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跟不分享就是自私有关论文范本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分享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不分享就是自私

经常会听到妈妈抱怨说, “我家孩子怎么这么自私,都不愿意跟小朋友分享他的玩具.”孩子不愿意分享就被贴上了“自私”的标签了吗?真该是这样吗?

文 平果(浙江大学教育学硕士,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HFC家庭教练)编辑 成辉美编 徐燕芬

妈妈来信

孩子太小气,啥也不愿和别人分享,咋办?

我家娃今年3岁了,啥都好,就是太小气.那天给他买了辆新的小汽车在广场上玩,过来一个小妹妹觉得很新奇,刚想去拿,就被他一把拽到自己怀里了.小妹妹的奶奶一直笑着说:小哥哥借我们玩一下.我也在边上好说歹说,但他就是把小车子护在怀里,怎么都不肯借.真是太尴尬了!

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孩子的这种表现算不算“自私”?

首先,特别理解这位妈妈当时的处境和难处,很多家长碰到类似的情况,都会感到尴尬和犯愁.只是孩子所处的年龄层和思维发展阶段,是没有办法理解我们的处境和感受的.那要避免这样的尴尬,帮助孩子发展出乐于分享的品质,具体又该怎么做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步一步来解析.“这是我的,谁都不能拿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

我们成人会有分享意识,并且知道“借”是会“还”的,并不是真正失去.但是对于小小孩儿来说,他们并不理解这样的概念.受思维发展特点和社交经验的限制,一样东西到了别人手里,对他们来说往往就意味着“失去”,而这样东西如果还是自己特别喜欢的,那就更不忍“放手”了.所以,即便你说“是借给妹妹玩的”,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失去”;如果他曾经还有过“借出去的东西想要却不能及时要回来”的经历,那么让他下次再分享就更难了.

此外,3岁左右的孩子,其实正处在“物权意识”的敏感期,也就是说,他们正在学习和感知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我的”东西,孩子会希望能拥有彻底的支配权,即我自己来决定怎么用,给谁用,这也是在发展最初的“人际边界”意识,理清“我的”和“你的”的区别.充分体验“拥有”的感觉,会让孩子今后豆有底气地“给”

在传统意识的影响下,我们会觉得“给予”是美德.这本没有错.但如果自己还“缺”着呢?那还要不要给予和分享了呢?比如你饥肠辘辘,手里还有最后一个刚够你吃饱的饼,这时你是给自己吃呢还是给别人吃呢?

是不是很犯难?也许出于人情、出于面子或其他种种原因,你会宁可饿肚子,也把最后的食物分享给别人,尽管心中经过了一番挣扎.但是,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这样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明明心中很想要或者不舍得,但却依然把想要的拱手让人的事例,甚至有时候面对属于自己的机会都不敢争取的情况,因为觉得“谦让”是美德.如果你觉得无所谓,那也OK;但如果你心中明明有很多不舍的话,那样的“舍”和“让”是不是会让你很痛苦?因为当一个人内心还“缺”的时候, “给”是缺乏底气的.

所以,给孩子的东西,让他充分体验“拥有”的感受,让他从小知道,属于“他的”,他有权决定和支配,当他内心充足了,不缺了,才会让他今后更有底气地“给”;在面对“取舍”的问题时,他才会去做更符合他自己内心真实需求的判断.

保护孩子“拥有体验”的同时,如何缓解成人的“尴尬”

我们要保护孩子的世界,让他能够按照他所处年龄阶段的需求来成长,但同时作为生洁在社会群体中的我们,在面对他人质疑的眼光时,确实会引来一定的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不妨尝试以下做法:

出门前先和孩子商量,带哪些玩具是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交换、分享的.事先和孩子商量好的事,孩子会更愿意配合.

带上一个沙漏,当碰到别的小朋友想玩孩子手里的玩具时,不妨蹲下来用尊重和商量的语气对孩子说: “宝贝儿,你的玩具果然特别有趣,××也想玩,你看等你玩好了,可否借XX玩一下.”然后拿出沙漏,说: “比如借他一次沙漏的时间,当沙子全部落到下面后,就要回来,你看怎么样?”用沙漏具象化时间,当孩子对“自己多久能拿回来”有更清晰的了解后,会更愿意暂时“借出”自己的东西.

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不管用,那请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可能对自己的玩具还没有充分体验到“拥有”的感觉,那就更需要帮孩子确立好“我的”概念,不妨友善地告诉对方: “真抱歉,我的孩子还没有做好分享的准备.”

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与孩子的成长相比,我们的面子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的一言一行在时刻影响着孩子对自a、对他人的看法,并帮助他形成对自a、对周遭环境的认知和翔断.

分享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分享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分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