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献血者外周血红细胞状况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该文是关于细胞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献血者外周血红细胞状况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

文/傅雪玲

【摘 要】目的探讨献血者采前外周血中反映红细胞状况的三个指标即: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并探讨适宜标准筛选献血者.方法收集190 名献血者的献血前外周血中反映红细胞状况的三个指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与机采血小板收集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并对献血者采集前后相应指标作配对比较.结果献血者的采前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与血小板收集量呈负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是筛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献血者;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机采血小板

随着医学新技术的开展,临床对机采血小板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特别是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纯随着高,红、白细胞混入量少,输注后不宜产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优点,从而减少了临床血小板输注的无效性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机采血小板质量的优劣,关键指标是血小板收集量、白细胞混入量和红细胞混入量.怎样提高机采血小板制品的质量,保证有效的临床输注效果[1],是采供血工作的责任和目的.对于如何筛选适宜的献血者、提供高质量的机采血小板制品,是目前采供血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献血者的血液指标中采前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献血者190 例,均符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18467-2011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2]:采前外周血小板数≥150×109/L 且﹤450×109/L,预测采后血小板数≥100×109/L,血细胞比容为≥0.36,血红蛋白为:男≥120 g/L;女≥115 g/L,白细胞计数为(4~10)×109/L,红细胞计数为(3.5~5.5)×1012/L,其中体重为53~87 kg,年龄为(32.0&plun;13.1)岁,1 周内未服用任何抑制血小板代谢及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机采血小板两次间隔时间>14 d.献血前,献血者均口服20~30mL10%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以预防枸椽酸钠中毒反应.

1.2 仪器

美国Amicus 血细胞分离机及配套耗材,MEK-7222K 血细胞计数仪(日本光电)及配套试剂检测.

1.3 方法

血小板采集时选用单针采集标准程序,按标准要求输入献血者相关数据信息,选择好静脉,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做好静脉穿刺.根据献血者的个体条件调节好流速,进血速度60-90mL/ min,反血速度60-90mL/ min,ACD-A 抗凝剂与全血比率为1∶10.采集过程顺利,均无不良反应.

2 结果

献血者的采前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与机采血小板制品质量的关系见表(1~5).

表1 显示,随着献血者采前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增大,机采血小板制品中血小板收集量逐渐降低(F等于I.549,P等于0.203),采前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大于96fl 的献血者,其机采血小板制品中血小板收集量合格率与其它各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献血者采前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与机采血小板制品中血小板收集量呈负相关关系,r等于-0.148,p等于0.04.

表2 显示,随着献血者采前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增大,机采血小板制品中红细胞混入量逐渐降低(F等于4.713,p等于0.003),献血者采前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小于88fi 的献血者,其机采血小板制品中红细胞混入量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献血者采前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与机采血小板制品中红细胞混入量呈负相关关系,r等于-0.260,p等于0.00.献血者采前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与白细胞混入量未见有明显关系.

表3 显示,随着献血者采前外周血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加,机采血小板制品中血小板收集量逐渐降低(F等于3.110,p等于0.028),采前外周血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大于32pg 的献血者,其机采血小板制品中血小板收集量合格率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献血者采前外周血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与机采血小板制品中血小板收集呈负相关关系,r等于-0.223,P等于0.002.

表4 显示,随着献血者采前外周血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大,机采血小板制品中红细胞混入量逐渐降低(F等于5.810,P等于0.001),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献血者血红蛋白平均含量与机采血小板制品中红细胞混入量呈负相关关系r等于-0.264,p等于0.000.献血者采前外周血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与白细胞混入量未见有明显关系.

表5 显示,随着献血者采前外周血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增加,机采血小板制品中血小板收集量逐渐降低(F等于2.986,P等于0.032),制品合格率亦越来越低(x 2等于7.856,P等于0.049),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献血者采前外周血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机采血小板制品中血小板收集量呈负相关关系,r等于-0.216,P等于0.002.献血者采前外周血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机采血小板制品中自细胞和红细胞混入量未见有明显关系.

3 讨论

自开展机采血小板以来,国内外对于筛选献血者标准的研究多侧重于血细胞分离机自身,多局限于献血者的单因素或某几个因素.研究面较窄,考虑的因素比较局限,并且未将多个因素综合在一起建立筛选标准,本研究试图探讨献血者自身的有关因素,分析各因素与机采血小板制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筛选献血者的综合指标和标准,以提高机采血小板制品的优质率,减少因制品不合格造成的损失,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献血者采前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外周血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以上三个指标反映的是献血者外周血中红细胞的状况,正常人的MCV 为80~94fl,MCH 为26~32pg,MCHC 为320~360g/L[3],本研究显示:随着献血者采前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增大,机采血小板制品中血小板收集量明显降低,红细胞混入量明显降低,与血小板收集量和红细胞混入量均呈负相关关系.血细胞分离机在对全血进行梯度离心后,红细胞与血小板由于比重差距相对较大,在全血分层后红细胞沉于最低层,血小板沉于血浆层的中下部,机器通过对血浆层中血小板的探测收集血小板.诸多的研究者将献血者采前全血红细胞压积(HCT)作为影响机采血小板制品中血小板收集量的影响因素加以研究.本研究认为:献血者的采前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一组反映红细胞状况的指标,决定着红细胞的体积与自身密度,与全血红细胞压积(HCT)相比,能更真实地反映红细胞在全血中的相对状态,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越大,说明红细胞有较大的体积和较高的密度,在全血中所占比积较大,血浆部分则相对较少,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处理量也随之减少,机采血小板制品中血小板的收集量相应减少,红细胞混入量也减少;但当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过小时,说明献血者外周血中的红细胞体积偏小,血红蛋白含量少,密度低,血细胞分离机将全血离心时,有少量红细胞混悬于比重较轻的血小板层,血细胞分离机在进行血小板探测时将这些红细胞误识别为血小板收集,有可能使超量的红细胞进入机采血小板制品中,造成机采血小板制品的冲红和红细胞混入量过多[4],影响机采血小板制品的质量.洪樱等[5]对冲红的机采血小板制品进行处理,进一步确认冲红的原因确为红细胞而非游离血红蛋白,证实了上述观点.本文建议:筛选献血者时,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应在88~96fl 之间,外周血红蛋白含量应在28~32pg 之间,外周血红蛋白平均浓度应在320~340g/L之间.

【作者简介】

傅雪玲1964.3 女山东省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机采科副主任护师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细胞论文范文结:

适合细胞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细胞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细胞生物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