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跟我国推荐免试生招生制度和分析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视角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本论文为您写研究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我国推荐免试生招生制度和分析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视角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a.2018.07.001

摘 要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招生制度自1985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多年的实践表明,推荐免试招生政策有利于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提高及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是鼓励在校大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然而,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困境.基于此,本文利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构建了政策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政策作出有效性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推荐免试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政策制度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Postgraduate Exam-FreeRecommendation System in China: Based on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 // Kong Delin

Abstract The current Postgraduate Exam-Free RecommendationSystem which is firstly executed from 1985 has already gained animpressive result. Years of practice indicate that the PostgraduateExam-Free Recommendation System is beneficial to improvingthe enrollment quality of the postgraduate and choosing the beststudent, it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in encouraging undergraduateworking hard and he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But thestrategy encounters some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ss of its implementation.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paper uses Rational-Choice Institutionali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politics tobuild a strategy analysis framework, and intends to use thiramework to make a system analysis of the Postgraduate Exam-Free Recommendation System itself and giv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and strategy advice.

Key words Exam-Free Recommendation;Rational-Choice Institutionali;strategy;system

1 政策背景及问题

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是我国研究生多元招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始建于1985 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198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可以进行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入学的试点工作.当年全国试点高校有169所,推荐免试人数达3300 多人,其中430 名学生被外校和科研机构录取为硕士生.[1]从1985 年至今,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也历经数次变革.2000 年我国开始实行研究生“扩招”政策,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2006年教育部提出研究生教育要从“规模扩大”向“提高质量”转变,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教学[2006]14 号),该办法进一步加强了推免生工作的管理,对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推免生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2007 年,为了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教育部将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校增至230 所,并适当提高了部分高校的推免生比例[2];2009 年,国家实施“直博生”计划,将选拔“直博生”纳入推荐免试工作中.2014 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4]5 号)对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又做出了重要改革,推免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所有推荐免试名额(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专项计划外)均可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同时,整体优化推免工作程序(推荐和接收录取工作严格分开),启动“推免服务系统”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2017 年,教育部新增54 所具有推荐免试权的高校,全国具备推免资格的高校总数达到367 所.

多年的实践表明,推荐免试招生政策有利于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提高及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是鼓励在校大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对在本科生中树立良好学习风气,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扩大研究生招生单位的招生自主权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该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入学机会不公、推荐标准不统一、本校优质生源流失等.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是政策设计存在问题还是政策执行力不够?本文将利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构建政策分析框架对该政策进系统分析,并作出有效性评价、提出政策建议.

2 政策分析框架构建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是20世纪80 年代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个理论流派.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基本假设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个体是政治过程的核心行动者,个体展开理性行动的目标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第二,制度是型塑个体行为的规则集合体;第三,个体对于制度(约束或激励) 能够作出理性的反应,并且大多数个体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制度作出反应.[3]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制度与行动者的互动———人类设计并创造出制度, 但他们又受到制度的约束.[4]一方面, 制度型塑人的行为,制度是规范与制约行动者行为的规则体系, 制度是对理性构成限制的规则集合体.不同的制度安排导致行动者不同的行为模式,进而产生不同(好或坏) 的行动后果.另一方面, 行动者的行为也会改变制度.通过行动者的集体选择可以导致制度创新或制度变迁.

根据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美国著名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建立了“制度性的理性选择与发展框架”,该套框架特别适用于分析公共政策.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本文的政策分析框架:如图1 所示.在该分析框架中,国家根据发展人才需求、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等因素制定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招生政策.根据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制度描述的核心是确认行动舞台,行动舞台是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沟通和相互斗争的社会空间,它可以用来分析、预测和解释制度安排下的行为.行动舞台包括行动情境和情境中的行动者.行动者在行动情境中的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行为模式,产生行为结果.由于制度型塑人的行为,因此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行动者的行为模式.通过制度的有效性评价可以判断制度的优劣,从而进一步规范行动者的行为,完善制度本身.

3 对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分析

3.1 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招生政策的行动舞台

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招生政策的行动舞台包括行动者和行动情境.通过对行动者和行动情境的描述可以对该政策进行描述分析.

3.1.1 行动者描述及其偏好解释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对行动者采取有限理性假设模型,认为行动者具有有限理性,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在本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个由以下三类基本的行动者群体构成的行动者集合:该项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者———教育部;该项政策的管理实施者———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及有推免权的有关招生单位(包括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该项政策的具体实施对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来说,政策目标群体中的单一个体,大多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者和潜在的机会主义者,而政策部门则是坚持和维护公共利益可持续利用的集体行动者,二者关系的实质是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体理性与追求集体利益的集体理性是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部门之间进行策略性互动的价值基础.[5]就本政策而言,各行动者的行动偏好如下:

第一,政策制定者的偏好.教育部作为本政策的制定者,其行动偏好主要表现为: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扩大招生单位招生自主权、扩大考生选择权、完善研究生招生多元录取机制、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同时促进和激励在校本科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全面发展.为了促进这些偏好的达成,保证推荐免试入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近些年教育部有关部门对推免生政策不断进行完善和改革:如2010 年进一步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规模;2012 年继续在部分高校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工作,鼓励和支持推免生进行校际交流,对推免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经费实行全额拨款等;2013 年和2014年教育部先后出台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8 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4]5 号)改革推荐免试工作:如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可自主选择志愿、各高校不再设置留校限额以及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相关信息公开化、进一步优化相关工作程序等.

第二,政策管理实施者的偏好.如前文所述,硕士推免生政策的管理实施者主要包括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及具有推荐权的有关招生单位.其中,由于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教育部相关招生工作政策的落实及协调本辖区的招生工作,因此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行动偏好基本与教育部保持一致.而作为具体招生单位的各高校及科研院所而言,其行动偏好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各级主管部门的政策精神,另一方面也希望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能够为本校招到优秀生源,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及品牌声誉.优秀的生源可以使高校获得高人力资源产出,或者说在一定的人力资源产出下,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

近年来,许多著名高校为了能够招收到优秀应届生,往往会提前启动当年的推免生选拔工作,在暑期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保研夏令营.通过夏令营期间和学生的近距离接触,近一步考查、选拔学生.

第三,政策具体实施对象的偏好.作为本政策的具体实施对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的行为偏好主要表现为:希望能够进入理想的高校继续深造,使自己的学历和学位能够得以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为自身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研究表明,推荐免试研究生的生源素质要明显高于统考研究生.[6]在读研动机方面,推荐免试研究生读研主要是出于对学术的追求,而考研学生更容易在经济动机的驱使下读研[7].

但也有研究表明,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作为该政策目标群体中的单一个体,其行为偏好往往带有“功利主义”色彩,从择校读研的原因来看,推免生偏重于经济理性,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而统考研究生的选择体现出个人兴趣、校园环境和其他角度的考虑.[8] 在实际的推荐免试录取过程中,已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为了能进入更高层次的高校深照,往往会放弃在本校继续读研的机会.一位西部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坦言,他所在的学校获得推免生资格的学生中,将近80%的学生选择报考其他院校.实际上,其他的中西部院校也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局面.[9]

3.1.2 行动情境描述

根据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可以通过“参与者集合”“每个参与者对决策的控制层次”“参与者可得到的关于行动情境结构的信息”[10]三个变量来描述行动情境.

本政策的参与者即上文所述的三类行动者群体,因此有关“参与者集合”变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就“每个参与者对决策的控制层次”而言,三类行动者对决策的控制程度各不相同:教育部是直接的决策者;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及高校对决策的参与程度有限,大都只拥有建议权;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对决策的控制程度最低,几乎没有控制权,往往只有对信息的反馈权.

“参与者可得到的关于行动情境结构的信息”是影响政策实施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本政策的行动情境中,各行动者群体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教育部是政策信息的完全拥有者;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及高校主要对政策信息进行传达和细则制定,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对政策信息一般只能被动接受,处于信息传达的底层.

3.2 行动者行为模式分析

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行动者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3.2.1 行动者对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招生政策的总体态度总体而言,本政策的制定者及管理者对该政策是持肯定态度的.近年来,教育部对该项政策不断进行完善以期能够实现政策目标,事实证明,这些年全国推免生的招生规模稳中有升,生源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同时,各有关招生单位也按政策规定积极推行此项工作,尤其是国内的一些知名高校,近些年也逐渐扩大推免生比例.

但对不同类别高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而言,对该政策的态度是却存在一定分歧.按现有政策,只有在具备推免权高校就读的学生才有可能获得推荐免试资格,被推荐至外校或留在本校进一步深照.同时,这部分学生对该项政策也持肯定态度,每年都有大量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充分准备,积极申请,希望能够获取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但是,对另一部分在不具有推荐权高校就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而言,由于学校不具备推免权,因此,他们要想获得进一步在国内深照读研的机会,就是参加全国统一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要经过初试和复试的双重选拔.相比之下,这对他们而言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因此,这部分学生对现行的推荐免试政策是持一定保留意见的.

3.2.2 行动者在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招生政策下的理性选择

对于政策制定者教育部而言,它的理性选择主要是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以促进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工作的顺利进行,选拔出优秀人才.为了实现此目标,教育部相关部门近几年也广泛调研,听取多方意见.事实证明,近些年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工作的确逐年完善.

对于各有关招生单位而言,他们主要的理性选择就是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吸引优秀生源,进一步规范推荐免试工作,加大推荐免试的工作力度尤其是复试工作力度,使推荐免试工作更加科学、有效.这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方面降低了考试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

对于在具有推荐权高校就读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而言,他们主要的理性选择是要积极争取获得本校的推荐免试资格,一旦他们获得了推荐免试资格,也就获取了“留校”保研或是“推外”读研的机会.

3.3 政策有效性评价通过前文的分析,笔者认为推荐免试招生政策的有效性,主要包括政策决策过程的有效性、执行过程的有效性和执行结果的有效性.但因这一政策决策过程权威性所限,故仅以实施过程来分析其有效性.

从执行过程来看,推荐免试招生政策过程的有效性主要反映的是该种选拔制度能否体现出教育考试公平、公正、公开的价值追求,因为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就是教育公平,其基本出发点就是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机会公平和人力资本信号的正确发送.[11]

推荐免试制度与公开招考相比,前者是以长期表现为基础、免初试重复试,后者是以单次考试为基础,重初试强调复试;前者担负着选拔创新人才的重任,后者则侧重于选拔优秀合格生源.总体说来,推荐免试制度是报名资格要求高、流程公开的人才选拔方式.

但是,推荐免试制度作为一项人才选拔制度,其本身在人才选拔方面的公平、公正性近几年却招到了部分公众的质疑.如有研究表明,现行的推荐免试制度存在如下的问题:学生的本科就读院校影响学生的被推荐权、推荐标准公平而选才有效性不足、推免生自主报考权极大影响非重点高校研招质量[12].

从执行结果来看,推荐免试招生政策结果的有效性首先主要反映的是生源质量问题,即该种选拔方式能否选拔出优质生源.有研究表明,推荐免试研究生生源背景优秀、生源素质高,是招生方式中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有效手段.推荐免试研究生的生源学校背景及复试平均成绩都明显优于考研硕士生[6].同时,还有研究表明:推荐免试研究生在硕士教育入口处的认知能力较考研学生更强;入学后,推荐免试研究生的硕士成绩排名和成绩满意度水平要显著高于考研学生;推荐免试研究生的科研满意度显著高于考研学生[7].推荐免试制度有利于避免“一考定终身”的投机心理及行为,从综合素质上提高研究生招生的整体质量,有利于推动本科生的学风建设.[13]

4 对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建议

在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背景下,根据前文对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招生政策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进.

4.1 进一步深化推荐免试招生机制改革,完善制度建设,保证入学机会公平

现行的推荐免试招生政策作为非义务教育领域里的一项重要人才选拔制度,它首要遵从的价值选择就是教育机会公平原则,这里的公平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平等,而是指应对所有考生提供相同的评价标准和被选拔机会.非义务教育领域的教育平等应该是保证平等利用的机会平等(能力本位或机会均衡)和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平等;当面对“均等不相容性”问题时, 则必须坚持差别原则对平等机会的优先性, 即坚持差异的平等观.[14]而推荐免试读研属于国家精英教育资源供给,推荐免试招生制度体现公立教育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硕士生推荐免试机制改革,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建立和健全更为公平公正的推免生工作机制和科学的名额分配机制.

在当前“双一流”的建设背景下,是否可以考虑把推荐名额按一流学科进行分配,一流的学科应当获得更多的推荐名额;同时,争取让更多的院校享有推免资格,令更多的优秀应届毕业生能够获取推免机会,实现推荐免试的入学机会公平.

4.2 建立有效的推荐免试政策监督机制,确保推荐过程公平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推荐免试招生政策的政策目标,笔者认为还有必要建立贯穿于推荐免试招生政策过程始终的政策监督机制.在目前,由于政策监管不到位,而导致在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环节出现种种问题(如由于信息不充分、有限理性、既得利益偏好,使得政策方案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从而直接影响到政策本身的质量及执行结果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因此,亟需制定操作性强且具体详细的管理措施进行规约;另外,还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及社会监督平台的作用进行舆论监督,增强社会的监督力度,以提高政策绩效,实现政策目标.

4.3 建立规范的推荐免试招生信息公开运行机制

虽然现在各高校已经实行了推荐免试招生信息公开,但却并未建立明确的运行机制,每个学校信息公开的内容、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建立推荐免试招生信息公开的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信息公开的规范和畅通.这将有利于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招生工作体系.

研究论文范文结:

关于研究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