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提升方面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和用点睛之笔促报纸质量提升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这是一篇与质量提升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用点睛之笔促报纸质量提升

拒绝琐碎,不记流水账,让带有亮色的文字叩击采编人员心灵,仙桃日报“总编辑手记”发挥了“指导、思辨、警醒、激励、教育”五种作用,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指导——彰显学术性

近年来,地方党报优秀记者流失严重,而新招聘的年轻记者因其专业素养不深、阅历不丰富,难以写出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佳作.针对现状,我作为总编辑,撰写了《用心写好现场短新闻》、《讲个故事吧》、《带着问题意识,采写深度报道》、《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切入》等一系列文章,结合办报实际,围绕记者新闻业务能力提升点评发声.例如,我在《用心写好现场短新闻》一文中,概括了“五字诀”,用以指导记者如何写现场短新闻.文中写道:

一是“见”,就是眼观六路,捕捉细节.记者只有到了现场,用眼睛当摄像机,才能捕捉精彩的镜头、典型场面,并给予形象的再现,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要善于运用描写再现现场,善于运用准确传神的动词写出人物活动细节,让读者身临其境,如见其人.

二是“闻”,就是耳听八方,善用引语.再现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形象,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各种音响.一篇好的报道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讲出来的.正确运用引语,让人物开口说话,可增强报道的感彩、戏剧性和感染力,就像小说中的对话一样,引上几句话能使稿件生动活泼.记者采用这种方法,可避免使用呆板的句式和令人费解的措辞.

三是“录”,就是挖掘背景,丰富内涵.现场短新闻离不开背景材料,否则,文章就没有深度,甚至让读者不知所云.背景材料是在现场看不见的,听不到的,必须靠记者去挖掘.背景材料应用得好,可以增强稿件的纵深感和可读性.但因消息的内容有限,背景介绍只能是提纲挈领,画龙点睛,这就需要对背景材料进行概括,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四是“思”,就是主题鲜明,立意高远.一篇消息,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新闻主题是根据客观实际,根据对题材的观察、分析、判断,加以确定和提炼的.记者只有紧扣时代主题,才能写出题材厚重、新闻价值大的作品.

五是“叙”,就是简洁清新,表达活泼.读者爱看有文采、有思想、有节奏、有情感、有韵味的文字.但现实是,我们不少消息的语言,太“模式”、太正统、太陈旧、太呆板.新闻天生是“喜新厌旧”的,即使内容很新鲜,但语言太陈旧,照样不受欢迎.记者在行文表达上,可大胆创新,让那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的语言,像珍珠一样,在消息中熠熠生辉.

思辨——散发启迪性

评论是思想性新闻,它最能体现报纸立场、水平和品位,是引导社会舆论最直接、最有力的形式.而写评论在新闻各行中算是一种难事、苦事,又很不容易出成果的事.许多记者工作多年,只写了一些消息、通讯,避谈写评论,导致一些好的评论素材白白浪费,没能发挥党报为读者提供思想盛宴的优势.为了动员记者勤写评论,我撰写了《别当“鸵鸟”,应当“雄鹰”》、《记者写评论,有优势也是趋势》、《新闻评论要为发展提供辩证思维》、《年轻评论员,你在哪里》等文章,启发记者大胆写评论.例如,《别当“鸵鸟”,应当“雄鹰”》一文中写道:

党报记者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理应在新闻评论写作方面,体现出专业的水准,生产出又多又好的新闻评论作品,让《仙桃日报》能够在观念竞争中胜出.但现实情况是,“烧脑”的评论写作鲜有人问津,即便几位基础不错的年轻记者,只是在编委会下达的评论写作任务压力下,偶尔闪现一丝光亮.

在评论写作方面,别当“鸵鸟”,应当“雄鹰”.因为,记者拥有写评论的独特优势.记者每天接触新人、新事、新知识、新观念,这都是撰写新闻评论的绝佳素材.言他人所未言,记者便能写出颇有见地的评论文章.

那么,如何把好新闻评论的“脉搏”?第一,有的放矢,有感而发.可根据自己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因事抒怀、借题发挥.第二,小中见大,小题大做.切口小,有具体的矛盾焦点,把道理说深讲透.第三,鞭辟入里,丝丝入扣.针对论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人情入理的分析,触及事物的要害,从知和行两个方面给读者以启迪.第四,饱蘸情感,贴近读者.在分析说理中,注意虚实结合,既不搞大而无当的空洞说教,也防止小而无味的泛泛而谈,尽可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以谈心式的语调,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信而悦之.

警醒一突出批判性

办报无小事,小事即大局.为了提高办报质量和水平,我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平日紧绷精心办报这根弦,力争办一张让市委满意、读者认可、好看有用的地方党报.自己敢唱“黑脸”,坚决向“马虎先生”说“不”,对低级错误实行“零容忍”.对暴露出来的问题,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及时纠正和处罚,防止出现“破窗效应”.为此,我撰写了《读者“蒙圈”了,文风该改了》、《一起差错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紧绷把关这根弦》、《不能透支报纸的生命》等文章,批评了采编工作中出现的懈怠、松劲现象.其中,《读者“蒙圈”了,文风该改了》一文中写道:

蒙圈,东北话口语,形容对某些事情犯迷糊,蒙头转向,不知所措的精神状态.阅读本报今天的报道,感觉有些报道是容易让读者“蒙圈”的,的确到了该改进文风、提高报道质量和水平的时候了.

其一,短些,再短些.胡乔木在《短些再短些》一文中说:“写的愈长看的人愈少.”

其二,别把材料当新闻.恰当引用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作为新闻的背景材料是可以的,但千万别把材料直接拿来当新闻发.

其三,克制议论.在消息写作中,要注意克制议论,以期达到观点平衡,保持客观、公正.

其四,时间都去哪了?时间是消息的核心要素.让最新的时间要素清晰起来,刻不容缓.

其五,差错要零容忍.马虎、懈怠、侥幸等心理是差错出笼的诱因,应绷紧防堵差错这根弦.另请总编室严格按相关规定追责.

激励——聚焦鼓舞性

赞扬是人类生活的阳光.对采编人员工作中表现出的亮点,我不吝溢美之词,给采编人员信心、自豪和勇气.撰写了《新闻性+文学性等于愉悦性》、《美文美图,爽心爽目》、《新闻要“以实动人”》、《给消息赋予诗意的气息》等文章,其中,《新闻性+文学性等于愉悦性》一文中写道:

新闻性与文学性究竟有何关联?

我认为,新闻是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写出读者最想知道的东西:文学是追求以最活的手法写出最能震撼读者的东西.前者追求时效,难免粗糙、短暂;后者追求艺术,就会精致、长久.新闻的目的是让人知道,知道了就够了,一般不看二遍.文学的目的是让人享受,享受是无穷的,越多越好,所以渗透着文学性的新闻读者看了一遍还想再看一遍,这是借文学来传播新闻,保存新闻.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稿件中的新闻性会逐渐挥发掉,而艺术性却会保存下来.报纸刚登出时,人们是为了看新闻而看到了文学,以后人们却为了看文学而还记得这些新闻.

《渔泛峰:打捞旧时光》以散文般优美的语言,凸显文学性的阅读张力,行文呈现出舒缓、平和、偏于静态的姿态,具有秀丽、清新、精致、含蓄、纤柔、婉约等特色,给人以和谐、宁静、优雅、赏心悦目、适情顺意的审美感受.例如:

“滋滋滋,刨具滑过木板,打出一卷木花;叮叮叮,手锤轻敲凿柄,挑出一个工整的凹槽;刷刷刷,墨线扫过木板,拉出一道黑线.”

“室外,青苔爬上石阶,黄狗摇着尾巴,老街静默安详;室内,工人们拉锯凿孔,热火朝天合奏一曲古屋修复交响曲.”

“然而,时过境迁,斗转星移,昔日辉煌的渔泛街如今却陷入了沉寂,保存下来的70间民国老房子,也大多阖门闭院,人去楼空.曾经陈列绫罗绸缎的柜台灰尘堆积,戏楼上的竹篾残缺不全,只有几家堂屋贴着的‘天地国亲师’还拽着几丝时光的裙角.’

教育一呼唤理想性

年轻记者是教育出来的.针对少数记者理想信念意识淡薄,只为“稻粱谋”,只当“新闻民工”的现象,我撰写了《让新闻园地春潮澎湃》、《与刚入职的年轻记者谈谈心》、《蕴蓄气质写华章》、《带着新闻的情怀奔跑》等文章.其中,《让新闻园地春潮澎湃》教育记者要保持定力,在众声喧哗中坚守.文中写道:

人总是要有精神追求的.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价值,往往能够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记者的信念是什么?我认为核心就是无数新闻前辈身上闪耀的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他们对新闻事业笃定的追求、艰苦的付出、菲薄的索取、无私的奉献,为中国的新闻事业留下了许多经典名篇.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变迁,但这种信念依旧熠熠生辉.因为,没有这种信念,就不可能具有一流的境界,形成一流的素养,创造一流的业绩;没有这种信念,媒体就失去了品质,丢弃了灵魂,没有了动力,就不会有大的进展和发展.追求这种信念,就是追求一份热情、一份执着、一份高尚;坚守这样的精神家园,就是坚守一种钢铁意志、一种精神自觉和一种崇高品德.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怎样发展、怎样变化,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大力弘扬,不断升华.绝不能丢弃,绝不能背离.

当下,媒体融合发展浩浩荡荡.传统的平台介质或许会式微,但是新闻没有消亡,媒体还有责任,理想还有价值,职业还有担当.我们相信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舆论格局怎么变,原创依然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思想依然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然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在众声喧哗中,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自乱阵脚,而是要保持定力,安心、踏实、本分、创造性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经常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唤醒了采编人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保障了采编队伍的稳定性,保障了党报的持续发展与壮大.

(仙桃日报)

质量提升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质量提升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质量提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质量提升论文

2、质量管理体系论文

3、质量论文

4、建筑质量论文

5、药品质量管理论文

6、质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