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的幸与不幸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与伦勃朗的幸和不幸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本文关于伦勃朗的幸与不幸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伦勃朗的幸和不幸

荷兰在17世纪初获得独立,成为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1 7世纪上半叶,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又因为信仰新教,人民有较多的思想和.因此,在荷兰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国家的文化艺术新风尚.

荷兰人勤劳、俭朴,他们并不欣赏佛兰德斯的豪华之风,在审美趣味上也没有接受多少信奉天主教国家流行的巴洛克风格,而是更偏爱纯朴、写实的严谨画风.同时,新教国家反对大规模营造教堂和偶像崇拜,绘画从教会和宫廷转向了普通市民,真正成了商品.艺术家们努力描绘市民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为市民服务,画幅变得小巧而适合在家庭中陈列.尼德兰绘画历来有讲究技巧精良的传统,画家必须专攻某一类别才可能达到精湛的地步.因此画家们各自选择专一的题材,独门专攻,出现了风俗、肖像、风景、静物等绘画门类.这些画幅小、分类细的绘画艺术,美术史上称之为“荷兰小画派”,此派最有名的画家是维米尔.除小画派外,1 7世纪的荷兰肖像画也非常流行,出现了像哈尔斯这样的肖像大师.由于卡拉瓦乔写实艺术的影响,荷兰还出现了最有成就的写实派大师伦勃朗( 1606-1669).

年少成名

1606年,伦勃朗出生于荷兰莱顿的一个磨坊主家庭,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除伦勃朗外,他们还有8个孩子.其祖父和父亲都参加过反西班牙的独立战争,从小就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热爱独立和自由.从7岁开始,伦勃朗在拉丁语学校学习了7年,主要科目是关于宗教的课程,这些内容成为后来伦勃朗有关历史与神话的绘画的主题.1620年,14岁伦勃朗遵从父命进入莱顿大学学习法律,半年后转而学习绘画,成为本地画师雅各布的弟子.1623年,17岁的伦勃朗被父亲送到阿姆斯特丹最有名的画家拉斯特曼那里学习.拉斯特曼年轻时曾经到意大利旅行,和许多意大利画家一样,他认为史实也好,神话或者圣经的记述也好,绘画中层次最高的是表现重大事件的作品.受他的影响,伦勃朗也向往着创作充满表现力的绘画,特别是他所熟知的圣经中的故事.

1627年,21岁的伦勃朗已经基本掌握油画、素描和铜版画的技巧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于是回家乡自己开画室招徒作画,期间画了许多自画像.1631年,伦勃朗离开莱顿去阿姆斯特丹,随后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伦勃朗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1 634年,28岁的伦勃朗与富有的莎士基娅结婚,这时他生活富足、婚姻美满、创作顺利.可以说17世纪30年代是伦勃朗最幸福的1 0年,作为画家他获得广泛的声誉,创作了不少肖像画和历史题材作品,还醉心于古典艺术作品和东方艺术品的收藏.

半生潦倒

伦勃朗虽然在绘画上名利双收,但却没有被商业行市左右自己的艺术探索.他从不盲目模仿古典大师们的画作,即使是自己创作的受到顾客欢迎的成功之作,他也不肯因循守旧,而是不断寻找更强有力的表现手法.例如他最有名的作品《夜巡》,与他同时受委托的还有7名画家,面对同一主题,伦勃朗的画作与其他人迥然不同.也正是由于1642年创作《夜巡》一画,伦勃朗同委托人发生诉讼,最后伦勃朗败诉,这使他在声誉和经济上都遭到巨大损失,订件开始减少.偏偏又祸不单行,爱妻莎士基娅也在这一年去世,只给他留下一个儿子.事业和生活上的不幸使伦勃朗陷入贫困和痛苦之中,也使他对人生有了进一步认识.

失去妻子后,不善料理日常生活的伦勃朗和女仆韩德瑞克住在了一起,并生了一个女儿.为此,他被教会谴责过着“罪恶的生活”.40年代在韩德瑞克的帮助下,伦勃朗绘制了些古典风格的作品和不少宗教题材的画.50年代是伦勃朗生活最窘迫的时期,因为订件不多,再加上不善管理自己的财产,他热心于收藏艺术品又耗费了大量资财,终于在1656年破产.此后韩德瑞克和儿子便为伦勃朗开了一家绘画商店,经销其作品以偿还债务.这段时期伦勃朗画了不少有深刻涵义的宗教作品,也描绘了众多穷苦人和被社会遗弃者的形象.伦勃朗在晚年时更是贫困潦倒,韩德瑞克和儿子都先于他去世.1669年,伦勃朗也在贫病中去世,身边只有女儿陪伴,死后他被葬在阿姆斯特丹的西教堂一处无名墓地中.而随着伦勃朗的去世,荷兰艺术的黄金时代也迅速消亡.

绘画风格

1 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艺术大师的殊荣应当属于伦勃朗,他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伦勃朗的不同凡响首先表现在他对描绘对象内在气质的深刻理解上.他作品中的形象往往并不那么完美,却能体现出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表现出微妙的精神状态,洋溢着灵魂的美和高尚,十分耐人寻味.画家只有对生活和人生有深刻的理解和相当的洞察力才可能画出这样的形象.伦勃朗在作品中不回避丑,不像意大利人那样把和谐与美看得高于一切,他把自己所见的真实和质朴放在首位,他很少表现自己时代的优雅和舒适,常常描绘苦难和严峻的人生,不过分美化他的对象.那些看惯了意大利优美艺术的人,初次看到伦勃朗的作品时可能会不以为然.只有当你仔细品味他的绘画,才会从中发现其深邃伟大之处.

伦勃朗在油画技法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光的概括强调和多次完成的厚堆画技法方面.他运用的光线经过许多提炼和加工,概括为一束束电筒光似的集中光线,照射在画的主要部分,让主体非常突出.这种视觉效果,就好像画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台上,一束强光打在他的脸上.法国19世纪画家兼批评家弗罗芒坦称伦勃朗为“夜光虫”,还有人说他用黑暗绘就光明.无疑他受到卡拉瓦乔的光线和明暗的一定影响,但比卡拉瓦乔的光更微妙、更整体,也更强烈.伦勃朗之前的不少画家采用一次完成的方法画油画,包括鲁本斯也运用这种画法.伦勃朗则采用多次完成法,但并不是层层罩色.他在暗部用透明的方法,在亮部用厚堆颜料的方法,使物体亮部像浮雕般地凸起,增强了油画的表现力.他还常采用暖色调作画,使作品洋溢着温暖的情调.

伦勃朗不仅是油画家,还是著名的铜版画家,在风俗画、历史画、肖像画和风景画等方面他都有非凡的造诣.他一生勤奋创作,为后世留下了数百件油画、铜版画和上千张速写、素描.

代表作品

伦勃朗的作品在他在世时即享有盛名,几乎当时所有重要的荷兰画家都出自他的门下.伦勃朗的顶峰之作当属肖像画,包括自画像以及取自圣经内容的绘画.他的一系列自画像如同一部独一无二的自传,画家的自我审视真诚而不矫饰.在油画和版画创作中,伦勃朗展现了他对古典意象的完美把握,同时加入了他自身的经验和观察.比如圣经场景的绘画中,同时体现了他对圣经文本的理解,对古典构图的运用,以及他对阿姆斯特丹犹太族群的观察.正由于这种感同身受的力量,他被称为“文明的先知”.

伦勃朗创作的绘画流传到今天,已发现有些并非他的真品,而又不少模仿伦勃朗绘画的赝品混杂其中.就连《戴金盔的人》这幅著名的作品今天人们也对它提出了质疑,可能它并非出于伦勃朗之手.现在公认为出自画家笔下的名作有《夜巡》、《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刺杀参孙》、《浪子回头》等.

这是伦勃朗的早期画作,画中人物为阿姆斯特丹外科医生行会成员.当时流行的这种群像画往往是人物的罗列,缺少艺术构思.伦勃朗却与众不同,他把这幅群像处理为既有一定的情节,又让每个人的肖像都能够清晰展现,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主要人物杜普教授在画幅右边,他一边解剖尸体,一边认真地讲解着,其他人凝神察看和聆听着.光线的集中运用是伦勃朗艺术的重要特点,左边射来的一束光照亮了杜普教授和尸体,衬着深暗的背景,使主要情节十分突出.其他人的头部也在光线的照射下比较明亮,突出表现了他们的肖像特征.这种人物的安排和光线的运用,在当时都是颇有新意的创造.这件作品使伦勃朗获得了普遍的声誉.

这是伦勃朗最著名的也是给他带来太多麻烦的一幅作品.伦勃朗为它引起了一场诉讼,在创作和经济上均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此画为当时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一种保安武装)请伦勃朗绘制的一幅生活群像画.伦勃朗把这批射击手处理成以队长班宁-柯克为中心,整个射击手连执行一件紧急任务即将出发的情节.画家没有按订货者的要求逐一画出每一个人的肖像,而是描绘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画幅的班宁-柯克队长正同他的副手边走边交谈着,其余的人显得相当散乱,左边一组有人在举旗,也有人在擦.右边有击鼓的人,也有正在准备武器者.光线主要照射着队长和人们的面部,使其显得更加醒目.人群中有位看热闹的小姑娘,这是画家独出心裁的安排,她并非订件者,却让她完全沐浴在一束亮光中,显得特别突出.画中的光线处理像人物一样复杂多样.然而这幅画完成后订件人却拒绝接受,因为每个人的形象或清晰程度不同,或相貌描绘不全,或大小比例不等.画幅处理成有情节的风俗画,令这些习惯于传统群体肖像的人无法接受,最后只好诉诸法律.

这幅画原来并非叫《夜巡》,因画面上涂的一层亮油,天长日久呈深色而被后人误以为是夜景,因此而得名.伦勃朗在这件作品中把众多的人物、不同的情绪动态、变化多样的光线、色彩的冷暖、丰富的空间层次等统统进行了恰当的处理,让它们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它远远超出了肖像画的范畴,可以说就是一幅有意义的风俗画.这画曾被人裁割过,以致失去了构图的均衡.

这幅肖像画曾经被认为是伦勃朗的传世名作,红极一时.作品中的模特是伦勃朗的哥哥,金盔是伦勃朗描绘的重点,而人物被他隐在阴影之中,伦勃朗采用近乎雕塑般的厚涂技法,把金盔的质地描绘的铮铮作响,令人叹为观止.后来,一群研究者对这幅画进行了艰苦的调查分析,最后的结论是这幅画和伦勃朗毫无关系,致使人们开始淡忘它的存在.但它依然被美术馆所陈列,因为它确实一件优秀的作品.

伦勃朗一生画了大量自画像,从青年时代一直画到去世前的这一幅自画像,它们展现了这位艺术家漫长而起伏的一生.画像中的伦勃朗侧过头来注视着观众,面部稍有些浮肿,目光疲惫,眉宇间流露出悲哀,仿佛陷入深沉而宁静的内心体验之中.一束光照在他的脸上,在幽暗的背影衬托下,显得既明亮,又层次丰富.画家用厚厚的油彩画出亮部,像浮雕似的突出画面,极富立体感.伦勃朗脸上的道道皱纹正是他坎坷人生的写照.

伦勃朗的幸与不幸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伦勃朗的幸与不幸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伦勃朗的幸与不幸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