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和语文教学中思维方式的体现与教学策略类硕士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语文教学中思维方式的体现与教学策略

摘 要:本文旨在用心理学普遍意义上的思维范式反思我们对文本的解读过程,借此捕捉理性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闪烁的火花.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力争通过对思维方式的分析和运用,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专业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方式:理性思维:创新思维

文学由其特性,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语文学科历来被认为是感悟式的获得,“好学生不是教m来的”这句话在语文界被奉为圭臬.大家普遍认为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优劣主要决定于学生的阅读量和悟性——这背后隐藏的是经验主义的学习方法以及从学生到老师对语文学习教学中理性思维模式的不认可.事实上,语文学习真的只是偶尔的触动和灵感的爆发吗?

一、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方式

让我们回到语文教学中去观察.我们教授的是文学作品,那么文学作品本身与思维方式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如果我们把思维方式和文学创作联系在一起,我们首先意识到的是,文学作品是如何产生的.这一点可以从文学的创作动机来讨论.在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92年版)中,对“创作动机的动态轨迹”是如是阐发的:“创作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在作家心里失衡的情况下形成易感点,遇有外部刺激的触动,于是产生了带有极强行动力量并对整个生产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并非由事件所引起,而是由个体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即思维决定情绪.所以,文学作品与思维方式的关系是表里关系,文学作品是作者内心思维活动或情绪的外化表现.

借此我们明白,一个作家的作品的产生必定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这是由其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决定的.当不同的人遇到一个相同的偶发事件,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不同情绪催生不同的作品.例如,当李白和杜甫面对同一轮明月,李白想到的是“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宇宙意识,而杜甫更多想到的是“今夜郫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妻子儿女.

同样,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在表达情绪上,也往往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杜甫写“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心有怨言却又欲说还休,遮遮掩掩,是因为他的脑袋里有固定的思维方式——“忠”,李白会大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是他的思维方式——“狂”.

那读者会更喜欢哪一类的作家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从接受主义的理论来说,读者在重构文本时,所依据的是自己的思维方式.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关注的重点,所得到的结论也就大大不同.

综上,语文教学中,我们关注思维方式的作用应该分为三个层次:l、文学作品中蕴藏的创作者情感产生的思维方式;2、作者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方法;3、解读作品的思维方式.

明白这些,会给我们深层次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一把钥匙.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够从思维方式人手,语文学习或教学或许会有更高的效率.

二、常见的思维方式及其文本体现

学界一般认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通说明了中国人辩证思维的强大,而西方人更擅长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线性逻辑似乎可以作为证明).但这显然并非绝对,中国的文学作品其实是兼容并包的.

例如在人教版新课改高中教材中,收录的鲁迅先生的几篇文章,就显示出鲁迅先生作为思想家的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如何评价刘和珍等烈士牺牲的价值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当时的社会环境需要针锋相对的斗争,所以,大多数的左翼作家高度褒奖烈士的死难,鼓励后来者前仆后继.但鲁迅先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肯定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激励后人;另一方面,他也指出烈士的斗争方式需要反思,要避免无谓的牺牲.这种理性的辩证思考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是一副清凉剂,展现出理性思辨的光辉.

在文章中,作者将刘和珍等烈士的形象定性为“始终微笑的,和蔼的”,以此反衬出敌人的凶残,这是典型的三段论式的逻辑思维.三段论的逻辑模式是:刘和珍是善良和蔼的,你是和蔼善良的扼杀者,所以你是恶的.这种简单的逻辑在说理上既易于接受,也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此外《拿来主义》中体现出的辩证法和逻辑分析思维,《祝福》中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不一而足.从鲁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作为一个作家,其思维方式是多元化的,所以在论辩的风格上有时呈现出理性分析的思辨色彩,有时呈现出层层递进的论述,有时呈现出天马行空似的奇思妙想.同样,其他作家的作品,也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作品也展示出作者独特的风格,风情万种.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多种思维方式

我们认识到文学作品各自蕴含着作家的独特思维方式,那么在语文教与学中,对于思维方式的了解会让我们的教学策略更有目的性,更富效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思考如下:

(一)诗歌教学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在心理学中,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种类型.动作思维是儿童时期的思维方式,成人思考形态主要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诗歌阅读中,我们对于诗歌的初步感知就是来源于形象思维.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是通过意象的叠加,营造意境,感染读者.这一阶段主要是形象思维在起作用.比如,当我们读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时,我们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会出现一幅清冷的画面.这幅画面由鸡鸣、茅店、月、行人、板桥、霜等意象组成,动静相宜,“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梅尧臣).到此,我们已经感受到这首诗,但如何体会到“见于言外”的“不尽之意”,则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去体察诗歌.“月”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往往蕴含着不同的意义(这里的“月”就成为抽象思维中的“概念”),此时的“月”是什么月,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是“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是抽象思维中的推理判断),月色和桥上的霜色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抽象思维中的推理和想象),经过我们的思考,这幅商山早行图会变得更加细腻,洞彻作者所传达出的“不尽之意”(道路辛苦,羁旅愁思),进而对其他类似的诗歌也有了更深沉的感受.

据此,我认为诸多专家在诗歌教学中的仅仅强调读与悟是不够的,我们不应该回避诗歌教学中的有关概念、推理等理性的分析,尽管这会让我们的诗歌教学显得琐碎或过于理性,但笼统的感悟往往意味着审美是体验型的,难以达到更高的审美层次.而如果将感悟抽象化,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那么我们获得的审美感受将更深刻也更具有普适性.

(二)多元化解读中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前文分析过,由于每个人思维方式的不同,面对相同的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就是发散思维在发挥作用.心理学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将思维分为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两种类型,而后者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斑斓.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是让学生无限接近标准答案还是让他们个性解读.那么我想,如果处理好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就能解决掉.

集中思维也称求同思维.它是将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者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者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基于思考者本身的经验和知识,通过对信息或者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者假说.这两者看似矛盾,但我认为两者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思考的过程是求真,思考的结果是合理.

我们在运用发散思维解读文本时,由于本身的视角和经验,往往会各有各的主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这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吗?我看未必,那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否合理,去伪存真,这其实又回到了集中思维上来,而最后的结果只要是合理的,我们都可以接受.所以,文本解读其实包含着集中——发散——再集中的过程.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学生自主分析思考,找出合理的答案.这样,无论结果如何,学生的学识和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例如对职高版教材中《项链》一文(此篇目也曾收录在普高版教材中)的主题解读,历来就是多样化的.我在教学中既没有直接揭示主流看法,也没有枚举种种分析,而是罗列出相关需要注意的信息点,比如马蒂尔德的心理描写、情节的转变点等等,然后让学生自己阐述自己的解读.事实上,学生解读结果让我很是吃惊,因为他们的个性、思考问题的角度、立场完全不同,所以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认为主题是“享受就要付出代价”,有的认为“细节决定成败”,有的认为“朋友之间应坦诚相待”,不一而足.当然也有很多接近主流观点的看法.这个过程是发散思维的过程.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他们的看法是否有合理或不合理的地方,是否能将自己的观点完善.这是集中的过程.我并不要求最终统一到一起来,统一不是我的目的,也不符合思维的特点,我要的是这个过程,这个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当这种思维的过程形成习惯,我们的学生就不会做书本的奴隶,而是成为知识的主人,这不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吗?

(三)作文审题中的复制式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人们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把思维分为复制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种.准确的说,复制与创新并不是具体的思维方式,它们更像是一种目标指向,一种要求或结果.

我们的语文教学首先需要复制式的思维方式.前人知识与经验要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更有效率地传承下去,我们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但单纯的复制容易造成学生对书本、对教条的迷信,不敢提出质疑,那我们就将永远停留在前人的水平上.可我们需要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去创新.

创新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也是一个模糊的问题,怎么做才能创新呢?这种创新的需求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笔者参加高考阅卷时,深有感触.考生的审题立意千篇一律,格式几乎相同,阅者麻木无感,分数近乎相似,无限接近八股文.这种雷同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我们作文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缺失.当然,很多人看来这是考场作文的应有写法,考场作文,要的就是无功无过,四平八稳,但这种稳字当头的想法,不知扼杀了多少鲜活的思想和文字.难道创新就是不稳吗?我想,只要你掌握到了创新的方法,考场作文也可以让人耳目一新,取得成功.

我在作文教学中,经常提到这三个词:求异、逆向、多向.要求学生拿到作文题后,在明白常规写法后,用这三个词或三个方法去思考一下,看看是不是能有更好的立意.比如,有这样一个作文题,叫做“欣赏与互相欣赏”.常规的立意当然是强调互相欣赏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拿“高山流水”,可以拿李白杜甫,可以拿刘备诸葛亮等等做论据.准确却没有新意,有的学生换个角度,用我提供的三个思路进行创新,立意让人眼前一亮.

求异——是不是互相欣赏就一定好,这会不会泯灭掉你的个性?互相欣赏的基础是不是保持自己的独立?

逆向——有没有互相竞争或仇视的对头,因为相互的刺激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做一个骄傲的人是不是就一定是错的?

多向——相互欣赏的背后反映的是两人之间的互补还是相似?欣赏之后应该怎么做?

这些想法有些显得稚嫩,有些失之偏颇,但这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烙印.因为真实,所以他们在论述时往往据理陈述,颇有章法.我的批改标准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或许有人觉得这是冒险,这是不负责任.可是,经过一次次的作文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证明自己观点的能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作文教的其实不只是作文,教的更是我们思考世界的方式.

综上,我们语文教学由于“文以载道”的传统,负载了太多的内涵.我想,这些内涵中,不仅包含道德层面,更应该包含对思维方式的引导.相对于前者来说,后者更贴近语言本身,也更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所以,我将前行不怠.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语文教学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语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语文教学期刊

2、语文教学和杂志

3、语文教学和投稿

4、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全

5、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6、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