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类本科论文范文 与高品质课堂和做课浅见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本文是一篇关于课堂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高品质课堂和做课浅见

《教育与教学研究》编辑部推出了一个争鸣话题——“高品质课是‘做,出来的吗?”该话题涉及了三个密切相关的内容,即追问:何谓高品质课堂;反思:“做课”对日常课堂提质的作用与影响;怎样构建日常课堂.从三个内容看,是具有争鸣性的,但仔细品味三个内容对日常课堂的凸显及三者之间的关联,不难发现,这个争鸣的话题中已经透露出了命题者教育务实的倾向,即日常教学课堂才是教育的重点,任何形式的课堂提质方式与手段,最终都应回归到日常课堂学生学习质量上来.若然,则这个倾向正与我的想法一致.下面根据自己多年的亲身教学、评委和本科教学督导经验,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高品质课堂之源

关于高品质课堂的说法虽多,但大致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纲领式的,类似于听课评分表中分类规定的计分标准或刚性要求.另一种是经验之谈,是在遵守课堂教学大规律的前提下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其中不乏具有个性特色的经验和方法,但这些往往只对一部分人起作用,甲老师可能运用自如,乙老师用了则非但效果不好,还会弄巧成拙——别人教的曲儿唱不得.因此以上无论哪一种,虽然从理论上讲都没有问题,道理谁都懂,但一旦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都成了纸上谈兵,课堂品质好的仍然好,差的依旧差.

窃以为,高品质的课堂,简单地说就是最大程度、最短时速、最佳效果地实现教与学之间的互动,达到预期课堂目标的课堂.其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直接或间接的课堂互动是检验教学品质的重要环节.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课堂品质的高下与否,主要看教师.教的内容不充分、方法不得当、手段不高明,所费时间过长,学的质量就注定不高.学生通过自学或校外补课取得的好成绩,基本与课堂质量无关.

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存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人生的各个阶段,不仅仅限于学校的课堂.但和任何其他教与学的关系一样,学校的课堂教学,即我们这里所说的狭义的教学,也绝非通过简单的谈谈、听听、论论、学学就能提高的,提高课堂品质的关键更在教师的个人修行,同时也受到教师先天禀赋的影响.

提高课堂品质,源于两个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一是教师与生俱来的讲授天赋和对教学事业的热爱,这一点十分关键.这就像演同一部戏,甲演员一上场就能抓住观众,乙演员却咋看咋不是那么回事一样,这是天赋导致的差异,与教师年龄的关系不大.二是需要教师长期的专业相关知识和教学经验积累,这就像新演员和老戏骨的差距,在天赋相同的条件下,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也可以提升课堂内容的质量,从而拉开教师之间的差距.这两个条件,前者是先天的,可以改善,但很难发生质变;后者是后天的,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提高.二者缺一不可,但在后天努力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天赋好的教师提高更快.

以上分析能给学校录用教师提供一定的启示:如果单纯从教学而非科研的角度看,录用新人时更应侧重于选择那些教学天赋好的教师,而不是条条框框式地关注所录用人才的学历和科研成果等.或者,在出身与科研背景相同的条件下,应将教学能力作为录用新人的重点参照,当然,这还要具体看学校的性质.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即即使在重视科研的大学中,已有了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教学兼科研型的职务晋升标准分类,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教育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教师各有所长的规律.在中小学中,课堂教学质量比用于个人晋升和提高单位地位的科研等更为切合实际.

认识到这个问题,就能从进人层面率先把握住课堂品质的源头,从而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我们并不否认教学与科研互相提升的规律,理论上讲,科研成果好的教师教学质量也应该好,但教学的长期实践证明,实际上并不尽然.教学与科研密切相关,但毕竟各有区别,不能一概而论.所以用人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所需录用人才,人才录用过程的现场试讲环节不可或缺,这里说的试讲不是说课而是讲课.

所以,关乎单位排名和教师职务晋升的体制等因素,在无形中降低了对课堂教学的重视,进而也无形中降低了教学的地位、淡化了教学的作用,分散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投入精力与热情.大学本科教学如此,中小学教师,甚至管理人员的晋级也与科研密切挂钩,这不但影响了单位的用人标准,也势必会影响到一线教学的教师本人.

二、做课对日常课堂提质的作用与影响

这个问题提得很到位,因为其关注点是日常课提质的大目的,而非“做课”这种形式或手段.相对于日常的备课,“做课”似乎是一个新兴的现代教育名词,但剥去其外在的形式,本质上并不新,现代人所谓的做课,原来就叫作“备课”.若从备课的教师数量上分类,备课可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方式,而其中的集体备课就很像现代所谓的“做课”,只不过时代又赋予了“做课”以新的内容和形式,使其变得更加程式化、形式化而已.而且目前做课的目的,主要侧重于讲课比赛或课程展示,有凸显教学人才、树立教学标杆的“样板”性质,仅就此点而言,做课与日常教学有些脱节.相对于此,备课的目的则在于日常教学.这个区别已经充分说明二者之间的孰重孰轻.

按照现代通行的说法,所谓做课,包含三个环节,即说课、做课和评课.但这种说法交代的并不清楚,其中的“做课”部分与大题目重合,不知所云.应该叫说课、讲课和评课.其中当众展示的说课部分,是做课和日常备课的最大区别.

理论上讲,“做课”的经验如果发挥利用好了,那么应该有提升课堂品质的成效,至少对参与做课的教师而言是如此,他们在此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实际讲授、听取意见和修改完善等环节,确实能够直观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且通过公开展示,作为观众的其他教师也能从中得到直观的间接收获.然而问题是,做课毕竟不是日常教学,前者重在展示或评比,只是偶尔为之之事,不但参与人数少、普及度有限、受众面也不广,而且在时间持续性上也远远不能与日常教学相提并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做课与日常教学虽不无关联,但性质和目的交集不大,做课也往往似风行雨后,活动结束了事情也就过去了,很少有人将做课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应用到教研室或教学小组的日常教学中.换言之,做课和日常教学之间仍处于两途的状态,“秀”与“用”之间并未实现实际意义上的接轨,实际上也很难实现接轨.

如果说做课能提升课堂品质的话,日常教学中新老教师的集体备课也照样能和做课一样,实现日常教学课堂质量的提升.研室的教师集体进行日常备课,完全可以达到提升课堂质量的目的,而且省去了做课的许多不必要环节和人力与财力投入.

基于做课与日常课联系和区别的认识,为了使做课更接近日常课或能够促进日常课质量提高,对做课提出三点建议.

1.说课不应带入课堂,也不宜作为用人参照.按照常规的理解,说课是说给同行专家听的,是在给学生上课之前备课的一部分,说课的目的是听取同行专家意见或建议,以便在进入实际的课堂教学之前改进提高.在传统的日常特别是备课过程中,这个环节是可以不写入教案的,是自然而然的,或者是不正式的.然而现在出现的一个误区是,说课环节已经被部分甚至全部地带人了教学日常备课现场,甚至日常的课堂教学,这是极不可取的.

说课内容是不应带到学生的课堂的,这就像演员不能把幕后的准备工作和程序在舞台上演一样,无意露出尚叫“穿帮”,何况是有意的?具体到各种讲课比赛,参赛教师也不应为了赚取评委的眼球而将说课内容讲给学生,若然,讲课的性质就变了.同理,说课也不应该成为学校录取教师的面试项目.

说课的内容是可多种多样的,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可以说大纲、说教材、说目标,也可以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说板书、说媒体等.这一整套程序,与传统的日常备课概念并无本质区别.说课在中学教学中有,大学教学中也有.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的直观感觉是,这些类似于大学本科教学日历中所要求填写的表格一样.我并非全然反对教学日历,教学日历自然有其多方面的方便与用途,但与课堂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不大.从教学实践中可知,日历完备的教师课堂质量也并不见得都好,反之也不见得不好,毕竟日常课堂不同于《百家讲坛》那样严格按照录制节目的时间和章节规,应有一定的灵活性,若完全依照教学日历授课,这个灵活性就丧失了,实际教学中,教学日历可以作为一种网上提前与学生沟通的参照,但带入课堂没有必要.同理,与之性质相同的说课环节也不应该被带入课堂.

对于日常教学而言,说课的意义并非不大,关键问题是,应搞清楚说课的意义究竟在哪里、目的是什么、应该说给谁听、不应该说给谁听.说课的内容,说到底应该是课堂幕后的东西,既然是幕后的东西,就只能是教师自己心中的尺度与内在参照.因特殊需要部分地透露给学生尚无可厚非,但像讲课比赛或人才录用那样全部公之于众,课程的受众就被无形成了评委、同行而非学生了.若然,方向和定位就全错啦,课堂质量可想而知.譬如看戏,受众的注意力一定是聚焦在演员身上,而绝非把导演、剧务、灯光、音响等一股脑儿地推到前台.同理,备课、说课等本来是教师自己讲课前的准备,为什么要拿出来影响学生,学生又不都是学教育学的,也没必要听你讲教学设计和方法.

几年前笔者当过某些单位录用教师的面试评委,其中就有说课环节,由于当时的被面试人尚不十分了解什么是说课,所以有的讲课,有的说课,标准都不统一.当说课人将台前幕后的东西一起搬出来时,至少笔者的感觉是干巴巴的、教条式的东西,远不如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讲课来得直观和解渴,而且,评委也不能依此作为判断其授课能力的参考依据.所以我觉得,学校录用教师的方式,现场讲课比说课更直观,更容易判断其实际课堂讲授天赋与能力.这就像电影学院招学生,直接出个题目、定个角色叫他演,远比听他讲计划、如何演更易于判断其能力与潜质.同理,教学比赛和课程展示中,学生和评委听的也无非是课程本身,而非是听他如何设计和“导演”的.评委通过听课来发现讲课教师的优点和问题,其实比听说课更直观.道理很简单,会设计会安排固然好,但这并不等于能讲好课,直接讲一次课可能更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你的训练方案评委并不关注.再说,你一讲课,幕后准备的不足自然就会暴露出来,明眼的评委不会注意不到.如今说课已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培训面试者说课的教育培训机构,有需求就有人提供服务,其意义究竟在何处尚不得而知.

2.讲课中不宜暴露做课痕迹.中国人说一件东西做得好,喜欢用“巧夺天工”“不着斧凿痕”“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来形容.用到讲课上也是一样,一堂高质量的课,在学生眼里应该像是长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当然教师都知道,课当然是做出来的,至少一开始是做出来的,但要尽量打磨到自然天成、浑然一体,尽量不要让学生感觉到做的痕迹.

备课具有“台下十年功”的性质,课堂需要的却是“台上一分钟”式的质量与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进入角色,不是时而做导演、剧务又时而做演员,更不应出现斧凿痕迹明显的低水平“穿帮”.我在网上看过一位影响颇大的大学者的公开视频课,其课堂上的斧凿痕和作秀感,就令人很不舒服,顿时降低了我对所谓大学者的崇拜感.首先,其讲授的话与PPT课件上写得几乎一字不差,换言之就是读课件或“背台词”,这一点学生也完全可以做到,体现不出老师范儿.其次是生硬的课堂互动——设计好问题、设计好提问,同时也设计好答案.于是,一名学生按预先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个问题,教师的PPT课件一翻页,问题的详细解答就“一”“二”“三”地出现在屏幕上,老师又照本宣科地“读”了一遍答案.太假了!如果不是预先设计安排好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准备好的答案不会如此完美的巧合.做的痕迹太明显.而且此“桥段”暴露的更深层次问题是,这堂课一定不是第一次给学生讲,反过来看,这些学生也不是第一次听教师讲授此节内容,而是经过了“彩排”.这到底是出于教育目的的讲课呢,还是为了讲课之外的其他目的呢?其教学的意义又何在呢?着实令人深思.既然展示课上如此,谁又能保证日常课上不会出现这样的做课痕迹呢?

但问题往往是,所谓的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视频课等,都很难消除“做”的痕迹,而有了“做”的痕迹,课堂效果就不会好,除非教师面对的学生是首次听课.但另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展示课往往不是随堂听课,而是集中在另一个大舞台上,让不同专业的教师同台竞技.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展示课听众的学生不是可以随便找的,因为有些课其他专业的学生听不懂,教师会很尴尬.于是,此前听过此课的“老”学生又一次甚至多次充当了听众.试想,首次听课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感觉和反应与第二次、第三次听时一定不同,不露“马脚”的可能性简直太小了.譬如,首次听课的学生对于新知识,无论是领悟还是困惑,面部表情和反应都是自然的,发自内心的.第二次听的学生则不然.没反应吧,课堂气氛不活跃;表现出都会吧,老师还讲个什么劲.于是只好在教师的预先安排下“表演”,表演也是“做”,学生又不都是学表演的,哪会配合得那么天衣无缝?所以,尽管做了预先安排,教师讲得依旧不自然,学生听得也不自然,戏演砸了很正常.

教学是个脚踏实地的良心活儿,它从来就不是作秀.好的教师是不愿意“彩排”的.换言之,他们是不屑于带着一班学生把讲过的课再展示给评课专家的.所以单位若真心想评课而非作秀走过场,就请评委们随堂听课,而非把教师的课拿到评审台上展示.

3.关于评课标准的把握.窃以为,评课是一种整体感觉,分项打分规定只能作为一种灵活参照.无论是听课记录本上.还是各类讲课比赛的要求中,都会有一系列的评分标准.这些标准当然好,但如果理解不正确,那么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方式和评委的打分.有经验的评委应该有这样一种体会,即心里对所听课堂先有一个整体印象分,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填写各分项的具体得分,这样打出的分数会相对客观.反之,如果先根据表格中的规定或要求一项项地打分,那么最终得出的总分很可能与前者的打分方式有差距,甚至是不小的差距.这就像改高考作文,整体印象会无意中左右评卷教师对各分项的打分一样.

不能说表上所列各分项的没有意义,其作为一种参照没有问题,但更应意识到课堂是一个整体的事实.而且,不同教师的个人课堂风格、学科本身的特点、课程本身的特点,等等,都会导致不同的讲授方式和特点.不一定非要像规定中的那样机械操作,讲课时也没必要像评课表中规定的那样面面俱到.这一点,讲课的教师和听课的评委都应正确理解. 4.关于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无论在展示课、教学比赛,还是日常课堂中,都被规定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要求,这是毫无问题的.上文中有一段对于高品质课堂的个人理解,即最大程度、最高质量、最佳效果地实现教与学之间的互动过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但前提是要正确理解什么是互动.对互动的理解不到位,就会产生误导.

什么是互动呢?为了把问题说清楚,在此也不妨将课堂互动做个分类,姑且分为无形互动和有形互动.教师教的内容学生听懂了,本身就是通过互动实现的.无形互动不是没有互动,而是因为这种互动不直观,或不如规定中的互动那样明显,姑且称之为无形互动.但这种无形互动往往会被评委甚至讲课教师本人忽略,因而被定位成所谓的“满堂灌”教学.另一种互动是通过小组讨论、师生问答的形式体现的,有的甚至要求或鼓励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去讲课,与学生“打成一片”,等等,由于很直观,姑且称之为有形互动.

坦白地讲,很多教师并不是这样理解互动的.他们理解的互动只是上文所说的有形互动,这样就会出问题.于是,课堂上会出现某些教师为迎合此要求而努力做到面面俱到的有形互动.如一节50分钟的课,有些教师的提问竟然多达40分钟以上,并以此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参照.这种做法或许有其道理,但至少我自己不喜欢.因为偌大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在听着师生间对同一个问题的重复性问答,而学生的知识高度、发言水平也不见得都好,音量也不一定能达到谁都能听见的程度,于是没有任务的学生就走神了,虽然表面上有了轰轰烈烈的课堂互动,但实际上并没有高效地解决问题,含金量低、信息量小,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但是如果按照评课表中的规定,教师则不但拿到了互动分,还拿到了课堂气氛分.这就形式主义啦.

互动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不能硬性规定,也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学科和课堂的具体需要而定.即便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也不能判定就没有互动.《百家讲坛》几乎都是“满堂灌”,你能说人家不好吗?在课堂上,有经验的教师会通过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甚至所坐的位置等,敏锐地捕捉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与理解程度,从而调整讲课的速度、节奏,并决定是否有必要提问和重讲等.难道这种既节省时间又高效的授课方式,不是一种更加高明的互动吗?太极拳中的划圈,有由大到小、由小到无的说法,功夫一层比一层深、效果一层比一层好,少了的是花架子,多了的是真功夫,这种内在的动,又有几人能真正理解呢?课堂的互动也是如此.

三、关于日常性课堂的构建

应该说,对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而言,任何形式的比赛也罢、展示课也罢,都应该最终服务于日常的课堂教学.日常性课堂的构建具有日常性、稳定性、持续性、长效性等特点,因此,作为教师这个具有明显良心活特点的职业而言,更应该将精力放在日常课堂的构建上,其中当然也包括对做课的经验的借鉴.

日常课堂的构建既是一个幕后“做课”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备课和讲课而不断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首次备课是一门新课构建的开始,其认真程度决定着所构建课程的起始高度,也是一名新课教师给自己定位的起跑线,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尽量做到充分、充实、条理而贯通.然而这还只是一个起点,作为一名职业教师,课堂品质的提高更在终生的修炼即长期备课上.

教师的先天禀赋很难改变,课堂质量的提升就只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和改善,而在这个使后天条件得以日渐改善的过程中,备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常的备课,又可分为临时性备课和持续性的终身备课两类.前者只是代表教师目前的水平,后者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不断改进和更新课件(或教案)并提升讲授水平的终身过程,是在现有水平上的不断积淀,是教师课堂品质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动能.认真备课只是第一个环节,备课充分,充其量也只是备足了“货”而已,是否能顺利地送到学生手里,还需要借助于一套相当于“传输系统”的上课技能.“货”备足了,并不代表课堂品质就提高了,但货不足,课堂品质一定不高.因为课堂品质高的标志是充分实现教与学的良好互动,即教师通过讲授尽可能地将备足的知识传输给学生,并能使学生尽可能地全部“签收”.在“货足”的前提下,讲授这个“传输过程”就成为课堂品质的关键.

教学规律证明,教师几乎都会经历一个从照本宣科到讲授自如的成长过程,这可以通过其对课件的依赖程度来判断.无经验教师的课件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他们离不开课件;就像新司机眼睛顾不上看路,却总盯着操控设备一样.有经验的教师的课件主要是给学生看的,他们像老司机,看的始终是路,根本不需要总是盯着操控设备,却能驾轻就熟,灵活应对任何突发情况.两者的差距所导致的教学效果相差甚远.即使在备课充分的前提下,也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无经验的教师尽管准备了三个小时的讲授时间,甚至把所讲内容的每句话都写在教案或PPT上,但是眼睛离不开课件,即使偶尔离开也不自然,不生动且不说,更糟糕的是,竟被鬼使神差地在半个小时内讲完了课,很尴尬!原因何在呢?是这辆传输知识的“车”驾驶得不好,节奏紊乱,途中事故频出,大量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颠簸掉了,剩下的七零八落,课堂一盘散沙,不丰满,不充实,语无伦次,枯燥无味;学生则如坠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还怎么“签收”呢?这就需要教师练练讲授技巧了.在这个传输知识的过程中,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更会使得原有的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有经验的教师,其课件中展示的很可能只是一个大纲或框架,如果照文字读完的话只需要很短时间,但实际讲授中,他们却能讲授几个小时,而且有血有肉有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关联,“拽拽耳朵腮动弹”.这样,课堂就活了,品质就高了.这就像跑长途客车,有的赔本,有的盈利.之所以赔本,是因为乘客还没到达目的地车就出故障了;之所以盈利,是因为在长期实践中训练出了驾轻就熟的好技术,不仅沿途中能随时捡到新乘客,车上始终满载,而且车还越开越自如,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讲课也是一个道理,教师讲得顺畅,学生听得舒服,课堂品质自然就高.

四、小结

不能不说,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每一种新现象,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但也不可讳言,每一种新现象出现之后,也会随之而来地产生一系列新问题,“做课”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其局限性就全盘否定,也不能因为其是新生事物就不加选择地大力推广.从事教育与教学者,应该正确看待“做课”、日常备课和日常课堂的关系,找到其与日常课堂构建之间的结合点,把“做课”的经验灵活地运用到日常课堂的构建上来,自然会对课堂品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只要我们始终把教好学生作为教师的目标,就一定能找到“做课”与日常课堂构建的结合点.反之,如果偏离了教好学生这个目的,采取任何方式都不会构建出高品质的课堂.这个原则不难把握,还是那句话,教师是个良心活儿,只需问问自己的良心便可.

课堂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课堂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课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高效课堂论文

2、父母课堂杂志

3、课堂内外杂志社

4、新课堂杂志

5、课堂内外杂志

6、父母课堂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