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节日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多元化传播的策略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该文是关于传统节日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多元化传播的策略

【摘 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化、信息化的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受到西方节日文化的强势冲击,一些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平淡和无知的情感倾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令人堪忧.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要牢固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完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体系.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多元化模式;发展策略

传统节日文化是指人们在传统节日生活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生活范式、时尚潮流、消费观念、审美趣味和民族情感.[1]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记忆,而且影响着中国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精神生活,更是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化、信息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交会碰撞,当今一些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平淡和无知的情感倾向,导致传统节日文化严重流失,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受到冲击,其现状令人堪忧.新时期,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模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困境,是我们亟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展民俗活动而美,是历代先贤根据天地运转、季节气候的周期性变换规律总结出来的,具有周期性复现的特点,是在每年特定的时间段里所呈现的反映中华民族集体智慧、民族精神和历史发展底蕴的一整套文化符号系统.[2]传统节日文化的涵盖非常广泛,包括和节日有关的传说、仪式、活动、饮食、服饰、诗词、歌谣,等等,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思想、礼仪、信念和价值观.[3]

2005年,、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和联合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意见》.2006年6月,国务院又明确地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从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正式纳入法定假日行列,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保护民族传统及弘扬民族精神的立场和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指出,要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由上可知,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是新形势下中华文化固本开新的方向.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多元化传播途径分析

文化传播是“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4]它具有“社会性、目的性、创造性、互动性、永恒性”的特征.[5]文化传播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和电子文化阶段.传统节日文化涉及文化、文学、艺术、思想、教育等诸多学科,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传播学角度讲,传统节日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媒介,仪式、庆典、民俗活动等都是民族内心深处共同信仰传播的载体.

在新时期,发挥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力量,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挖掘节日文化内涵,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深受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一代青睐的传播模式,为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益尝试.

(一)新闻媒体传播途径

作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主流媒体具有传播时效性强、形式灵活多变、内容全面直观、受众面广泛的特点.不同媒体的传播手段各具特色,既可以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节日传说、节日习俗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进行文字介绍,也可以通过实物图片加强直观认识,还可以通过短片进行全方位解说.例如电视台自1983年以来连年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典范.电视台录制的集真实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纪录片《我们的节日》,提升了对大众节日文化的记忆和对节日文化内涵的普及.近年来,各媒体与时俱进,节日期间除了发挥媒体优势,通过新闻报道、访谈、纪录片等方式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密集报道,还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制作推出了一批富有创意的综艺、娱乐等节目,并尝试线上互动等新形式,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四大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具开放性和实时性,它超越国界,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它的受众之广泛以及影响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6]近年来,政府主导下的门和民间文化机构开通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提供了许多节日文化知识综合服务,各类自媒体平台,不同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为主的模式,让人们既可以接收信息,同时又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以内容的海量化、呈现形式的动静态结合、传播的迅速广泛、不受空间时间限制以及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新动力.

(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传播途径

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文化馆有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共同属性,共同担负着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职能,[7]具有公共性、开放性、针对性、多元化的服务特点,运用公共空间,整合社会资源,开展讲座、展览、读书会、诵读、展演等公益活动,传播优秀文化.例如河南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我的端午记忆”特别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书为桥梁,将端午节传统节日文化内容与适合少儿的活动形式巧妙结合,让小读者跟民俗专家、传承人学做香囊、画肚兜、编五彩绳,参与端午读书会、亲子包粽子比赛、端午服装秀、端午儿歌快闪、端午书法等活动,使读者在活动中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这些活动凸显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均等的特色,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为守护、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有益尝试.

(三)出版发行单位传播途径

出版社不仅是图书的生产者,更是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近年来,出版社出版了大量有关传统节日的书籍,既有关于节日文化内容、传承保护以及产业化研究等方面的理论专著,亦有绘本、漫画、传统节日故事等读物,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保护和传播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艺术团体、民间机构传播途径

根据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需求,艺术团体、单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歌舞、戏剧、舞台剧、曲艺、音乐、杂技等艺术表现形式为依托,将传统文化注入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表演艺术中,使观众置身其中、如临实境,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民间机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拔河、皮影、变脸、踢毽子、杂耍、捏泥人、扭秧歌、舞龙狮、划旱船、抽陀螺等民间传统游戏,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民族的烙印,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具体表现,这些活动使大众在喜闻乐见中参与到节日文化的传播中.

(五)教育机构传播途径

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在传统节日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既重视挖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及艺术教育价值,又结合少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列为校本课程,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走进课堂,普及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领悟和融入民族传统文化,达到教育和传播节日文化的目的.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困境

(一)尚未建立成熟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的文化形式层出不穷,进而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文化,致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一些传统的民间技艺和文化艺术形式等逐渐消失,导致一些传统节日文化面临着失传和消失的境地.这充分表明了在建设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机制方面,我们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缺乏完整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体系

目前,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层次和各部门的合作表面上看似多元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它们基本处于阶段性状态,缺乏统一性、深入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呈现出对外界输出的文化信息与受众人群接受教育的需要不对称态势,致使传统文化传播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各部门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共同完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多元化传播的发展策略

(一)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牢固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传统节日文化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方面,它作为某一特定时期的活化石,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另一方面,它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自身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科学地挖掘和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发挥节日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结合时代特色,进行合理的开发和运作,逐步建立良好的节日文化生态环境,使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得以常态化、持续性的发展.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共同担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重任

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是保障传统文化传播实施的前提,要想健全成熟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运行机制,相关的政策法律保障必须先行.为了给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保驾护航,就需要政府部门充分发挥监管与服务功能,积极制定文化传播管理政策,建立激活机制,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打通业界界限,聚众智,融各界所长,提升传播力,共同担负起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重任.

(三)全面完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体系,发挥正确的导向性作用

坚持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策略,发挥正确的导向性作用.根据传统节日文化周期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创新传播方式,汲取节日文化的精华,强化节日文化中的优秀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赋予传统节日更多的现实意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时代脉搏,倡导新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赢得大众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认同和支持,从而实现民族精神、文化的传递与继承.

五、结语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文化血脉,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思想、礼仪、信念和价值观.在新时期传播传统节日文化,要牢固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完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体系等发展策略.同时,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发挥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力量,与时俱进地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传播模式,为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益尝试,促进节日文化的现代传承.

参考文献:

[1]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

[2]雷丽丽.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6.

[3]谭果晟.论当代青少年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5:15-16.

[4]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5]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现实和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

[6]张鸿谋.“互联网+”下传统文化“热”传播中的路径创新[J].中国记者,2017(1).

[7]李星光.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研制与技术构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3):71-72.

(作者为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活动培训部主任)

编校:董方晓

传统节日论文范文结:

关于传统节日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传统节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2、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

3、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4、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社

5、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6、亚太传统医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