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难得糊涂相关论文如何写 跟难得糊涂类论文范本

本文关于难得糊涂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难得糊涂

(南通市第二中学,江苏南通226200)

[摘 要]作为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历史时序的教学处理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单纯的记忆历史时间已不能满足当前历史教学的需要,只有先模糊化,再重组吸收,才能变成真正的知识,也才能使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水到渠成.

[关键词]历史时序;模糊化;核心价值观;考查方向

先贤有云:“读史可以明智”.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记住过去,更能让人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明晰道理、锤炼理性,以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那么将目前社会核心理念植入历史课堂之中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不过一直以来,如何完成二者的无缝对接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停于理论或流于形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那能不能回到原点,从教学改革的具体操作中去探寻可供参考的方式方法呢?在研究现今历史教材和试卷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关于历史时序的教学处理原则可以为这一问题提供借鉴.

历史时序教学需模糊化处理.

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头疼问题.历史教师都知道,背诵具体的历史时间是学生畏惧的历史学习任务之一,但如果没有准确的时序定位,许多问题就无法准确解答,就无法对历史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价.

如N 015年江苏历史高考卷第8题:

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显然,如果不清楚1928-1935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较快发展阶段,就无法将这一阶段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精准定位.虽然目前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历史考试已经不太可能会出现直接问你何时发生这样的问题,但拥有完整的时空结构依然是解答历史问题的基石.

不过,近年来在考查历史时序问题时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弱化具体时间而展现历史时期,以较为宏观的角度来测试学生的历史大局观.如2013年四川文综第4题: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该题将“战争、第二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六个相关的知识点镶嵌其中,学生无需记得它们的具体时间,但没有最起码的时期记忆就无法打开局面.

因而我们无需死板地让学生一到对时间的精准记忆,可以进行模糊化的处理.一方面,把时间点变成时间段,如《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问世时间可以记17世纪末;民族工业诞生于洋务运动初期.需知历史事物对历史的影响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那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和多个因素的合力方可完成,模糊时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时空关联能力.

模糊化也可延伸到整个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过程.

时空观念本身就是历史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那么在历史教学中的这种模糊化处理能否延伸到其他部分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以家国情怀为例,单纯的说教反而会遭遇逆反抵触,事倍功半.情境教学固然效果要好得多,但是说到底只是技术层面的延展,而非根本理念的革新.

如果历史教育的失误而造成年轻一代缺乏基本的家国情怀那无疑是可悲的.2016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南京城沉浸在一片历史凝重氛围之中,但许多年轻人却无法融入其中,更有甚者,两个年轻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在公祭现场不远处以日本军服扮相进行商业活动,令人深叹.

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回忆自己完成代表作品《南京大屠杀》之前,对这段历史可谓知之甚少,但在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许多地方和人物后,她“悚然惊惧”,第一次真正了解到如此令人震惊的历史之后不仅让她完成了这部在世界上引起巨大轰动的作品,也使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变得更加丰满.

可见,家国情怀的养成,应该是模糊于学习和生活之中的,虽然可能旷日持久,但却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必由之路.

模糊化的归宿是清晰.

当然,在历史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模糊化只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钥匙,让学生拥有清晰完整的历史素养才是其归宿.这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一、感受.课堂上的讲述、情境等教学方式,课堂外的史料、遗迹等课程资源,都能帮助学生对历史拥有一个基本感受,让学生在历史知识构架时首先拥有一个个历史片段构成的节点.

二、理解.所谓理解,就时空观念来说,无非是用纵横联系加空间感知将历史知识搭建成一个三维结构,辅以唯物史观粘连其中,从此学习历史从模糊走向有序.

三、模仿.借鉴历史最开始你只有进行模仿.人物的评价、史实的分析、历史的联系、价值的界定,学生能不自觉地采用历史的核心素养来认识历史、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四、烙印.当完成了前面三个阶段,历史的核心价值观已经经历了由外及内、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这个过程艰巨而漫长,但从国家社会的发展来说,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再回到历史考察的角度,同样体现了模糊化之后走向清晰的要求.如2016年江苏历史卷第22题: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一致……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文化……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

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如果在历史知识的储备后,没有理解领悟的过程,没有历史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没有从模糊渲染到布局清晰的过程,就无法在历史考试中展现自己的实力,也就谈不上学会了“历史”.

如果说,历史时序教学中的模糊化是为了让学生更为方便的加以记忆和运用,更为方便的对单个的历史知识加以串联,那么整个历史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初始的模糊化,就是为了让学生正确塑造历史价值和历史体系,它可以是功利的,历史烙印会让学生明晰过去、理性的看待现在和未来;它更是非功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优秀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民族性需要从点滴积聚,最终融入每一代人的骨髓之由

[参考文献]

[1]李惠军,《大格局与精细化——历史课的境界与学科素养的滋育》

[2]陈志刚,《历史学科素养内容结构构建的方向》

[3]贺千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

[4]郭子其,《培养学生历史时间意识的教育价值》

[5]刘畅,《我的历史四维时空观》

注释]

(D2015年江苏历史高考试卷第8题.

②2013年四川高考文综试卷第4题.

③2016年江苏历史高考试卷第22题.

难得糊涂论文范文结:

关于难得糊涂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难得糊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