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方面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和咬文嚼字品情思《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漫谈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关于咬文嚼字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咬文嚼字品情思《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漫谈

徐昌才

教学传统篇目《烛之武退秦师》时,除了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的结构布局、表达方式、艺术剪裁、人物形象与思想价值之外,狠抓语言的品味与咀嚼,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揣摩语言,让学生感觉学习文言文,就是学文学言,就是文言并重,言以载文,文以言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之无言,一切皆空.

一、品实词,知言会意,把握纲目

题解《烛之武退秦师》,笔者抓住三个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个是“退”字,该字有何意思?有何作用?“退”本义是退却、撤退、后退,此处属于使动用法,翻译为“使……退却”.标题完整意思为,烛之武凭借一己之力使秦军撤退.这个标题,《左传》本无,是编者加上去的.交代了人物、事件,暗示了冲突双方的力量对比.从结构上来看,“退”字引人深思,耐人寻味:(1)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2)烛之武怎样“退”秦师?(3)烛之武“退”秦师,最后结果如何?这三个问题正好是课文情节内容展开的主要内容.“退”提纲挈领,关联全篇.从内容上说,“退”秦师是核心事件,也是事件的结果,还交代了事件的冲突双方,一方是烛之武一人之力.一方是秦师虎狼之师,对比悬殊,惊心动魄,考验烛之武,考验英雄心.俗话说,烈火焚烧方显英雄本色,沧海横流才见铁血意志.烛之武正是在这种血与火的考验之中凸显英雄本色的.此外,烛之武凭借一己之力如何“退”秦,“退”之过程又充满了哪些不确定因素,烛之武如何处理,秦穆公如何反应,等等问题,均蕴含在“退”字当中,留下悬念,扣人心弦,促人深思.同样,选自《战国策》的课文《荆轲刺秦王》,这个标题中“刺”字也是关键,为何要“刺”,如何“刺”,“刺”的过程如何,结果又怎样,诸多问题蕴含“刺”中,引发读者思考.可谓片言居要,一字笼篇.

“晋侯、秦伯围郑”,句中“围”字,看似简单,其实蕴含深意.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围”“伐”“袭”“破”“攻”等词语,尽量援引文言例句,既帮助学生理解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又加深学生对《烛之武退秦师》的文意理解.“十年春,齐师发伐我”(《曹刿论战》),“伐”是讨伐、进攻,大张旗鼓,兴师动众.表明齐国军队来势汹涌,力量强大.“李想雪夜袭蔡州”《李愬雪夜袭蔡州》),“袭”是袭击、偷袭,隐蔽行踪,悄无声息地进攻.这是一种掩护自己,麻痹敌方的军事策略.“旦日飨士卒,为吾击破沛公军”(《鸿门宴》),这是项羽得知沛公欲王关中的野心之后大发雷霆之语,恨不得即刻行动,完全彻底消灭沛公的力量.句中“击破”并用,不但是主动进攻,而且还要一举歼灭.不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更不会让对方死里逃生,卷土重来.除敌务尽,毫不手软.相对而言,《烛之武退秦师》用“围”,是包围、包抄、围攻的意思,交代秦晋两个大国联手,包围小国郑国,郑国形势岌岌可危.秦晋两国,南北驻军,联合夹击,“围”而不攻,包而相逼,威慑郑国,想让郑国乖乖投降,进而瓜分郑国.杀气腾腾,野心嚣张.“围”是策略.历史上有“围魏救赵”的战术.可以佐证课文的“围”字的深意.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句中“贰”字,是“二”的大写,表示数量两个,后面带了介词结构,用作动词.引申为“两次做……”.这个“做”的意思随语境而定.句意是说郑国先是与晋国交好,后来又与楚国交好,用心不专,也就是对晋国不专一,不忠诚.“贰”字翻译为两属于、又归附于、又与……交好.“贰于楚”翻译为,又与楚国交好.言外之意就是背叛了晋国.所以晋国要对它动武.要注意,这个词语,不少同学理解为背叛、有二心、不忠诚.可以顺推,如此理解,那么,“贰于楚”岂不就翻译为“背叛楚国”或“对楚国有二心”?意思不合逻辑,与原文相反.试想,背叛楚国,或者说对楚国有二心,那就意味着结交晋国,忠于晋国,这是晋国希望看到的好事啊,晋国怎么会进攻一个主动归附自己的小国呢?此外,理解这个“贰”字,理解“贰于楚”这个句子,也可以换用一种方法.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秦晋围攻郑国,原因之一是郑国国君背叛了晋国,那么,课文句子“贰于楚”改为“贰于晋”,如何?引导学生将历史事实与关键词语结合起来理解.

“公从之”,“(武)许之”.前一个句子写郑伯听从佚之狐的话,决定请烛之武出山,使秦救郑.“从”是答应、认同、听从的意思,表明郑伯干脆果断,从谏如流,同时也暗示郑国危险,刻不容缓,不能拖泥带水,犹豫不决,不能深思细想,费尽周折.后一个句子写烛之武听了郑伯的一番家国存亡的道理之后的反应,改变了态度,决定出使秦师.“许”是答应、应允的意思,表明烛之武在个人恩怨与国家大义面前,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顾全大局,深明大义,是一个有抱负,敢作为的志士.一个“从”,一个“许”活画出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

“夜缒而出,见秦伯”,该句描写烛之武肩负使命,冒着危险出城去拜见秦伯的情景.“缒”字最关键,最能看出人物的精神.本义是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句中点出烛之武出城的方式非常奇特,非常神秘.为何烛之武不走正门?为何烛之武不带一个随从?为何烛之武不带一件兵器(比如短剑、之类)?为何没有一个人为烛之武送行?(比较《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出使秦国:众人送行,举行仪式,祭祖取道,悲歌易水,慷慨离别.)郑国都城被围,秦师兵临城下,严加管控,正门白天黑夜都有重兵把守,烛之武肯定不能从此出城.动静太大,目标显赫,容易暴露.不带一个随从,没有一人送别,均是出于安全、保密的考虑.出城需要绝对安全,绝对隐蔽,不让敌军知晓.不带一件兵器,暗示烛之武此行不是图谋行刺秦伯,不是要与敌方武力较量,也不是贪图自身安全,而是想凭自己的智慧谋略,制胜秦师,退却秦师.在可能的多种出城方式中,“缒”应该是最合适的方式.当然,一个人从高高的城墙之上被慢慢放下去,也是很危险的,也有各种不测之祸.比如秦军发现目标,比如绳子断裂,比如动作不慎,等等,反正很危险.可是,烛之武面临种种危险,并不畏惧,更不退缩,这就见出他临危不乱,敢于担当,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为了救国于危亡,他挺身而出,沉着勇敢,视死如归,是为大勇大义,大志大情之人.

二、品虚词,见情见态,声情并茂

佚之狐举荐烛之武,文章只写一个句子:“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必”字,干脆果决,自信满满.于佚之狐而言,是直接正面的描写,荐举人才,知人善任,为君分忧,救国危难,是为义举.别人不能推荐合适人选,他却知人识人,及时举荐,识见深远,不同凡俗.于烛之武而言,是间接侧面的描写,足智多谋,成竹在胸,能力高强,克敌制胜.教师可以相机诱导,可将问题引向深层:既然佚之狐如此沉稳老成,如此深谋远虑,如此知人善荐,如此洞达秦郑双方军情,可见也是一位高人,为何他不毛遂自荐,挺身而出.却要推荐烛之武出使秦师?一番义正词严的荐举后面隐含着佚之狐贪生怕死、远祸全身的奸滑和狡诈.人如其名,言为心声.“佚”同“逸”,逃跑,逃逸的意思.“狐”就是狐狸.两个字合起来似乎暗示,佚之狐就是一只临阵逃脱、老奸巨猾的狐狸.与佚之狐相反,烛之武最后答应出使秦师,为何不畏生死,勇赴国难?原因可能有三:一是郑伯动之以情(赔礼道歉,情真意切).晓之以理(国破家亡,人无幸免).烛之武顾全大局,义不容辞:二是烛之武一生沉沦,不遂心志,终于迎来报国机会,想大干一场,扬名立万.(教师可以补充《东周列国志》上面描写烛之武的两句话:“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三是烛之武能力高强,沉着冷静,机智善辩,具备完成重大使命的素质.这个任务只能交给烛之武,不能交给一般人.同样,烛之武之名,给人一种微妙的联想,洞幽烛微,料事如神,无畏生死,勇赴国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烛”“武”的含义.烛,本义是蜡烛,稍微引申,蜡烛燃烧,带来光明,驱散黑暗,让人看清楚前方,所以,“烛”又有洞察秋毫,眼光敏锐的意思.成语“洞烛其奸”即是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的意思.“武”自然含有不惧生死、勇敢顽强之类的意思.可见,烛之武就是一位眼光犀利,足智多谋,英勇无畏的勇士.当然,望“名”思“义”,拆字悬想,未必可靠,但是,从这篇文章的实际内容来看,佚之狐、烛之武的名字还真有点意思.国有二心,那就意味着结交晋国,忠于晋国,这是晋国希望看到的好事啊,晋国怎么会进攻一个主动归附自己的小国呢?此外,理解这个“贰”字,理解“贰于楚”这个句子,也可以换用一种方法.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秦晋围攻郑国,原因之一是郑国国君背叛了晋国,那么,课文句子“贰于楚”改为“贰于晋”,如何?引导学生将历史事实与关键词语结合起来理解.

“公从之”,“(武)许之”.前一个句子写郑伯听从佚之狐的话,决定请烛之武出山,使秦救郑.“从”是答应、认同、听从的意思,表明郑伯干脆果断,从谏如流,同时也暗示郑国危险,刻不容缓,不能拖泥带水,犹豫不决,不能深思细想,费尽周折.后一个句子写烛之武听了郑伯的一番家国存亡的道理之后的反应,改变了态度,决定出使秦师.“许”是答应、应允的意思,表明烛之武在个人恩怨与国家大义面前,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顾全大局,深明大义,是一个有抱负,敢作为的志士.一个“从”,一个“许”活画出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

“夜缒而出,见秦伯”,该句描写烛之武肩负使命,冒着危险出城去拜见秦伯的情景.“缒”字最关键,最能看出人物的精神.本义是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句中点出烛之武出城的方式非常奇特,非常神秘.为何烛之武不走正门?为何烛之武不带一个随从?为何烛之武不带一件兵器(比如短剑、之类)?为何没有一个人为烛之武送行?(比较《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出使秦国:众人送行,举行仪式,祭祖取道,悲歌易水,慷慨离别.)郑国都城被围,秦师兵临城下,严加管控,正门白天黑夜都有重兵把守,烛之武肯定不能从此出城.动静太大,目标显赫,容易暴露.不带一个随从,没有一人送别,均是出于安全、保密的考虑.出城需要绝对安全,绝对隐蔽,不让敌军知晓.不带一件兵器,暗示烛之武此行不是图谋行刺秦伯,不是要与敌方武力较量,也不是贪图自身安全,而是想凭自己的智慧谋略,制胜秦师,退却秦师.在可能的多种出城方式中,“缒”应该是最合适的方式.当然,一个人从高高的城墙之上被慢慢放下去,也是很危险的,也有各种不测之祸.比如秦军发现目标,比如绳子断裂,比如动作不慎,等等,反正很危险.可是,烛之武面临种种危险,并不畏惧,更不退缩,这就见出他临危不乱,敢于担当,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为了救国于危亡,他挺身而出,沉着勇敢,视死如归,是为大勇大义,大志大情之人.

二、品虚词,见情见态,声情并茂

佚之狐举荐烛之武,文章只写一个句子:“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必”字,干脆果决,自信满满.于佚之狐而言,是直接正面的描写,荐举人才,知人善任,为君分忧,救国危难,是为义举.别人不能推荐合适人选,他却知人识人,及时举荐,识见深远,不同凡俗.于烛之武而言,是间接侧面的描写,足智多谋,成竹在胸,能力高强,克敌制胜.教师可以相机诱导,可将问题引向深层:既然佚之狐如此沉稳老成,如此深谋远虑,如此知人善荐,如此洞达秦郑双方军情,可见也是一位高人,为何他不毛遂自荐,挺身而出.却要推荐烛之武出使秦师?一番义正词严的荐举后面隐含着佚之狐贪生怕死、远祸全身的奸滑和狡诈.人如其名,言为心声.“佚”同“逸”,逃跑,逃逸的意思.“狐”就是狐狸.两个字合起来似乎暗示,佚之狐就是一只临阵逃脱、老奸巨猾的狐狸.与佚之狐相反,烛之武最后答应出使秦师,为何不畏生死,勇赴国难?原因可能有三:一是郑伯动之以情(赔礼道歉,情真意切).晓之以理(国破家亡,人无幸免).烛之武顾全大局,义不容辞:二是烛之武一生沉沦,不遂心志,终于迎来报国机会,想大干一场,扬名立万.(教师可以补充《东周列国志》上面描写烛之武的两句话:“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三是烛之武能力高强,沉着冷静,机智善辩,具备完成重大使命的素质.这个任务只能交给烛之武,不能交给一般人.同样,烛之武之名,给人一种微妙的联想,洞幽烛微,料事如神,无畏生死,勇赴国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烛”“武”的含义.烛,本义是蜡烛,稍微引申,蜡烛燃烧,带来光明,驱散黑暗,让人看清楚前方,所以,“烛”又有洞察秋毫,眼光敏锐的意思.成语“洞烛其奸”即是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的意思.“武”自然含有不惧生死、勇敢顽强之类的意思.可见,烛之武就是一位眼光犀利,足智多谋,英勇无畏的勇士.当然,望“名”思“义”,拆字悬想,未必可靠,但是,从这篇文章的实际内容来看,佚之狐、烛之武的名字还真有点意思.便,距离秦国遥远,秦国要进攻郑国,必须要越过晋国,可谓劳师袭远,不便多多.函陵和汜南都属于郑国的版图,函陵在北边,距离晋国近便,晋国驻军在此,既有利于军需供给,又方便南下进攻郑国,而且,一旦消灭郑国以后,也方便接管、控制郑国的国土.汜南在汜水之南,也是在郑国都城新郑的东南方,距离秦国较远,秦军驻扎在此,距离遥远,供给不便,行军疲惫,战斗乏力,弊病多多.就是灭亡了郑国以后,瓜分一块土地,也不便管理.此次行动是晋国主谋,秦国从属,晋国当然不会让秦军占据有利位置.同时,文章第一自然段交代两军驻扎的地理位置.还有一个意思.南北相距一定距离,两军沟通、交流不方便,这就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谒见秦伯,游说秦伯留下了空间.

再如文中第二自然段句子“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是烛之武对秦伯说的话,可否调整为“晋、秦围郑”?为什么?不可以,烛之武游说秦伯,当然要将秦伯放在首位,晋侯放在二位.改变之后,意思就变成了烛之武对晋侯说话,显然不妥.

又如,文章最后一段晋文公阻止子犯进军秦师的话语:“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三个分句可否随意调整顺序?为什么?设计此问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分句的意思,理解三个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判断语序是否可以调整.如果是并列关系,一般可以调整语序:如果是递进关系,则不可以调整语序.第一个分句是说,我原来依靠别人的力量而登上君位,如果回过头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义的做法.这句话追忆过去,属于个人品质层面的内容.第二个分句是说,如果我们出师攻秦,失去原来的盟友,而且还是一个和晋国一样比较强大的盟友,这是不明智的做法.这是着眼现实,谈到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分句是说,如果我们秦晋两国用混乱攻伐、自相残杀来代替联合一致、团结一心,这是不符合武德的做法.言下之意就是说,晋文公从长远的战略利益考虑,还是不愿意因为讨伐郑国这件事而与秦国闹翻脸,毕竟两国世代结盟、政治联姻,都是大国、强国,以后与另外一个大国、强国楚国争夺中原霸权时还可以互相援助.第三个分句着眼于长远的战略考量.三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当然不可以随意调换语序.三个分句,三层意思,层层递进,有理有据,刻画出晋文公沉着冷静,思虑周密,眼光长远的性格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人物鲜明,内容丰富,情节简明,脉络清晰,语言典范.教学文本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咀嚼言语,体会人物的声态口吻、语气情味,进而把握人物性格和思想内容.学生兴趣浓烈,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感觉文言词句有情有义,有味有趣,值得琢磨.品味实词,结合语境理解实词的字面意思和深层意思,特别是暗示意义与联想意义.品味虚词,朗读文句,揣摩语气,体会情味,加深对人物复杂情感的理解.品味谦词敬词,探究深层原因,把握人物性格.品味句子,调整语序,与原句比较,深入理解不同语序的不同表达效果,进而把握作品内容.从四个方面品味词句,发掘言语表达所承载的情思意蕴,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性格特征,还原历史活动的现场情境.这样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言语的感受与体悟,又增进了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文、言结合,因言会意,扎扎实实品味言语,切境切文感受情思,品出言语滋味,品出人物情态,品出内容意韵,这是一条教学文言文的有效法则.

[作者通联:长沙市雅礼中学]

咬文嚼字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咬文嚼字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咬文嚼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咬文嚼字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