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千高原》:游牧指南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高原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千高原》:游牧指南

《千高原》这部书的全称是《千高原——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2)》.第1 卷叫作《反俄狄浦斯》,听上去就与精神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确实迎面而来一阵强烈的激烈挑战的气息,颇有几分尼采的《反基督》的余韵.很多人将这第1 卷描述为1968 年“五月风暴”的产物,这当然没错,但其中所蕴含着的那种无可比拟的变革力量不仅仅局限于这样一个短暂历史时期,也远远超越了政治行动的可见范域.一句话,这套两卷本著作所真正启始的变革早已超越了种种社会及文化的领域,进而直抵人类思维的最深处.也正是因此,当有人问起德勒兹,《千高原》这本万花筒式著作到底在讲什么,他就会直截了当地回答:“哲学,唯有哲学.”是的,无论这本书的形式怎样如迷宫一般错综复杂,但直面哲学本身的这股真诚和勇气始终是或明或暗的基调.

无可否认,哪怕仅仅是草草翻阅,读者也会顿时产生一种强烈的印象,就是这绝非一部平常意义上的“书”.两位作者在开篇第一章“导论:根茎”中上来就给出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呈现书的两种形象:“树”与“根茎”.即便不太明白这背后的哲学背景,但这两个形象就足以带来充分的启示.树,当然有着一个牢牢深入地下的根基,而地面上的树干及枝条皆衍生自、依赖于这样一个潜藏的基础.这就鲜明描绘了这样一个典型的系统,它有着明确的起点、基础和中心,而其余的部分皆围绕这个“根基”而展布并生长.传统的知识体系和哲学思维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树形”的,最典型的当属笛卡儿的那株以形而上学为根基的知识之树.而“根茎”则显然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它本来是植物学里面的一个术语,但放在这篇哲学文本之中,其含义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之所以译成“根茎”,也正是想突出“根”与“茎”之间所展开的充满动态的创造性游戏.首先,根茎当然是从一个主根上面衍生出来的,但随后它便逐渐偏离了、甚至取代了这个原初的基础和中心,进而拓展、编织出一个不断蔓生的开放网络.正是因此,德勒兹与加塔利(一般简称为D&G)在描述根茎这个新形象的六大特征之际,就将“连接和异质性”作为首要的两点.“在根茎之中,任意两点皆可连接,而且必须被连接”.这句简洁明了的概括足以成为新的哲学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初始信条.“任意两点皆可连接”,也正意味着哲学不必再恪守“奠基”这个传统形而上学尊奉的至上法则,而是本可以且理应当以最洒脱不羁、天马行空的方式展开思想的创造.

“哲学,就是概念之创造.”当德勒兹将此作为他心目中哲学的基本定义之时,他所意欲的恰与埃兹拉·庞德的那句格言“诗无定则”并无二致.因为根茎这个基本形象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根本寓意也正是“思无定法”.当德勒兹早年求学之际,他虽然始终一方面勤勤恳恳地从事着哲学史之“学徒”的见习功课,但在骨子里已然涌动着瓦解种种陈腐的思索框架和枷锁的创造.如何从根本上颠覆西方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树形”思维范式,进而将哲学思索彻底推向一种极端的充满开放性和多元性的“流变(variation)”,这始终是德勒兹毕生追求的终极要义.这也是为何,我们会说《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这两卷本虽然孕育自五月风暴,却绝非局限于此,正因为其中所蕴含着的巨大的创造潜能从根本上指向的是对思维方式的彻底逆转和变革.《反俄狄浦斯》之中所着力展示的“精神分裂分析”(schizoanalysis)显然已经带有鲜明的根茎式思维的形态,但只有到《千高原》中,这种新形态才得到了最极致、最生动、最透彻的阐发与运用.

或许在这个意义上确乎可以说,在“68”所衍生的种种思潮之中,唯有这两卷本才最配得上纯正的五月风暴的精神血脉,因为唯有它们将那种颠覆性的暴力成功转换为创造性的强力,进而将世纪之交的哲学思索带向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境界.当这个世界日益陷入僵化、陈规和俗套之际,D&G 以《千高原》这样一部匪夷所思的“根茎”式的著作召唤出种种外部的力量,来不断激发我们“重新开始”思索.从任意一点开始,展布全新的网络.连接任意两点,瓦解所有既成的边界和疆域.

正是因此,“根茎”这个导论的章节极为重要,它无疑是引领我们进入《千高原》这个庞大而蔓生的迷宫的最佳起点和线索.一方面,这篇原本独立成篇的导论的出版时间(1976 年)介于《反俄狄浦斯》和《千高原》之间,其承上启下之功用昭然若揭.另一方面,即便D&G 在《千高原》的首页就明确提示,这一座座高原彼此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因而读者可以自行选择任意一座高原作为入口;但实际上,“根茎”这篇导言仍然足以作为全书的真正导引,因为它确实明确给出最为基本的思维模式及其种种具体的运作方式.由此,虽然坊间已有尤金·霍兰德所作的《千高原》导 读这样的佳作,但实际上真正能够起到“导 读”之功效的,似乎唯有这篇“根茎”了.

初看起来,根茎这种思维模式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似乎已没有太多的新鲜感.有人会说,这不就是今天为媒体热炒的所谓“互联网思维”吗?这当然只是表面的印象.首先,当D&G 构思这两卷本之时,互联网的应用还主要集中于军事领域,远未对人类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更遑论对思维方式进行怎样彻底变革.因此,当“根茎”这个概念横空出世之际,它所引发的那种激荡新生的气息绝对带有明确的预示和启示的味道.这也是为何我在《千高原》译本的广告词里颇有几分夸张地将其称作“未来哲学的千年备忘录”.这个说法当然是借自卡尔维诺,但其实我更想以此提示读者注意的是,这部书的力量并非仅在于它对传统的颠覆、对当下的关注,而理当更在于向着未来敞开的思索之潜能.

此外,D&G 对根茎思维的拓展与运用也全然不能局限于今天日趋成熟甚至饱和的互联网领域,而应将它带向科学、艺术、文化、政治等更为多样而广泛的领域.在第14 座高原中,你会读到种种具体的实施模型,但其实归结起来,最为重要的有两个,那就是空间与音乐.空间作为一个基本的模型,这并不难理解.一方面,“根茎”这个形象本来就强烈地突出空间的形态,进而以空间网络的编织替代历史的线性编年时间.书中的每一座高原都戏谑性地带有一个日期,但这些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并不遵守线性的编年序列,而是全然汇入根茎的蔓生网络之中,化作其中的一个标识或指示(index).另一方面,深入说来,空间尤其是德勒兹晚期哲学的一个鲜明宗旨,他甚至在与加塔利合作的总结之作《何为哲学?》中将自己的哲学体系称作“地理——哲学”(Geo-philosophie).确实,不仅“高原”这个标题毫无疑义地突显出地理学、地质学的取向,遍布全书的种种形象 —— “层”,“去层化”,“界域”—“结域”—“解域”—“再结域”等——更是处处展露地理哲学的鲜明形态.D&G 将“高原”这个得自英国人类学家Gregory Bateson 的概念转化为一个基本的哲学概念,它指向“一个连续的、自振动的强度区域.它的展开没有任何趋于顶点的方位或外在的目的”.而唯有结合地理学、地质学的基本范式,这一基本特征才能得到恰切理解.而散布全书的种种复杂多变的高原之形态,从颜貌到生成—动物,从无器官身体到战争机器,从语用学到游牧运动……也无疑皆可以被视作地理哲学的实现可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D&G 只是将一种科学的研究范式附会于哲学之上.或许正相反.因为地理哲学之中的“Geo-”这个前缀并非意在强调种种既成的科学原理,而是想要以此打开最为开放、多元、流动的空间维度.用全书的一对经典范畴来概括,正是化“纹理”空间为“平滑”空间.这样一种转化的手法就将我们引向全书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编织根茎的手法,那正是音乐.固然,德勒兹早在《差异与重复》这本名作中就强调,要引入“动态艺术”(尤其是舞蹈和音乐)来缔造“新哲学”的思维方式,后来更是创制了“思想—形象”这个概念,以此来强调艺术与哲学之间的互相激发;不过,在《千高原》之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形象”既非绘画,亦非电影,而恰恰是音乐.正是因此,很多学者注意到“迭奏曲”这个看似简短的章节实际上在全书中所处的枢纽地位.并不夸张地说,一座座高原之间彼此的联络线索、转化过渡、谐振运动,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基于音乐的角度方可得到恰切的理解.由此,即便就将《千高原》称为德勒兹的“音乐之书”也并不为过.它奏响的,是新哲学思维的序曲;它召唤的,是最为奔放自由的思想生命.时至今日,这一曲思想之交响非但未逐渐淡去,反倒是愈来愈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之中不断激发着共鸣与灵感.这无疑是其强大生命力最有力地显现.

高原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高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高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