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课堂和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本文关于未来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课堂和

根据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如何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是未来教育的重大课题.

一、未来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未来教育就是要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的人才,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特别是较多机械重复、可替代度高且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职业更可能被替代.传统教育体系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强调标准、同步、统一,培养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业人才,为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但是,随着人类社会迈入信息时代,传统教育体系已不再适用,如何培养出有良好信息素养,并掌握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融入未来信息社会的未来型人才,是每一个国家在未来教育需要思考的问.

传统教育体系所培养出的工业化人才,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将岌岌可危.未来教育要探索出一条未来人类在信息社会中竞争优势的道路,已经有专家指出未来人类的优势将更多在于人际交流、情商以及创新创造方面,未来人类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交流、创新创造能力等.

过去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学习,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人才恰恰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所以未来的教育应该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解决教育不公、创新不足、个性化教育不足、终身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未来学校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能在社会上立足,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标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那么学校的教学方式也必须改变,而教学又涉及到学习空间、课程设计、教学形态等多方面,所以未来学校的体系也将发生改变.

全球很多学校都实现了信息化,但教学质量却没有显著提高的原因是教育教学核心没有结构性变革!当前的教育信息化是停留在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缝缝补补,如利用多媒体设备上课快速呈现知识内容,利用视频录制做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网上考试和阅卷等.但是这些都只是把以前线下的事,生搬硬套地搬到线上完成,而没有教育教学核心没有改变.我们应该以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流程再造,以解决教育不公、创新不足、个性化教育不足、终身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目的,构建一个新的教育生态体系.

未来人才需要的是人际交流、创新创造、问题解决与职业能力等,未来学校就应该变革,以此来满足能够培养出这些能力的人才,而根据事实表明,在工作中的年轻人他们的职业技能学习成长最快,在复杂的社会交际中,人的阅历、人际交流能力以及情商等成长明显.所以,在《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中创新性地解除了入学年龄的限制,人的一生中任意六年都可以入学学习,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它带来的好处就是人一生中都充满了学习机会,可以从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后再返校汲取理论知识,而经验丰富的成年人可以回到学校再次接触到学术环境,并把丰富社会人际交流经验带回学校.最终,让学校成为一个开放、共享、自由、丰富的学习场所.

三、未来课堂

课堂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但是未来的课堂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室这一个物理空间了,而是物理和虚拟结合的一个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自己想要的教学资源交互,最终达到在课堂中加快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课堂的时间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上课时间了,而是贯穿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任意时间.学生可以在课前获取教学资源预习,可以在课中听老师演示、讲解,可以在课后再次翻看课程中的任意环节的教学资源和课后练习等.

未来课堂应该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再到向课外延伸,有效学习将贯穿课前、课中、课后,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地收集教学资源,并记录老师和学生的各类信息,在通过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全息画像"进行建模分析等,使老师能够精确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终达到课前、课后学生自主学习,课中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个性化教育.

参考文献:

[1]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6(10):46-51.

[2]吕文清."未来学校"重在六个进化[J].基础教育课程,2016(7):1.

[3]杨宗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展望--未来教室、未来学校、未来教师、未来教育[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8):1415.

[4]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2018-01-12.

作者简介:张超(1987-),男,汉族,四川内江人,网管中心副主任,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和教育信息化.何厚华(1993-),男,汉族,甘肃民勤人,网管中心干事,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和智慧校园相关.

未来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未来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未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未来作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