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类论文范文素材 和偶像人人有,追星需冷静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追星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偶像人人有,追星需冷静

青少年追星出现心理偏差,表现在对明星的崇拜盲目狭隘,将明星等同于自己的私有物,不允许别人对其表示不满,且心理承受力极差,在自己的要求和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极端的言辞和行动.

文/ 牧童

追星热潮俨然是青春季节的一道壮观风景,吸引着少男少女们流连其中.伴随情感的丰富暴涨以及自立意识、自我展示心理、渴望成功愿望的日益强烈,浪漫多情的少男少女们对各类名人,尤其是时下正流行、名字满天飞、其形象或事迹被网络、报刊、影视等传媒广为传播的那些歌星、影星、球星等“红人”,极欲渴望了解,热烈谈论,倾心追逐,狂热地将他们奉为偶像,以做他们的“粉丝”为荣.

追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引发人们不断地探讨着有关追星的利与弊、是与非的话题.

追星利与弊

其实,追星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它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需求,也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可以说,每个人都存在追星心理,每个时代也都存在类似追星的偶像崇拜现象.

不仅少男少女追星,而且成年人也追星,明星自身也追星,名扬天下、被无数人奉为偶像的一代“球王”马拉多纳就坦承他崇拜出生于阿根廷的革命斗士格瓦拉和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奥运会冠军、被称为“翔飞人”的刘翔把NBA“飞人”迈克尔? 乔丹视作偶像.成年人与少男少女追星的不同之处在于:少男少女盲目、冲动、狂热,而成年人清醒、理智、冷静.

追星是偶像崇拜心理在当今社会的一种反映;而偶像崇拜是人类由来已久的一种心理活动和社会现象.每个时代的偶像崇拜就相当于今天的追星,追逐他们那个时代的明星.“貌如潘安,才如子建”反映的是古人对西晋潘岳、三国曹植的崇拜;20 世纪80、90 年代的人们崇拜过老山前线归来的战斗英雄、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在一届奥运会上勇夺三枚金牌的“体操王子”李宁等明星.

追星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渴望成功的强烈心愿,能够激励人们以明星为榜样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少男少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强烈渴望自我认同感,喜欢通过他人来验证自我,对伟人、明星尤其崇拜,希望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得到自我肯定,同时希望以他们为榜样来实现自我理想,走向成功.

正是因为对于成功的强烈渴求,少男少女们才对闪耀着夺目光环的伟人、明星们特别崇拜,他们的奋斗事迹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乃至他们的一句话都可以让少男少女们迸发,热血奔涌.

从这方面来说,追星自然值得肯定,可以让青少年树立榜样、激发动力、见贤思齐.

而人们之所以对少男少女追星颇多忧虑,甚至排斥、指责,是因为少男少女往往把握不好追星的尺度,因此而表现得狂热、盲目.近几年来,因追星而闹得沸沸扬扬、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杨丽娟追逐刘德华事件.杨丽娟自1994 年开始迷恋刘德华后,苦追偶像13 年,中途辍学,不愿工作, 当起全职追星族,杨父因刘德华未能满足杨丽娟要求——私下见面合影的心愿, 一气之下在香港一码头投海自尽,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类似杨丽娟这样的例子终究极端而少见,但因为追星族行为狂热、导致场面失控混乱的事例却不在少数,几乎每一次的歌星演唱会都会发生.为了一睹偶像风采或得到偶像的签名,粉丝们不惜排长队在宾馆外苦苦等待,甚至终夜不眠.

演唱会上,粉丝们的尖叫声震耳欲聋,嗓子哑了依然热情不减,有的甚至突然冲上台去和偶像拥抱.

下面这样的追星情形可谓随处可见,在每个少男少女身上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 密切关注偶像们的一举一动,热衷于收集、谈论偶像们的生日、身高、体重、血型、星座、爱好、饮食习惯等在别人看来无聊、粉丝们却津津乐道的资讯;一提及自己喜爱的明星,便莫名兴奋,话题滔滔不绝,崇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想方设法地攒零钱或者直接跟父母伸手要钱而去疯狂地购买偶像的画册、唱片, 听他们演唱的歌曲, 看他们表演的影视剧,或者上瘾到以他们为主题的贴吧里看帖、发帖,或者盲目跟风地穿他们广告宣传的服装,甚至邯郸学步地模仿他们的腔调表情、举止做派……这些行为虽然无伤大雅,却影响了少男少女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牵扯、分散了精力,刺激着盲目从众、攀比、虚荣等不正常心理的滋长,不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的“追星族”把偶像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被偶像的虚幻世界所左右,一厢情愿地给偶像写信、示爱,不能正视现实的巨大反差而心理失衡;有的“追星族”因痴迷于追星导致学习兴趣转移或降低,满脑子总惦记着追星,上课精神不集中,难以认真学习和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厌学、弃学.

这样的情形,令人惋惜、痛心.

如何理智追星

既然追星有利也有弊,那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兴利除弊,充分发挥追星的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保持清醒、理智、冷静,而不是盲目、冲动、狂热.

首先,要清楚追星的目的,即“为什么追星”.有些人因为看到别人追星,唯恐落伍,所以便跟着随大流、凑热闹.

这部分人被他人的喜好所左右,不自觉地成为了所谓“时尚潮流”的俘虏,丧失了个人主见.这是盲目从众的表现,理应摒弃.

大多数人追星是被明星的成功、耀眼的光环所吸引,热切期望能和明星那样获取成功,被人瞩目,赢得鲜花和掌声.追求成功、渴望出人头地是人的正常心理,但追星的少男少女往往陶醉于明星们表面的风光,被簇拥的鲜花、如雷的掌声所吸引,只看到花儿开得美,却没体会到栽花、养花有多累,没有探究、看到明星们成功背后艰辛的付出和成名的不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追星不能仅仅迷恋于明星们的成功而感叹、仰慕,甚至迷失自我,更应以明星为楷模和动力来鞭策、激励自己,尽力挖掘、发挥自身潜能和才智,不断提升素质,走向成功.

其次,要认清追随的对象,即“追什么星”.从少男少女们追随的明星对象来看,绝大部分是率、上镜率极高的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这是因为这些明星外在的表现最风光、最抢眼,迎合了少男少女追求浪漫、渴望热闹、甚至爱慕浮华与虚荣的心理.少男少女们追随的绝大多数是“俊男靓女”型的明星,对“丑星”却少有人“感冒”,这充分说明了少男少女们追星的理想化、浪漫化倾向.

殊不知,这些明星,尤其是那些靠脸蛋吃饭、频频上镜的歌星、影星们背后有着多少包装炒作、“美化”甚至“神化”的成分.这些歌星、影星所属的演艺公司为了提高明星们的知名度,吸引粉丝们的眼球,尤其是为了迎合青少年“追星族”追求时髦、喜欢猎奇和标新立异的心理,从而赚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便想方设法投入成本为这些歌星、影星做包装、搞宣传,为明星们打造流行发型和奇装异服,广造声势地开演唱会或歌迷、影迷见面会,甚至人为地编造花边新闻、八卦消息进行炒作,提高大众的关注度.各种选秀、模仿秀等节目的泛滥,简直就是对粉丝群的煽动与引诱,导致各种过激行为层出不穷.

这样的炒作自然是权宜之计,这样“捧”出的明星也自然带有“人为”的成分,含金量大打折扣,难以长久.曾有多少红极一时的歌星、影星在短短时间内突然名声大噪,但未领几天便偃旗息鼓,成为了一扫而过的“流星”,由此我们就会清楚这其中的炒作成分何其严重.追随这样的明星,很显然有被演艺公司的商业炒作所“利用”的嫌疑,成为演艺公司赚取商业利润的砝码.

所以,我们在追星时要多保持几分清醒、理智,不要被那些包装、宣传和炒作鼓噪得头脑发热,一时冲动、不问青红皂白地加入到追星的行列.在这样的追星中,我们投入了热情与精力,得到的不过是短暂的亢奋与满足,伴随“造星”肥皂剧的终结而一无所获.更令人忧心的是,这样的“造星”肥皂剧在不断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些少男少女缺乏理智与克制,跟随着一出出肥皂剧追来追去,忙得不亦乐乎.对于这些昙花一现、风光一时的明星,偶尔瞥几眼也就罢了,权当是“调味品”,甚至连瞥几眼也没必要,直接从视野里删除,大无必要去狂热追随.周杰伦面对狂热的歌迷曾说:“我只是个做音乐的, 不是完人, 并没有你们想像的那般完美.这样做很让人费解.”

要追就追那些货真价实、经得起时间考验、真正为社会进步有所贡献的名人、明星,像一些德艺双馨的演艺明星们如刘翔、丁俊晖、杨利伟、袁隆平、比尔? 盖茨等.

第三,要把握追星的方式,即“如何追星”.如果追星仅热衷于听他们的歌曲,观看他们的影视剧或体育比赛,穿他们广告宣传的服装,倾慕或传播他们的事迹,甚至一门心思地梦想得到他们的签名,幻想得到他们的关爱和青睐,未免太幼稚、肤浅.我们更应透过他们风光、成功的外在表现,搜寻、发现他们成功的真谛.我们必须承认,演艺明星和体育明星们的成功是与他们在唱歌、表演和体育运动方面的天赋所分不开的,如果我们缺少这方面的天赋,自然不可能复制他们的成功,对此我们应清醒认识,不必因缺少他们那样的天赋而妄自菲薄、愧不如人,也不必强求自己去获取他们那样的成功.

歌星、影星和球星们的成功除了天赋之外,更离不开后天的努力打拼、勤奋训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有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丁俊晖在英国练球时,费用极高,只好节约着过苦日子,有时甚至啃方便面;没有休息日,日复一日地进行“魔鬼”训练.周杰伦上学时功课很糟糕,没有考上大学,在餐厅打工,创作的歌曲屡被拒绝,创作热情深受打击,但他不灰心、不放弃,最终在华语歌坛独领.杨利伟一飞冲天后成为了举世瞩目的航天英雄,但是在这背后是他十五年战斗机飞行员、八年航天员训练的不凡经历.在航天试验中,他身体要承受的重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八倍,训练结束面部扭曲变形,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对名人、明星追随的目光应超越他们外在的风光与成功,专注于他们为成功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探寻他们走向成功的奋斗历程,从中发现他们志向远大、勇于进取、坚韧不拔、不言放弃等优秀品质,从而自我观照、自我鞭策,砥砺、磨炼自己拥有同样品质,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闪耀属于自己的“星光”,照亮自己,燃旺信心,焕发精神,不断走向成熟、成功,收获人生的丰硕果实.

专家解析青少年追星的心理

追星,某种意义上,这不过是将偶像作为了父母的代替品,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另外,追星族现象是青年寻找认同榜样心理的一种折射.他们看到明星在台上五光十色的表演,看到他们出尽了风头,明星为公众提供了强有力的认同榜样.不管是歌星、影星等,都与公众的某些心理相契合,与之产生共鸣,才得到他们的喜爱.青年是追星族的主体,他们的心理上,需要一种榜样来加以效仿.

但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受电视、音像制品、周围大人的影响,心理发育早熟,对成人世界的感性认识普遍提前,但这些与实际年龄不相称的认识却没有引起家长、老师的注意,在极需要情感抚慰与思想交流的时候,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引导,导致其心理健康产生问题.

青少年追星出现心理偏差,表现在对明星的崇拜盲目狭隘,将明星等同于自己的私有物,不允许别人对其表示不满,且心理承受力极差,在自己的要求和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极端的言辞和行动.对于有此种行为表现的孩子,家长要及时关注并进行干涉,必要时要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寻求专业救助.

(编辑 曹艳)

追星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追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追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追风筝的人论文

2、追风筝的人论文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