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活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和《复活》:一部精神救赎史类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复活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复活》:一部精神救赎史

魏天无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字面上说,讲的是马斯洛娃灵魂的变化.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在送她去服苦役前翻看自己的日记,其中写道:“卡秋莎(马斯洛娃的爱称——引者)不接受我的牺牲,却要牺牲她自己.她胜利了,我也胜利了.我觉得她的灵魂在起变化,却又不敢相信,她那种内心的变化使我高兴.我不敢相信,可是我觉得她在复活了.”(汝龙译,下同)毋宁说,《复活》是一部涅赫柳多夫的精神救赎史,他对马斯洛娃的拯救是对自我的拯救,就像他逐渐意识到的,“我的良心要求我牺牲我的自由来赎我的罪”,“我不是要叫她改邪归正,而是要叫我自己改邪归正”.

马斯洛娃是没出嫁的女农奴的女儿,原本的命运是自生自灭,因偶然的机缘被身为地主的两个老处女——涅赫柳多夫的两位姑姑——救了下来,长大后在地主家半是做婢女,半是做养女.16岁那年,前来度假的大学生涅赫柳多夫吸引了她,彼此产生了好感.两年后,即将奔赴战场的涅赫柳多夫中途来到姑姑家,了马斯洛娃,从此一去不复返.被辞退的马斯洛娃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孩子出生后就死去.她辗转不同的地方做女仆,却总是遭受欺凌,最终走进妓院.无辜的她被指控伙同他人用毒酒杀害富商,并劫掠了他的财物.

小说从监狱看守长提审马斯洛娃出庭开场.马斯洛娃的第一次亮相就不同寻常:她“迈着矫健的步子走出牢门”,“头上扎着一块白头巾,分明故意让几缕鬈曲的黑发从头巾里滑下来”;“她的眼睛显得很黑,很亮,稍稍有点浮肿,可是非常有生气,其中一只眼睛略微带有斜睨的眼神”.她没有料到的是,涅赫柳多夫公爵正坐在陪审员席上,并惊讶地认出了她.往事纷至沓来,他想起了曾经的“年轻纯洁的男子和同样纯洁的少女由于相互爱慕而往往发生的那种特殊的关系”,也意识到当年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自己已经由一个诚实而富有牺牲精神,乐于为一切美好的事业献身的青年,变成了荒淫无度的利己主义者.同时,由于陪审员的一时大意,导致无罪的马斯洛娃被判处服苦役.本就负疚在心的涅赫柳多夫更加无法饶恕自己,决心替马斯洛娃翻案,并提出要和她结婚,“……我的本分却是做我的良心要求我做的事……我的良心要求我牺牲我的自由来赎我的罪.”

小说以涅赫柳多夫为马斯洛娃上诉伸冤为线索,展开了沙皇专制统治下俄罗斯全景式历史画卷,笔触涉及法庭、监狱、官僚机构、官办教会、贵族府邸、乡村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揭露和批判了酷吏的丑陋残暴与法律的虚与委蛇.涅赫柳多夫上诉到枢密院,可是“枢密院不可能追究和审查案情的是非曲直”,官员们只是例行公事.即使上诉到“最高当局”,“他们会问一下司法部,司法部问一下枢密院,枢密院就把它的裁定重述一遍,于是,照例,没罪的人受到惩罚”.这种状况迫使心力交瘁又无可奈何的涅赫柳多夫不得不质问:“所谓刑事法庭这种奇怪的机关,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为什么存在?它从哪儿来的?”“法院的唯一目标就在于维持社会的现状,为此它才迫害和惩办那些高于一般水平而且有心提高这个水平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政治犯,同时也迫害和惩办那些低于一般水平的人,也就是所谓的犯罪型.”在上诉过程中,他不得不接触俄国官僚机构和上流阶层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包括他的亲属、昔日好友,他们的虚伪和无耻,麻木和冷漠,初始让他震惊,继而使他愤怒.比如掌握着彼得堡囚犯命运的老将军头脑昏聩,冷酷无情,把上面传下的命令看得至高无上、不可改变.副省长以惩戒和鞭打犯人为乐,丝毫不关心他们的死活.枢密官两面三刀,不信守诺言,是残害波兰人的元凶.退休的大臣是个极其昏聩、学识很差却又非常自以为是的人,吸血鬼一般攫取财富……涅赫柳多夫清醒地认识到:“所有那些官僚,从他的姨夫、枢密官们、托多罗夫起,到各个部里靠着办公桌坐着的、官职卑小、装束干净整齐的老爷们止,丝毫也不因为有许多无辜的人在受苦而于心不安,他们所关心的无非是消除一切危险的人而已.”

从大都市到偏远乡村,从首都到外省流放地,从堂皇法庭到暗黑监狱,从省长豪宅到简陋农舍,从贵族厅堂到政治犯家庭,从剧院包厢到火车三等车厢,作家显示了高超的驾驭丰富社会生活内容的艺术才能.他的笔触同样延伸到底层人民苦难而坚忍的生活中,为读者展示了风云激荡的俄国底层社会民众的生存状况和群体肖像.由于反对土地私有制,涅赫柳多夫决定将庄园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先是不理解,甚至怀疑贵族老爷耍花招,最终还是欣然接受.在乡村,他看到农民所过的只是一种生活——糟透了的生活,“人民正在纷纷死亡,他们对这种死亡已经见惯不惊,在他们中间已经形成适应这种死亡的生活方式……于是人民渐渐落到这样一种局面:他们自己已经看不见这种生活的种种惨痛,也不抱怨这种生活了”,而根源在于土地成为自由买卖的财产对象.在不断出入监狱探视马斯洛娃的过程中,他目睹穷苦民众如何无来由地被,被蹂躏,却无人过问;他也看到那些拥有单纯的革命理想和信念的政治犯,其中有些和他一样出身于贵族家庭.在跟随马斯洛娃流放的途中,他看到因长期而身体羸弱的囚犯中暑倒毙.在停尸间里,那具死尸“脸上的神情又平静,又严峻,又善良……单凭他的手和套着铁镣的脚的清秀的骨骼,单凭他发育匀称的四肢的强壮筋肉,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美好、强壮、灵活的人类动物……可是他活活地被折磨死了”.在三等客车的车厢里,他遇见的人民善良、活泼、友好、安贫乐道.这些描写不仅与上流社会的人与事形成强烈的对比,而且对于底层民众的生活境遇,作家包含怜悯和同情,并以此不断对社会制度作出深刻反思.

小说中,涅赫柳多夫的思想和性格经历了从单纯善良、追求美好理想、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到自甘堕落于社会流俗、放纵,再到再次遇见马斯洛娃后由忏悔到精神复活的三个阶段.这一人物的真实与生动体现在他身上的“兽性的人”与“精神的人”的纠缠和搏斗中,也就是经典文学中常常触碰的主题:人的灵与肉的矛盾与分裂.《复活》虽然采用全知型叙事视角,但叙事人常常依附在主人公身上,因此可以很方便地随时展开他的心理活动.比如下面两段心理描写就揭橥了涅赫柳多夫在忏悔中复活“精神的人”的具体过程:

“人身上的野兽般的兽性是可憎的,”他想,“然而它以的面目出现的时候,你就会从你的精神生活的高处看清它,藐视它,于是不论你上了它的钩还是顶住了它,结果你还是跟原来一样.不过临到这种兽性蒙着一层虚假的美丽和诗意的外衣出现,要求你崇拜它的时候,你对这种兽性就会敬若神明,分不清好坏,完全上了它的圈套.这才可怕.”

如同今天夜间大地上没有那种使人安心、催人入睡的黑暗,却有一种不清晰的、不鲜明的、不自然的、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亮光一样,涅赫柳多夫的灵魂里也不再有那种愚昧的黑暗来催人入睡了.一切都已经清清楚楚.事情很明白:但凡人们认为重要和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渺不足道的,或者是卑鄙龌龊的.所有那些耀眼的光辉,所有那些富丽堂皇的外表,往往掩盖着古老的罪行,这些罪行已经为人们司空见惯,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风靡一时,由人们想出种种美化的办法加以粉饰.

马斯洛娃虽然在心里重新爱上了涅赫柳多夫,但在小说结尾,她还是拒绝了他的结婚请求,觉得他们之间的爱不会给他带来幸福;她的拒绝与对方当初为拯救她而提出结婚请求一样,都是出于为对方而牺牲自己的考量.这是作家托尔斯泰所赞赏的人类感情的最高形式.那一点“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亮光”指示着“精神的人”的前行方向:“宽恕”与“博爱”.

【名家评点链接】

……即使《复活》没有托尔斯泰早年的作品的和谐丰满.但它仍不失为歌颂人类同情的诗——最真实的诗.在《复活》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托尔斯泰那清明的目光——淡灰色的、深沉的,深入人的灵魂的目光,比在他别的任何作品中更清楚.这束目光在每颗灵魂中看到神的存在.

——罗曼·罗兰《名人传》

他的作品,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不是别的东西,正是一部巨大的、五十年的日记,一篇无限详细的“忏悔录”.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文学中,大概没有另外一位作家像托尔斯泰这样揭示了自己生活之最细小的、个人性的、有时是令人头疼的方面……他悉数告诉了我们关于他自己的一切……

——梅烈日科夫斯基《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托尔斯泰)最后的杰作是《复活》.我十几岁时看,浮光掠影,三十几岁读,基本上看懂了.最近又读一遍,实在写得好.笔力很重,转弯抹角的大结构,非常讲究,有点像魏碑.……福楼拜、哈代、狄更斯都会钦佩这本书.试以别的小说来比,都会显得轻佻、小聪明、小趣味.

——木心《文学回忆录》

复活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复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复活方面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