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角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和音乐人类学视角下侗族大歌的传承和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视角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音乐人类学视角下侗族大歌的传承和

吴浩玮(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

族大歌,侗语称“嘎老”,侗语

“嘎”即歌, “老”是宏大或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区(贵州黎平、从江、榕江、湖南通道、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以复渊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在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场合等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类型,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历史上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音乐人类学视角下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

音乐人类学又称民族音乐学,是把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于音乐领域.按照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AlanP. Merriam,1923-1980)的定义,音乐人类学是“文化中的音乐研究” (thestudy of muslc in culture)或者“作为文化的音乐研究” (the study ofmuslc as culture),即在音乐人类学的视角下,音乐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因此, “无论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类音乐,还是研究人类一切音乐中的任何一种特定的音乐品种,只要是着眼于它与它所处文化环境的共生关系研究,就都应该被看作是民族音乐学性质的研究【2】.”

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侗族大歌这一文化遗产与它所处的侗民族文化环境密不可公、共生共存.2009年侗族大歌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际教科文组织对其评价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点明侗族大歌的文化价值与意义.从这一意义上看,侗族大歌的价值与意义取决于它代表的是独特的侗民族文化形态,与侗族的文化生态是一个共生的整体关系;也说明侗族大歌的发生发展及表现形式均受侗族生存环境、群体行为、价值体系等一系列因素的推动和制约.

1.侗族大歌是侗族集体性的民族民俗生活习惯的文化体现

侗民族之所以能创造侗族大歌这一艺术瑰宝,与侗族的独特的民俗文化分不开.一个民族的民间文艺的产生、发展、演变存在于民俗文化环境之中.民俗对民间文艺的影响除一般表现为整体效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某一文学艺术总是深深扎根于某一民俗环境之中.历史上,侗族是百越的一个分支,长期居住在黔湘桂相邻一带,史上未见有战乱或自然灾害造成民族大迁移的记录,这使得侗族长期保持民族语言、社会结构及习俗的相对稳定和统一,也使得侗族成为一个在民族内部喜欢集体交往、爱好和平、团结的民族传承.侗族的各种民俗活动都以集体为主,如集体做客、集体对歌等,在集体性的民族活动中,不仅加强民族的凝聚力,也促使产生了基于集体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等群体行为方式与规范.这为在形式上必须以群体来表现和推动的侗族大歌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2.侗族大歌是侗民族歌舞为主的文明传承模式的艺术体现

文字产生之后,民族文明的传承以文字为主,以文化教育的方式代代传承.侗族史上并无文字,民族文明的传承依然保持口头传承这一古老的传统,但侗族的集体性生活习俗,衍生出以歌舞为主的民族文明传承模式,使得包括大歌在内的侗民族歌舞艺术得到重视和提升,歌舞对侗族而言,不仅是群体娱乐,更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民族文明、文化的直接体现.

侗族爱歌,侗族聚焦区往往被称为歌舞之乡.明邝露《赤雅》说: “侗……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侗族闲暇必歌,节日必歌,歌舞在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并逐渐形成固定的歌舞习俗.如“歌以择偶”的对歌习俗,有南侗的行歌坐夜、北侗的玩山等,这种赋歌唱以婚娴功能的特点,歌唱展演行为具有异性、对唱的特点.侗族大歌的传统展演,也是在不同房族、不同性别的歌班对唱中进行,其典型的演唱形式即是异性对唱.侗族的其它民间歌曲,比如琵琶歌、牛腿琴歌等,也都是以男女相对的歌唱形式进行,其主要目的和作用无不指向婚娴.又如“外嘿”“外顶”交往赛歌习俗,侗族爱好交往,有着集体作客的习惯,“外嘿”多发生在农闲季节,由一个村寨和另一平日有姻亲来往的村寨相互做客,双方唱歌、演戏、喝酒,热烈而和谐.

3.侗族大歌与侗族鼓楼互为表里构成侗文化标志

侗乡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鼓楼是侗乡标志性建筑,鼓楼文化可以说是侗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缩影.侗族建寨先建鼓楼.鼓楼主要流行的南部方言区,侗族大歌也主要流传在这一地区.鼓楼的功能除族中聚众议事、传递信息和报警外,它还是重要的文化娱乐所在,是大歌演唱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一般重大节日活动的对歌大都在鼓楼中进行,在平日里如果有外寨客人(歌班)来访,主寨的歌班也邀请对方夜间进入鼓楼唱歌.鼓楼不仅是侗寨的族性标志,更是侗人聚居的地域和血缘标志,因而选择在这个地方演唱侗歌,具有展现侗民族多种文化价值与传统观念的象征意义,大歌与鼓楼的结合,互为表里,成为侗文化的主要标志.

4.侗族大歌是侗语音律的艺术创造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T具,是思维形成的载体.从音乐人类学方面来看,语言是区别一个民族的首要因素.我们一般以语言来区分不同的民族,并分析其民族语言特征.侗族的本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以贵州锦屏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北部方言区包括天柱、剑河、三穗、新晃、锦屏、玉屏等;南部方言区包括黎平、从江、榕江、通道、三江、龙胜等,也叫侗语面部方言区第二语系,一般认为南部方言较为古老.侗语的声韵母虽比较简单,但声调较为复杂,共有九个声调,因此,侗语说起来富有音乐感,极为悦耳动听.这说明语言在音乐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对音乐旋律的构成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歌与词不可分,大歌的内容与旋律往往源于侗家的生活与自然环境,侗语的多声调特点,高低升降变化的自如和丰富,对大歌的多声部构成有天然的化成作用.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在自己那具有音韵美的语言中经过长期的加T,提炼寻求I十l美的旋律. 音乐人类学视角下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

2002年我国著名学者陈哲开启的“土风计划”,其宗旨为“活态传承”,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注重建设系统和环境.这尤其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及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侗族大歌是在侗族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及艺术,作为传统历史一直延续下来的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与侗族社区及族群活动形成一个整体.侗族大歌的保护、传承也应与时代相吻合,文化遗产也不是僵化的,传统的传承方式不一定适合时代的变迁.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不应遵循其固有的诸如自然传承、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符号传承、模仿传承等一成不变的传统传承模式.因此,侗族琵琶歌的保护与传承应注重活态传承为主体,继承传统的特点,同时又兼顾现代文化传承的优势选择合适的传承方式.

1.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

侗族大歌已进人世界非遗名录,非遗的保护有其专门的政策与法规要求.对传统文化而言,传承的前提是保护,大歌申请非遗的成功,对其传承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非遗的保护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凭借政策、法规以及社会经济的运作能力,可以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性传承尽到最大的力度.侗族大歌非遗的保护传承是一系列的长期工作,第一位是要收集整理侗族大歌,首先要做到文献上的保护.包括收集大歌歌詷,编写简谱或线谱记音等基础工作,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侗族大歌,应编写汉侗对照的侗族大歌专集,也可用现代化的方式向民众展示侗族大歌,最大限度地促进它的传承.其次,尽可能的建立大歌生态文化圈,保留和恢复大歌生存的白然人文社区环境,包括保护H然侗寨、建筑、传承人等系列举措,恢复传统的文化生活、民俗活动.也可创建侗文化主题村寨,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区域交流和民族间的交流,以提高侗族大歌的价值宣传及知名度.

2.亲缘养护中的传承

侗族大歌的相对封闭的传统生存环境已不可保存,也无法保存,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深入,城乡一体化建设及文化的广泛交融,侗族大歌基于侗族集体生活的社会环境及以H然村寨为主体白发传承的方式已不可再现,但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结构依然完整,借助家庭或家族的亲缘关系尤其具备传承人的家庭家族对大歌进行传承依然重要.

传统上,在很多侗族村寨,教子孙唱歌是做长辈应尽的义务,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目的不仅是让子孙提高歌唱能力,还要为下一辈彼此切磋歌唱要领、扩充曲目、完善技艺及文艺表演提供机会和平台[4].这种家际传授的方式可以使家庭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侗歌家族文化根深蒂固.通常侗族子女3-5岁开始跟随父母学唱,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升歌唱技艺.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是单纯的歌唱传授,重要的是在这种家际传承的文化表象背后,与侗族的传统教育功能、民俗礼仪及风土人情密切相关,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家庭传承融于日常生活,简便易行,可以在最基础层面保证大歌的传承民族性和广泛性.

3.教育体制下的传承

集中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现代社会有条件和经验开展教育传承.传统大歌的教育传承主要是以 1歌班的形式不定期开展,这一形式依然重要.随着人类对文化遗产的重视,文化的保护和管理组织越来越多,传统大歌歌班可以借助相关保护组织及政府的扶持恢复传统的歌班体制进行集中教育传承.传统上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班,歌班是侗寨的演唱小组,每个小组3人以上至几十人不等,平时干农活,夜晚或闲暇聚在歌队中的歌头家里由歌师教唱.歌师、歌头、歌队构成歌班的结构,三者的存在状况及水平是衡量各寨侗族大歌的存在状况与水平高低,侗族人为了能在社会活动中占据有利地位,往往倾全族、全寨之力打造好本族的歌队.保留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也是侗族大歌传承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的传承.大歌传承的学校化起步于“”后的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两种方式,一是作为本土文化传承进入当地中小学教育,二是作为民间艺术传承的专业化音乐教育.目前侗族大歌的学校教育传承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地区,于1988年在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试行,率先开设侗歌班,开启了大歌进艺术院校的先河.因此,有学者认为,在这样的时代与专业背景下,侗族大歌将纳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学体系中,从而这对于传习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但现实是侗族大歌在教育中的实施力度并不够,侗族大歌有其艺术水准,大歌的专业化教育也需要相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而这也是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如何有体系地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大歌的传承,使大歌教育真正走向民族化、专业化还任重道远.

4.艺术展现中的传承

白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歌便以民间艺术的身份走上舞台,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中引人注目的一种歌唱形式.而真正推动侗族大歌走向世界舞台的就是贵州黎平的侗族大歌在2010年首次亮相于维也纳金色大厅,当天籁之声响起,引起了现场观众前所未有的反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蝉之歌》、《十二月劳动歌》、《洪州琵琶歌》,向观众展现了一幅极具侗家特色的生活』田i卷.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前提是必须为世界所知,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于展现、在于交流.大歌展现了侗家人的文化魅力,民现了中国式多声部合唱的民族演唱技艺,带给世人惊奇与喜爱.目前,侗族大歌也上了春晚,已为中国大多数人所知晓.但侗族大歌白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舞台上展现的次数还是了了可数的,出演频率低,形式也单一,与其文化价值及艺术魅力并不成正比,传承需要艺术的影响面,需要普及率,影响越大,人们传承的白觉性也越大,大歌更应在本身艺术的展现上加大力度,通过文化的影响带动大歌的传承.与此同时,民间艺术的技艺展现传承方式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少数民族应在政府的帮助下,创建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因为机构的成立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坚强后盾,促进保护T作有效的开展.开建专门的侗族民歌研究传播机构,重点收集侗民族的民歌民谣,编辑在册,保存好录像录影等资料,免费向公众开放,促进文化传播.同时要做好民歌的产生情况、发展历史和各种唱腔等编辑整理T作,并且结合现代人的文化特点和兴趣爱好改编一些侗族民歌,供人们传唱.侗族大歌由民族内部自身的文化娱乐活动项目表现为世界民族音乐分支中的一枝奇葩,源于其走出了民族封闭的圈子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音乐人类学视角下侗族大歌的发展策略

基于音乐艺术与文化环境共生的音乐人类学原理,侗族大歌的发展必然随着原生存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艺术基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成熟的艺术会主动拓展白身的生存环境,甚至会反哺环境的相应成长,两者的共生是相辅相成的.

1.传统为主,创新为辅,提高侗族大歌的艺术性

任何音乐不可能只停留在原本的状态,音乐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推陈出新.侗族大歌也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要不断地创新,当然这样的创新必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也就是说侗族大歌应该是以保持传统为主,创新为辅【6】.

侗族大歌几十年的发展,事实上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的更新,大歌的歌词拓展了表现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与新时代、新生活的现实更贴近;在乐曲上也有了创新,改编了原曲,在保持民族基调上,让旋律更多变;在演唱上,主要是在音色、力度、节奏上进行了处理,增加乐感,同时增加了侗民族的器乐伴奏,使表现力更丰富;在侗族大歌的传承方面,也改变了只有口传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国家曾对侗族大歌进行了记谱的创新,现已采用记谱的方式,并做成了教材.目前侗民族村寨音乐主题活动中.为适应观赏性,曲谱和表演形式都有各白的改变和创造.

侗族大歌的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音乐风格大多具有艺术性、生活性的特点,但其歌曲结构、音乐元素都具有浓烈的民族色彩,不易被广大群众接受.因此还要接受外来的音乐文化,在与外来音乐的碰撞交流中吸取、借鉴一些流行歌曲中的曲渊风格.像港台风、校园民谣及网络歌曲中的元素,可以使侗族大歌呈现新颖、时尚的音乐风格,这些对于侗族大歌的创作人才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的T程事业.

2.走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产业化发展是国家文化发展的既定政策,随着侗族大歌进入国家及世界非遗产名录,把侗歌文化打包成为文化产业成为可行.建立侗族大歌文化产业基地.可以做好大歌的保护、传承、开发、交流、培训、研究等系列工作,如依托基地组建侗族大歌乐团,侗族大歌歌师委员会等.在有着“美丽侗乡”之称的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像吴永春、吴良锋、刘良君、石敏帽等资深的歌师还在做大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T作,并是通道侗歌的领军人物.但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很多能歌善舞的年轻人外出打T,再加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这项事业,也没有一个专门的文化机构来统一管理,如果仅是依托着每年的民俗活动及文艺展演来传承,还是远远不够的.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目前是文化产业发展中最常见的模式之一.目前,乡村游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具有很大的作用,它无形之中又带动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游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能为乡村提供广大的发展空间,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真正的福音,真正带给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通道县黄土乡皇都侗寨旅游村就是在乡村游文化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95年,通道侗族自治县政府决定成立皇都侗文化艺术团,使其成为宣传和展示侗族本土文化的一个窗口.巍峨雄伟的侗寨鼓楼,壮观秀美的侗乡风雨桥,美妙动听的侗族大歌,味形色美的侗族特色饮食深深地吸引着各路游人.如今的皇都侗寨逐步成为了以展示侗族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旅游文化.侗族大歌的现代技艺传承在乡村游的发展中,已形成了特定环境下的固有模式.

3.加强侗族大歌的人才培养与教育

首先要加大对侗族大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对于侗族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还是相关的教师、学生、家长,在脑海里不能有这种潜在的认识误区:学习唱歌就是浪费时间,唱歌不是正途,加上现代社会浮躁功利,这样对侗族大歌不重视的观念在很大的范围和层面上影响了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7].目前,侗族大歌的传播区域主要集中在贵州、广西、湖南,但其普及率较低,因此,南侗侗族大歌所在地区的高校或中小学,应联合制订培养方案.有计划地开展侗族大歌的人才培养与教育,并逐步形成培养机制.同时探讨规范的侗族大歌教学模式.比如对于侗歌大歌的授课方式主要是大课,就像一个乐队,需要高度的团结协作,这样的好处是能够结合视唱练耳、乐理、复调等音乐基础理论课提高综合素质.但侗族大歌有它的独特性,毕竟它具有浓烈的原生态声乐艺术特质,还应以声乐小课一对一的形式出现,这样对歌唱技艺的巩固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不同的高校还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合适的课程标准.比如在民族自治区的地方,就可以重点发展与当地本民族有关的音乐.争取让相关专业人士编写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并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从中让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建立专门的民族音乐研究院(所、室),一方面进一步培养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教师明白少数民族艺术或文化遗产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不能让教师也认为自己的课程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让教师先学习民族音乐,在把他们认为合适的民族音乐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这样不仅对于侗族大歌,甚至对于侗族整个音乐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人才培养就更能得到有力保护、传承与发展.高校艺术教育是培养社会艺术人才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背景下,艺术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其教育内容与教育模式都与社会文明传播紧紧相连,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艺术教育需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只有不断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确保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才能繁荣社会文化、服务社会文明建设,而高校艺术教育必须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促进艺术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当然这方面的教育T作也需要配合国家教育部门协调和指导,政府教育部门应作出相应的鼓励政策,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动力.

4.与现代技术融合拓展侗族大歌文化传播途径

现代化的发展大大改善和促进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效率.影视媒体,因特网络,手机APP等现代技术的普及为大歌的文化传播提供便捷的途径.要系统的做一个传统或现代大歌演唱的高质量录音集成,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侗歌数据库,可以把大歌影视化,借助电影电视艺术形式,把侗族大歌的文化元素给予戏剧性的展示.通过因特网、手机彩铃等现代手段开展侗族大歌普及宣传,通过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手段向国内外介绍和传播侗族大歌,使更多人了解侗族大歌并领略其艺术魅力.

总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给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挑战,战胜困难,站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上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尤其在音乐人类学的视角下,侗族大歌突显出了侗民族文化的主体特性,其独特的民族性也使其在世界民族音乐比较中展现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声誉,因此,侗族大歌在音乐人类学实践研究方面无疑具有代表性.

基金项目: 主持201 6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音乐人类学视角下侗族大歌的演唱风格与语言特征研究”(项目编号:CX20168620)

视角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视角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视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