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与基于职业化体验的多维度课堂仿真教学模式开发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这是一篇与教学模式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基于职业化体验的多维度课堂仿真教学模式开发

摘 要:随着网络的发展,课堂变成一个开放的空间,教学更强调互动与陪伴,强调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互动影响的过程.传统的教育方式多由教师完全主宰课堂,很少给学生真正发声的机会,而体验式课堂是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只是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方向与核心内容.文章依托“国际货运代理课程”具体探讨了基于职业体验化的多维度课堂仿真模式开发.

关键词:职业化体验;多维架构;仿真

作者简介:肖林玲,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杨卫东,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宁波3158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 年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7-0075-04

体验式教学强调知识和信息获取来源于学生的实践和仿真体验,这种实践过程有利于学生个体经验的重建与内化.结合“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特征,笔者认为设计一种仿真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非常必要,也符合网络时代下的学生特性.“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不仅包含了专业理论,更强调职业实践.如何让一个30~50人的课堂成为一个充满平等、自由、包容、开放的环境,给学生以自我表现、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与权利?仿真工作游戏、角色扮演、虚拟游览等体验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体验认知,再将这些认知体验转变为课程概念,再反过来成为向导.这种体验式实践活动是一个产生新的认知、理解和态度的过程.

一、“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概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与之配套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也日益重要.而国际货运代理人历来被称为“运输的设计师”“门到门”运输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国际货运代理人通晓国际贸易环节,精通各种运输业务,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了解世界各地有关情况,信息来源准确、及时,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委托人提供货物的承揽、交运、拼装、集运、接卸、交付服务等流程服务,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办理货物的保险、海关、商检、卫检、动植检、进出口管制等手续.因此,本课程针对国际货运代理工作的复杂性、流程性、实践性,以货代实际工作流程为线索,结合国际货运仿真软件,选择特定的教学资源平台,将典型国际货代网站以及一些港口、机场、集装箱、港口码头等图片及音像资料集中起来,着重介绍货代操作流程的各组成部分、各环节的操作实务,尽可能将各操作实务构成网络,形成一个仿真操作下的综合学习系统,使学生在了解某一部分操作实务的同时,搞清楚流程上下环节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学习者特性分析

“国际货运代理”是一些高职类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一些国际贸易专业的辅助课程,国际贸易的货运服务商就是国际货运代理人.针对行业特征和专业特征,我们对这门课的学习者做了一些特性分析、这些特性分析包括生源情况分析、学习该课程的知识技能准备情况分析、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风格分析.如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分析如下:

1.学生的知识技能准备情况.本课程授课对象一般是大二学生,学生一般来自全国各地.对大一开设的管理学、经济学、物流基础、国际贸易等相关课程的基础掌握参差不齐,英文水平差别较大.综合起来,学生在理解力、社会常识应用、英文水平、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不平衡.

2.学生的学习风格.“90 后”高职学生视野开阔,更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勇于付诸行动,不愿意接受别人管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当遇到问题时,他们习惯通过网络来解答疑惑,对他人的依赖性较少,这自然削弱了老师在“90后”高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他们多强调自己的意见,习惯以手机、电脑为伴,课外人机交流时间远远超过面对面人际交流时间,与人合作及沟通的能力普遍较弱.

3.学生的个性特点.现代高职学生多才多艺,个性丰富,但抗压能力弱.他们多追求个性,宁可花更多时间在文体及社团活动或者社会实践上,也不花在学习上,本末倒置.与课堂教学模式相对比,学生对实践课程兴趣较大,但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又心理脆弱、抗挫折抗压力较差.在全真企业实践课程中,学生在员工交往、主动学习、生活安排、专业操作、工作压力等方面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难以承受,容易自暴自弃.且不少学生都有社会工作,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的无所不在,造就了大二班级学生的多样性,网络时代的高职学生对理论和课本知识不太感兴趣,偏向趣味虚拟游戏的方式.

三、课程教学模式开发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较大改变,主要表现在对课程资源的利用方面,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给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手段.比如,针对学生轻理论、重实践的特点,很多教学软件开发公司设计了结合实践的仿真课程操作平台,很好地解决了校外实训的瓶颈和不便.另外,网络课程的推广应用也给理论教学的教室模式带来重大变革,形成了一个个开放、无时间空间限制的教学平台,引发了全国教育系统的网络课程建设热潮.一些实地考察的企业视频资料和专题视频资料也越来越多,这些都可以引进体验式课堂,虽然没有真实现场,也能给学生虚拟体验,进而形成对课程的理解、认知和思考.

1.学习结果与目标设计.目前的教学资源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如何在有限的学习实践中提高效率,课程的结果和目标设计很重要.选择难度适中具有普遍性的课程目标可以适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但也应兼顾程度较低和较高的两端学生.目标设计栏目包括知识目标设计、技能目标设计以及态度素质目标设计.学习结果设计既要考虑整体学生,也要顾及个体的情况.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尝试进阶学习、分段设计目标的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课程内容设计.新兴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需要大量素质高、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这为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国际货代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国际货运代理高级技能型人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鉴于此,本课程按照高职教育的新定位,本着高职高专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对课程任务及教学模式进行了重构,从单一传授式课堂教学模式扩展为多维架构仿真引导式教学模式,包括仿真操作平台、传统教材、网络课程平台、行业网站资讯平台、行业职场论坛、在线视频平台等多维度模式的综合利用,引导学生完成该课程的学习.

3.学习任务及体验环境架构.(1) 利用仿真软件,体验岗位操作.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操作海运代理业务和空运代理业务的能力.

(2) 利用规划教材,自由架构个性化的课程框架体系.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教材辅助,帮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与把握专业知识,先体验操作,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

(3) 利用在线课程网络平台,体验无时间空间限制的随时随地自主学习.通过记录学生在线上参加的课程预习复习自主学习、考试测验、试题练习、调查问卷和培训交流等情况,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程跟踪管理,在线平台可以通过虚拟动画场景实现对学生的远程培训.

(4) 借助相关行业网站平台,体验行业变化与更新.高职类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操作培养,模拟操作虽然能进行一些技能培养,但实时跟进行业发展很重要,因为行业网站可以显示真实的行业环境变化,行业人力资源市场能引导准确就业.

(5) 采用实时货代论坛平台交流货代行业经验.专业类论坛能吸引真正的行业人一起来交流探讨,对职场新人来说,有利于分类整合和搜集行业信息,通过在论坛里浏览帖子、发布帖子,能迅速与很多人在网上进行职场沟通.

(6) 收集广泛且融合的视频资料,跟着摄影师体验企业运作的过程.国际货运代理既是一门课程,又代表一个行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国际货运代理已渗透到国际商务活动的每个领域.优质的货代服务可以解决国际货运运输中因空间与时间造成的语言、风俗、法规、货物跟踪和费用结算等诸多难题,因此课程教学中相关常识的学习也很重要,通过相关的科技视频资料,可使学生的行业综合知识面更宽阔.

4.课程进度表设计.虽然课程设计的理念强调开放式体验课程模式,但是学习过程并不是完全自由的,不然无法体现学习的效率.

5.考核方案设计.体验式课程采用个人过程考核以及团队业绩考核之间的双项考核,可以有效预防团队作业中的“搭便车”现象.

6.教学资源设计.体验式的课程模式,对体验场景要求比较高,对资源的多样性也要求比较高,课程设计时要多方考虑,包括人力资源、硬件资源、信息资源等.

四、课程教学效果的反馈

体验式教学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想象力,更赋予学生自主的权利,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和多角度分析的能力.

1.团队协作的改变.课堂分享中,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彼此之间充分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开放自由的教学手法也培养了团队意识,虽然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矛盾和分歧,但学生也逐渐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教师位置的改变.对教师而言,教授知识固然重要,教会学生做人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与合作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体验式学习通过灵活、自由的教育方式,给予学生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3.学生思维的改变.通过不同主题架构学习,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学习站在不同群体的角度体会与思考.体验式教学手法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中感受与思考.

五、课程总结与反思

1.课程总结.多元架构的体验式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程的互动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1) 多元架构的体验式课程对知识面和生活常识要求比较高,大大超过了课程本身的内容.需要增加其他通用知识,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跨专业知识.比如“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从课程知识角度来说核心内容是一个国际货物运输流程和相关单据填写处理的专业课程.但变成体验课程,课程容量就扩大了N倍,增加了不少非课程的知识内容,比如体验创建货代公司,就要了解工商注册流程、税务法规的常识、会计成本的核算、市场营销的内容、相关国家文化以及海关、商检的常识等等.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生活常识和生活环境不同的学生在体验中效果明显不同,差距比较大.超出课程内容的部分,对某些知识面比较窄、常识比较差、动手能力不够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造成有些学生不太愿意接受.

(2) 多元架构的体验式课程,对课程学习时间要求比较多,常规教学模式下的课时分配往往不能满足需要.比如课程的模拟操作平台是一个内网环境操作平台,仅限于固定机房的网络环境中使用,在这种状态下,有限的课时根本不能满足学生深度体验的操作要求.另外,学生的操作差异造成学习进度差异比较大,有限的课时、受限制的机房往往让进度慢的学生无法加班完成,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3) 传统授课模式与体验课程的观念冲突.传统授课模式专业知识结构比较系统、完整,条理性比较好,侧重理论知识的系统记忆.而体验式课程中,学生往往是在体验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专业知识就去了解一下,用到的是某些知识点的局部运用,专业知识结构是分散式的、杂乱的、不全面的,侧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这点在“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中表现比较明显,每个典型业务操作用到的都是单点的专业知识,比如集装箱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是将各种集装箱类型持续尺寸罗列出来统一记忆,而体验课程每次用到一到两种类型,学生往往容易记住使用过的集装箱,而忽略其他类型的集装箱,造成知识结构的点阵样式.

(4) 多元架构的体验课程存在明显的“搭便车”现象.体验课程通常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固然可以锻炼沟通、协调的能力,但是也存在分配不公的现象.按小组考核,这样小组成员中总存在偷懒想“搭便车”的学生,这对于认真的学生是不公平.比如,一个模拟公司中若干员工,有法人、有普通员工,在合作经营中有些基础差或者偷懒的学生拖慢了公司业绩,其他成员就会不满,情绪控制不好就会出现冲突矛盾.而这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容易造成整个班级的不良情绪,需要做大量的均衡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课程实施中逐步加入了一些弥补措施,比如综合知识结构建设方面,采用视频观看、讨论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常识;课时不够就早点进教室、晚点走,同时强调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协力完成,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长处;知识系统方面则将传统课堂讲授转移到课下自主学习平台和作业平台,完善知识学习的系统性.最后在处理“搭便车”的问题时,教师要充当调解员,既要看到积极的付出,也要督促“搭便车”的学生,设置多样考核模式,既有个体考核栏目(作业、考勤、自主学习平台记录等),也有小组考核(既有个人业绩考核,也有整体小组业绩考核),通过综合考评体现每个人的真正价值.

2.课程反思.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一门课程的开设要慢慢融入网络环境中,体验各种媒介的冲击.课堂不再是一个狭小的教室空间,而是一个无边的网络教室空间.在这个网络空间中,一门专业课程不再是单一课程,而是一个系统的网络空间体验课程,这个系统课程承载的东西也更丰富,时间更自由,教师就是一个引导者,指引学生以一门课为圆心,扩展出广泛且融合的课程知识和技能,包括人文、自然、社会科学等各种常识性内容,也包括利用信息资源、多元化视角、伦理判断、定量与定性分析与表达、沟通技巧等智力技能,还包括知识的应用与协作技能,以及自我认知、公民洞察力、个人反思素养、全球化意识等公民和全球化学习的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课堂教学模式要通过一个实体的封闭的小教室环境扩建出一个开放的、触碰到现实的网络课程教室,教师作为指引员,要让每个学生自由、开放、平等地去架构属于自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曾继耘,等.差异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诺曼,等.提升高等教育创造力想象力课程[M].张玉,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秦俊嫄

教学模式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教学模式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