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跟档案的记忆写给宜昌市农业科学院创建60周年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科学研究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档案的记忆写给宜昌市农业科学院创建60周年

【摘 要】2017年,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创建60周年.笔者根据现有档案资料,整理成“档案的记忆”一文,以纪念在宜昌农业科研战线筚路蓝缕、孜孜不倦的先行者的不凡业绩,展示砥砺前行、锲而不舍服务“三农”的新一代农科院人的精神风貌,彰显档案工作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宜昌;农业;科研

一、基本情况

宜昌市农科院的前身是“宜昌农业综合试验站”,创建于1957年3月,站址设宜昌县小溪塔.1959年后更名为“宜昌地区(行署)农科所”,1992年9月宜昌地市合并,设“宜昌市农科所”,2008年9月在宜昌市农科所的基础上组建“宜昌市农科院”至今.院址设宜昌市点军区江南大道89号.

全院现有干职工总数274人,其中在职88人,退休186人,设办公室、计划财务科、科技管理科、科技产业发展科四个内设机构;九个研发平台:水稻和油料研究所、旱粮作物研究所、茶叶研究所、蔬菜和魔芋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枝江试验站、点军试验站,拥有海南陵水、枝江四岗、点军土城、远安望家、长阳青岗坪5个以试验展示、科普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3000余亩.

目前宜昌市农科院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地市农科院(所),是国家和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和水稻“两病”抗性鉴定单位,国家现代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柑橘、茶叶、蔬菜、畜牧综合试验站,是宜昌首家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多个农业研发机构.

6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全院秉承“科研立院,项目兴院、合作办院、人才强院”建院方略,始终咬定“三农”发展目标,上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克难攻坚、久久为功,为服务宜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在困境中成长

宜昌市农科院(所)创办至今,60年中,同其他行业一样,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困苦,走过了数次蜿蜒曲折之路,克服了诸多困难,才迎来了今天的发展壮大.

创办初期,除了上级交给的一大片土地,基地一无所有.全体站员在时任创建负责人张岂凡和首任站长赵景辉的相继带领下,自己动手、土法上马,泥里、水里、风里、雨里、雪里埋头苦干,完成了丈量征购土地200亩,建造办公、住房5间计1000平方米,建成水泥晒坝800平方米,购置运输用马车一辆,生产用双轮双铧犁,十行条播机,青饲料粉碎机各一台.其后又添置25马力拖拉机一台,建造简易实验室一个.在创办期间,科技人员走出站门,到基层,到农家,到田边地头,向群众宣传科学种田的好处,总结群众经验 ,选育推广农家品种,选育、引进、推广外地稻、麦、棉、玉米、红薯等新品种(20多个)及栽培技术,同时在宜昌、当阳、枝江、长阳建立了5个农业技术改革样板基点,综合应用科研成果,取得十分明显的增产效果和示范作用,从而明确了科研方向,为以后的农业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年自然灾害及恢复期,全所干部职工以坚定的信念同全国人民一道共渡难关.在物资匮乏、生活困难、人员调减的情况下,坚持试验土地一厘不占,研究课题(3年近200个)不少,良种选育研究不停,除安排部分人员去开荒种粮、生产自救外,大部分人员坚持正常科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其间,认真总结自1953年开始试种双季稻以来的经验教训,试验推广“早籼晚粳”栽培制度,从而改变了全区历史上单一中稻栽培为“早、中、晚、双并存”的栽培制度,仅双季稻面积就发展到8万亩左右,水稻总产量由5亿斤提高到8亿斤左右.还坚持从南大2419变异种“早熟三号”中多代选育出“宜麦一号”,具有早熟、高产、抗逆、好脱粒等优点,适宜稻麦、棉麦、苞麦两熟栽培,累计推广面积达400万亩以上.油菜、棉花、红薯也都培育出适合本地种植新品种,在植保方面,引进红薯大屋窖贮藏,二次高剪苗技术,蚕豆病毒病的研究和棉花鼎点金钢钻及翠纹金钢钻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湖北省在两个方面的空白,其研究论文和资料被《湖北农业科学》刊登并被农科院选入教材.在推广绿肥、施用磷肥、配方施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深受群众欢迎.

其间,在稻、麦、玉米、油菜等作物上培养了一批批优良品种.特别是从晚粳“农垦58”中选育出具有早熟高产抗病、好脱粒等优点的中晚熟晚粳良种“宜粳一号”,1969年定型推广,累计推广面积300万亩以上.1971年其标本被选送到国家农展馆展出,扩大了知名度.

1976年农科所率先引进“691”中稻良种,经在海南岛单株分蘖、繁殖栽培,使之成为全区中稻主要当家品种,每年栽培面积均在百万亩以上.至今经久不衰,同时,还选育出“宜早二号”“宜中一号”等数个水稻良种,“65枝8”“26棉”等一系列作物的优良种,在选育新品种的同时,积极引进鉴定国内外优良品种,系统研究推广新型栽培技术,土肥研究示范,深度研究攻克农作物病虫防治.特别是在水稻白叶枯病的研究和抗性鉴定工作上居省内领先地位,玉米丝黑穗病的调查和研究,填补了我省玉米丝黑穗病研究的空白等.从中挑选培养了一批过得硬的科研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经验.

在克服创所、搬迁、自然灾害、“”动乱的同时,市农科所还面临着科研经费长期短缺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自1963年至1984年,每年动员干部职工自力更生,共找门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平均在两万元以上,其后,随着改革的深化,在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中,由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科研经费仍然相当困难,广辟门路,共聚财源.当年就有邓红军、田明望等主动“断奶下海”,率先实行承包,科技开发部也先后在问安、江口兴办两个经济实体,各课题组也积极进行创收活动.当年,全所共创收20多万元,利润达7万余元,有效弥补了科研经费不足的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农科所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科研队伍素质得到快速提高,科研设施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成批涌现,示范效果越来越显著,农科院的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初期,在市农业局和所领导的带领下,举改革旗,走改革路,做改革事.坚持一手抓科研设施改造完善,一手抓科研项目上台阶.在科研设施改造上,所里抽出专人组成专班,集中开展设施、设备的改造完善.据统计,到1984年,全所完成土地整治面积达40%多,整修堰塘近1.2万平方米,挖饮水井一口,深49米,修所部至港口公路7公里;架设到所部高压电线,通信线路并进行低压线路改造、新建维修办公、科研用房7000平方米以上,购置各种运输车辆3台和部分科研设备等.改善了科研环境和工作条件,促进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积极性.

在科研项目上,以人才培育为重点,以优良品种选育、引进为主导,栽培技术、植保、土肥同步进行.全所科研队伍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了三分之一,科研人员培训效果明显.从1980年套改到1984年底已有中级职称的达4成,初级职称达2成以上;本科人员占了一半以上,中专文化占了4成.科研项目上,一是坚持项目课题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到1984年底开展课题研究达300个以上,为品系选择、良种选育积累了经验.二是继续跟踪选育研发本地良种,育繁杂交水稻、玉米新品种.全所干部职工废寝忘食,亲力亲为,忘我无私地潜心研究,于1979年第一个自选自育晚稻良种“晚粳105”获得成果,经行署验收,获得宜昌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极大地鼓舞了科研积极性.1980年玉米单交种“大莫”经省政府正式鉴定,定名为“宜单一号”,1981年晚粳105经省正式鉴定,定名为“鄂宜105”.1982年初,宜昌地区农科所分别宜昌地委,行署和省农牧业厅表彰为“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玉米“宜单一号”,油菜“农林43”被省政府分别授予科学技术推广二、三等奖.次年,“鄂宜105”被农牧渔业部授予“科学技术改进”一等奖.1984年,宜昌地区农科所水稻组被地委、行署表彰为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尚国强为先进个人,全所18个科研项目被授予宜昌地区农业科技推广奖.到1984年底,累计获奖项目25个,其中省部级奖励4个,地区级奖励6个,重大成果15个.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科院(所)机构也不断充实提高,科研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科研项目质量不断升级,科研人员的传统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农科院的面貌不断升华.机构不断充实提高,1987年宜昌地区农科所升级为副县级事业单位,机构内设一室两科五个研究室,在职职工110人.1992年4月,宜昌地、市合并后,宜昌地区农科所更名为“宜昌市农科所”,仍隶属市农业局,8月成立宜昌市农业科技开发部.1993年2月,市政府决定将宜昌市和宜昌县的农科所合并组建新的宜昌市综合农科所.9月,更名为宜昌市农科所,内设1办4科,2个基地,7个研究室,另有3个经济实体.地址设点军区江南路.因新址在建,次年所址由四岗搬迁到宜昌县桥边镇原宜昌县农科所场地开展工作,2000年初,所新址建成交付使用,所部一次性搬迁到位.

2005年和2007年,市农科所玉米、水稻研究纳入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获得4个创新岗位,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宜昌综合试验站依托市农科所建设,两个项目单位每年获得数十万元的科研经费.

2008年9月,市委、市政府批准以市农科所为基础组建宜昌市农科院,同时挂“宜昌市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的牌子.市柑研所、蔬菜所挂靠市农科院,随之,市良种场撤销建制整体并入市农科院,作院分支机构“四岗试验站”.市农科院还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地市农科院(所),还是国家现代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和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省现代农业专业技术体系晚熟脐橙和夏玉米综合试验站、国家和湖北省指定的水稻两病抗性鉴定单位.是省科技创新成员单位,省科技攻关成员单位和省农业科技创新品种育繁基地,宜昌市首家农业院士工作站,市魔芋、水稻、玉米研发重点实验室和专家产业基地依托单位,湖北省魔芋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科技队伍素质不断提高,通过数年对科研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任职资格和任职资质.到2017年底,全院已有正高职高级农艺师10人,其中二级岗3人,高级农艺师17人(还有2人已取得资格未聘),中初级职称41人.其中博士生学历1人,研究生20人,本科26人.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研究成果由良种良法向有自主产权的专利品牌发展.1986年农科所研究的省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发现及研究项目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科技进步特等奖.建院60年来,全院(所)累计获奖167项,其中表彰类88个,颁发各类证书75个,科技发明专利证书4项,奖励证书中,部省级69项、市级98项.

科研精神得到发扬光大.60年来全院科研人员坚持信念、锁定目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培养练就了一支有理想、有信仰、有素质、有风尚的农业科研队伍.其中,有被称为科研工作“领头雁的”历届院(所)领导;有被称为“泥土匠”的核心研发人员;有被称作“候鸟”的海南育种人员,有被誉为“老黄牛”的无怨无悔的后勤人员,他们共同塑造了农科院(所)独有的精神:忠于国家、顾全大局、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忠于事业、兢兢业业、艰苦求索的敬业精神;忠于单位、协作创新、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等等,在宜昌农业科研事业的历史长河中,树立了一座“无言的丰碑”.

三、未来更美好

60年的实践与积累,为宜昌农业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宜昌市农科院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加快 “宜昌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宜昌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点军土城)”,宜昌粮油作物试验基地(枝江四岗)、国家水稻特性鉴定站、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和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5个综合试验站等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科研综合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宜昌农科院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

科学研究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科学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科学研究方面论文范文。

1、给排水科学和工程论文

2、科学期刊

3、海洋科学期刊

4、科学教学论文

5、科学杂志社

6、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