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与西周玉器和工艺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关于免费工艺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工艺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西周玉器和工艺

中国的玉文化灿烂而绵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在辽西、内蒙东部地区的红山文化、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就有辉煌的玉文化.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及夏时期,中原地区、黄河中上游、长江中游的文化兴起,陶寺文化、石卯文化、石家河文化以及相当于夏时期的二里头文化都发现了很多精美的玉器.商代的玉文化已经达到一个阶段的顶峰,仅殷墟妇好墓就出土玉器757 件.而真正将玉器赋予更多的人文色彩、将玉文化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的是西周时期.

西周社会是个宗法社会,封建诸侯构成了社会基本政治构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礼制又严格的区分了各个阶层,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周人赋予玉器以特殊的道德内涵,玉器成为礼制的载体,一方面是礼制活动中的媒介,另一方面成为各个等级在特定场合的身份象征,大量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证明,西周是我国古代用玉制度初步完善和发展时期,对后代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近些年来,在原周王畿、各分封诸侯国已有大批玉器资料发现,西周时期的玉器比较集中的有陕西长安张家坡墓地 、扶风周原遗址 、宝鸡鱼国墓地 、山西曲村—天马遗址的北赵晋侯墓地 、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 、平顶山应国墓地等,尽管周天子、周王室的用玉资料没有发现,但现有的资料已经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基本反映了西周玉器水平,使我们对西周时期玉器及玉文化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文献及考古材料反映的周人用玉观念及用玉制度,可以分多个层面.用于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祭祀用玉,如圭、璧、环;用于朝堂之上封赏用玉,如圭、璋;用于诸侯间问聘用玉,如环、瑗;用于贵族参加礼制礼仪活动佩戴之玉,如璜组佩、梯形牌组佩;用于日常佩戴与把玩之玉,如发饰、耳饰玦、觽、小串饰、腕饰;用于祈求不朽的丧葬之玉,如口琀、瞑幕、握玉、踏玉等.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玉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同时,又以玉质、材料为基础,将其奉为社会各阶层身份代表和地位象征,“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礼玉还被贵族社会普遍作为信物用于婚聘等,《周礼·冬官·考工记》 :“谷圭七寸,天子以聘女.”“大璋九寸,诸侯以聘女,瑑圭璋八寸,璧琮八寸,以眺亲.”《周礼》成书于战国,掺杂了大量儒家对玉的理想化和神秘化成份,但整体而言,还是比较系统的反映了西周时期礼仪制度,虽然我们今天只能从片言只语了解当时礼制活动的用玉情况,很难详知整个细节,但考古材料已作了一定程度的补充.

已经发现的考古材料中,有圭(戈)、璧、璋、璜等.

圭(戈),是主要的玉礼器,文献及金文都有记载.出土的玉器中有一种大玉戈,应该就是文献中的玉圭.由援和内组成,援上有弧形的脊,晋侯墓地M8 出土的大玉戈,长援、短内,通长58.5 厘米,宽8.7 厘米.虢国墓地等很多诸侯一级墓葬均有大玉戈出土.传世品中有著名的太保玉戈,现藏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通长66.5厘米,上有铭文27 字,记述召公巡视南方的历史;还有一种是中等玉戈,形制与大玉戈相同,只是长度在10-20 厘米.另外还有一种形体较小,制作精巧的小玉戈,长度通常是几厘米,一般用于串饰和佩饰中.

璧,见于诸侯墓地高等级贵族墓葬,通常与大玉戈组合使用,放置于墓主人棺内身上或者身下.宝鸡竹园沟M3 的一件玉璧直径14 厘米,好径7厘米,青玉质,形体较大,两面磨光,制作十分精致.在晋侯墓地M8 的墓主人胸部出土有大玉戈和大玉璧,十分精致,显然属于重要礼器.

柄形器,早在商代已有大量发现,妇好墓出土达33 件,均为扁平长方形,一端有短而薄的榫,多数榫上有穿孔.西周时期的柄形器发现较多,形制差别较大,长短、粗细也各不相同,多数在柄形器上饰有平的凸棱和阴线刻纹,少数雕有精致的凤鸟图案.从宝鸡鱼国墓地、扶风强家墓地、张家坡墓地和北赵晋侯墓地出土的柄形饰上看,这类器由玉石镶嵌物和器柄形成,镶嵌物多由各种形状的绿松石薄片相互粘合组合在一起,整体造型美观,有学者认为柄形器就是文献中的璋.

璜,在西周时期广泛发现.多作为组佩中构件,置于棺内死者胸腹部.璜分素面和有纹饰两类,制作精致,饰有精美的龙、凤纹,有的璜在边缘及两端起凸棱,大者长十多厘米,小者也有数厘米.

西周时期玉德观念已经兴起,君子比德与玉,玉成为君子化身,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朝夕相伴形影不离,玉德成为约束君子的言行规范和推动玉文化继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东周时期儒家进一步赋予玉更多的含义,管子总结玉有九德,孔子总结玉有十一德,荀子总结有七德.可以想象,西周及春秋时期贵族阶层普遍佩玉,并且身份地位不同,所佩之玉有别.

玉组佩,西周玉组佩系列化、普遍化,玉组佩有较复杂的结构,其特征是以玉璜为主体,由一件到多层,配以管、珠或动物形玉饰组合而成.构成组佩的主要构件有玉质的牌、璜、环、觹及各种动物造型再辅以水晶、玛瑙质的管、珠等.一般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在各地已经发现大量玉组佩资料,其中以晋侯墓地最为突出.晋侯墓地时代自西周早期延续的两周之交,有9 代晋侯和夫人的墓葬,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三门峡虢国墓地也出土了大量的组佩,1990 年发掘的M2001 在墓主人颈腹间出土5 套组佩.

串饰,是西周玉器特色之一.主要用各种玉石质的管珠组成,间以龙、凤形的片状玉器,主要用于颈部和腕部.串饰普遍出土于西周时期墓葬中,晋侯墓地M102 出土的串饰,以6 块龙形玉雕为主,间以玛瑙管珠,十分精美.与此结构相似的串饰还见于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3.

周人视死如生,不仅生前佩玉,并且认为在死后玉也可保护尸体不朽,所以大量的佩饰在生前使用后,在死后又一块随葬入棺中,覆在身体上,用以保护身体.而专为死者赶制的敛尸玉出现并逐步兴起.首先出现的敛尸玉是玉瞑目,又称玉覆面或面罩,多以残断的玉器或玉片琢磨成人的眉、目、鼻、口、耳形状,辅以各种边饰,缝缀在一块布帛上,再覆盖人面.晋侯墓地在西周中期以后普遍出现玉覆面,其中M8、M92 有双层玉覆面,虢国墓地也出土有精美的玉覆面.玉琀是小型玉器、动物饰或小玉块填塞于死者口中.玉握是在死者手中纳以小型玉器.有些级别高的墓,在死者大腿内侧根置琮来保护.敛葬用玉大多制作粗劣.西周葬玉的逐步使用开创了以后战国、汉代葬玉大量使用的先风.

西周的玉器质料很复杂,有色正料白的和田料,也有很杂的地方料.其中一大部分是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的前期遗留以及周人对前期玉器的改制.近年有学者通过对商代到西周时期的出土玉器观察比对,认为很多玉料产自甘、青地区.虢国墓地玉质经鉴定,有绿松石、玛瑙、水晶、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玉根、玉皮、岫玉等,其中以闪玉为主,特别是璧、璜、玦、环、柄形饰、佩饰、刀、戈之类玉器皆以闪玉制成.晋侯墓地出土大量玉器均未作鉴定,从直观上看,与虢国墓地玉质相近.

西周玉器器型、装饰及艺术风格上有如下几点主要特征:平面化、立雕少见;一面斜坡阴纹的出现并普遍化;璜的面貌丰富多彩.如此做工使得玉器给人以简洁、明快、潇洒、飘逸的美感.

西周时期有相当一部分玉器是以龙、凤、人合体表现出来的,张家坡墓地出土的人龙合体、晋侯墓地多件人龙合体,多是片状透雕,玉质极好,共同特征是人或猴首呈侧视,身以屈踞的龙体构成,头足有相顾的龙.

玉鹿遍见于各墓地,多作片雕,或驻足立状或回首张望或奔跑,写实性很强,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其它的玉鸟、龟、蝉等都写实性很强,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美.

西周的制玉技术虽直接承继商,但已跨了一大步,无论是开料、切削、勾线、浮雕、抛光、钻孔都达到了相当水平.从玉器整体造型看,多平面片雕,组佩中的主要构件如璜、玦、环、牌等都呈平面化,立体圆雕相对较少,且集中在小型动物上.普遍使用透雕.穿孔技术已广泛运用,如单穿、对穿,通常在孔内留下对穿的台面.

器表的纹饰有单阴线、双阴线,在继承商代双线勾勒的同时,一面坡阴线表现形式出现并普遍化,这种纹饰与细阴线组合构成图案形象的外轮廓,粗细对比呈现明快开朗的视觉效果.

工艺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工艺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工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热加工工艺期刊

2、工艺论文

3、新技术新工艺杂志

4、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