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音乐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跟当代或是期待?2019上海音乐学院第九届当代音乐周回思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当代音乐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当代或是期待?2019上海音乐学院第九届当代音乐周回思

第九届“当代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结束后的回程中,一位同路的老师问我:“什么是‘当代’?今晚的音乐,能否代表我们‘当代’?”

显然,最终在高度浓缩的短短5天里,如约而至的11场音乐会以及4场讲座和一场高峰论坛,对参与音乐周那些热爱当代音乐的人而言,不啻是一场“饕餮狂欢”:无论作品风格代表性的广度,还是概览在音乐周上展演的这些作品之技法语言的深度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而且音乐会参演的部分学生作品,还现场得到了音乐周“驻节音乐家”的即兴点评,都能让人觉察到主办方的满满诚意.或许作为一个具有专题特性的音乐活动,外延还不止如斯.

当节目册上出现的名字和作品都从未有所听闻的时候,这样的音乐会也必然无法从聆听经验上去体会与追溯——当代音乐周上,两场完全由学生作品构成的音乐会就给人以这种特殊的“陌生”感.

一场音乐会来自于音乐周驻节作曲家特里斯坦·米哈伊(Tristan Murail)201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作曲大师工作坊.在工作坊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来自智利、法国、美国以及中国上海的六位学生在米哈伊教授的指导下,通过借助计算机对中国民族乐器声音采样的电子音频分析,探寻通常理解意义之外的“民乐”,直达“声音”这一概念的本身.最终,在积累了足够的素材后再将其付诸于创作实践中,最后以音乐会的形式呈现出来.显然,在电脑的辅助之下,丝竹与弦管再也不是通常印象里的传统江南音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带有强烈现代意味的听觉体验——虽然这对于我们平时概念里的“民乐重奏”来说是彻底的颠覆——但这难道不是更接近乐器所发出的音响本身吗?对于年轻的学生们来说,尽管方式仍旧还处于“复制操作”阶段,但其间所包含思维方式的探索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意义则更为深远.

另一场音乐会来自于这次“当代音乐周”面向全世界征集的室内乐重奏的入选作品,在以色列“当代演奏家乐团”(The Israel Contemporary Players)的演绎下,来自密苏里、北京、台北以及上海的青年作曲家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教育背景里对于诗歌、书法或是传统人文的音乐诠释,亦展示了当代最年轻的作曲家们的探索之路——不同音乐风格下文化碰撞亦饶有趣味,更打动人的,则是他们在艺术道路上态度的执着和进取的雄心.诚然,在驻节作曲家的点评下,这些作品或许还有更多值得完善之处,青年作曲家们的实践经验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假以时日,未来的音乐创作舞台上一定会有这些人的身影.两场音乐会或许不单单只是一次简单尝试的创作实践,而且还是未来可能性的一个新的起点.

寻根溯源,音乐创作的起始是对作品来源素材的追求,这个命题直到今天无疑仍旧是作曲家关注的重点.通过作曲家这一“载体”的创作行为,最终落于乐谱上的,是来自于作曲家脑海中对声音素材的想象刻画——当代音乐周驻节作曲家周龙教授在讲座时多次提到自己曾经亲身体验的“湖畔教堂的钟鸣”或许就从侧面反映了声音素材本身予以作曲家的创作启示.

有别于阿沃·帕特在创作中运用的“钟鸣技法”那样直接将钟声的描绘与和声观念结合,周龙教授作品中对于这样钟声的处理,更多是一种对环境声场心理临响的阐述,一种基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之上的感悟.应音乐周之邀而至的马来西亚作曲家钟启荣教授在他的讲座中也传达出相似性的态度,一种更为间接的源自母语素材和民间音调素材的人文关怀.

从另一个角度看,作曲家则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当了“西方声音符号”与“中国(东方)传统认知”之间的转换中介——回到周龙教授在讲座中提到的原点,这似乎与歌剧《白蛇传》的创作初衷不谋而合.

如果说东方的作曲家更带有人本主义特色的话,相比较而言,音乐周邀请的另外两位欧洲作曲家身上则带有更为直接而明显的“科学”标签.

无论是作为“驻节作曲家”还是同期举办的作曲大师班,二度到访当代音乐周的法国作曲家特雷斯坦·米哈依(Tristan Murail),这位被公认为是“频谱学派”的代表人物显然已经和他的作品一样受到了大众相当程度的关注:几近明星般的追捧似乎还能够从某些方面折射出这一新音乐语言形态在国内的风靡程度.

米哈依教授作品中展示的,是作曲家获得素材的另一重要途径,一种对传统和过去的“再解读”.如果说利盖蒂在他著名的《圆号三重奏》里大胆采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主题“变形”因素,来影射自己与传统之间联系密切的话,那么在米哈伊的解读下,斯克里亚宾《普罗米修斯》和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中的“和音”被再次应用在《高压电》——《反射/映射》之二中,就更无法仅仅只定义为传统意义上对于音高材料的“引用”了.

作为上个世纪后半叶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音乐流派,米哈依教授与另一位作曲家杰拉德·格里赛(Gerard Grisey)将寻找音乐创作素材的视线集中到了声音本体上.这一做法无疑与勋伯格的构想,或是在上世纪中叶风靡一时的“先锋主义”观念中采用“音色”作为素材来创作音乐的观点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而在声音的频谱分析过程中应用电脑辅助的手段,又彰显了这个学派与时俱进的特色.

通过对这些声音材料的分析与筛选,计算机为作曲家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创作素材.最终,落于乐谱上的结果在传统管弦乐队的演绎下,向听众传达出艺术创作与科技相结合所带来的新的无限可能——从“单个声音的频谱”到“和声(和音)的频谱”分析,从附着在音高材料的音色到纯粹的、独立的音响音色,素材的变化轨迹正在向人们展示某种具有历史特性的发展途径.

事实上,虽然不同的作曲家对构建自己音乐的材料有着不同的认知,但当人们立于“当代”这个节点的话,无论是《白蛇传》还是《反射/映射》,作曲家和之前所途经的音乐历史都会以一种高度浓缩的方式显现其中的传承.作曲家基于当代,却在通过自己的创作呈现看不见却能够真实感受的历史.

采用计算机软件(如Open Music等)介入音乐创作的过程,不仅可以辅助作曲家完成对声音本体的认知,从而获得作曲素材,同时也能够为作曲技术提供更多元化的可能性,在构建音乐的作曲技法进程中提供推进的可能性.

其实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借助电脑计算机来作曲俨然已经成为当下许多作曲家重要的技法之一.如果说频谱分析仅仅只是对声音这一概念进行了“解构”的话,那么另一位“驻节作曲家”法比安·帕尼塞罗(Fabian Panisello)不仅借助电脑对声音进行频谱分析,还在这一基础上“重构”了自己用于创作的“模式”,作曲家精心设计了多种复合途径用于实现这些“模式”材料间相互的转化、衍展与关联过程,而计算机在这个过程中也全程参与并提供了可靠的辅助——不同节律间的冲突赋予了音乐独特的戏剧张力.从整体结构功能角度而言,这样的做法令“模式”的“复合”呈示状态远远强于展开的内在动力,而且似乎受到母语音节特征的影响,帕尼塞罗的创作,更局限于对多种“模式”组合所产生的碰撞与对峙而并非篇幅衍展本身,但作品背后对于技法体系的大胆构建与应用形式的创造,已有足够多的启发性提供一条可能的途径.

毫无疑问的是,对于作曲家和他们的创作而言,音乐周在承上启下的传播与普及过程中功不可没,但当代音乐作品本身在音乐作品领域中特殊位置性决定了本体与受众之间几乎无法跨越的沟壑:这似乎不仅包括音乐会的听众本身,甚至还应包含参演的部分演奏家们.

或许是因为有足够与作曲家本人沟通合作的经验,又或许是更多演奏是基于对新作品的诠释,音乐周上几支应邀而来的演奏组合无论是在合作过程中的默契度还是对演奏(唱)技巧把控的精准度而言,都远超音乐周舞台上的国内同行——如果说职业技能的差距是可见的遗憾,那么对应培养职业技能的教育平台则体现出更多不足.面对这样的缺陷,或许人们应该包容而非批判,至少相对而言,上海两支交响乐团的乐队演奏员对于新音响的亲和度也比往常一些时候要高出许多,随着艺术视野向世界范围的扩展,部分国内的演奏家们显然已经开始逐渐接受与自己同时代的音乐.

同样,当代音乐这一命题本身对听众或许也有一定程度的要求:信息本质质量化的程度,一定会影响其对应的传播定位精准性.要求听众像接受传统古典音乐一样接受当代音乐,就如同要求另一些听众像接受流行音乐一样接受古典音乐,显然,这里对应的听众群体本身在选择音乐种类的定位上就已然有着巨大差别.其实不仅是单纯的信息接受,当代音乐甚至要求听众在听觉信息方面还需要转换!没有接受过较深入的音乐理论教育,具备一定专业训练的听众,很难直接接受当代音乐——以“上座率”或是单纯的“懂不懂”来质疑当代音乐,这样的观点并不可取,反而随着时间的积淀,诸如斯托克豪森的《人们·听》或是利盖蒂的《历险》与《新历险》等当年听众并不能完全接受的一些作品,在当代音乐周上引来一片喝彩.其实,现今的音乐教育水准也在亦步亦趋地随当代音乐的发展而提高,只不过常识性的规律表明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必然会有一定的时滞.这样的情况显然还可以更为乐观:毕竟,当整体的音乐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时,无论是在演奏诠释还是受众理解方面,对当代音乐创作进一步发展的“反哺”作用也显而易见.

对于任何文化的发展而言,“当代”首先总是会意味着一种处于最前沿的探索,一种持续不断对目标本体的极致追寻,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态度,时代的前进才具有了一定的动力;其次,显然“当代”立足于当下,却是面对过去历史的回思——只有这样不断地回望与反思,才能有参照地清晰感知自身位置,并获得发展的启示;再言之,对于自我认识的诠释与记录,既是继承与发展过去,又为未来的历史回思提供了可能性,而“当代”则位于这样一个重要的节点之上,具备着明确的连接性关系.其实,当代音乐不仅仅是先锋,是前卫,是现代,同时也是认识,是重现,是回思——也许只有开放的态度去面对发展才能真正了解当代并照映自身.在音乐周上这些当代音乐作品面向未来的探索中,人们在读取作曲家对过去认知的音乐历史——同样,作曲家们也在为未来的“当代音乐家”们书写回思的内容.

从愤世嫉俗的“没有当代,就没有未来!”到充满生活气息的“丝竹伴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9年时光,已然明显令上海音乐学院的“当代音乐周”从反叛的“文青”转变成为更为温情的“小资”.伴随这样转变的,似乎还有面对“音乐”更为宽泛的视野,成熟的态度和更具学院精神的传承.展望那个富于即将到来纪念意义的“10周年”,或许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活动,当代音乐周正在变得越来越具有某种令人期待的意味.

  

王澍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讲师

(特约编辑 于庆新)

当代音乐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当代音乐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当代音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当代音乐杂志

2、音乐生论文

3、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

4、音乐刊物

5、音乐期刊

6、北方音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