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古思今十章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跟读古思今十章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读古思今十章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读古思今十章

高 深 (回族)

言而有信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这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讲的一个故事.大意说:曾子的妻子上街,小儿子扯着娘的衣襟,连哭带闹,非要跟着去玩不可.曾子妻被缠得没法脱身,就急中生智地哄儿子:“儿子乖,回去吧,妈妈上街回来给你杀猪吃.”儿子当真,回家等待.

妻子从街上回来,见曾子正拿着绳子捆绑肥猪,旁边还放着一把杀猪用的尖刀.妻子着慌了,跑过去一把抓住曾子说:“你疯了!我说杀猪是故意骗骗小孩子的.”曾子则一脸认真地说:“你怎么能欺骗孩子呢?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现在你欺骗孩子,就等于是教孩子去欺骗别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的儿子,做儿子的不相信自己的母亲,怎么可以这样教育孩子!”曾子说罢,便一刀宰了肥猪.

做父亲母亲的要以身作则,给子孙后代当个好榜样,理应像曾子那样,说一句,算一句,兑现自己的诺言,决不欺骗孩子,从小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美德.推而广之,一切做教育工作的人,乃至领导干部,都应从这个故事里悟出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是诚实守信的民族.这方面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但也要看到,由于多年政治运动和文化教育的不断折腾,现在在许多场合,诚信已为稀世之珍.有人在文章中说:“当今口是心非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言虽过重,却直肠直肚.我们确实应深刻反思,要重塑言行一致这种最基本的社会常识和伦理,应该唾弃说一套做一套这种信仰分裂状态.回归常识.

回归良知.言而有信.

让谁满意

战国时齐景公派晏子去治理阿城.三年后,齐景公听到许多负面反映,说晏子“作威作福”、“独断专行”、“放纵小人”等等.景公很生气,便召回晏子,表示要严肃惩罚他.晏子猜到了毛病出在哪里,就要求景公再给他三年期限,保证让他听赞美的好话.景公答应了晏子的请求.三年后景公果然听到一片赞扬晏子的声音.景公又要重赏他,晏子却拒绝领赏.景公纳闷,问他为何拒赏.

晏子道出实情:“前三年,我一上任就抓紧管理道路,严格户籍,使坏人不能横行霸道,这便遭到车匪路霸们的攻击;我关心百姓疾苦,让大户人家减租减息,又遭到富豪们的反对;我处理案子不讲私情,写条子打招呼一概不听,又遭到达官贵人的咒骂;左右亲近的人找我开后门办事,合理合法的我都帮忙,不合理不合法的一律拒绝,又遭到左右亲近的人不满.如此三年,内外夹攻,说我坏话的人能少吗?”

景公又问:“为什么后三年又都赞扬你呢?”

晏子说:“后三年我改变了政策,道路不管了,户籍不查了,为非作歹的人高兴了;大户可随意增租加息,豪门满意了;处理案子按照达官贵人的意思办,达官贵人如愿了;左右亲近的人,有求必应,都得到了满足.所以后三年你听到的都是赞美晏子的声音.可是老百姓的骂声你在深宫里听不到呀!”

原来人们每做一件事或制定一项政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关键是让谁满意,是让绝大多数人满意,还是只让极少数满意,说白了就是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倾听批评意见,也主要是听人民群众的声音.还要尽量多地直接听到群众意见.群众的喜怒哀乐,有的一经某些中间环节转达,往往有走音变调的情形.这对决策层把握群众脉搏,掌握基层干部功过很容易失真,甚至颠倒.

齐景公听了晏子治理阿城前三年后三年的变化大为感动地说:“你真是个贤明的人,请原谅我的愚昧,帮助我把齐国治理好吧!”自此,齐景公把全盘国政都交给晏子掌管,又过了三年,齐国果然强盛起来了.

食言而肥

说话不算数,承诺不兑现,叫做“食言”.据《尔雅》中解释:“食,言之伪也……言而不行,如食之消尽,后终不行,前言为伪,故通称伪言为食言.”这就是说,承诺的事情不兑现,只讲空话不实践,跟讲假话骗人是一样的.从前对那些光会说漂亮话骗人,不守信用的人,叫做“食言而肥”.对表示坚决履行诺言、说到做到的人,赞为“决不食言”.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有这样的记载:春秋时,鲁国大夫孟武伯,说话一贯不算数,说一套做一套.鲁哀公对他很不欣赏.有一次,鲁哀公在一个叫五梧的地方举行宴会,孟武伯照例参加.另有位名叫郭重的大臣也在座.这郭重长得很胖,但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平时颇受哀公的宠爱,因而常遭孟武伯的嫉妒与讥辱.在这次宴会上,孟武伯借着向哀公敬酒的机会,又讽刺郭重:“你吃了什么好东西,长得这么肥胖啊?”

鲁哀公听了,很觉厌恶,便接过话茬,代替郭重反击他:“食言多也,能无肥乎! ” 这话分明是反过来讽刺孟武伯惯于说话不算数的, 而且在此盛大宴会上, 当着群臣之面, 出于国君之口, 孟武伯听了, 顿时面红耳赤, 感到万分难堪.

没有光明磊落的品格,就没有正直善良的人.“ 说到做到” 、“ 言出行随” , 是光明磊落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没有诚信、说话不算数的人,肯定是个名誉扫地,不受待见的人.一清如水的生活,诚实无欺的品格,说到做到的作风,是领导者最光彩的人格魅力,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人们对这样的带头人总是肃然起敬.反之,不但欺人,也是自欺.正如英国神学家纽曼所言:“不论多么长久地欺骗别人,总有几分是在欺骗自己,这是人类的天性使然.”

守成之难

在历代君王中有一些是开国君主,他们既打过江山又坐过江山,对“打”与“ 坐” 的难易有过深切的体会, 君臣间曾进行过深入坦诚的探讨, 不乏远见卓识.

春秋时,晋文公就思考过这件事.据《国语?晋语》记载:“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国为易,今也难.’对曰:‘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矣!”

唐太宗李世民也与侍臣们讨论过创业、守成的难易.《纲鉴合编》中记载:“上问侍臣:‘帝王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我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魏征与我共安天下,尝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于诸公慎之.’”

晋文公打天下时,以为打天下难,坐天下易;待到坐天下时,面临诸多始料不及的难题,才知道坐天下更难.而唐太宗李世民则认为打天下和坐天下都难,但是他明智地注意到,打天下之难“已往矣”,主要矛盾已转化为坐天下之难了,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守业的问题则需要我和诸君谨慎对待啊!”

不论什么朝代,当他还为夺取政权冒着林弹雨浴血奋战时,一般来说是没有多少富贵可言的.取得政权后,成了统治阶级了,可以发号施令,指点江山,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都处于优越的地位,特别是权力机关和手中掌管一定权力的人,都可能在物欲和赞美诗面前发生程度不同的异化.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夺取政权时手中没有印把子,每一刻、每件事都要得到民众的满意和支持,才可能站稳脚跟生存下来,民心向背与政权属谁是一致的;得到政权后地位发生了变化,有的人不再把群众放在眼里,指手画脚,独断专行,挥霍无度……这种种现象,封建社会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社会主义社会也难以完全避免.唐太宗之言“守成之难, 方当于诸公慎之” , 对我们依然适用.

舍愤怒 得信用

贞观之初,朝廷广泛选拔人才,其中有人谎报官级和资历.太宗令谎报者自首,不自首处以死刑.不久有一个谎报者被查出,尚书戴胄根据法律判处流刑.

太宗不高兴:“我当初有诏,不自首的处死,你们按法判他流刑,这不是向天下表示了我言而无信吗!”戴胄说:“法律,是国家向天下公布的大信用;您当时的那句气话,‘不自首就处死.’只是陛下一时的愤怒,现在交给法律处理,就要尊重法律.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臣私下里很为陛下珍惜这一点.”太宗说:“我的话与法有不符合的地方,你能够纠正它,我还有什么担忧的.”

这是个“权力”与“法律”的问题.有人问:是权力至高无上?还是法律至高无上?一般情况下,权力与法律都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如果这两者出现矛盾,发生冲突,理性地说,权力一定要服从法律.古希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在权力(官吏)之下,那又将会发生怎样的情况?柏拉图没有十分清楚地回答,但是历史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贞观政要》记载的这段故事说到底不是皇上和尚书的冲突,实质是权力与法律的冲突.戴胄的表现很好,对皇上盛怒之下的过激言语、愤怒心情,表示理解,但是案子交到法律部门以后,法律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这些话语也多是给皇上“打圆场”.唐太宗李世民的表现也很好,听了戴胄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谏,有反思,立马改变了立场,也站到“法律”的一边,还给自己找了个借坡下驴的台阶——“我的话与法有不符合的地方,你能够纠正它,我还有什么担忧的.”这是一篇先贤讲法治的好教材.

虔诚的反省

东汉初期,有个姓“第五”的人,他是个为人正直,办事廉明的清官.《后汉书?第五伦传》中说,他做“会稽太守”的时候,曾亲自铡草喂马,妻子也执炊煮饭,操持家务.第五夫妇俩在当地名声很好.

有一次一位很了解他为人的朋友问他:“像你这样事必躬亲,为官清廉的人,可称得上没有私心了吧?”

第五回答说:“有个朋友,求官于我, 送我一匹骏马, 我虽然并没有收受, 至今也并没有推荐他担任什么官职,可是每逢推荐官员的时候,我总是下意识地想起这个人来.还有,我的侄儿病的时候,我一晚上起来十几次去看他,看过后再去睡觉,每次都能睡得很实;可是我儿子病了的时候,我也同样一次又一次地去看他,但是看过了以后,心里还是牵挂着,通夜不能入睡.想想这些情形,还能说我毫无私心吗!”

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在三个方面反省自身:家谋略是否不够全心全意?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三省吾身”,是为人的一种很高的自责自律自省的觉悟.东汉时的第五,讲人品已属于第一等了,可是他通过日常待人处事品评自己,还是在对人对己方面找出了内心深处存在的某种“私心”.一个清廉高尚的人,从来不过高地张扬自己的行为,总是以“严格自律”的精神反省自己的言行,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越能高标准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会稽太守”第五就是这样严谨要求自己的人,是一位人品格调都令人仰视的人.写到这里让我想到鲁迅在《这也是生活》中说过的一句话:“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清风两袖

古代称誉官吏廉洁奉公,不贪不占,往往谓之“清风两袖”,意思是:只有两袖清风,别的不该有的家产财物一概没有.

明朝人都穆的《都公谭纂》卷上所记于谦的一则故事,介绍了“清风两袖”这句话的来历.

于谦是明朝颇有政绩的清官,也是出类拔萃的诗人.他在明宣宗、英宗、景宗各朝,都做过不小的官.封建社会的官,大官大贪,小官小贪,几乎无官不贪,无官不营私枉法.在外地做官或京官奉差外出的,更乘机搜刮民财,敲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他们进京时,还要搜罗大批贡品礼物,献给皇帝和送给朝中权贵,以博取欢欣,或高升晋级,或得以重赏.而清官于谦却不买这个账.据说于谦做“兵部侍郎”时,有一次巡抚河南,回京那天,没带任何贡品和礼物,却带回一首诗: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绢帕、蘑菇、线香,都是民间土特产, 一般官吏常以这类物料, 作为礼品,带进京去.于谦在诗中说,这些东西本来是供百姓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它们反让百姓遭了殃.于谦反其道而行,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进京去朝见天子,免得遭受老百姓骂娘.

贫不足羞.不为一己私利给达官贵人送礼,更是一种知羞耻的人格魅力.一个官员不仅要为自己保持廉耻,而且应该为整个官场保持廉耻.官员理应恪守为官的道德规范,如果因为你一人的行为伤害了为官的廉耻,就意味着污染了整个官场.可谓一条鱼腥了一锅汤.

明年无鱼

《吕氏春秋?考行览?义赏》篇中讲了春秋时晋文公“城濮之战”中的一段故事,发人深省.

晋文公亲率大军同楚军大战于城濮( 在当时卫国境内, 今山东鄄城西南),召咎犯(即狐偃,晋文公之舅)而问曰: “ 楚众我寡, 这仗怎么打才好?”狐偃回答:“我听说礼节繁冗的国君,对文采从无满足;频繁参与战争的国君,对欺骗从不嫌多.您不妨就欺骗欺骗楚国吧.”文公将狐偃出的主意告诉了雍季(晋文公之子),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雍季所言大意是:排干了湖水捉鱼,怎么能捉不到鱼呢?但是第二年就再没有鱼了.焚烧水浅草茂的泽地去打猎,怎么能捕不到猎物呢?但是第二年就无猎可捕了.欺骗的方法,即使现在苟且可行,但以后可再不能用了,它不是长久之计.

晋文公采用了狐偃的计谋,在城濮大战中打败了楚国.回国后晋文公论功行赏,把雍季之功记在狐偃之上.文公左右人等劝谏道:“城濮大战之功,是采用了狐偃的计策,可是行赏时却把他排在后边,这不太合适吧!”文公反驳说:“雍季讲的道理,世世代代都能受益.

狐偃的计谋,那只是万不得已的权宜之计.怎么可以将一时之功摆在百代受益之上呢?”孔子听到这件事以后也发表了感想,他说:“面临危难使用诈术,足以退敌.战胜归来尊敬贤者,足以报答有道德的人.晋文公虽未能始终不诈,但亦足以表现了霸主的范儿.”

雍季对“竭泽而渔”的批评是很尖锐的,对今人亦不无教诲.生活中为了眼前利益而排干湖水的“ 打渔人” 并不鲜见.荀子在《不苟》篇中告诫人们:“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瞻前顾后”从来都是成功者必备的智慧,眼光浅薄的人往往把利害混淆起来,故只见利而无视于害,或只见一时蝇头小利,却忽略了长久而斗大之害.政府曾提出过“藏富于民”的口号,这是个好政策,不论是各种收费或缴纳赋税,都要充分考虑到缴纳者的实际能力,考虑其承受度,且从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角度出发,不要摘桃子时连桃树也伤害了.

雍季还说“ 诈伪之道” “ 后将无复”.这也是官场商场要终生牢记的箴言.朱熹在《答吕子约》一文中说:“谋不忠,则欺于人;交不信,则欺于友;传不习,则欺于己欺于师.”是否可以再续一句:“官不为,则欺于民.”实现一个诚信社会不容易亦容易,关键在于政风清廉,官员诚信.

每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代统治者都尊奉他是天生的“圣人”.但是他自己却很清醒:“余非生而知之者.”他说自己不是一生下来就有学问.

《论语?八佾》上说:“子入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邹人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知礼也.’”

太庙,是国君的祖庙.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们问这问那,几乎每件事都问遍了.当时有人讥笑他:“谁说‘邹人之子’,懂得礼仪?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解释说:“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

“邹”是当时的县名,孔子的出生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十里西邹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县的县官,所以当时有人管孔子叫“邹人之子”,意思有点像是说,孔丘是邹县的“官二代”.

那时,卫国有一个名叫孔圉的大夫,死后谥文, 所以后来人们也叫他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为这事问过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话载于《论语?公冶长》,是说:孔圉聪敏而勤学,肯于向地位在他以下的人请教且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问”是求知的一扇大门,学问学问,“学”者必问;“?”是个象形符号,很像一把钥匙,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当下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少不了一个“问”字,下基层“访问” , “ 问寒问暖” , 尤其要“ 问计于民”.贯彻“八项规定”也好,横扫“四风”也好,到底贯彻得怎样,是真扫了还是假扫?要问问群众,自己说的不算,喇叭里说的也不一定算,群众说的才算.还有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难题,光靠领导人拍脑门子不行,要迈开双脚,走向群众,问计于民,到老百姓中间去找“诸葛亮”.问行家里手,找专家学者讲课,这都不难,难的是眼睛向下,真心诚意地请教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宋人张载说:“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食客三千人,家僮万人.《史记》说:“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这本书的《尽数》一章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流动的水不会腐败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腐朽生虫,这是因为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晋人程本写过一本《子华子》,也说:“流水之不腐,以其逝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宋代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签》还说:“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其劳动不息也.”

这些说辞均源于《吕氏春秋》,意思大体一致,强调人们要在“流动”、“活动”、“运动”、“劳动”中,保持身体健康,生气勃勃.

物质和人体的良好状态, 靠“ 流动” 、“ 活动” 、“ 运动” 、“ 劳动”;而人的思想要保持良好的品质,须有诸多修养和锤炼,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因为内因是根据,故自我批评尤为重要.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欲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一个人有没有自爱、自尊、自重、自制和自信,往往都与有没有自我批评关系极大.自我批评就是为自己的言论、行为、得失……寻觅法律和道德的依据,合则为,不合则弃.像古人那样“吾日三省吾身”,自尊自重,做一个不沾染低级趣味的人.

责任编辑 陈 冲

“2016:中国报告”《民族文学》中短篇报告文学征集启事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为了及时、生动地反映中国人民在中国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的重大成就和感人事迹,我们将在中国作协的统一部署下,实施“2016:中国报告”中短篇报告文学专项工程,特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相关主题的选题及作品.

本工程为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专项之一.除特殊约定外,遵照《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工作条例》(2016年2月17日修订)执行.

一、组织机构

本工程由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文艺报社、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国作家杂志社、民族文学杂志社共同主办.

二、征集主题和体裁

反映少数民族地区和人民在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气象,讴歌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凡有关上述主题和题材的短篇和中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选题及作品,均可提出申报.字数不超过2万字.内容真实,文责自负.

三、征集对象

作者个人可直接提出申报,汉族作家参加征集的,作品内容要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

四、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南沿大翔凤胡同3号民族文学杂志社

邮政编码:100009 电话:010-66180356

邮箱:zgbg2016mzwx@163.com

读古思今十章论文范文结:

适合读古思今十章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读古思今十章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论文十二章翻译

2、读和写杂志

3、大学思修论文

4、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

5、人生十六七杂志

6、读写算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