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跟我省乡村旅游做足功课迎旺季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乡村旅游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我省乡村旅游做足功课迎旺季

大通汇丰景园农业产业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旅游发展

大通汇丰景园农业产业开发园是农牧业及扶贫项目,项目紧抓国家十三五规划和扶贫攻坚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开发特色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业.

园区包括了花卉种植、贮藏及销售、农村人才孵化、农产品加工销售、乡村旅游文化、农业产业等项目的开发.大通汇丰景园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部部长王卫中说:“我们以尽可能减少对景区原有自然景观的建设性破坏,尤其注意通过制止乱砍滥伐,大力植树种草来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以求再造秀美山川,营造绿色乐园.通过建立生态警示项目和开展环保教育,增强了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协调好景区人地关系,最终获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据了解,大通汇丰景园农业产业开发园于2016年启动的景阳农业观光园项目,依托园区内的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打造成为了集花海观光休闲、民间艺术欣赏、智慧田园体验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以农业观光园为主题的景阳农业观光园项目,深耕植入归田心情、开阔农庄的亲情休闲聚会元素,整合餐饮娱乐、垂钓、体育、休闲、采摘、花卉、宠物、稻草文化、婚纱摄影及个性摄影、婚庆、演出、民俗节日,将丰富西宁市及其周边地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差异化打造,形成环西宁六十公里范围内,以田园休闲、养生、餐饮、娱乐为载体,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及运营特色,区别于传统农业观光园的主题旅游商业综合体,形成了西宁唯一一个横贯四季的短途旅游终极目的地和近城休闲旅游度假中心.

诸如此类的农业生态园的开发,优化了大通县的产业结构,带动农业、通信、餐饮、商贸、金融和工业等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起到积极作用,加快了农业市场化进程.

旅游旺季来临之际,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全省旅游产业服务接待水平,5 月23 日至25日,我省各重点旅游县、乡村旅游接待点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百余人在海东市互助县参加乡村旅游管理培训,为今年乡村旅游做好全面准备.

此次培训,省旅发委邀请了全国著名旅游专家围绕《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等内容,对学员进行授课.课后,学员将赴互助油嘴湾花海景区和大通边麻沟景区进行实地观摩、学习.此次活动,是我省开展旅游行业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贯彻落实2018 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旅游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为全省旅游业质量提升提供人才支撑,推进旅游质量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服务质量水平.

据省旅发委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我省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势头迅猛,乡村旅游接待点达到3000多家,其中四星级接待点达400家,乡村旅游收入400多万元.力争到2020年,我省乡村旅游接待点达到4000家,其中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达到1200家,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0 亿元,带动20 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形成布局合理、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今后,我省乡村旅游将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发展思路,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康体养生、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鼓励休闲农牧业、乡村旅游与文化、运动等旅游新业态融合发展.

海东崛起一座“袁家村”

万人停车场,水泄不通的小吃街,一天18万游客接待量,一个村子带动周边10个村子致富,一个酸奶场一年利润1000万……近年来,坐落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的袁家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第一“网红”,凭借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旅游风情,袁家村也被誉为“关中民俗第一村”.

袁家村往西几百公里,便是青海省海东市.立足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和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海东市旅游业也风生水起.能否在海东市打造出一个“袁家村”,用风情海东的魅力来吸引游客,成为了海东决策者们思考的一个问题.选址,规划,招标,建设……如今,一个独具海东特色和河湟风情的“袁家村”在古驿平安呼之欲出.

让农业鲜活起来

一片片青砖青瓦,还带着泥土印;一根根圆木成堆成捆,层层叠叠码放在空地上;远近车马无喧,只闻木工锯木声……

步入平安区“袁家村·河湟印象”项目施工现场,一排排正在新建的土坯青瓦民宿房掩映在绿树之中,不远处,木工师傅正在忙着为柱梁开卯.

记者了解到,“袁家村·河湟印象”项目是以富硒科技文化产业为依托,结合平安古驿文化、祈福文化打造的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具有河湟文化风貌的综合服务展示区,承载青海门户集散服务中心和西宁休闲后花院的功能.

近年来,海东市平安区依托富硒产业发展核心区的独特区位优势,推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而“袁家村”建成后,将为平安区富硒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集检测中心、博物展览、富硒餐饮为一体的科研基地.今后,来自各地的游客不仅可以在馆舍内品尝到富硒美味佳肴,还能体验到科研与展览带来的浓浓“知识味”……

“目前,富硒产业园的发展定位以平安原真性地域文化为底蕴,力求打造一个产业、生态、休闲等具有高度融合性的中国富硒净土产业集群区和中国高原富硒文化科普区,作为高原富硒产业核心区辐射海东甚至青海省.”海东袁家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袁旭伟说.

蔬果采摘园、林间小道、露营野炊……尽情游玩过后,游客回家是不是该带点当地的特产呢?据袁旭伟介绍,“袁家村”项目植入了“农业+互联网”模式,园内将打造电商板块,以网店为主要平台,搭建销售物流通道,实现富硒产品种植到销售一条龙,给予消费者最便捷的购买渠道.袁旭伟还介绍说:“我们会将整个产品的采摘、制作、品尝过程通过网络进行直播,紧抓富硒健康食品概念,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的便捷性和扩散能力实现产品的品质推广,让海东富硒农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产业影响力”.

重塑河湟美景找回失去的记忆

悠久的历史赋于了海东丰厚的文化资源,成为河湟文化的核心承载区域.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民俗风情,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更为海东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而袁家村·河湟印象项目便是集中彰显河湟文化的平台之一.

走进项目核心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高耸立的青砖佛塔.据袁旭伟介绍,佛塔名为“诚信塔”,象征着袁家村·河湟印象诚信经营的理念,也体现着该旅游区餐饮经营者坚守“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信念.

宗教祈福文化是河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游客的祈福需求,“诚信塔”的左前方是正在修建中的关公庙,这也是整个“袁家村”项目中工程建筑工序繁多、工艺最为复杂的核心部分.关羽是超越时空、受到历代人民尊崇的历史人物,他的忠义仁勇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据袁旭伟介绍,“袁家村”项目借鉴陕西袁家村模式建造,同时融合河湟“非遗”文化要素,将海东市藏、土、汉、回、撒拉等18个民族典型的民风习俗、地方特色植入其中,使其成为海东“非遗”展演及传承的新亮点.

也就是说,建成后的“袁家村”,将是一个浓缩版的河湟文化博物馆,游客不仅可以聆听到美妙动听的花儿演唱,观看到海东特有的土族轮子秋、土族婚礼、传统社火、皮影戏等特色民族演艺,还可以品尝到熬饭、焐洋芋、锟锅馍馍、酥油糌粑等传统美食,还能观赏到牛角弓、牛羊毛口袋、席草背斗等古老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当然,也少不了河湟剪纸、撒拉族刺绣、化隆回绣、互助盘绣、彩绘等传统艺术品的展现,通过这些河湟区域多民族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传统美食、老工艺、老艺术、老活动等,勾起人们对河湟的记忆与怀念,重塑河湟乡愁文化.

点缀流行元素让游客“留下来”

除了打出“文化牌”,“袁家村”在规划建设中还加入了众多“流行元素”,将自驾游与野炊、露营相结合,给游客提供多样的户外娱乐体验.

“自驾游仅仅有车是不行的,配套也得跟上.汽车营地的建设,是自驾游的核心.袁家村·河湟印象项目建成后,游客会在这里体验到融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休闲模式.目前,项目区规划了自驾车营区、房车营区、木屋营区、帐篷营区等不同风格的营地形式.”袁旭伟说.此外,手工艺作坊、农业体验园、度假客栈、咖啡酒吧街、特色小吃街也将在“袁家村”一一呈现.

据袁旭伟介绍,“袁家村”项目建成后,将通过构建三产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项目长久生命力,袁家村将成为“农业+旅游、就地城镇化、精准扶贫”的典范项目,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平台”,成为“互联网+农业”的电商平台,成为自驾游游客休闲的驿站,成为河湟文化、青海民俗文化、特色美食的展示地.

高大的仿古式门楼、雕梁画栋的戏楼、承载信仰的诚信塔,反映河湟文化的书屋和民俗建筑……相信不久的将来,海东大地上将崛起一座灿烂夺目的“袁家村”!

乡趣卡阳,依托生态振兴乡村旅游迷人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平坦的通村柏油路,道路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清风徐来,树叶随风“沙沙”作响,似在抚掌恭迎八方宾客的到来.一路上空气清新醉人,放眼望去,好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风光,这里就是坐落于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西南部,享有“长寿村”及“天然氧吧”美誉的卡阳村.

卡阳村,是汉藏混居的民族村落,藏语将卡阳译为“干净、神圣的地方”.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坐落在绿水青山之间,植被茂密、泉水潺潺、空气清新是这里最淳朴的模样.昔日的卡阳村,山大沟深,植被茂密,农作物种植单一,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纯朴善良的卡阳村民守着风光秀丽的原始林区,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是省级贫困村之一.

2015年,湟中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西宁乡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卡阳村进行整体开发和建设.“乡趣”公司董事长鲍武章亲自挂帅,担当起了卡阳村扶贫攻坚的第一书记,还带领“村两委”自主创新了“卡阳扶贫模式”,采取企业+农户+贫困户三方联动经营的方式,通过金融扶贫为贫困户争取免息贷款,成立了扶贫种养殖合作社、扶贫劳务输出队、扶贫农家乐经营公司等,用3年时间将卡阳村打造成“乡趣卡阳户外旅游度假景区”,带“火”了卡阳村的旅游项目.

“在景区建设中,我们帮助43家农户开办了‘农家乐’,提供80个摊位让村民做生意,景区内护林员、导游、服务员等工作都让村民担任,带动了260人就业.”卡阳村党支部书记祁生海说:“旅游旺季时,村里一天的旅游收入就有6万元,这是在以前想也不敢想的.”

卡阳村依托生态资源,挖掘文化、体育、乡村特色风俗和乡间美食,从昔日的穷山沟,转变为“乡趣卡阳”景区,还被评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休闲体育产业基地及中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基地,并获得了全国自驾车营地资格.

走在长达18公里、堪称全国乡趣景区最长、直通苍翠山林、被人们誉为“距离城市最近的氧气木栈道”上,群山环抱,杨树掩映,山势峻峭,草甸、灌木、白桦、松柏依次而上,为高天流云勾勒边际,各占地势,杂处有序.草甸上成群的牛羊悠闲啮噬青草,丰美茂盛的牧草使之无需为果腹奔波.信步前行,你会穿过万亩高山花海、军事文化营地、房车营地、林海木屋别墅度假康养区、乡村商务休闲娱乐区等等,景区用原始的色调勾画拙朴的图案,山上的五彩经幡极为抢眼.空气澄明一尘不染,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如今,卡阳村清爽整洁,村民们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村容村貌的改变,提升了村里人的自信,村民们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更加文明得体.过去的光棍村一跃成为了姑娘们择婿的首选之地,由4 年娶进一个媳妇变成了如今2 年迎娶50 多位新娘的喜庆村庄,卡阳村的变化让人为之惊叹.

搬离村子已有8年的曹富海正在抓紧新建曾经破败不堪的房子,看着粉饰一新的墙面,曹富海说:“这些年漂泊在外,心里没有一刻是踏实的.如今村子的发展那么好,我们也可以回来踏踏实实地做些买卖,让我们的生活既安稳又幸福.”接下来,卡阳村在大力提升村庄面貌的同时,要利用现有的耕地资源发展中藏药和花卉种植业;还要大力发展养殖业,为本村餐饮业提供安全绿色的食品.日落时,袅袅的炊烟从农户家的烟囱中飘出,在风中慢慢逝去,看着此情此景,一颗浮躁的心开始慢慢平静,眼前的画面使人沉醉.卡阳村的蝶变正是干部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的真实写照,依然是大山深处,但这里的天地更显辽阔.如今,卡阳的青山绿水已经变为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

瞧,荒山荒坡变成“旅游乐园”

“今天周一,没多少人,周末这里车都没地方停.”乐都卯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连和说,他对在家乡发展乡村旅游振兴乡村信心满满.“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多高.”李连和既是公司总经理,又是今年新当选的卯寨景区党总支部书记,他心里明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为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卯寨沟三个村如何振兴?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在哪里?拿什么来吸引游客来这里?随着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和客观分析,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卯寨沟新庄村、扎门村和脑庄村,决定借助便捷的交通网发展当地的旅游,以此实现乡村振兴.

“我们谁都没想到曾经破乱不堪的村子,杂草丛生臭水沟遍布的荒山荒滩,会变成旅游景点.”

穿过青松伴的柏油路,雕梁画栋的建筑在山脚下矗立,院内水车伴着潺潺的流水,在绿树覆盖的山体衬托下,现代与古韵碰撞,喧嚣与宁静反差,一个具有当代世外桃源韵味的景区———卯寨景区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卯寨景区位于乐都区高庙镇卯寨沟,因地处古代官道驿站得名“卯寨”.2016年,坐落于卯寨沟的新庄村村民李连和,成为乐都区高庙镇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一个实践者,一个集民俗农事体验、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在这里落成.

“以前这里是一片盐碱地,大家都叫这里碱沟滩,因为长不了庄稼,这里就成为了一片荒滩.”今年59岁的李元有,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当年在他看来这片“猪嫌狗不爱”的地方,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经过绿化和改造这里能成为旅游景区.

李连和筹划景区,依靠政府的支持,投入8000余万元,紧靠景区的大阴坡山及周边的130多公顷荒山实现了绿化.在满目的葱绿中具有餐饮和休闲娱乐功能的休闲山庄、提供游客住宿的河湟传统民居大院等建筑拔地而起,为餐饮提供食材的种养殖基地已经建成,吸引了来自我省及兰州、上海等地的省内外游客,来此感受民俗特色文化和田园风光.

“去年一年时间就吸引游客20多万人,年营业额接近了500万元,乡村旅游已现雏形,乡村振兴也初见成效.”高庙镇党委副书记李胜业清楚地记得,当年借助旅游发展就实现近30 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100多名农民得到稳定就业,此外还间接带动了周边近千人就业.

“今年7月份,占地3100平方米的河湟特色民宿,和河湟小吃一条街正在建设,不久将建成运营.正在建设中的以月季花为主的6.67公顷花海届时也会向游人开放.”对于景区目前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公司总经理李连和并不沾沾自喜,游务中心、滨河商业街、后街工坊等景区配套设施工程,他亲自监工.“现在景区正在申报国家AA景区,发展的越好规模越大带动的人就越多,辐射的村子也会越多,实现共同富裕、达到乡村振兴的目标就不会变成空话大话.”

“景区从无到有,正在从有迈向优.在这两年多的发展中,我们从借鉴别人的发展思路,到发展自己的特色,一路下来磕磕碰碰的也取得了不少经验.”

“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是决定乡村振兴战略成败的关键所在.基层党组织有思路、有能力、有威信、有感情,才能凝聚广大农民群众,坚定群众广泛参与的信心和决心.”对于卯寨景区的成功建设,乐都区委副书记马成芳看到的是党支部的作用.

2017年,卯寨景区所涉及的新庄、脑庄、扎门三个村,完成了村两委班子的换届选举,为了加强景区的发展和建设,乐都区决定在卯寨景区设立党总支部,“这样一来就有效地解决了因不同村级组织认识不统一、步调不一致而造成的村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景区统筹发展能力差等影响景区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桎梏,也能有效地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对于党组织在景区建设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马成芳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党总支部积极探索“党建+脱贫攻坚”“党建+乡村旅游”等模式开始运行.一年来,党员干部迅速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领队人,在景区蔬菜种植、特色家禽养殖等旅游配套产业迅速崛起,使得景区实现了餐饮食材自产自销,不仅带动了景区发展还实现了带动农户发展.

今年40岁的王存鹏是新庄村的村民,五年前一直在外打工,每个月的收入只有两三千元.“我得知家乡发展乡村旅游就回来了,现在在景区里承担着绿化、房屋建造、供水供电的工作,每个月能挣到5000多元.”对于王存鹏而言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随着景区的发展和游客增多,游客前来采摘蔬菜成为了他家里又一大经济来源.“市场上现在一公斤辣子3元左右,而在我家里采摘新鲜辣子一公斤要4元多.”

在王存鹏家一亩多的菜园里,种着辣子、茄子、西红柿等蔬菜,原先常年外出打工的他从不操心菜地,妻子随便种点也只是为了家用,如今通过景区开展的“党员为景区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中得到了启发,“我种菜不仅可以卖给景区的农家院,还可以通过游客采摘赚钱,不仅卖得好而且不愁销路.”

“景区发展快还要取决于习总书记的那句‘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卯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连和,指着他在景区对面东山山体上用石头镶嵌出的这几个字,深有感触.

“绿树怀抱着古建筑,加上人工水池,青山绿水,真的有种来到世外桃源的感觉.”5 月28日,借着休假的时间,来自西宁的游客周芷瑾,通过乐都高中同学的介绍来到卯寨景区.“一片翠绿中坐落着安静的小村庄.”是周芷瑾对景区的第一印象,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她,虽然见过田园风光,但在眼前“绿叶中躺着幽静”的美景还是触动了她的内心,“复古的村落和茂密的植被,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烦恼一下子就没了.”

李连和告诉记者,来到景区的人大多数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里这么绿!”第二句是“这里的饭菜就是好吃!”因为没有污染,有机蔬菜成为了景区餐饮业的卖点,随着生态建设的逐步深入开展,景区的绿化面积和树木的成活率,在这几年成倍地增长.李连和相信,随着树木逐年成长,景区的环境和景色将一年比一年好,借助生态建设的发展成果,乡村旅游也将常青.

边麻沟花开成海呼你来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笔下的繁花美景,游客在6 月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花海农庄”就可以亲身体验到.今年的边麻沟花海将于6月10日正式营业.

边麻沟村距离大通县桥头镇16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每到夏季,边麻沟村方圆800多亩的坡地上,紫色的鼠尾草、红紫色的福禄考、的金盏菊沿着山坡层层叠叠地蔓延而上.野花迎风招展,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花香,呼吸间都充满了浪漫的味道.和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交相辉映,广阔壮丽的景色、美轮美奂的花田,如同一幅美丽的油画.

“2016 年‘花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有不少年轻人前来拍婚纱照,让我们这里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景点,当年景区游客量超过30 万人次,2017 年的门票收入达300万元.”边麻沟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说.

顺着主干道前行,花架好像彩虹,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每一步都是踏在绚丽多彩的花毯之上,满足了游客对浪漫的想象.走进云深深处,沿着栈道前行,浪漫之余更添了一份宁静,绿草茵茵,让人倍感自然的亲近.“为了方便游客,我们修建了徒步道,架起了凉亭,这样游客就不会被暴晒,还有地方休息.”李培东说道.

走完整个“花海”景区差不多要两个小时左右,景区还修建了餐饮区、免费停车场等设施.李培东说,为了更好提升景区服务设施,我们前往江苏等地考察,吸取外地优秀景区的运营经验,方便游客出行.

为游客着想的设计不仅体现在一眼即见之处,也体现在各种细节之处.来自北京的游客小魏在去过景区厕所后说:“这里的厕所干净清爽,里面还种有绿植.”厕所不仅具有功能性,同时也具有审美性.

自2015年边麻沟村成立大众林业观光合作社以来,花海的成功运营,带动了村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潮.今年以来边麻沟村全村新增农家乐、农宿游40户,整个窎沟片区有68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庭院矗立在道路两边,一片片青砖碧瓦将庭院勾勒得错落有致,一排排新建的休闲小木屋为山村平添一份古色古香,一块块鲜艳醒目的农家乐招牌显示出村子的新面貌.乡村自助游、农家特色小吃都让游客流连忘返.

油嘴湾花海带火互助乡村旅游

百亩的花海从山脚直伸岭尖,层层叠叠的各色花卉品种开满田间,点缀着彩虹的故乡,田园农舍装点在半山腰上,悠扬的“花儿”在山谷里流荡回响,身着五彩服饰的土族阿姑、透露着岁月痕迹的古道和民房……大自然的魅力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摄影迷们徜徉花海,尽情捕捉满眼的景致,把握每一个灵动的瞬间.令游客感慨的是,如今的青海乡村,越来越有格调了.来自广州的游客陈广元和朋友,坐在互助油嘴湾花海农庄里,一边品着青稞酒一边欣赏着美景.

美景初绽放花海引宾朋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麻吉村是位于浅脑山地区的一个宁静的村庄,气候适宜,雨水均匀、光照时间长、森林覆盖率高,背靠群山,面朝龙王山,村史悠久,有明末清初人文遗迹———古窑洞,拉则寺等.两年之前,当地的许多村民都外出务工,而从2016年起外出的人明显少了.

2016年,村里的带头人创办了葱花香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及特色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通过村民自愿入股、土地租赁等方式创建“油嘴湾花海农庄”,并通过相关配套设施及农家乐建设,全面开发乡村旅游业.

按照油嘴湾花海农庄的布局,景区打造出花海观赏区、古窑洞文化体验区、文化休闲广场、乡村特色小吃区、农事体验区五大区域.其中花卉种植面积近200亩,栽有波斯菊、金盏菊、鲁冰花、鼠尾草、万寿菊、观赏性油葵等十余种品种.古窑洞文化体验区主要以展现河湟地区先民窑居生活文化的区域,共有大小窑洞近10余座,目前保存完好的窑洞开凿于清朝雍正、同治年间,距今已有近200—300多年的历史,为当地先民躲避战乱,灾荒和日常窑居所用,也是油嘴湾花海农庄的一大特色.

去年7月28日,美丽的油嘴湾花海开门迎客,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自开园营业至今,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近6万余人次,实现景区门票、农家乐餐饮收入等综合收入近120万元.

精耕好风光幸福像花儿

夏季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层峦叠嶂、青山绿水、花红柳绿.这看似自然应季而来的风光,实则是互助县近年来精心筹划,深耕细作,以“花海经济”助力乡村旅游与振兴的“美丽”成果.近年来,互助县紧紧围绕建设高原旅游名县的发展定位,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努力构建“产业拓展、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城乡和谐”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全县乡村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油嘴湾花海农庄,地处东和乡麻吉村,在西宁—土族故土园5旅游景区—北山森林公园旅游交通线路之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互助县继西山乡牙合村美丽北方梯田、威远镇班家湾鲁冰花海、南门峡镇古边村七彩风车乐园之后,成功建成运营的又一家以花卉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农业生态乡村旅游乐园,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据介绍,油嘴湾花海农庄总占地面积1200亩,目前已建设完成了水电网铺设,村道整治与硬化拓宽、旅游厕所修建,农事体验园建设,古窑洞文化体验区开发,花卉观赏区规划种植,观光木栈道铺设,农家乐改造等任务.

据了解,油嘴湾花海农庄在建设初期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形成公司牵头,合作社组织实施,农户广泛参与的组织形式,有效地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主张培育壮大合作社经济组织,先后有93家农户以土地、宅基地、资金入股的方式积极参与其中,农户入股资金近130万元.除此之外,还沿线设立贫困户经营摊点等形式为村上6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对村里有条件、有能力参与经营乡村小吃、农家乐的农户采用免费提供经营场地,提供改造方案,争取改造资金等措施,最大程度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使得近18户村民积极参与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中,花海农庄的建成与运营,不仅让小乡村变美了,同时也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日子过得像幸福的花儿一样.据了解,油嘴湾花海农庄自开园以来,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60余人,人均增收1万余元,其中贫困户6户.

花海增亮点刺激又迷人

玻璃吊桥、人行天梯、溜索……没错!这些刺激又好玩的项目并不在外地,而是即将出现在油嘴湾花海农庄.近年来,青海的花海多了起来,也火了起来.在青海人的夏天里,朋友圈总是被各式各样的花海刷屏,在外地人的眼里,青海不再是满眼荒山而是花团锦簇.为了打造油嘴湾花海农庄特色,依据规划《青海省互助县麻吉村乡村振兴发展概念性总体规划》,互助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延伸产业链条,逐步推进村容村貌治理及文化小镇建设.夯实花海农庄经营项目,增加趣味性、娱乐性、科普性、拓展性活动内容.

2018 年,油嘴湾花海农庄计划总投资1500 万元,其中包括新建玻璃吊桥、人行天梯、溜索、滑草场、跑马场、蔬菜采摘大棚、乡村驴车、冬季乡村雪上乐园等项目;将对11 户农家乐、乡村民宿进行改造;计划对旅游道路沿线经营摊点的规划设计与建造,新增摊点40处,搭建规范有序的经营平台;鼓励3-5 户贫困户进行特色化订单养殖,如土鸡、土猪、草膘羊等,对有意愿的贫困户给予种苗、养殖饲料、技术等配套服务,并成立养殖扶贫专业合作社,引导产品的加工、包装、销售的有机统一;规划建设酩馏酒作坊、酸奶坊、洋芋粉坊、土榨青油坊、有机面粉坊五大作坊;组织三期共90 人的岗前技能培训和旅游服务培训,举办以农家乐经营户、小吃经营户、养殖专业户、摊点经营人员及旅游一线从业人员的异地考察、培训班;建成乡村雪上乐园,同时,策划、组织实施“油嘴湾之夜”夏季纳凉活动及“麻吉年、最中国”春节节庆系列活动.

乡村旅游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乡村旅游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乡村旅游论文

2、旅游杂志推荐

3、旅游杂志

4、生态旅游论文

5、旅游期刊杂志

6、旅游电子商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