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实践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师范院校地质学基础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教学实践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师范院校地质学基础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摘 要:本文在分析总结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地质学基础”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在师资、教材、实验室和野外实习四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进一步结合个人在课程教学中的体会,指出要在师范院校现有教学资源的条件下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需要做好六方面的工作:加强师资、更新教材、教学改革、改善实验条件、重视野外、利用好网络资源.

关键词:师范院校;“地质学基础”;教学

一、前言

“地质学基础”又称“普通地质学”(简称“普地”),是当前国内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介绍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后续学习自然地理专业课以及未来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地质学基础.近年来随着师范院校本身发展定位的调整以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在师范院校现有教学环境下提升教学质量是所有从事“地质学基础”教学的一线教师所面临的紧迫难题.本文将结合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改革经验,探讨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利用好师范院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有效促进“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出路和手段.

二、师范院校“地质学基础”课程现状

由于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后续课程学习和工作中都离不开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因此一直都将“地质学基础”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给予了高度重视[1].该课程是基于野外考察和实验观察的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包括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观察实验教学和野外地质实习教学三个相互独立但又紧密联系的环节和部分.长期以来,在大多数师范院校的地理科学专业中仅开设了这一门地质类课程,不像地质专业还有“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学”等相关后续课程继续深入学习和了解地质学领域.因而,在师范院校中“地质学基础”课程课时量安排较多.

三、“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师资力量薄弱.“地质学基础”课程体系庞杂,知识内容丰富,在专业地质院校中通常会由一个各学科出身的教师组成一个分工明确的教学团队负责“普地”教学.而在师范院校中则往往只有一名或至多两名地质学科班出身的教师负责全系(学院)的“地质学基础”教学,教学任务繁重.而当前高校教师在教学之外又承担着科研任务,一旦该教师需要离校进行野外考察或参加学术会议,整个学院的“地质学基础”教学活动就只能暂停.

2.教材建设滞后,知识内容陈旧.当前大多数师范院校采用的教材普遍时代较老,教材知识老化,无法涵盖和体现最近十多年国内外地球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由于教材较为陈旧,必然会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加之师范院校本身地质学研究薄弱,难以及时了解地质学前沿科学进展,使得当前师范院校“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严重脱节滞后于科学研究,亟需得到更新.另一方面,师范院校总体人文学科强而理工科弱,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普遍数理基础薄弱,在“地质学基础”中涉及较为复杂的物理变形和化学变化部分内容就会遇到学习困难,从而对矿物岩石和构造地质这些重要组成部分难以深入理解.

3.缺乏实验室硬件设施,教学形式单一.地质学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实验内容,比如实验室内矿物岩石标本的镜下观察鉴定和地球化学部分内容的实验室操作对于观察地质现象和理解地质过程至关重要,然而大部分师范院校因为缺乏相应实验设备只能舍弃这些重要的实验环节而仅仅停留在学生对矿物和岩石标本的肉眼观察上.这样一来就将在显微镜下栩栩如生的矿物岩石标本变成了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4.野外考察实习难以深入.地质学是一门来自于野外观察实践的科学,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野外实践才能牢固掌握相关知识[2].大部分地质专业在四年里要进行累计超过两个月的地质学各个方面的综合野外实习,然而师范院校的地质学实习往往只是作为自然地理六大要素实习的一部分,不能进行长时间的系统野外训练.加之很多学校实习经费紧张,只能人为压缩实习时间,在短短的1—2天内进行地质学实习,很容易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足够的野外训练,最终也很难学到相关的地质技能,等真正见到了地质现象也是“两眼一抹黑,一问三不知”.

四、改进措施与途径

无独有偶,上述这些问题不仅在师范院校内部广泛存在,在一些石油院校的地质学教学中也存在.下面结合笔者的具体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六条相应的改进措施与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人员招聘和团队建设时,有意识的加强地质学背景的人员补充.同时,在当前国家放开科研人员的形势下,师范院校可以从其他地质院校或研究单位聘用学有专长的教师或研究人员充当教师进行授课.

2.更新教材,及时了解学科前沿.教师应当多采用国内地质学领域的新颖而有价值的优秀教材,不要把自己局限于只使用师范院校自己编纂的教材,而且尝试借鉴国外优秀地质学教材用于课堂教学.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多关注地质学国内外前沿进展,广泛阅读地质学研究文献,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介绍“地质学基础”的前沿进展和发展趋势,从而弥补教材知识陈旧的不足,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3.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大学学习本身是一种主动性极高的知识和思维探索,需要主动和高效的自学能力作为基础.在“地质学基础”课堂教学时间不断压缩的情况下,教师只能也应该鼓励学生开展课外自学.如果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学的重要性并积极训练这种能力,没有学生课前和课后的认真准备,那么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将会事倍功半,因而寻找一条督促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的有效途径显得迫切而重要.可以让学生提前获知自己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上课时提前预习相关知识点,同时采用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一些地域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比如说喀斯特地貌部分,可以鼓励来自广西或贵州等省区的学生自己收集材料,走上讲台为大家讲授,具体讲述方式也可以由主讲学生自己把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更好地引导了学生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地质现象.

4.创造实验条件.尽量利用现有资源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地质学科学的探索乐趣.

5.重视野外地质实习.地质学来源于野外考察,地质学的教学也离不开野外考察,因此即使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在学校附近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野外实习.走出教室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近距离观察地质现象,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利用多媒体和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在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形下,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鼓励学生在自学网上共享国内地质学精品课程和国外优秀教学网站.(2)BBC、探索发现、美国国家地理等拍摄的大量地质学纪录片可以直接用作教学素材.(3)通过微信、和微博等方式向学生分享一些精美的地学图片用于地质学教学的案例分析,很多地学工作者的博客也经常会分享一些科普文章.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三方面的资源,就可以极大地弥补师范院校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的不足,让学生在足不出户的情形下开展有效的地质学学习.

五、结语

“地质学基础”是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学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师范院校的“地质学基础”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在当前“地质学基础教学”中出现了四个主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提出了六点改进意见,认为在现有条件下依然可以采用一些途径改良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程先富.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教学方法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2):238-241.

[2]王家生,谢树成,龚一鸣“. 普通地质学”野外和室内实践教学改革与体会[J].中国地质教育,2009,(2):79-82.

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教学实践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