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相关论文怎么写 跟微信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与应对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该文是关于价值观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微信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与应对

微信自2011年1月诞生起,两年时间用户超3亿,目前微信用户已经超过9个亿,如此爆炸式的高速发展令人惊讶.无疑,微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这个世界,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微信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不可小觑.

冲突与消解:微信对主流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主流价值观反映一个国家的愿景目标和伟大梦想,体现一个国家的社会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影响主流价值观的因素很多,而媒介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微信作为一种普泛化、平民化的社交工具,打破了以往人际交往的方式与格局,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其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维护与弘扬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微信传播中的各种看法、观点、情绪和思潮等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冲击、渗透等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多元文化的碰撞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凸显,各种文化交流频繁,思想交锋碰撞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多元化,其积极作用毋庸置疑,而消极影响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对人们的信仰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认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微信好友大都是熟人,信任度强,基于“强关系”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往往把一些对个人似乎有所启示和感悟的文章、段子、视频、照片等上传到微信朋友圈里,相互交流,圈内共享.譬如,对美剧、韩剧观后的感受与推崇,对日本马桶盖、电饭煲的赞赏,对西方节日的热衷,各类奢侈品照片以及拜金女的“宝马论”观点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对物质的满足感、获得感以及炫富心态,散布崇洋媚外的思想,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优先地位和个人价值,大肆渲染西方消费观念和拜金主义.微信传播的“去中心化”容易形成“反主流化”的网络氛围,导致其媒体价值导向功能的弱化.微信悄然改变着我国媒介传播的生态和舆论,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导致价值认知上的偏差和价值观构建的恐慌,使人们在道德认知与价值判断上产生迷惑与困顿,让人无所适从,主要体现为道德选择的迷惘、价值取向的紊乱、道德评价的失范和道德理想的迷失.

各种思潮的传播对主流价值观的渗透.在变革的时代,思想观念发生激烈碰撞,各种思潮涌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来就没有放弃对中国的演变与瓦解的企图.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说,要对中国开展“意识形态竞争”,打“攻心战”,不断扩散美国的“自由和价值观”,实现打开中国的“和平变革之门”.一些由西方国家专门制造针对中国的新型精神文化毒品的文章和段子,在微信朋友圈内任意转发,比比皆是.如摧毁国人心中英雄偶像的《经不起推敲的邱少云》《雷锋照片大多为补拍》《焦裕禄的事迹是两个人拼凑起来的》;丑化和诋毁中国人自尊的《中国人丢人丢到国外去了》《中国式过马路》《中国人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用夸张虚假数据来唱衰中国的《中国国情最新数据让人震惊》《中国即将崩溃》《中国不敢公开的大数据》;神话美国体制、丑化中国体制,以达到引发与和平演变目的的《美国为什么没有腐败?》《骆家辉坐经济舱是体制胜利》《小布什自己打伞说明什么?》《克林顿不拿公家一支笔》《克里给中国官员上了一堂震撼教育》等.用看似幽默风趣的传播手法迎合了部分人的心理,实则为可怕的精神毒品,渗透并侵蚀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摧毁着中国人的自信.

无序波动的信息对主流价值观的误导.微信群之所以深受欢迎,是因为信息发布十分便捷,且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成本低.但有时显得十分随意,各类信息杂乱无章,包括一些评论也是缺乏基本认知、肤浅无知,甚至有些信息严重误导人们对事件真相的认识.如明星离婚、出轨、吸毒等消息一旦见诸报端,立即形成大量转发.王宝强和马蓉婚变,为何整个网络都“沸腾”了?一波接一波的炒作,不断地刺痛着公众神经.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被曝出后,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在微信圈用传闻、谣言大做文章,段子手开始戏言、嘲讽甚至幸灾乐祸.“人言猛于虎”,这种“错位宣泄”具有易感性和不可控性,往往可能因为网络群极化效应,部分信息的传播导致事件本身产生背离.微信作为新闻媒体,社会责任何在?在海量繁杂、无序波动的信息中,人们往往只能根据现有的信息碎片“简单归因”,直接后果就是让人丧失正确价值判断的坐标系,往往表现出迷惘、困惑、失落等心态,很难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

反思与规避:负面影响的有效应对

微信已经成为一种飞速发展的新型社交媒体,只有顺应微信传播规律,进一步加强对微信的监管与引导,增强微信网友自律意识,才能有效规避微信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负面影响,营造微信一片清朗的天空,共同凝聚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

加强微信引导,使微信成为主流价值观传播的主阵地.微信传播最显著特征就是社交的去中心化、圈子化、草根化、碎片化和快餐化,各类喜剧、段子、图片、动漫、短文、心灵鸡汤、名言警句,消解着文化的整体性、厚重性和严肃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与重构.因此,要加强对微信传播的引导,让微信在价值观传播中回归理性,积极传播正能量,成为主流价值观传播的主阵地.一是政府部门要充分用好微信政务平台,强化阵地意识,积极传播主流文化.主动关注焦点问题、及时发布信息、有效引导微信舆论,同时,要适时策划并发布符合公共价值观、具有正能量的信息.二是主流媒体要利用微信平台占领微信舆论高地,注重提升微信平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和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开始积极入驻微信平台,利用新媒体回应重大关切,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发布真实准确权威的信息、引领舆论导向、避免网络舆件发生.新华社推出的“面向未来的赶考”“治国理政一年间”等30多个大型多媒体集成报道产品,网民点击最高达2亿人次,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光明日报》在第一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中,在征集到的5万多首原创诗词和“诗意图片”中精选出优秀作品加工成动漫作品向用户推送,转发量达1.29亿次,创造了文化传播史上的奇迹.

加强微信监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微信监管过程中,必须明确监管的主体.毫无疑问,政府与微信运营商应当承担起监管主体的责任,合理引导社会思潮与社会舆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一是加强对微信用户及微信公众号的审核把关.严格实名认证,有利于准确定位微信信息的来源,一旦发生问题可以追责,这是加强微信用户自我把关、自我约束的重要措施,促使微信用户不随意转发虚假的信息、违背社会主流价值的信息.二是对微信用户信息内容的监管.微信运营商要加强对微信传播信息的技术监管责任,可以通过设置关键词审查程序的方式,对微信信息内容进行自动过滤和认定;对一些比较偏激、容易激发矛盾、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信息,有的信息多次连续转发,微信运营商应重点关注,有的可以直接进行屏蔽.三是政府相关网管部门应当实时监控,敢于监管.对一些不实信息要及时核实相关信息真实性与合法性,对虚假信息、错误信息甚至谣言等反主流价值的信息要及时处置.

加强个人自律,坚守文明交流互动的主基调.在微信传播中,用户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显现,但同时媒体价值导向功能被削弱,从而导致人们理想信念淡漠,道德意识弱化,影响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坚守.为此,微信用户要加强自律意识,坚守文明交流互动的主基调,营造文明、和谐、健康的社交氛围,传播主流文化.一是微信用户要自觉提升媒介素养.微信环境下人们的社交活动相对更加开放、自由,这就要求微信网友更应该自律,提升自身素质,在信息发布时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减少主观情绪的影响,客观、公正地跟帖评价,对不了解的事件不轻信、不转发,不盲目轻信谣言、不传播谣言,多传播正能量的主流文化.二是微信用户要自觉营造良好的微信环境.营造清朗的网络天空需要所有网络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微信用户要严格自律,从自身做起,净化微信生态环境,在微信朋友圈中积极传递身边好人好事,传播社会好声音正能量.三是微信用户要自觉坚守法律道德底线.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微信十条”“账号十条”,实名注册必须遵守“七条底线”,这些都是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延伸与补充.网民拥有交流思想、表达诉求的权利,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舆论飞地,所有网民必须自觉遵守法律,恪守法律道德底线.

作者刘清生系江苏科技大学

党委宣传部部长

杨琴系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副研究员

价值观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价值观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人生价值观论文

2、人生观价值观论文

3、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4、价值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