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准扶贫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和精准扶贫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扶贫路径类论文范文例文

这是一篇与精准扶贫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精准扶贫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扶贫路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务院提出了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列为扶贫攻坚战役的“五大工程”之一.201 1年我国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首次将教育扶贫放到了突出地位,强调了教育扶贫的阶段性任务.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由于自身对接产业和岗位的特点,相比较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教育扶贫的功能

职教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摆脱现状.在全国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超过50%的人只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贫困家庭孩子的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大多数贫困家庭是由于缺少技能摆脱不了贫困的状况.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治愚”和“扶智”的根本手段是发展教育.而职业教育是摆脱贫困,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手段.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孩子通过参加职业教育,可以掌握一技之长,学会致富脱贫的本领,实现高质量就业并带动全家脱贫.

高等职业教育是典型的“造血式扶贫”,能够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编制的《2017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2016年这五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所占比例保持在50%以上.这说明高职教育为广大农村学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职教育成为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改变了贫困家庭的孩子的命运,实现了贫困学生的自我发展,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扶贫的路径

目前,职业教育扶贫工作主要是依据政府主导的政策安排来实施的.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包括职业教育学生学费减免政策、职业教育学生助学金政策、职业教育体制及其办学改革发展政策,落实对高职院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的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保障农村困难学生接受中高职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按照政府的专项职业培训项目支持政策,对农民、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随着全国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扶贫的主要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职业院校贫困学生的教育扶贫.目前,我国对职业院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包括“奖、助、贷、勤、补、免”六个方面,资助体系基本覆盖90%的中职学生和20%的高职学生,全方位的资助体系减轻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经济负担,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使教育脱贫得以实现.另外,职业院校发挥自己培养专业技能的教育优势,通过对贫困在校学生的教育教学,提高了贫困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有效解决了贫困学生及家庭的贫困问题,这是造血式扶贫的主要途径,这也是职业院校教育扶贫的主要内容.据《2017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以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2016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1.5%,相比2012届提升1.1个百分点.高职学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与其半年后相比均有明显增长.这说明,职业院校通过教育培养,能够有效改变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

2.对贫困地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我国精准扶贫对象约5000万人,而根据《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6年末,我国16-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65.6%.按此比例折算,贫困人口中适龄劳动力人口约近3300万人,排除病残人口,也有约3000万人,这部分人即是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这些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落后表现在文化层次、生产技能、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职业院校都利用自己的师资、专业等优势,对这部分贫困劳动力进行了广泛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向其传授技术技能,使其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如陕西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自己“宝鸡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基地”的优势,在对口帮扶的千阳县举办了陕西特色产业扶贫电子商务短期培训班,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进行电子商务产业、网店运营等方面的培训.

3.对贫困县镇培训机构的帮扶.我国各县中心城镇都建有中职学校及其培训机构,这些学校和机构也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大多数中职学校和培训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师资水平较低,教育服务能力普遍不高,无法让受培训者接受较好的职业技能培训.因此,地市一级的高职院校对贫困县中心城镇的中职院校及其培训机构在师资培训、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上进行帮助,也是目前高职院校精准教育扶贫的主要路径.如湖南省从2015年起高职院校与贫困地区农村职校“对口帮扶”,13所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对口帮扶13个贫困县职业中学,在县域产业、学校办学理念、特色专业群建设、教师培训、对口招生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精准帮扶、促进了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的建设和水平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教育扶贫中的主要问题

1.高职院校扶贫能力有待提升.对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提高技能水平,增强就业与创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特色优势所在,也是广大职业院校教育扶贫的主要目标.如果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不高,不能传授给学生先进的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那么这一教育扶贫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据《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在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上缺乏自信,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的职业资格框架没有建立起来,一些地级市所属院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一些职业院校只重视教育规模而忽视市场需求,没有对毕业生就业信息及时反馈,势必造成教育和市场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不符合岗位需要,影响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高职院校在精准扶贫中教育扶贫的成效.

2.高职院校教育扶贫动力不足.目前,职业院校教育扶贫工作,特别是教育服务“三农”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精准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职业院校主要是按照政府的安排和规划,具体的组织实施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经费支持较少,投入成本高等原因,使得培训工作很难有系统的规划和有目的性的统筹,往往流于形式.有些高职院校对贫困农村地区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由于扶贫对象的不理解、不支持,很难深入有效地开展.很多高职院校在教育扶贫工作中追求对贫困地区的慰问、捐赠等周期短、见效快的教育扶贫活动,只注重表面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甚至有些院校将教育扶贫工作作为扩大学院影响的形象工程,严重背离了职业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精准扶贫中的应有职责.

3.职业院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职业院校在对贫困地区农民进行培训时,在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地方特色.如对不同地区的贫困农民进行培训时,应有体现区域产业特征的课程和内容,但由于缺乏对地区产业情况的了解,往往是“一刀切”,千篇一律;扶贫对象的话语权、选择权缺失,使得他们的意愿不能有效表达,也造成培训课程的设置失去了针对性,影响了扶贫对象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培训课程安排时,更多的考虑本校的师资水平和专业特点,较少考虑贫困地区的实际.这些情况都使得职业院校在培训课程体系上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制约了职业培训、精准扶贫服务“三农”的实效.

四、完善职业院校教育扶贫,发挥精准扶贫实践效能

1.提升职业院校教育扶贫能力.高职院校扶贫能力的提高,既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也是高职院校参与精准扶贫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的扶贫能力,主要是指高职院校自身贴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能力.高职院校扶贫能力提高的过程,就是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过程.我国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对三农的贡献是不同的,越是经济落后贫困地区,越要求地市级的高职院校要有较强的教育扶贫能力,贫困地区的高职院校只有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加强自身的基础能力内涵建设,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带动贫困学生和贫困家庭脱贫致富.高职院校可根据不同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开放的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为片区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和掌握实用技术的农民.

2.创新高职院校教育扶贫模式.根据国家政策的安排和精准扶贫目标的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应当不断摸索扶贫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创新教育扶贫模式.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可以引入“特色扶贫”和“定群扶贫”的思路.特色扶贫,是指不同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特色专业和资源特长进行教育扶贫,如电子商务专业可以对贫困地区的农民开展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训.生物系农学专业可以开展农作物栽培技术、牛羊饲养技术和牲畜疾病诊治等培训.而定群扶贫,是指高职院校应充分调研所在地区和扶贫对象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特色教育培训项目,如针对农民的农业生产培训、针对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的培训,针对转移农民的培训、针对农村企业经营者的培训等.还可以承接城乡富裕劳动力专业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培训等项目.

3.完善职业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把教育培训的超前性、导向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是职业教育培训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培训课程设计上,应该既要注意灌输先进科技知识与劳动技能,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又要注意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组织教学内容.职业院校要根据贫困地区在区域产业分工布局中的位置、区域自身产业分工演进的特征,分析人才培养的内容与重点,确定职业教育扶贫的方向和内容,强化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在培训课程设计上,既要有职业技能类课程,又要有就业创业精神方面的课程;既要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的技能水平,又要改变贫困人口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意识;既要着眼于国家和市场的大环境,又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和产业特色;既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又要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此为导向,形成基于贫困地区长期发展目标相配套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具体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实施方案.[基金项目: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创新教育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JY-1735]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结:

关于精准扶贫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精准扶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精益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