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与大学生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意识建设综述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本文关于社会责任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大学生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意识建设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c.2018.08.005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的稳固,大学生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相关教育已引起各界重视.本文通过研究大量文献并提炼其核心内容,就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意识两个主题总结大学生思想认识现状、演变历程和发展趋势,结合时代历史新变化,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局限,对其补充并探索未来研究的侧重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育国家认同社会责任意识

Th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National Identity and So原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u Zhongxin,Wang Jing,Yang Hong

Abstract With the stability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the educationhas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all circles in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ident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By studyinglots of literature and refining its core content, we summarize thecurrent situation, evolution and trends of academicians´ ideology,based on the two themes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awareness. Furthermore, we point out the limitations of existingresearch, and explore future research and focus on the future,combining with the new era of sociali.

Key words core socialist values;college student education;nationalidentity;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近年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我国走到了历史的新起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需要加强和提升.本文选择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意识”为课题,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深入探讨.

1 国家认同与社会责任意识的概念界定

国内学者对于“国家认同”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两个角度.政治角度:国家认同主要是指对所属国家的政治结构、精神价值等主观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忧患意识和国家自豪感等主观感受[1];个人角度:国家认同是随着人出生时被赋予的公民身份而具备认同前提的[2].

现有研究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定义繁多,本文认为社会责任意识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自身及社会其他成员应承担的职责,是在个体价值观构建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了个体的道德品质.同时,社会责任意识是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的必然要求,是构建良好社会风气的必要条件.

2 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综述

据知网的指数统计,关于“国家认同”近三年的研究较多,而更多是基于全球化或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较少.

2.1 内涵研究

由于侧重方向不同,学者对国家认同具体内涵的看法并不统一.有些国外学者将其划分为公民国家身份、国家自豪感、民族国家身份和民族自豪感四个维度进行研究.国内学者则普遍将国家认同与民族情感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种评价指标体系.

有的学者从构建的角度进行论述,将国家认同划分为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两方面[3].杜兰晓学者则从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区别出发,认为“在当前中国大学生国家认同主要包含祖国、道路、理论和制度四方面[4]”,随后杨茜在研究中沿用这种内涵,并将“文化认同”作为精神动力取代“祖国认同”列入其中[5].还有的学者补充国家认同不只是心理情感,也应包括“由此产生的捍卫国家利益的行为倾向的主体意识”[6],因此将国家认同划分为身份、文化、情感和行为认同四个方面.

2.2 影响变量研究

一些实证研究文献除了确立衡量国家认同的标准外,还考虑到了许多对国家认同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例如性别、学生干部经历、政治面貌、民族、年级、专业等基本信息.刘森林在CSS 调查项目研究[7]中还考虑了经济因素、社会结构因素、文化因素;杨茜也更多设计了家庭所在地、父母单位性质等多个层次.

2.3 现状及建议

综合来说,当前大学生国家认同度总体较好,在祖国、制度、理论、道路四个方面的认同水平普遍很高,但也存在对道路认同感较低、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理解不够深刻、对社会公民道德素质评价较低等问题.

其次,女生的国家认同要普遍高于男生;理工科专业和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国家认同高于艺术专业学生,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最高;员的国家认同感普遍高于共青团员.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均较高,但在认知、评价和情感三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8].

根据调查现状,学者提出的建议多是从学校和网络媒体角度出发.将国家认同教育贯彻学校且根据学科特点,在特色教育中渗透对于理论的深刻思考;或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传播优势,在各个信息平台增大宣传力度,开辟国家认同教育的新课堂.

3 社会责任意识的相关研究综述

我国对于“大学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始于1992 年王希俊发表的《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思考》[9].此后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已是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3.1 内涵研究

近年来,关于社会责任意识内涵的相关研究有很多,其定义也各有不同.通过关键词频率检索,可归类分为职责使命、道德情感、心理意识三个方面.

首先,社会责任意识是职责使命的要求,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公民为建设美好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这种观点普遍得到认可.例如学者谢四平认为社会责任意识是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对他人及社会所承担的相应职责[10],强调个人应当自愿承担完成不可推脱的任务,突出了强制性和客观性.

其次,社会责任意识是道德自律意识的体现.这种观点认为责任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是社会对其成员具有自觉意识的现实要求,突出社会责任意识是社会成员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思想道德标准或行为准则.例如梁帮龙学者认为责任意识既包括道德认知也包括行为实践,反映了个体对自身、所属群体负责的自觉意识[11].

最后,社会责任意识是心理意识.阮朝辉认为责任意识就是人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心理认知、行为过程及其结果应承担的价值理性判断[12];杨菁则指出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在心理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13].

3.2 构成因素

笔者发现许多研究均从个人扮演角色应能承担责任的角度展开.从最初的三层次说(自我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逐渐发展到四层次说(自我责任、家庭责任、国家和社会责任、全人类责任),再后来按个体承担责任能力对主体责任分类[14]:对自我、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社会和对人类的责任,其体系框架逐步成熟.

3.3 现状及其成因

总的来说,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普遍都积极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但也存在国家责任意识淡薄、自我意识过强、价值观趋向功利化等问题.究其根本,不良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欠缺、家庭教育弱化、自身发展不成熟是造成社会责任意识仍存在缺陷的主要因素.

在上述社会责任意识现状成因中,多数学者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四个维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相关建议,其中多以学校教育为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责任意识教育体系[15].

4 国家认同与社会责任意识发展历程

近年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中,具有标志性的是2011 年吕芳对于北京高校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国际主义认同等都比较强烈;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等差异会影响国家认同[16].

2013 年杜兰晓、房维维基于全国31 个省区市普通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祖国认同、理论认同、道路认同和制度认同总体较好,但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不深、信心不足[17]等问题.同时她们提出实力立国、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升大学生个体素质等建议.2016 年卢守亭基于12 所高校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体处于较强国家认同状态.但是存在着低年龄、低年级、汉族、非民族地区群体国家认同显著高于高年龄、高年级、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群体特性[18],也揭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进入21 世纪后,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涌入校园,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逐渐淡化.2010 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9]显示国家和政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的文献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方面也逐渐完善:在研究视角上,除了德育教育研究,更多研究者开始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开展;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与定量分析开始出现,开辟了定量化研究的新局面.

综观以上实证调查的结论,我们得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意识近年来都是稳定在较好的水平,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大学生对资本主义的模糊向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不足等情况也开始逐步地显现出来.

5 对现有研究不足的探讨与补充

随着国家和政府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意识重视程度的提高,学术界对此课题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建树,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5.1 定义不明确

已有研究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定义五花八门,至今仍未能形成统一、明确、规范的概念,直接影响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研究.明确的概念界定是研究的前提基础,因此,学术界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意识概念的界定势在必行.

5.2 对策建议局限

关于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建议对策,绝大部分论文仅在理论层面提出对家庭、社会、学校的建议,并未深入研究如何结合时展的特点进行实际操作,造成已有研究所提对策理论与实际脱节,缺少实际操作性.此外,对策建议多从管理层出发,极少从学生团体,例如学生社团、班集体等方面展开思考.

5.3 研究方法不足

研究多为定性分析,尽管少数学者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但基本止步于描述性分析,未建立具体数学模型进行实证性分析处理.

5.4 研究地域范围局限

已有研究的调查区域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某个省或市进行少数学校的调查,鲜少有跨区域的调查,这将影响对全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的整体认知.因此笔者建议展开全国性的调查,以准确把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

6 结语

大学生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目前两者概念趋于全面,随着深入研究其构成和诱因,评价指标体系也逐渐成熟.

在后续研究中,研究者应注重研究方法的选取以及提高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对策的可操作性,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学生团体的影响,注重研究课题的实用性,切实解决大学生对于道路认同、理论认同产生质疑,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等问题.另外,需要运用更多的处理方法将实证调查与数据分析相结合,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得到更好的结论.

社会责任论文范文结:

适合社会责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社会责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企业的社会责任论文

2、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3、社会语言学论文

4、社会科学家杂志

5、社会心理学论文

6、和谐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