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方面论文怎么写 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儿童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和护理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儿童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儿童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作者单位:518102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预防保健所(陈姝,黄彦清),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胃镜室(陈晓华)

陈姝: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40416141331464)

陈姝 陈晓华 黄彦清

摘 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儿童川崎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7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川崎病.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病症消退时间均明低于对照组(P<0.05),且无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川崎病,可以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乌司他丁;川崎病;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9.027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日本川崎富于1967年首先报道,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研究表明,该病属于典型的血管炎综合征,主要是2~4岁幼儿[1-2];男性比例显著较大.一旦发病后,患儿的冠状动脉将受到严重的损伤,具有较高的病变比例.其中,有15%~25%的患儿可具有比较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或者损害[3].如果针对病情没有予以及时有效地控制,则将成为导致患儿今后发生冠心病的重大隐患因素.临床上一般采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4].有研究显示[5],乌司他丁具有阻断血管内皮炎性反应的作用和效果,为此我院将该药应用于川崎病治疗的临床实践,获得了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70例,其中男34例,女36例.患儿年龄4个月~14岁.按照病例顺序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剂量为80~100 mg/(kg·d),分数次口服.待患儿退热后,用药量逐渐递减直至停药.观察组为患儿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每日15 000 U/kg,分3次用药,连续治疗5 d;联合使用合适剂量的糖皮质激素醋酸强的松口服,每次0.5 mg/(kg·d).同时口服阿司匹林,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含退热时间、热程、黏膜充血时间、手足肿胀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等.(2)冠脉损害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等于0.05.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表1)

2.2两组患儿冠脉损害情况比较观察组无冠脉损害病例,对照组发生2例冠脉损害.

3讨论

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急性全身性中、小血管炎综合征,可并发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CAL),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既往认为与感染、免疫有关[6].针对川崎病而言,其最大的危害以及隐患就是对冠状动脉造成损伤,这是诱发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潜在因素和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患儿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隐患[7].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川崎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呈现地区和种族差异性特征.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并已经成为了导致儿童后天发生获得性心脏病的最主要的原因,同时也是诱发青少年以及成年期产生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潜在危险.目前,我国川崎病发病率约为16.18/10万~36.18/10万,CAL发生率约为24.3%,其中冠状动脉扩张占68%,冠状动脉瘤占10%,病死率为0.26%.川崎病属于一种较为典型的免疫介导血管炎,其最典型的病理表现为明显的全身性血管炎以及发生急性出疹.川崎病年龄主要表现为2岁左右,临床病例中,10岁及以上患儿的比例极少.在患儿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倾向, 男孩比例明显超过女孩,其男女比例基本上接近15∶1.在发病季节方面,则未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倾向,一年四季的发病率基本一致.在发病初期,患儿具有较为明显的高热反应,体温一般在39 ℃及以上,且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为5 d及以上.当患儿持续发热3~4 d时,其双眼则开始发生结膜充血,口唇干裂;部分患儿还存在较为明显的血痂,身体具有红斑;当处于发病急性期时,患儿将发生较为明显的手足肿胀,这些症状持续7 d左右后才缓慢消退.较多患儿可能存在早期心肌炎以及心包炎等相关临床表现,因此必须认真观察鉴别.

自1991年以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2 g/kg联合阿司匹林口服已成为治疗急性期川崎病的标准方案,一度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降至5%.丙种球蛋白溶液蛋白浓度大约为5%,该药的制作过程中,具有沉淀、超滤以及浓缩等相关步骤,其稳定性较高,在临床使用上,该药一般单用,搭配以及联合使用的情况较少,可以有效阻断血管内皮的炎性反应,从而有效缩短病程[8].由于IVIG系从人血浆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制剂,经过乙醇沉淀、分离、纯化、病毒灭活等多个流程制备而成.临床应用的IVIG除主要成分是IgG单体外,约1%~10%可形成二聚体形式的IgG聚合物,同时还含有少量的IgA、IgM、抗体及同种异型抗原,反复注射可诱发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及其他副作用,出现头痛、发热、荨麻疹、喉头水肿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休克.此外,由于IVIG来源人血浆,存在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可能性,进入体内可引起乙肝,而国外同种血液制品还存在感染艾滋病的潜在风险.如在制备过程中出现质量控制问题,将可能导致大面积的人为性传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药品的来源进行鉴别,并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严密监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项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不管是在川崎病的初始治疗还是在IVIG前使用,都可以实现较好地控制体温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扩张的冠状动脉实现恢复,以有效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乌司他丁属于一种新型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同时也是一种多形核白细胞抑制剂、自由基清除剂以及抗内源性休克作用药物.研究认为,该药可以有效降低川崎病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表达,改善其血管内皮状态,从而有效减少炎症反应对血管壁所造成的损伤.

川崎病患儿存在较为明显的高热反应,而且这种高热状态存在较长的时间,患儿需安静休息,保持绝对卧床,防止在室外.同时,要控制患儿的活动量以及活动幅度,不可以进行体位变化较大的活动或者相对剧烈的运动等.在实施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重点是防止其发生感染.针对发生口腔霉菌感染的患者,可以首先应用3%苏打水漱口,再应用制霉菌素10万U/ml含漱.对患儿的饮食以及生活进行干预,要切实做到少食多餐,禁止辛辣,多补充维生素,食物中多安排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指导监护人注意保持患儿口腔卫生和清洁,在漱口的同时,每天予以1%~2%的碳酸氢钠或者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清洗,早晚各1次.针对已经发生口唇和黏膜干裂的患儿,则对患处涂抹石蜡油,以有效消除症状;针对发生眼结膜充血的患儿,则要引导家长注意患儿眼部卫生,按照医嘱使用对眼药水滴液;针对持续高热的患儿,则可以辅助擦浴和冰敷等物理降温方式.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儿童川崎病并配合有效护理可以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陈波.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4):3000-3002.

[2]万宏,李雪迎,杜军保.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药物治疗Meta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7):551-556.

[3]黄永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7):259.

[4]韩海英.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3):105-106.

[5]倪红英.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及疗效评价[D].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2008.

[6]刘权娥,梅帅虎,王友军.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防治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4):795-796.

[7]陈建丽.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海峡药学,2012,24(8):210-211.

[8]冯瑛.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效果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1):1684-1685.

(收稿日期:2015-09-16)

(本文编辑陈景景)

儿童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儿童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儿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留守儿童论文

2、儿童刊物订阅

3、儿童杂志订阅

4、儿童时代杂志

5、儿童报刊杂志订阅

6、儿童画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