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术类论文怎么撰写 跟马铃薯窖藏病主要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类论文怎么撰写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技术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马铃薯窖藏病主要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刘惠全1,李素珍2*

(1.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平凉744000;2.甘肃省平凉市植保植检站,甘肃平凉744000)

摘 要:马铃薯在贮藏期因管理不当,如受冻、受热、空气不足等,或受病原菌侵染常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通过对平凉市马铃薯窖藏病的调查,确认主要发生的种类有晚疫病、干腐病、环腐病、黑胫病,现对这些病害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方法,以降低危害程度.

关键词:马铃薯;窖藏病;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甘肃省平凉市位于甘肃省的东部,属于丘陵沟壑区.共种植马铃薯面积5.3hm2,平均单产1505kg/亩,种植品种主要有庄薯3号、青薯168、陇薯系列等近20个品种.马铃薯窖藏病害在我市有逐年加重趋势,已确诊的窖藏病害主要是马铃薯干腐病、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炭疽病、黑胫病、线虫病、软腐病等.其中干腐病、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发生广、为害较重.

1马铃薯晚疫病

1.1症状

病薯表面初期表现出小的褐色或稍带紫色的病斑,以后稍稍凹下.将病斑部切开检查,其皮下部的一深层多变红褐色,其它部分正常(干腐).在潮湿条件下,病部与健康组织的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层,块茎感病后,表皮出现褐色病斑,起初不变形,后来随侵染加深,病斑可以由表皮层延展深入内部.这时常由于土壤中的杂菌(真菌和细菌)经由伤口侵入迅速繁殖,使整个薯块完全烂掉(湿腐).

1.2发病规律

马铃薯晚疫病菌,存在形式主要是菌丝体,常在马铃薯的块茎中过冬,主要传染源是带菌种薯.病薯在播种后,其内部越冬的菌丝会随着薯块的生长而变得活跃,并逐渐蔓延到幼芽,形成病苗.有的病芽未等到出土就变黑死亡.如果幼苗受害较晚,病菌会先沿着皮层纵向蔓延,呈现出条纹状的病斑,但不会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一旦遇到适宜其生存的环境就会不断发展,并产生孢子囊在病斑上,再通过风雨进行传播.孢子囊遇到水会迅速萌发并侵入叶片内,导致叶片发病,中心病株叶片上产生的孢子囊随着气流传播到周围植株上进行再侵染.茎叶上的孢子囊借雨水或灌溉水进入土中,接触块茎后萌发和侵入,成为来年初次侵染源.病菌侵染块茎多是通过伤口、皮孔、芽眼,侵入后其潜育期的长短取决于病菌的致病力、寄主的感病性及环境条件,在块茎上需要一个月左右.

1.3发病条件

1.3.1低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是造成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

气温在10-15℃时,阴雨、多雾、多露的天气,最利于病菌的侵入、蔓延和流行.中心病株的出现是病害流行的先兆.一般中心病株出现开始,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经过10-14天即可扩展至全田植株,经30天左右全田植株枯死.田间小气候影响中心病株出现的迟早及病害流行的速度.

1.3.2马铃薯不能与番茄为前后茬或间套种植.番茄晚疫病与马铃薯晚疫病菌可以互相侵染.

1.3.3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株间湿度大利于发病.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或植株营养不足均能降低抗病性,易引起病害发病.

1.3.4不同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差异较大.抗病力强的品种,发病较晚,感病后病情发展缓慢.而感病品种发病早,一经感病则很快蔓延到全田.

1.4防治措施

1.4.1建立无病种薯田,选育抗病品种.

1.4.2选用无病种薯.收获后单收单藏,留作种用.

1.4.3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凡低洼田应注意开沟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害发展.

1.4.4消灭中心病株,及时喷药保护.

2马铃薯干腐病

2.1症状

干腐病病菌在块茎上的症状一般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后才开始表现.最开始呈褐色的小斑点,随着块茎的长大,病斑也不断扩大,并下陷皱缩,形成同心轮纹,使块茎的腐烂程度加重.腐烂部位的表面上会出现凸出层,是由病菌菌丝体紧密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并在上面着生着孢子团,有白、、粉红或其他不同的颜色.这时如果把病薯剖开,可看见其是空心的,并充满菌丝体.最终导致薯肉呈现深褐色或灰褐色,且皱缩变干,这就是干腐.如果周围环境比较潮湿,则出现软腐.

2.2发病规律

病菌均以菌丝体及孢子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依靠雨水溅射而传播,从伤口或芽眼侵入致病,又经操作或贮存薯块的容器及工具污染传播、扩大为害.被侵染的种薯和芽块腐烂,又可污染土壤,以后又附在被收获的块茎上或在土壤中越冬.病害在5-30℃温度范围内均可发生,以15-20℃为适宜.较低的温度,加上高的相对湿度,不利于伤口愈合,会使病害迅速发展.通常在块茎收获时表现耐病,贮藏期间感病性提高,早春种植时达到高峰,播种时土壤过湿易于发病,收获期间造成伤口多则易受侵染.马铃薯不同品种间存在抗性差异.

2.3发病条件

发病诱因为机械性损伤及击打形成的伤口,病害在多湿条件下蔓延.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越冬.多系弱寄生菌,从伤口或芽眼侵入.病菌在5-30℃条件下均能生长.贮藏条件差,通风不良利于发病.

2.4防治方法

2.4.1生长后期和收获前抓好水分管理,雨后尤应及时清沟排渍降湿,收获时尽量减少伤口,可减轻贮运期块茎发病.

2.4.2选晴天收获,收获后摊晒数天,贮运时轻拿轻运,尽量减少伤口,并剔除可疑块茎后才装运或入窖.

2.4.3贮藏入窖前清除病、伤薯.

2.4.4种薯切块后尽种.

3马铃薯环腐病

3.1症状

纵切薯块可见自基部开始维管束变淡或乳,重病薯维管束变色部分可达一圈,并可使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组织遭到破坏,严重时皮层与髓部部分或全部分离成离核现象.经贮藏过冬后病薯芽眼干枯变黑,甚至有的外表爆裂.病薯播种后有的不发芽,有的出芽不久便死亡.轻病薯出苗后形成病株.

3.2发病规律

病菌的来源主要是带菌种薯,病株所结的薯块是带菌的,用作种薯就会发病.切刀也能传染.切过病薯的刀如不经过消毒,可以将病菌接连传染到20-30个健薯块上.健薯受到损伤,病菌就可以从伤口侵入.病菌不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因而土壤遗传病作用不大.病菌还可以在一些存放种薯的器具上存活,这也成为传染源之一.但是,病菌只能通过伤口侵入到植株.受到损伤的健薯只有在维管束部分碰到病菌才能感染.昆虫、水流在病害传播上起的作用不大.病薯播种后,在薯块萌发幼苗出土的同时,环腐病菌从病薯的维管束蔓延到芽的维管束组织中,随着茎叶的形成,病菌在导管中逐渐发展成系统侵染.病茎蔓延至秆、叶柄,然后造成地上部萎蔫.同时地下部的病菌也顺着维管束侵入匍匐茎,再扩展到新形成的薯块的维管束组织中造成环腐.把有病的薯块作种薯,便成为下一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来源.

3.3发病条件

3.3.1品种目前栽培的品种绝大多数是感病的,只是感病程度上有差异.

3.3.2环腐病发生与土温有关,一般25℃为发病最适温度.

贮藏期的温度对发病影响较大,在高温(20℃以上)下贮藏比低温(1-3℃)下,贮藏发病率高得多.

3.3.3播种期、收获期影响发病程度关系很大.播种早发病重,收获早则发病轻.早收晚播缩短了生育期,发病轻.

3.4防治方法

3.4.1整薯播种,防止切刀传染.采用整薯播种连续三年,可以大大减轻病害.

3.4.2建立无病留种田.

3.4.3选育抗病品种.

3.4.4严格进行薯块及切刀消毒.

4马铃薯黑胫病

4.1症状

主要侵染茎或薯块,种薯染病腐烂成粘团状,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横切茎可见三条主要维管束变为褐色.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

4.2发病规律

初侵染来源是种薯带菌,土壤一般不带菌.病菌先通过切薯块扩大传染,引起更多种薯发病,再经维管束或髓部进入植株,引起地上部发病.发病后细菌大量释放在土壤里,可在根系或杂草的周围生殖和繁殖,并对健康植株的幼根、新生的块茎和其它部分进行再侵染.田间病菌可通过灌溉水、雨水或昆虫传播,经伤口侵入致病,后期病株上的病菌又从地上茎通过匍匐茎传到新长出的块茎上.感病的薯块收获后又成为次年或下一季的侵染源.贮藏期病菌通过病健薯接触,经伤口或皮孔侵入使健薯染病.

4.3发病条件

温湿度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温暖潮湿病害迅速蔓延,冷湿地块薯块木栓化速度慢易发病.田间积水烂薯严重.在潮湿的土壤和温度比较低时,对欧氏杆菌的传播侵染有利.干燥条件下病菌存活较少.黑胫病不能直接侵入寄主组织,主要通过块茎的皮孔、生长裂缝和机械伤口侵入.窖内通风不好或湿度大、温度高,利于病情扩展.带菌率高或多雨、低洼地块发病重.

4.4防治方法

4.4.1选用抗病品种.要因地制宜的利用和选育优良品种.

4.4.2选用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留种田,生产健康种薯.

4.4.3适时早播,促使早出苗.

4.4.4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减少菌源.

4.4.5种薯入窖前要严格挑选,入窖后加强管理,窖温控制在1-4℃,防止窖温过高,湿度过大.

5结语

通风条件好、低湿干燥的薯窖发生腐烂的程度轻;通风条件差、湿度大的薯窖腐烂程度严重;专业贮存库的发病程度轻于农户的混合窖;马铃薯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不同品种对同一种病害的抗性不同,同一品种对不同病害的抗性差异也很大.

参考文献

[1]文明玉.庄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贮藏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0,(9):49-50.

[2]唐彦红.庄浪县马铃薯茎尖脱毒苗的温室繁育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0,(1):47-48.

[3]孙莉.马铃薯大垄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1,(5):131-132.

[4]伍东,魏周秀.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剂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0,(3):27-28.

[5]王玉华.庄浪县旱地梯田马铃薯配方施肥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0,(10):29-30.

[6]王宗义.会宁县专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J].甘肃农业科技,2003,增刊:141-142.

[7]惠娜娜,李继平.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及对甲霜灵的敏感性[J].甘肃农业科技,2010,(8):11-12.

技术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技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技术方面论文范文。

1、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2、电脑知识和技术杂志

3、农村新技术杂志

4、现造技术论文

5、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6、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