规,是形势所需.

参考文献

[1]董敏.网络舆论监督的负效应和伪监督现象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0:10-11.

[2]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1840:776-777.

[3]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64-265.

[4]张文显.20世纪西方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70-471.

[5]郭珂琼.论新兴权利与新兴媒介——微博的自由表达机制与舆论引导的制度构建[J].东南学术,2014(3):38-44.

[6]董国军.基于网络法律规制的网络舆论监督问题与对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01-108.

[7]刘郁涵,王建文,LiuYuhan,等.网络舆论监督失当的负面影响与缓解机制初探[J].黄山学院学报,2017(4):43-46.

[8]卫睿博.网络舆论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法律规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3):228-229.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网络舆论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网络舆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2、网络安全论文

3、网络营销论文

4、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

5、网络营销相关论文

6、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