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教学本科论文范文 跟新常态下高职生命科学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现路径相关论文范文集

关于免费科学教学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科学教学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新常态下高职生命科学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现路径

摘 要: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课程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推进.文章论述了新常态下高职生命科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复杂现状及其目标实现的路径,为该目标的真正实践提供依据.

关键词:生命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路径

目前,高职专业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生命科学教学的一些体会和实践,就当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复杂现状及其新常态下高职专业生命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思考.

一、高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复杂现状

1.社会转型,家庭缺位.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现象正邪混杂,网络信息良莠交错.精神家园荒漠化严重,家庭的挫折、吃苦及担责等教育明显不足,部分高职生沉迷玩乐,精神颓废,加之高职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畏难情绪大、自律性差,教师生硬的教学手段适得其反,缺乏有效应对之策.

2.误解就业导向,实用的功利化需求.片面追求就业率,学校利益驱动,导致学校更关注硬件的投入、立竿见影的知识教育和短、平、快的技能模拟训练,学生成了评估、示范和竞赛的工具,触及学生思想灵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其他的人文教育明显弱化或空心化.

3.理解偏差,供需错位.教师狭隘理解知识技能所承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功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并行”.学生的情感教育常套用知识目标的达成机械性的穿插或直接传授,“鸡肉”成了“鸡肋”.当前信息技术手段应运而生,教学资源库丰富,但其着力点是费尽心机让学生被动地懂和会,高职生最需要的情感“添加剂”含量不足,其结果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并未同步提高.

4.评价不足,追求成绩“GDP”.情感目标是“软目标”,缺乏有效的考核标准和尺度,一般学校也没有硬性要求制度约束,教师往往淡化对情感目标的评价,更加重视结果评价.

二、生命科学教学情感目标实现路径探析

1“. 契合”学生,发挥“催化剂”作用.酶的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分子结构是柔软而非刚性的,并非和底物的结构互相吻合,当酶与底物相遇,因诱导发生结构改变,而使酶与底物契合,并引起底物反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要“生成”理想的底物(学生)就要针对高职生的不足进行诊断,结合“现有发展水平”,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契合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小改变,学生大变化,教师的“催化剂”作用才能更加精准、高效.

2.正确挖掘和评估生命科学中的情感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内隐于知识符号的价值系统,生物学科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和价值内涵,恰如其分地选择生物情感载体,做到情有所“依”.生物材料丰富,活体、标本及图形应有尽有,生物工艺不断更新完善,生物学家的感人故事口传心授,生物实践活动丰富多样,这些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和评估情感载体的有效性,让学生能主动利用相关材料或实践活动主动建构生成新的知识、观点和思想.材料不求面面俱到,而求在关键处潜移默化,让充满情感的“载体”入心、入脑.

3.变知识传授为知识生成.任何生命个体都是自然史中一定阶段进化的产物,具有历史的特异性和可变性,因而生命科学描述的事件是历史的、特异的事件.这就要求我们对许多生命现象的解释可以采取穿越历史的情景再现、讲故事、看图及归纳演绎等方式,通过生成性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历史的意境中掌握生命的,建构新知识的同时,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和分享意义.

高职生对于某些概念知识的掌握一直是不令人满意的,如发酵.结合高中及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内容,可以通过设置系列情景,由远及近、由表及里,解开发酵现象的本质,以历史的视角追踪发酵现象的“前世今生”,完整、准确地描述和建构发酵的概念,通过铺景、激趣而情至.情境的创设要与该课的教学内容关联,做到情有可“源”.情景可以PPT、短视频或微课等形式呈现,这样效果更加明显.

生命科学的课堂教学也可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故事汇和企业案例,讲述生物好故事,从而建构和生成新知识同时,形成良好的科学和职业素养.对于一些生命科学发展史和工艺发展路线,可以时间为主线,贯穿技术节点,让鲜活的生命故事和科学精神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得以绽放和传承.

4.变技能模拟训练为实验探究.探究性学习是培养情感体验的有效学习方式.生命个体的差异、微生物和基因的变异、蛋白质和酶的变性等生物学现象无不表明生命过程的复杂、多变及不确定性,而追求单一结果导向性的生物实验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生命个体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我们的实验要按照生物自身的发展来探究其在特定条件下的结构、功能和代谢反应途径,“还原”其本身应有的面貌和特征,这才是生物实验的本质.因而生物实验要做加法和减法,增加探究实验,减少模拟训练;增加试错过程,减少预设结果.允许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实验路径,在试错中前行,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运用讨论、合作学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一方面教师可以搜集学生感兴趣的、能解决的小项目,编写适合学生的开放题,合作探究完成;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某一个不同实验方案,围绕各自的方案设计开展讨论和修改,再通过教学实习、综合实践等实施,最后通过分析讨论形成最佳的实践方案.

5.变规定作业为自选及多样化作业.课堂教学可以设置不同分值的问题卡片,建立问题档案.问题要根据教学内容而设计,问题档案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以便于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进行动态考核和评价.课后布置“自助餐”模式的开放性作业,建立作业档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方法完成的作业,分值不同,学生自由选择完成,教师能了解不同学生对新旧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自助餐”式作业设计要有趣、有层次,还要有开放性.实践教学可以布置探究性的课外作业,建立实践报告档案.作业可以是专题小论文、实验设计方案或调查报告等.

6.变以结果评价为主为多元的过程评价为主.构建一个由平时过程性评价、测试评价和自我评价组成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以激励性评价为导向,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平时过程性评价以每位学生的成长档案(问题档案、作业档案及实践报告档案)为基础,进行“档案评定”,这里减少单一以结果正确为评价指标,不以成败论英雄,重点要关注学生的积极性、成长性,增加参与度和活跃度的“活动表现评价”,体现激励性.

测试评价可采用生物试题和专题小论文的写作形式.试题的选择力争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可以设计开放的综合性论述题,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课程测试可以采用教考分离,实验考核采取抽签等形式.专题小论文要重点考核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整合内容及逻辑分析能力.

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能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归纳总结能力,是对自己主体意识和主动学习精神的一种强化手段.每门课程每学期安排1—2次,便于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心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总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伴随着学生对知识生成、试验探究及科学的评价活动中潜移默化地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感悟和体验.教师要有效选材,尝试多种路径,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建会.历史特异性与生命科学的规律[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19(2):10-17.

[2]周林,赵林.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发酵工艺学课堂教学[J].药学教育,2008,24(1):37-38.

[3]陆长梅.如何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上结合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J].高等教育研究,2013,30(1):67-70.

[4]王春清,吕树臣,何玉华.《动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01):164-165.

科学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科学教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科学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科学教学论文

2、科学杂志社

3、外语教学期刊

4、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