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滋病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和高校-社会联动开展艾滋病防控的策略基于M学生群体的视野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艾滋病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高校-社会联动开展艾滋病防控的策略基于M学生群体的视野

孙金铭

【摘 要】为提高高校艾滋病防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遵循尊重“少数人”的权利原则、客观宣传治疗效果原则、共济原则、保护隐私原则、坚持公正原则等.从防控策略上看,可运用委托社会公益素质探索建立基于新媒体同性社交软件的干预模式、高校与疾控中心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需求正规的HIV检测、挖掘校内外的各类艾滋病防控资源、重视心理咨询与辅导等策略.

【关键词】艾滋病 高校 M人群

一、前言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中艾滋病感染者人数日益增多.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的介绍,截止到2015年,全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感染者的报告病例超过100例的已达10个省份以上.杭州市累计报告的大学生感染者达到了230例,其中同性性传播比例约为78.70%.[2]正如吴尊友所强调的:青年感染艾滋病的问题,是中国防艾的重中之重.[3]做好青年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控其关键点,就是做好对男同性恋大学生的干预工作.

二、对男同性恋大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控的伦理原则

(一)尊重“少数人”的权利是最基本原则

所谓“少数人”的概念,我国学者郑玉敏所作出的界定比较合理.他认为:“少数人”是在相关的比较中数量上居于少数,在宗教、种族、语言、肤色、政治观点、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体质和精神状态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多数人的特征和诉求,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和资源的影响,或由于受到偏见、歧视或者权利被剥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上的竞争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的群体.[4]按照刘明华、张北川等学者的研究估计,我国约有2.5%~5%的男性自认为是男同性恋者.从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角度看,同性恋者等亚文化人群是“少数人”.[5]在我国,由于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限制,特别是在艾滋病防控的历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公众把艾滋病与男同性恋群体联系了起来.同性恋群体由于害怕受到歧视,很少愿意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因此,在国家法律、政策范围内,尊重和保障男同性恋大学生的应有权利,是推动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客观需要.

(二)坚持客观宣传艾滋病治疗效果的原则,走出恐吓性宣传思维

宣传教育是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高校通过宣教活动、专题教育,提高了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艾滋病宣教奉行的是“恐吓性”策略,对实际治疗效果几乎不提及.因此在公众的印象里,艾滋病“无药可治”“必死无疑”,是同性恋群体专有疾病.事实上,不宣传艾滋病治疗效果至少存在两种后果:第一、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公众对艾滋病的过度恐惧;对艾滋病治疗的效果有正确的认识,减轻公众对艾滋病的过度恐惧,是从根本上消除对艾滋病歧视的前提.第二,无法将艾滋病的治疗普遍可及;对于艾滋病感染者而言,如果认为艾滋病无药可医或者药效不佳,往往会难以坚持治疗或者不寻求治疗.事实上,在当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只要全部的艾滋病感染者得到治疗,艾滋病的传播完全可以得到控制.

(三)坚持部门协同运作的共济原则,走出主体性的道德冲突困境

所谓的主体性道德冲突往往被视为角色冲突.在高校的艾滋病防控工作中,由于不同主体之间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要求,追求不同的价值目标,奉行不同的道德标准,在认识和处理艾滋病问题时会发生道德冲突.从高校内部来说,许多高校认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是卫生问题,缺少对艾滋病问题复杂性的认识,认为属于后勤卫生部门的职责;擅长做学生宣传教育的部门,例如学工部、团委、宣传部往往缺位.艾滋病作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在艾滋病防控过程中,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检测治疗等环节中不够协调.目前,参与到高校艾滋病防控的机构主要是疾控中心和少量的社会公益组织,这些主体的宣教内容主要集中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方面,对政策宣传、治疗宣传等方面比较薄弱,在尺度把握上标准不一,造成当前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不足.

(四)坚持保护学生隐私的原则,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现代文明社会,提倡保密是为了维护患者的基本权利.美国法学家查尔斯曾说过:“没有隐私权,就失去了人的完整性.”在卫生部下发的《关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管理意见》文件中,对艾滋病防治过程中的诊断、治疗及管理人员提出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有关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信息公布或传播,防止社会歧视.”在高校,坚持保密原则体现在要对不同性取向学生的信息保密,对HIV的检测结果进行保密,对HIV学生感染者的信息进行保密.但是保密义务在三种情况下可以免除:一是当保守秘密会对干预对象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时;二是当保守秘密会对其他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时;三是保守秘密会给公共利益带来危害时.

(五)坚持公正原则,促进艾滋病防控工作协调发展

公正原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伦理原则,在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中坚持公正原则,不仅符合伦理学上的道德辩护,更符合政策法规的需要.[6]在高校的艾滋病防控工作中,公正原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艾滋病防控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这主要是因为在当前高校的艾滋病防控经费相对比较缺乏,各高校所能获得的资源并不不多,往往需要通过项目申报获得来自社会或政府部门的资助.另一方面是,对已经感染艾滋病的学生,要在人格和尊严上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教育感染者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平衡.[7]

三、对男同性恋大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控的策略

(一)借力社会公益组织建立基于新媒体同性社交软件的干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为男同大学生保密其性取向

在我国,对男同性恋大学生的艾滋病干预工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难以找到干预对象,因为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性取向,这也是造成目前高校艾滋病干预工作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的男同大学生开始使用同性社交软件,根据有关研究显示男同性恋大学生中使用过同性社交软件的比例达到26.21%-52.41%,其中活跃的学生用户群体占到22.25%-44.49%[8],且通过交友软件寻找性伙伴的情况日益增多.高校可以委托艾滋病防控的公益组织,通过同性社交软件建立男同大学生的网络干预模式,组织志愿者组建以学校为单位的网络群组,定期发布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提供网络咨询服务,而网络咨询与服务可以避免暴露学生的信息,最大程度为学生保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校可以有效掌握本校男同性恋大学生的规模和分布情况,通过志愿者与学生产生联系,并提供免费发放安全套、润滑剂等干预工具.

(二)学校与疾控中心加强互动,促进学生主动需求正规的HIV检测

目前,男同大学生中普遍对自愿咨询检测(VCT)缺乏理解,更愿意通过网络购买检测试剂进行自我检测,这种情况存在许多弊端,主要有:检测质量难以保证、学生得到阳性检测的结果后难以立即得到社会系统的支持.高校应加强宣传教育,促使大学生了解VCT的意义和作用,开发适合男同大学生的宣传教育方案以及材料.同时,高校可以寻求疾控中心的帮助,开展校园检测,通过标准的检测程序,促进男同大学生获得隐秘、快速和免费的VCT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对大学生开展VCT服务必须在其知情且自愿的情况下统一进行,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要严格保密.

(三)挖掘校内外的各类艾滋病防控项目的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高校的艾滋病防控面临着主体责任不清的问题,把艾滋病问题认作是单纯的卫生问题,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首先,在高校内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分工.高校的后勤卫生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密切联系当地疾控部门寻求专业的技术指导,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学生提供必要的专业关怀;共青团、宣传部等部门要发挥组织优势,在同伴教育、社团活动、新媒体宣传等方面加强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并开展干预工作.其次,在政府机构方面,要加强政策、经费和政治的支持力度,鼓励疾控部门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艾滋病的挑战.在社会公益组织方面,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没有进入校园开展工作;在当前阶段,可以通过项目招标制、同伴教育培训等方式,探索与高校合作的形式.

(四)重视心理咨询与辅导,减轻男同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运用网络技术可以为不愿意公开性向的男同大学生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第一,协助男同大学生群体认识自我性取向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帮助其认识到同性取向并不是特例或者是不正常的人群,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其接纳自己,减少高危性行为,树立健康阳光的生活态度.第二,为男同大学生提供性病、艾滋病防治的知识,详细讲解艾滋病的疫情、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促进其能够采取安全的性行为方式.第三,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服务,协助其接受面对现实,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斌志.艾滋病防治的社会工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张兴亮.杭州市大学生艾滋病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2017,2(29):161~164.

[3]全国已有10省份报告学生艾滋病感染者超过百人[EB/OL].[2014-11-2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9/c-127261484.htm.

[4]郑玉敏.作为平等的人受到对待权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5]刘明华,徐杰,张北川,等.中国同性爱者、同性性行为者和相关女性群体人口数值估测[J].中国性科学,2015,24(3):117~121.

[6]尤吾兵,等.公正原则,防治艾滋病主要伦理原则何以成立[J].医学与哲学,25(9):57~58.

[7]张晓方.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体现的伦理原则[J].卫生软科学,2009,23(4):444~445.

[8]龚卉,等.天津市高校学生使用M社交软件的现状及人群规模估计[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2):129~131.

(作者单位:杭州医学院学生工作部)

基金项目:本文系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项目编号:M17JC045.

作者简介:孙金铭(1985-),男,浙江杭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医学伦理学.

艾滋病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艾滋病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艾滋病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