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和美术鉴赏教育的新功能:解读身体语言相关论文范文集

该文是关于美术鉴赏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美术鉴赏教育的新功能:解读身体语言

21世纪,全球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伴随科学技术的创新,现代人的社交模式趋于多样化.虚拟互动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人类的自我展现与沟通交流变得快捷方便.但是过于沉迷于虚拟社交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将会减少人与人之间更高级、深层次的情感与精神交流,长此以往,人类的语言智能、专注力,以及身体的感知力会受到严峻的冲击与挑战.

语言智能的不断优化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关键因素.[1]人类社交的基础凭借是语言与非语言(即身体语言)的共同协作,而身体语言比语言本身发生的历史还要早,它在人类的社交模式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虚拟社交中表情包的广泛使用便是佐证.无论如何,人在新兴媒介与技术素养方面的快速提高,不应该阻碍人类本身所特有的精神体验与智能发展.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性竞争,美国开始反思如何重新建构基础教育体系,由此提出了“21世纪技能”①的教育改革思想,其中就明确提到“社交与跨文化技能”.[2]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理解与交流”已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应具备的重要资质之一,如何应对这项挑战,成为美术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三点:第一,论述美术鉴赏教育与社交技能之间存在的关联性;第二,阐述在美术鉴赏教育中解读身体语言学的认知方法;第三,为拓展美术鉴赏教育的新功能提供理论研究方向与解决策略.

一、美术鉴赏教育与社交技能的关联性探讨

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世纪之交以来,身体美学已形成了燎原之势,成为了世界美学图景中的主流形态之一.当代美学家在身体美学研究中实现了结构化的理论建构,随着身体美学研究的进展,其它美学流派也逐步实现了向身体维度的理论延伸,“身体”成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议题.[3]本文围绕“身体语言学”展开,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各种渠道发现,人们已越来越关注身体语言学在工作生活中的作用,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并没有构建一套有关身体语言学的课程体系.

(一)艺术教育的“转移效应”

美国波士顿心理学院的教授艾伦·维纳(Ellen Winner)在最新的研究著作《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中提到:在某些领域,艺术的“转移”作用是可能存在的.通过实证研究,戏剧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交技能,原因在于表演需要学生分析角色性格,判断人物心理活动,与他人产生共情,即理解并运用身体语言学.[4]目前,视觉艺术教育与社交技能之间是否也存在积极的转移效应,这一研究值得开展下去.原因在于,无论是在幼儿园、中小学,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并没有统一开设戏剧表演、舞蹈、心理学课程(不包括专业类学生),而这些课程跟身体语言学之间有着直接关系.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巧妙地将身体语言学的内容渗透到美术、语文、音乐等学科中,其中美术鉴赏教学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二)美术鉴赏教育与社交互动的关联性建构——身体语言学的解读

良好的美术教育能提升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视觉感知力,这一观点已经被验证,但是在目前的美术教育中,观察力的训练并没有很好地与身体语言学联系起来.在美术课程的学习中,富含大量以表现人物为主题的教学内容,但目前的美术鉴赏课侧重于关注人像作品在形式美感方面的学习,绘画表现上也侧重于强调对人物造型的写实能力.将美术鉴赏教育研究与社交技能联系起来需要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并且还应具备跨学科的素养,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关联点,即揭开身体语言学的诸多奥秘,例如,透过表情与肢体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由于这涉及到部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因此,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我们可以在原来的课程基础上适当增加对这个方向的学习与研究,通过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突破,降低知识的难度,并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先让学生关注到这个领域,并产生兴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对身体语言的感知力与理解力会逐步提升,再加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懂得触类旁通的学生必然会把对身体语言学的感知能力潜移默化的运用到社交活动中,如此一来,美术鉴赏教育的地位将得到新的重视,它的功能与价值也将得到更好的发挥.下文将具体阐述如何以身体语言学为线索将美术鉴赏课程与社交互动进行连接.

二、身体语言的丰富性与社会价值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的大脑会自然地对对方的反馈信息做出认知与判断.判断来源于语言信号和身体语言信号.[5]

(一)社交模式中身体语言的丰富性

本研究中的身体语言主要包括五官结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三个方面.它与语言信号相互协调、补充,共同完成的传递.在社交过程中,对谈话对象身体语言的敏锐度对获取正确信息有重要作用.美国行为学专家保罗·埃克曼(Paul Ekman,1978)研究发布了面部动作编码系统,他在这一系统中提到,人的脸部包含43块肌肉,能组成上万种表情.而当一个人没有脸部表情的时候,他的躯体与四肢也可能传递出.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加上身体语言具有极其丰富和微妙的变化,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的方式也非常不同.

(二)解读身体语言的社会价值

以下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解读身体语言重要的社会价值.

第一,与身边的人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形成高质量的社交关系.人在现实情境的往来互动是重要的社交方式之一,懂得察言观色、富有共情能力的人在社交场合中容易引发他人的好感,受到他人的青睐,这种能力可以在后天通过不同的渠道习得,其中,提升对身体语言学的认知能力便是重要的渠道之一.适当掌握这项技能,可以更快速准确地把握交往对象的个性与特点,从而理解如何用恰如其分的方式与对方交谈.

第二,觉察危险信号的能力.以美剧《Lie to Me》为例,此剧的灵感来自美国行为学专家保罗·埃克曼基于真实研究完成的著作——《Telling Lies》.故事主人翁卡尔·莱特曼在剧中饰演世界顶尖的测谎专家,他能通过观察人的面部表情、不自觉的肢体语言、言辞声调等信息,犯罪事件的真相.在剧中莱特曼通过其资深的专业技能,协助警方抓获了大量的罪犯和恐怖分子,多次化解重大险情.莱特曼所展现的职业技能有严谨的行为学理论依据作支撑.当一位陌生人遇到犯罪分子靠近时,接受过一定的表情学训练的人,有机会在对方还未完全接近自己时捕捉到危险信号.因此,具备一些基本的表情解读能力,可以降低在我们身边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

第三,在身体语言探究中获得心灵的愉悦.经典的文学、美术、舞蹈、戏剧、电影、动画等,都包含大量关于人类丰富的身体语言学信息,比如小说,表现人物性格心灵是其重要的组成元素,而作者对于表情、肢体语言的刻画,是读者用来揣摩角色,与作品人物产生互动的重要线索.事实上,能够触动人心的美术作品也往往出自那些极为擅长表现人类精神面貌与心理活动的艺术家之手.排开家庭因素、个人资质因素的影响,对每位儿童在幼龄时期进行艺术教育的熏陶能培养他们在身体语言方面的敏感度与表现力,这种素养不仅仅指理解与享受艺术作品的能力,更是指能将雅致和优美的实践方式渗透于日常生活的社交运行中.

三、在美术鉴赏活动中身体语言学的认知方法

由于身体语言学与多个学科领域相关联,那么对于它的认识与视角肯定是多样化的,因此本文以跨学科的认知视角,在提供传统的美术鉴赏方法之外,还涉及到心理学、艺术哲学等相关领域.研究对象除了表现人物头像或人体的美术作品以外,也会适量参照现实情境中的真实人物或照片.以下笔者根据所查找的文献资料,总结出一套针对身体语言的美术鉴赏技巧.

(一)递进式的五种鉴赏技巧

1.利用直觉经验.当我们鉴赏一张表现人物的美术作品或照片时,会不由自主地先把视线聚焦在对象的五官表情与肢体动作中,凭借第一直觉和先前的认知经验获取有效信息,这个方法适用于简单的身体语言的解读.

2.区域划分与观察.一个人最基本的内心情感或习惯会凝固成肌肉,这些习惯在日积月累之后逐渐“凝聚”为一个人整体的个性基调,这种个性基调往往能反映在每个人的表情与肢体动作中.第2种方法参照了美国心理学家利奥波德·贝拉克(Leopold Bellak,2005)的脸孔区域划分法.通过美术作品或照片中的人像把面孔划分为若干个区域,一般通过中线将面孔分为左区、右区、上区、下区四个基本区域,根据这四个区域观察五官的每个细节,其中包括眉毛、眼、鼻、嘴,下巴等形态结构,同时这些部位的外形特征要与脸上的皱纹、脸部下的肌肉组织和骨骼轮廓线联系起来.[6]7-8

3.感受与描述.语言学中有大量描述性格与情绪的形容词汇,当我们看到对象的身体语言时,通过观察、体会、模仿等方式,感受所看到的人物的内心状态,尽可能搜索准确的词汇再做出语言描述.

4.特征分析.第4种方法参考了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1893)的艺术哲学思想.即根据美术作品中对象的出身、外貌、教育背景、物质条件、职业、地理环境等要素进行分析(同时也包括艺术家的要素),捕捉对象身上最重要和稳定的特征,各种要素在等级上所占的位置,决定了某些特征的强弱.[7]丹纳提到的这些决定人物特征的各种要素可以从作品中的细节、作品名称或者其他渠道获取,信息越多,对于对象性格特征的解读越准确.

5.判断与解释.结合以上四种方法,针对作品中的身体语言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判断,并结合搜集的论据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以上鉴赏的技巧与方法可以自由组合,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可以采纳一种或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二)身体语言的具体认知方法

阐述了鉴赏的基本技巧以外,还需要将这些技巧还原到具体的身体语言中去,值得分析的部位与要素非常多且复杂,以下以眼睛、嘴唇与手为例,结合经典的美术案例,具体阐释关于身体语言的破译方法.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局部的身体语言放在具体的时空中时,应该借助灵活的思维与方法去探究背后所隐含的信息.

1.灵魂之窗——眼的表情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能述说个人意志的平静与否.在社交场合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先把注意力投射到对象面孔的眼睛部位.眼睛对视是我们理解对方情绪最重要的方式,在文学作品中说明此观点的证据也比比皆是.解读眼睛里的表情需要同眉毛、瞳孔、眼形、眼睛周围的皱纹统一联系起来.容易生气、动怒的人,眉毛常紧皱,眉形从外侧向里端下斜,眼距变得狭窄,如果是处于应激状态也会表达出审视、紧张的情绪.情绪稳定、冷静的人眉毛一般对称平直、或两边呈弧形.[8]观察瞳孔能反映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当一个人对某话题、事情、人感兴趣时,瞳孔会放大,目光闪亮、眼睛显得更有神采.关于眼睛的形状,一般来说取决于基因遗传,比如细长形、圆形、双眼皮、单眼皮等等,如果是因为长期斜视造成的斜眼,可能反映的是谨慎、多疑、伪善的性格特点.眼睑无力下垂,表示疲乏、厌倦、顺从、羞怯等意思.当眼睑半闭眼光固定凝视一个方向,表达的是疑惑、深思的状态.另外,眼睛四周的皱纹也很重要,常常微笑、性格开朗的人,眼角两侧容易出现放射状纹痕,俗称鱼尾纹,真正的微笑一般是眼睛与嘴巴协同统一做出的快乐反应.[6]88-94眼睛所能透露的情绪是丰富而又深刻的.

刻画眼神的美术杰作,可从西方文艺复兴晚期说起,从这个时期开始涌现出了一大批擅长肖像画的优秀画家,比如拉斐尔、丢勒、提香、荷尔拜因、伦勃朗等等,在这些画家的自画像中能感受到一种人文主义精神的风采,画家们在眼神的刻画中试图表达出一种:静穆、具有责任感、以及独立的崇高精神.十八世纪末伟大的法国肖像雕刻家让·安东尼·乌东(Jean Antonie Houdon,1741-1828)也特别擅长通过眼珠表达人物的性格,他的肖像作品中包含了各种目光:服尔德的狡黠;富兰克林的爽直;华盛顿的严肃;乌东夫人的温柔.[9]有趣的是,在表现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这类学者的油画或雕塑作品中能找到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的眼神中都散发出怀疑、批判的精神.对于初学者而言,辨别眼睛的表情可以先从一些信号明显的美术作品开始,比如收藏于法国卢浮宫的油画作品《方块A的者》(图1),艺术家乔治·德·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巧妙地将故事凝聚于戏剧性的一瞬间,图像中有四个人物正在玩牌,将注意力聚焦在四个人的眼部,透过直觉感知会察觉到画面中的两个女人眼神很特别,处于斜视状态.左边男子的肢体动作显得躲躲藏藏,再看看右边男青年的表情很平静,眼睛一直关注着手中的牌.结合上述提到的特征分析法,从四位人物的服饰着装来看,右边的男青年显得很富裕,与左边男子的着装形成鲜明对比,再结合刚才的表情分析,敏锐的鉴赏者会判断出这场牌局不只有一个者.

图1 《方块A的者》乔治?德?拉图尔

2.密语诉说——嘴唇的表情

嘴唇的轮廓、厚薄、色泽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特质、与健康状况.嘴角的线条如果是上扬状态,说明此人属于比较乐观、活泼的个性.相反下垂的嘴角是因为经常生气、不愉快造成.当然唇形也会因为种族的不同体现出相似特征,比如黑人、印第安人.嘴唇的颜色一般暗示体内深处的官能状态是否平衡,无血色的嘴唇显得既不健康也无美感,嘴唇的厚薄还能体现出一个人对的态度.[10]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杰作《蒙娜丽莎》是几百年来人们尝试探究的经典作品,尤其是蒙娜丽莎那令人费解的微笑.通过区域划分与观察法,我们将蒙娜丽莎的脸孔分成四部分,在图中可以发现,左边嘴角上扬,在微笑中嘴的左半部是松弛、柔和的,右嘴角紧绷,紧绷的嘴唇有抑制感情的表现.通过细致观察,发现蒙娜丽莎在微笑时左右嘴角的不对称,并且她的微笑看上去是一种较为勉强的习惯性拉紧状态,从而产生出一种比较刻意笑容的表情,而并非是那种处于快乐中的人流露出来的自然放松的表情(Leopold Bellak,2005).很多艺术评论家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解读,与贝拉克博士的分析趋于一致,认为蒙娜丽莎的嘴唇透露出两种不同的性格特点——处于克制与热情之间,温情与冷漠之间,具有一种矛盾的内心冲突.接下来,利用特征分析法,从更多的途径去解释这个谜般微笑的原因.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910)在论文《达·芬奇的童年回忆》中提到,艺术家达·芬奇在蒙娜丽莎的脸上扑捉到了一种特别的微笑,并被这个微笑深深吸引.他用全情投入的心情将这位夫人的微妙特征描绘下来,尤其是将神秘微笑和奇怪的凝视迁移到他几乎所有的油画或素描脸孔中(Konstantinova,1907),并且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找到了自我,把自己诸多的天性融入肖像之中(Hertzfeld,1906).弗洛伊德追溯到艺术家的童年时代,认为蒙娜丽莎那样的脸早就已经在他的梦中出现过,有许多学者猜想他的母亲也拥有这种神秘微笑的可能,因为在达·芬奇其他的女性作品中也能发现这种“达·芬奇式”的微笑.[11]

3.丰富的肢体动作——手的表情

手是复杂的有机体,在身体的各部位中有其独立的历史文明.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里强调的劳动,主要一部分就是指手的技能.手的劳动和语言一起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达,加速了人类的进化.除了五官表情外,传递情感的优秀使者要归功于手.以一幅达·芬奇最优秀的代表作《最后的晚餐》为例,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中的一个场景,11位基督门徒在听到耶稣宣布在场有人背叛他时,各自都表现出了独有的肢体语言,门徒们富含深意的手势紧紧吸引着观者的注意力.结合鉴赏技巧1~3依次来描述出门徒们的手势语言:两手用力按住桌子,表达出愤怒的双手(巴多罗买),迷茫困惑的手(小雅各),激动、不可思议的手(安德烈),手持餐刀的手(西门彼得),伏在餐桌上紧握但冷静的双手(圣约翰),左手往前张开试图抓住什么,右手紧握钱袋(犹大),伸出食指表示警诫的手(多马),伸出双臂表达惊愕的双手(大雅各),自我怀疑的双手(圣腓力),右边三位沉浸在激烈讨论中、并表现出疑惑不解的手(马太、西满、达太).我们假设在观看这幅作品的人并不知道犹大是是谁,结合上述方法,再加上表情识别来进行逐一排除后,相信有一部分观者能通过达·芬奇给出的线索将怀疑对象锁定在犹大身上.有时我们从作品局部进行观察就能发现画家们试图传递的深刻思想,在表现手方面,就蕴含了不同画家所具有的独特风格,比如想要了解统治阶层的手可以观察提香的作品《英皇查理一世》,想要了解朴素的、劳动者的手看丢勒、伦勃朗的作品,感受优雅细腻的手看达·芬奇画的女性形象.

艺术家的天赋就在于他们拥有敏锐的视角,能发现常人看不到或者看不清的人性本质,并用特有的艺术语言表现在作品里.他们不仅使各种人物的性格接近现实世界,而且比真实的性格更有力量.优质的美术鉴赏教育,能借助艺术家的眼睛与智慧让学生获得多种看世界的视角.以上提供了部分身体语言的认知方法作为参考,如何将这些复杂的知识渗透到美术教育中,需要系统的、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以下先提供课题研究的相关线索与方向.

四、拓展美术鉴赏教育新功能的课题研究方向

本研究目前是作为美术鉴赏教育拓展的一个预设,要提高学生在美术鉴赏领域中对身体语言学的认知能力,并且将这种能力有效地转移到社交领域,需要研究者们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做出新的努力与尝试.笔者结合当下的时展趋势,设计了一个宏观的美术鉴赏教学思路.

(一)美术鉴赏教学的设计思路

1.课程结构.学校教育的美术鉴赏课程可以与心理学、社会学、语文学科相结合,通过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身体语言学知识.在课程的整体设置上,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难度递进的,能吸引学生兴趣的身体语言学课程.

2.教学内容.在学龄前阶段至小学二年级,由于在儿童的体验系统中,身体体验占主导地位,其感知和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身体活动,[12]因此,教师应该多选取性格迥异、表情夸张的动漫或绘本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并借助游戏、角色扮演的方式让他们理解身体语言的特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可以尝试让学生欣赏不同题材、不同表现技法的人物绘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尝试视觉阅读写作,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鉴赏要领进行表情的描述和判断,同时还应该结合人物画临摹与创作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到了初高中阶段,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绘画活动能力逐渐减弱,语言活动能力增加,学生已经可以尝试鉴赏一些更有难度的作品,其中包括不同风格、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物肖像画,也可以采用一些流行文化的元素,比如广告、动画、漫画、电影片段中的人物形象,促使他们探索更深刻的身体语言知识,借此剖析自我,剖析身边不同性格的人.

3.教学方法.自律型鉴赏学习;对话型鉴赏学习;游戏表演式鉴赏学习;鉴赏写作式学习.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引导学生自由组合运用,也可以采用跨学科的方式与其他学科交叉式学习.

4.教学评价.通过鉴赏表格,图像测试、艺术命题写作、教学现场解说、绘本设计、戏剧表演等方式测评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美术鉴赏教育的拓展研究——现实与艺术中的往返

学生除了在学校的美术鉴赏教育中接受身体语言学的熏陶,学习的场域还可以转移到美术馆、旅行活动、家庭生活等各种具体的现实场景中.毋庸置疑,要想提高对身体语言的敏感度,还需要还原到现实世界中,生活的舞台是最好的社交锻炼场所,新时代的教育思想应引导学生将美术鉴赏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广泛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的体验与反思,才能真正有效地掌握身体语言学的规律与奥秘.与此同时,当学生从现实的体验中回到艺术审美中时,又能将现实的经验作用到美术鉴赏中来,促成学生在艺术的世界里获得精神的升华,生活与艺术以这样的方式往返交织在一起.

五、结语

未来我们不仅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人工智能也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大部分和思考有关的工作,机器可以做的比人类更好,因此我们人的意义会不断被重新改写,但机器无法取缔我们的是:建立情感链接与道德伦理、创造品味、相互模仿、体验想象力的天马行空,等等.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之所以为人类,并非只因为拥有智慧的大脑,而是我们所具备的社交技巧、情感能力,[13]人类的社交技能正在逐渐被科技所影响,我们在享有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应对时代挑战的策略机制.在新时代背景下,身体语言学在学校中小学教育研究中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课题,在目前有限的美术教育研究基础上,综合借鉴身体美学、戏剧表演、认知心理学、艺术教育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在实质性的跨学科合作中发展青少年对身体语言学的认知能力,应该是艺术教育界面对未来改革趋势所共同努力的一条道路.从宏观上来看,如何以多视角的观点看待复杂的世界,协同合作、广结人力并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21世纪教育界所关心的课题.而艺术教育给我们以启示:在危机与问题中把握新方向、多视角的视野,融合知性与感性的创造力,明白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根据环境和机会发生变化.本研究正是基于一个多元化时代趋势的复杂局面,提出艺术教育课题新的研究方向,希望在不断超越既有框架的同时,为21世纪艺术教育的发展构建新的蓝图.

参考文献:

[1] 尤瓦尔·赫拉.人类简史[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19.

[2] 张义兵.美国21世纪技能“内涵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12(5): 86-88.

[3] 王文卓.论身体化的音乐审美经验[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6(4): 30-36.

[4] 艾伦·维纳.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M].郑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9.

[5] 乔·纳瓦罗.FBI教你身体语言[M].王丽,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9-10.

[6] 利奥波德·贝拉克.解读面孔[M].蔡曙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 丹纳.艺术哲学(下册)[M].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511-528.

[8] 高卉民.素描教学(1)[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 68-72.

[9] 罗丹,葛赛尔.罗丹艺术论[M].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35.

[10] 郭力家.感觉画廊[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365.

[11] 弗洛伊德.论美[M].邵迎生,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124-130.

[12] 伍香平.论儿童身体体验的特征和认知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 162-168.

[13] 戴维·布鲁克斯.警惕人工智能的美丽新世界[EB/OL].http://www.chadanci.com/news/2015-02-04/3509.html.

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美术鉴赏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美术鉴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美术鉴赏论文

2、美术欣赏论文

3、大学音乐鉴赏论文

4、美术观察杂志

5、少儿美术期刊

6、关于美术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