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类有关论文范本 与论清徐背棍运动现代性转化的瓶颈有关论文例文

这是一篇与转化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论清徐背棍运动现代性转化的瓶颈

摘 要:清徐背棍在独特的乡土语境下传承,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散发着光彩.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背棍这项独具艺术魅力的民间活动,研究其在传承发展中的现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深度访谈法,探究背棍在现代性转化的过程中遇到的瓶颈,进行综合归纳.在现代化、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背棍运动发展的困境,进而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地对策和建议,使背棍这项民俗传统体育能够代代传承,为民俗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背棍运动;现代性转化;瓶颈;民俗体育

1引言

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背棍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目前,背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亟需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使背棍这门艺术在现代性多元化元素的冲击下仍不会败落和失传,将背棍和现代性转化进行巧妙结合,使其融入当代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潮流中,迸发出现代化的光芒,促进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增加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2研究对象

背棍运动是一种起源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的一种民间艺术,由抬神求雨的活动演变过来,徐沟背棍始于明代,盛于清代,闻名遐迩.晋中地区曾经保留着这样的一句民谣:“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背棍被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流动的杂技”等称誉,可见其影响之深远.现已遍及全县,走出山西,蜚声中外.背棍是一种集舞蹈,杂技,美术,雕塑,音乐等艺术的综合于一体,在社火或民间节庆中扮演着不同的剧目,属于游街型的民间活动.表演主题是套用古代经典的戏剧,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西厢记》《凤仪亭》等.虽然背棍和戏曲在表现形态,行头上均相差无几,但是在妆扮上还有差别的,背棍的装扮主要是以粉彩为主,而戏曲的化妆粉底是以油彩为主[1].背棍的独特之处在于巧妙地将捆绑小演员的铁棍隐藏起来,上下浑然一体,给人以惊艳的视觉冲击感,使人赞叹不已.

3研究方法

3.1田野调查法

亲自到背棍的故乡——清徐县徐沟镇挖掘背棍文化,对当地有威望的参与者和有代表性的群众进行访谈,对当地文化局的领导进行拜访,了解当地民俗体育文化的现状和开展情况,并对地方县志进行研读、收集资料.

3.2专家访谈法

在徐沟,专程对当地德高望重的10 位管理者和传承者进行访谈,通过现场做笔记和用录音笔录音的方式,将有价值的口述资料记录下来,为后期的归纳整理做准备.并选择性地留下被访者的,以防在整理过程中对有疑点或者不惑的地方,进行电话访问求证、请教.

3.3文献资料法

大量的文献阅读主要是通过学校图书馆的中国知网获取,还有万方数据库以及网页上零碎信息的积累和归纳整理所获悉.同时,去山西省图书馆查阅《山西志·太原民俗》等有关资料,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4分析与讨论

4.1背棍运动的发展瓶颈

4.1.1表演者老龄化

在考察过程中发现:表演年龄普遍偏大,集中在60 岁到70 岁的老人颇多,由于艺人的老龄化,所以背棍能扛起三个人的精彩表演很少人能完成,甚至几近失传,老艺人的技术虽比较精湛,但是神情不能表演的很到位,行动不灵活,严重阻碍背棍的发展,而且中青年的背棍表演者很缺乏,总体呈现出后继乏人的现状.究其原因,由于民间文艺工作需要艰辛的付出,而且不容易短时间内见成效,难登大雅之堂,收益也很微薄,目前,民间文艺工作者大部分普遍比较清贫,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因为无法满足养家糊口的基本生活要求,这也是本行业老龄化、发展停步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民间文艺的可持续发展,经调查发现玩背棍的人大都是有固定退休工资的老人,或者是有工作的艺人,这样才有能力负担起自己的兴趣爱好[2].

4.1.2知名度不高

背棍只在晋中一带比较出名,在外省的知名度不高,从侧面反映出背棍在发展过程中传播的一元化,单纯注重纵向传播,而忽略了横向扩散[3].民间艺术是应该存活于民众中的,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沃土,植根于民众,从人民大众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有长足的发展空间和鲜活的生命力.别说省外人不晓得背棍了,就连省内人也不知道背棍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1.3内容形式陈旧

内容、艺术形式在更新创新上有待于提高,跟不上现代化的步伐.没有与时俱进,无创意,缺乏灵活性和生命力.在历史上曾被认可的祈雨求神等迷信活动,现如今与当代科学社会已格格不入,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制度的更迭,,崇尚科学是时代的航灯,指引人类登上创造的最高峰.如今,需要对背棍运动进行重新下定义,紧跟时代的潮流.

4.1.4被动的发展

以前的兴盛源于百姓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草根文化,现在的兴盛更多有的行政支撑,比如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刻意的扶持这项民间文艺运动,现如今在群众中没有那么深的基础了,节庆氛围的淡化使得群众没有那么热衷了,纯粹是应付的发展,缺乏之前群众的自发保护和传承,阻碍了背棍这项民俗体育的发展.在思想,制度,表演风格上有必要对其进行现代性转化的挖掘和探索.

4.1.5可参考的资料有限

对于背棍这项民俗体育的研究,一般是通过口口传传下来的,可供参考的书籍和文献资料比较少,这样就出现了在研究民俗体育的漫漫征程中的知识空洞和逻辑裂缝的现象[4],所以,背棍运动的抢救性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4.2时代变迁下产生的新的主题

在民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如此严重的境遇下,除了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变迁外,已别无选择.变迁能反应出历史发展的节点,在梳理中寻找潜在的线索、规律和演进过程,必将开启民俗体育改革新道路.民俗体育从自我封闭的研究走向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从拘泥于体系建构的条条框框走向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从单一的研究方法走向多元化的研究方法[5],处处体现现代性转化的影子,毫无疑问,现代性转化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4.3现代性转化的必然性

民俗体育的变迁史在曲折中成长,已成为时展的主流,应当紧跟时展的脉点,掌握发展的脉络.应该时刻牢记民俗体育的主体是民众,只有顺应民众的意愿,民俗体育才能健康长久的发展[6].在当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下,如何让年轻一代认同并接受一个象征民族凝聚力的民俗活动,是摆在当地传承人、学者乃至全社会面临的一道迫切的课题.没有人会否定当今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境遇的变化对民俗体育的冲击力之大,这与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密不可分.所以,要想让民俗体育继续延续下去,必须顺应时代

的变迁,必须与时俱进,发掘适合当展的民俗体育,前提是建立在原来的基础上,不能失去原先的真,适当的融入现代元素,寻找适合现代人接受的方式,从而让民俗体育健康发展.

5结论

民俗体育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潜藏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在这种大背景下,民俗体育为了生存只能被迫做出改造,进行合理的现代性转化和恰当的现代性阐释,符合时代的主题,显得尤为重要,否则民俗体育将面临消亡的危机.历经时代的变迁和磨练,曲折与前进伴随着民俗体育的成长,坚强与任性是民俗体育顽强生存的根基[7].经过现代性转化后,背棍才能重获新的生命力,民俗体育文化更加具有凝重浓厚的文化底色,为民俗体育文化润色添彩,民俗体育才能引领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6对策

6.1政府的引领作用

实现传承载体的现代性转化,传承主体由之前的以民为主,转向现在的官民并重,由行政主管向服务主导转化,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民俗传统体育建设过程中的推波助澜作用.

政府把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按月发工资,保证艺人们能过上较高水平的生活,减轻年轻人为了养家糊口出去拼搏的压力,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热爱的背棍事业满腔热血的加入到这个行业中,踏踏实实地为此努力奋斗,如此,背棍这项民俗体育不发展都难,发展不好都难,所以说,经济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冲突,经济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文化同样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6.2对内容形式进行创新

正如清徐老艺人白尚先认为:“任何艺术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都要不断补充新的时代因素,让时间去提纯其艺术精度,时代特色,不断吸收,万古长存[8].”背棍应融入时代的元素,加强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创新,比如将几根棍串联到一起表演或者创作一部以背棍为线索的影视剧场,丰富其艺术内涵,适当的增加一些现代性的文化元素,从而增加现代韵味,所以有必要将现代舞台的光、声、电与立体的背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再融入到富有现代化的舞台上,使背棍更加赋有时代感,现代感,更加与时俱进.

6.3重视娃娃教育

在当地开设幼儿园,培养背棍的苗苗,教习一些基本的步伐以及注意事项,培养专业人才,从街头表演到舞台表演,从“传、帮、带”到幼儿园的娃娃教育,增加新的传承方式[9].开展青少年培训营,利用假期或者周六日闲暇时间,让小孩子从小学习一技之长,一方面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为长大后的自己积攒技能,增加社会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为民俗体育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民俗体育的发展延绵不断.

6.4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

文化底蕴是生存的基石,发展的沃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创造性精神活动的沉淀和积累.但是即使有了文化,没有传播的媒介也是无济于事,所以,背棍的传播媒介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代化的语境下,将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影视作品来输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去,是个不错的选择.现代社会网络联系着彼此,一上网可以浏览大量的信息,所以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道,网络等媒体,通过灵活多样,通俗易懂,贴近群众的形式,将背棍推送到大众的生活中去,通过现代策划和媒体传播来打造民俗体育自身品牌[10].与现代时尚文化的完美创意结合,得到前所未有的良性循环,充分挖掘“核心题材和历史”,民俗体育的传说素材,结合现代影视,歌舞艺术,打造民俗体育之艺术精品.

6.5建立保护机制

制度是规范组织和个人行为的规则,具有规范性、指导性、约束性的作用.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4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保护体系,目前山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6 个、省级301 个、市级593 个、县级907 个.2006 年,山西省第一批审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5 项,其中包括清徐县、祁县、万荣县、代县的背铁棍(抬阁,挠阁)[11].2008 年1 月背棍又被公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实施技能考评和资质鉴定,完善资质机制,将资质

转化为等级,从而作为表演收入高低的参考标准之一,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6.6建立专门的民俗研究所

将热爱民俗事业的爱好者、传承人、学者全部聚集起来,设立一个专门供他们面对面讨论、交换思想、深入研究民俗体育的研究所,吸纳有天赋的、专业的背棍指导艺人,对背棍感兴趣的社会青年进行一对一传承,对背棍运动等民俗体育进行更接地气的研究,使其符合现代性转化的步伐和要求,使背棍传承的根更加扎实稳定,使民俗体育队伍力量更加庞大,民俗体育发展的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王晓云.行进中的艺术——徐沟背铁棍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2:1-11.

[2] 席向锋.山西民俗社火“背棍、铁棍”现状调查与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12:8-20.

[3] 冯迪.徐沟背棍:四季都是春天.[J].民俗,2013:52-54.

[4]刘晗,石义彬.文化的内涵阐释与价值选择[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5):105-109.

[5]吴潜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N].人民日报,2015(第007 版).

[6]赵承磊.民俗体育与城市融合发展的个案考察与启示——以潍坊风筝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8):29-32.

[7]兰玉珊.赣南客族民俗体育项目采茶舞的形成、演变与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34-48.

[8] 晋旅.山西故事·民俗风物[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136-233.

[9]万义,王建,龙佩林,杨海晨.村落族群关系变迁中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衍生研究—兰溪古寨勾蓝瑶族长鼓舞的田野调查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3):34-40.

[10]邵明华.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趋势与对此[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5):13-16.

[11]鲁平俊,丁先琼,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状态评价的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14,34(1):16-26.

转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转化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转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转化医学杂志

2、转化医学电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