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与在联系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形成解释的能力《木笛》教学和反思类论文范文文献

这篇信息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在联系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形成解释的能力《木笛》教学和反思

北京市丰台区角门小学 孙勇玲

《木笛》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赵恺.赵恺是一位著名诗人,在诗人的笔下,这篇文章充满诗性,在文字的背后隐含着巨大的悲痛和丰富的情感.

一、解读——“联系”之中见主旨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课文?以往我们的解读是,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朱丹的爱国情、民族情,以往的设计我们也是围绕着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感情、认识朱丹这个人进行的.但总感觉除此之外,作者似乎还在向我们表达着什么.到底表达着什么?之前我们一直没有解读出答案.

这次,再次细读文本时,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了描写场面的段落.我们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既然通过“一段对话”“一身装束”“一曲笛声”已经表达出朱丹的爱国情,那作者为什么还要用这么多的笔墨写这样“一个场面”呢?

要想知道为什么写这个场面,我们就要先把这部分内容读懂:

“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荧荧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这句话中的“曙色”“萌动”“蓓蕾”“初绽”这四个词语,如果单看每一个词语,读到的就仅是每个词语的意思.但当我们把这四个词语联系到一起,就会发现它们都有“刚开始”“新生”的意思,从中我们就读出了“希望”.

“走近一看,竟是一个由孩子组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这三句话,作者写的是由孩子组成的这个方阵,并且孩子身披白雪,像“幼松林”.为什么又偏偏是“松林”?松,坚贞、顽强、不屈,这里说孩子们像幼松林,就是说孩子们像松树一样坚贞、顽强、不屈.

还有这句:“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红宝石般的泪”,这是悲伤的情、悲痛的心的表达.

希望、坚韧、悲痛,当我们把这些信息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觉得它们之间有关系,感觉似乎读懂了什么,但似乎还说不清楚.这时,我们又看到了作者赵恺所写的一篇文章《我为什么写作》,在这篇文章中,赵恺就告诉了我们他为什么要进行写作——“遗忘苦难,因而遗忘尊严.一个民族不会毁灭于苦难,而只会毁灭于遗忘苦难.”他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民族只有不遗忘苦难,才有希望,才有尊严.他就是要通过文学作品,唤起人们对苦难的记忆,传承民族的尊严.

有了这样的认识,再回到这个场面,将这些认识联系到一起,我们就读懂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场面,为什么要把朱丹放在这样一个场面之中: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朱丹没有遗忘苦难,孩子们也没有遗忘苦难;朱丹像梅花一样坚忍不拔,具有民族精神,孩子们像松林一样坚贞不屈;有了这样的孩子们,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民族尊严可以得以延续、传承.所以,这篇课文,这诗性的语言不仅仅是在写朱丹这样一个个体,更是在写一个民族;不仅是在表现朱丹的爱国情,更是在表现一个民族的希望.

所以,当我们把文内信息“曙色”“萌动”“蓓蕾”“初绽”联系在一起,就读出了希望;当我们把对松树的认识和孩子联系在一起,就读出了坚韧;当我们把文内信息和对作者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就读出了作者深刻的创作主旨.

我们在反思,之前为什么没有这样的解读?首先,是因为有些文本信息我们没有关注、没有获取到,信息量不够.其次,我们没有将文内信息与相关信息(如对松树的认识、对作者的认识)之间建立起足够的联系.因为缺乏信息,因为没有将信息融会贯通,所以没有形成正确的解释,因而没有解读出文本的深刻内涵.

这是我们对自己的反思,想想我们的学生不也是这样吗?这样的内涵是学生自读无法认识到的,因为学生还缺乏获取信息、形成解释的能力.缺乏能力,我们就要培养能力,而且要清清楚楚、扎扎实实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

二、教学——“联系”之中学方法

有了这样的认识,这次再进行设计时,我们围绕两条线进行:一条是内容、情感线;一条是能力培养线.两条线相融并行,通过内容、情感这个载体,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形成解释的能力.所以,内容、情感是途径,能力培养是目标.

围绕这“两条线”分“三个层次”来进行:

第一个层次:学习“一段对话”.

1.内容、情感方面:体会朱丹的爱国情怀.

2.能力方面:让学生清晰认识到是怎样体会到这样的情感的.

通过课前学习,我们发现全班同学都能通过一段对话(拒绝演奏)体会到朱丹的爱国情.尊重学生的认知,我们就从这部分开始学习,学生能从这部分体会到朱丹的爱国情,但是学生却不会有意识地去想:我是用什么方法,怎么体会到朱丹的爱国情的.所以,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通过聚焦“大屠杀”,通过引入资料,先让学生经历体会的过程,然后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正是因为你们联系了那段历史,所以你们就读出了朱丹的爱国情.

这是在有感性的体会之后让学生有理性的认识.在这里,我们不只是关注阅读的结果,更要让学生明确:我是用怎样的方法阅读,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第二个层次:学习“一曲笛声”和“一身装束”.

1.内容、情感方面:体会朱丹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2.能力方面:将文本信息与梅花、与历史联系起来阅读.

从一上课对课前学习情况的反馈看,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从这两个内容中体会到朱丹的爱国情.这是学生本节课学习的起点.为什么?是因为学生只知道这曲笛声表达了朱丹悲伤的心情,但是并没有走进朱丹的内心,没有去想朱丹为什么悲伤,没有把那段历史和笛声联系起来——因为学生对梅花缺乏认识,所以不能把朱丹的装束和梅花建立起联系.因此,课上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与梅花有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当堂阅读.

有了“一段对话”的学习认识,学生已有了联系阅读的意识,在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就能自发地结合着阅读内容进行体会,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联系着对梅花的认识,想到了那段历史,学生会发现这装束、这笛声原来都是爱国情、民族情的表达.

第三个层次:学习“一个场面”.

1.内容、情感方面:体会作者深刻的创作主旨.

2.能力方面:将文本信息之间,文本信息与松、与作者联系起来阅读.

要想读懂“一个场面”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但当学生有了“联系”的方法,将文内的四个词语联系到一起,联系着通过阅读材料对松的认识,联系着教师课上提供的对作者的介绍后,最终读懂了这段内容,读出了作者深刻的创作主旨.

三、反思——“学困”之时教方法

反思之一:当学生遇到阅读困难时,我要给学生提供哪些帮助?

“一曲笛声”“一身装束”中的爱国情,学生开始读不出来,课堂上为什么能读出来?“一个场面”这部分学生开始读不懂,课堂上为什么能读懂?作者的创作意图学生开始没有体会到,课堂上为什么能有深刻的认识?

这是因为本节课我们以学生的真实学习基础为教学的基本点,充分分析了学生能读懂的是什么、为什么能读懂,读不懂的是什么、又为什么读不懂.学生读不出“一曲笛声”“一身装束”中的爱国情,是因为缺乏对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和梅花的认识;读不懂“一个场面”,是因为没有将文内不同信息建立起联系,缺乏对松树的认识;没有体会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因为缺乏对作者的认识.总之,是信息量不够,没有在信息与信息之间建立起联系,所以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

信息量不够,我们就引导学生关注文内信息,就在阅读资料中补充相关的信息;没有在信息与信息之间建立起联系,我们就一点点引导孩子学习怎么在信息之间建立起联系.我们关注了阅读展开的过程,透过“困难”触摸本质的问题,知道该在哪儿省力、该在哪儿用力,因为“帮助”适时、适宜,所以学生呈现出了由“不懂”到“懂”的阅读过程.

反思之二:什么时候教方法最恰切?

课前,从“一段对话”中学生能读出朱丹的爱国情;课上,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出是通过联系了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的方法读出了情.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学生有些沉闷,有的同学有些茫然.在聆听了专家的点评之后,我们在反思:在这里,学生已有了阅读理解,再让学生去反观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才有了这样的理解,难度太大,并且是在为获得方法而进行回顾,而不是因需要,用方法阅读之后的自然获得.

什么时候教方法最恰切?在学生真有困惑,真不懂时,在需要时,在运用之中伴随着明确的活动时.在用中教、在用中学,这样的方法获得时机才最为恰切.

能力培养需要过程,我们要将能力培养分解、细化成一片片的树叶,每一片树叶就是一节课,《木笛》这节课,这片“树叶”,就是通过“联系”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形成解释的能力.

信息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信息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信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

2、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3、生物信息学论文

4、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

6、移动信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