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跟谈《荆轲刺秦王》的文本细读教学相关论文如何写

本文是一篇关于文本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谈《荆轲刺秦王》的文本细读教学

摘 要:《荆轲刺秦王》的细读内容首先应抓住关键词句,其次要注意文章矛盾空白处,再次要在文章的章法上下功夫.细读方法要注意利用训诂法细抠字词句,要运用拓展法向深、向广拓展,从而把握文本的文化内涵与荆轲形象的特征.

关键词:《荆轲刺秦王》;文本细读;细读内容;细读方法

植根于西方著名文艺理论和中国本土评点式阅读的文本细读法,近年在中学语文教育界产生较大影响.但文本微观分析理论在记叙类文言文的教学中并未得到广泛运用,一线教学中文言文的细读也存在较多误区.在本文中,我们以人教版必修一中的《荆轲刺秦王》教学为例,试图从内容与方法两个方面略作探讨.

一、细读内容

人教版高中教科书选人的记叙类文言文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几乎每篇文章都能给予课堂深入研读的空间.对记叙类文言文进行咀嚼,表面上看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而实际上是在品悟文本的思想和情感,体味人物身上表现出的“志”与“道”.

基于此,记叙类文言文细读教学内容大致如下.

1.关键词句

记叙类文言文当中,有深入细读价值的“关键词句”,一是能集中反映人物性格、心理的动词和副词,多为作者有意为之:二是需要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或结合文化背景来具体理解的字词;有“突出”价值的“关键词句”为古文中同中有异的常用字词.

以荆轲见樊於期一节主人公的说辞为例.这一段里荆轲三次开口每次都有特别的用意.第一次开口细读时要扣住这个“深”字,“深”在这里用的是原字的引申义,何建章的《战国策注释》引《孟子》注为“甚也”,表厉害、残酷,课本注释为刻毒,这些都需要学生注意.秦国对樊将军太过分,过分到什么程度?“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荆轲用一个“深”字,站在樊於期的角度,唤起他对秦君的仇恨,和对自己已陷绝境的反观,是一种心理诱导.说出计划后,荆轲描述了想象的画面:“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这里要注意,荆轲没有沿用对太子丹说的“秦王必悦见臣”的“悦”,而用了“喜”来描述秦王的反应.从词的本义上来说,两个字虽都表示为高兴,但“喜”相较于“悦”在程度上有一个加深(两个字从训诂角度比较会在下一节细读方法中具体讨论),在高兴的基础上会有所行动,照应之后的“善见臣”,为报仇加大成功率.对于刺秦的目的和效果,荆轲前后悄悄颠倒了语序.托出计划前,荆轲说刺秦“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最后说刺秦的效果是“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前后颠倒的语序使为樊於期报仇的意愿得到强化,再次增加说服力度.最后,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将军岂有意乎”的“岂”字上.需要学生回顾“岂”作副词的三个义项:表反问、表揣度、表祈使.联系前文荆轲层层递进的说项,在这样的语境下,“岂”必定是作为祈使句的标志出现的,实际上是对樊於期没理由拒绝此计划施以强烈的心理暗示.

在更多的记叙类文言文中,“关键词句”还可以表现为心理、细节、场面和虚笔,对它们“深入”、“突出”地细读,可以较好地实现课堂的“言”“文”结合.

2.矛盾空白

文本中出现的情理矛盾往往指向较深层次的哲学和情感问题.对于记叙类文言文,察觉矛盾,填补空白,是打开人物心灵世界的钥匙.

读完《荆轲》,就会发现一些情理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矛盾就是荆轲并不明朗的意图.荆轲向樊於期描述的是一幅刺杀画面:“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椹其胸.”所备淬以剧毒,使人“无不立死”,分明就是要对秦王一刺毙命.可最后荆轲以“箕距”的姿势笑骂了一句很奇怪的话: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生劫”是否只是一句夸口空谈?他的失败真的是因为剑术不精?与此关联在一起的另一个疑问便是荆轲是否曾打算生还?“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和“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构成一对矛盾.如果计划是杀死秦王,那完全就没有生还的可能;如果计划是生劫并迫使其订立盟约,就有希望生还.

要填补矛盾下的空白,就需要学生阅读《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这一章全文,并联系课文里的细节.太子丹初见荆轲时就言明他的计划,他希望荆轲效法曹沫:

“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可以看出,太子丹和荆轲最初定下的计划就是上策生劫,下策杀之.先不论这个计划是否真的可行,我们只知道之后荆轲只是犹豫了一下是否要承担这个任务,并没有表示反对或质疑,可见这个计划最终达成了.然后我们关注到刺秦过程中两个有意思的细节.第一个是“椹其胸”.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椹之.未至身”,之后秦王“自引而起,袖绝”,这个细节向我们暗示:秦王反应过来,一跃而起,把质量应算上乘的衣袖扯断.这时间里,荆轲的都未曾碰到秦王身体,那么“?之”两个字的戏剧性便出来了,那只是荆轲拿着作刺杀状而已.第二个是“共搏”荆轲.群臣和秦王“以手共搏”荆轲,那柄能使人立死的也并没碰到任何一人尤其秦王身上,所以可以推测荆轲的真实目的还是生劫,从而解释之前的疑问.

为什么要揭示这处矛盾?因为荆轲重然诺、轻生死、独特的侠客生命意识正展现于此:在合适的副手未到、准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荆轲为何依然选择“入不测之强秦”?易水送别听着高渐离筑声的荆轲是一种怎样复杂的心情?“变徵之声”是怎样的悲凉音调,令众人“垂泪涕泣”,又缘何“复为慷慨羽声”?秦武阳秦廷报废,为什么荆轲仍未改变生劫的初衷?我们需要学生去思考、去填补的空白,正是那些促使荆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原因.

3.文章章法

记叙类文言文的章法,容易被忽略,有时蕴含作者特别的匠心.

关于章法,张寿康是这样说的:“考虑质料的取舍和详略;安排好内容的顺序,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先写哪些、后写哪些;以及怎样过渡,怎样照应,等等.这就涉及线索、剪裁、疏密、呼应、波澜、理序、悬念、点睛等章法问题.”以《荆轲》为例,重点来谈如何细读记叙类文言文章法中的“剪裁”和“点睛”.

古代散文中作者所选择的章法通常与他的“志”和“道”是相对应的.所以剪裁大都服务于主要人物及主旨的表现.课文中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主要由准备工作和刺秦两件事构成,而在准备工作中,地图、和副手描述较略,而准备樊於期首级则花费较多笔墨.因为我们发现,这些准备工作中只有取得樊於期首级是由荆轲完成的,且最为棘手,是丰富主要人物形象的必经之由.

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作为勾连文章前后情节的关键,贯通文脉,可以点出作者字里行间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意思,借它可以窥视文章中心,需要重点领会.如太子丹对荆轲所说的“丹请先遣秦武阳!”实际上直接构成了对荆轲的逼迫,向前暗示了太子丹对荆轲不了解、不信任,两人之间毫无默契感可言;向后这句话的刺激是导致刺秦失败的重要原因.再比如写两人进入秦廷,“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清代林云铭在此处批道:“二句,一以表荆轲前此待客有因,一以明武阳后此未尝上殿,叙事之化工手也.”一句话就将前后两个关键而又都未曾在文中明说的细节暗示出来,是一处非常成功的点睛之笔.

二、细读方法

1.训诂

以解释词义为核心的训诂可以明确一部分注释里含混、并列、未注者,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文言文细读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针对记叙类文言文,需要用到训诂方法进行重点解释的词,更倾向于辅助理解人物形象和情节.在《荆轲》里,需要拿出来讨论的词如上节所提到的“悦”与“喜”.“悦”本作“说”,为形声字,本义为高兴、愉快.“喜”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作,上半部分是一面鼓的象形,下半部分是个“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礼记》有“人喜则思陶”,即人高兴了就会显出快乐的样子,它同“悦”的区别就在于更强调“形于色”,指秦王在高兴之余一定会有所行动,表现为“善见臣”,加大报仇成功的可能性.从此处可以见出荆轲的一点用心.

再如“白衣冠”,课本未作注,传统解释为丧服.这里的疑问是浩浩荡荡的一个送丧队伍为荆轲送行等同于暴露行刺机密,也与荆轲“往而不返”的话语矛盾.其实“白衣”在古代有三种义项:白色的衣、古代无功名的人的代称及替官府办事的小官.很明显,课文里的“白衣冠”其实是指太子丹和众宾客换华服为百姓之服,是一种增加保密性的措施.

2.拓展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在记叙类文言文的细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矛盾空白及文章章法等进行细致研读,其深层次的目的是要将它们同文中“所言志、所载道”联系在一起,重拾古代仁人志士的思想情怀.从这个角度来说,细读必须配合立足文本的拓展.阅读教学的拓展大体有深和广两个方向.

向深拓展——对荆轲刺秦王文化意义的探讨,也就是对中国古代独特的侠文化的探讨.贯穿荆轲刺秦王故事始终的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理念,并将先秦时期这类作品的主题推向高峰.那么在这个故事里,荆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原因,即他甘愿为其付出生命的“知己”究竟是谁?这个人是否为太子丹?不得不说,两人的关系确实很微妙.荆轲赴秦前从礼物的准备、副手的选择一直到临行之时,与太子丹龃龉不断.尤其在副手的选择上,由于太子丹的一意孤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刺杀失败.太子丹对樊将军的态度是“不忍”,而对真正要用生命帮他实现意愿的“荆卿”却是“迟之”:田光和樊於期死后太子丹的表现一是“膝行流涕”,一是“驰往伏尸而哭”,动作幅度相当夸张,而易水送别和荆轲死后消息传人燕这两个似乎最该哭的时刻,却未见太子丹流泪的一字记载.存在许多性格缺陷的太子丹对荆轲并不敬佩信任,也不真正爱惜.他的不信任从田光移至荆轲,直接造成田光之死,间接导致荆轲之亡,其人“一方面令士人引为知己,同时又往往对士人不能深知,显示出微妙又复杂的关系.”于是我们可以揣测:在整个事态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变化,但无论如何,至少到临行一刻,太子丹并不是那个荆轲愿为其而死的“知己”.他的“知己”另有其人——可以是以死激励他的田光、以项上人头作为信任之资的樊於期、事后承其遗志的高渐离,也可以是那群同他意气相投、肝胆相照,在易水边为他垂泪涕泣的兄弟……甚至可以是他自己.且“在这个故事中,为知己者死的不是一人,而是多人,构成一个义士群体.而作为士的知己者出现的,不仅有燕太子丹,而且有荆轲本人.”荆轲为他的知己们而死,他的知己们又何尝不是将生命托付于荆轲?这样一个侠客群体,他们的连环献身构成了整个故事的情节.他们惺惺相惜,情意相投,有着共同的实现生命价值的理想,注定不会庸碌一生.他们仗剑走天涯,抛弃当时和后世人眼中的理性、趋势与格度,去追求浮动不稳的生命过程,将壮丽的死亡视作最光耀的归宿.这就是侠——“不爱其躯,赴士之既困”,“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

向广拓展——即将所研读的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联系比较.《史记》和《战国策》对这段故事的描写有很多不同,对比阅读《刺客列传》里的荆轲故事,思考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形象为何更加丰满.同时,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被司马迁放在了曹沫、专诸、豫让和聂政几个刺客之中,那么比较荆轲与其他四人的形象,找出相同与不同,就为文本广度上的拓展提供了空间.另外,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士为知己者死”的理念,这样一种属于古代士人之间的往来施报是否对等?太子丹和荆轲的往来施报故事与《聊斋志异·田七郎》的故事存在着内在联系,“富人报人以财,穷人报人以义”,可是这样的施报无异于权势与生命的交换、物质与精神的交换,对于献出精神与生命的一方,固然成就佳话,却也是场深刻的悲剧.

文本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文本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文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