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和从《季氏将伐颛臾》的教学认识孔子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本论文可用于教学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教学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从《季氏将伐颛臾》的教学认识孔子

对高一学生来说,《季氏将伐颛臾》文章不长,注释细致,除了一些文言特殊句式,文句疏通上并不难.从选文出处看,文章出自《论语》,学生初中学过《论语十则》,对《论语》对孔子都不算陌生.《季氏将伐颛臾》相较之前篇章要长许多,《论语十则》更侧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品格养成,而《季氏将伐颛臾》则试图通过孔子师生之间的严肃对话来宣扬孔子的政治主张.从选文主题看,学生很少在语文教材中接触到这类政治话题,我们一直倡导“公民教育”,希望为社会培养有高度责任感与参与意识的现代公民,可现状又让我们不断反思,我们的教育不过出产一批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参与到这篇文章的讨论,勾勒孔子理想的社会形态,了解其奔走的一生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这对教师对学生都有别样的启迪.

[教材解读]

《季氏将伐颛臾》安排在苏教版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专题的“经世济民”板块.整个专题选文从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到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作者都不再是单一的“文艺圈”专事文学创作的人,更醒目的多是他们的政治身份;选文主题也不再专注于个体的情感表达与命运诉求,而是站在了政治文明推进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平台上.

那么专题用意也很明确,希望学生在埋首学习之余,抬头看看古今中外这些为了政治理想、为了社会进步而以笔为戈、奔走呼号、燃烧一生的人们.一个人的力量看起来是那么的渺小,在时代的狂澜前又是多么的无助,我们似乎已惯于感慨自己的无力,惯于为了小我的安身立足而营营役役.可看看这些先辈们,他们确实以一己之力改写了历史.人类社会若无这样的脊梁,万古如长夜.当然,选文也绝不是鼓励个人崇拜.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个体应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个人禀赋不同,能力有别,未来所承担的社会分工不同,但对社会的责任感无有贵贱,不分高下,这种公民意识应当在学生时代就予以培养,而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责无旁贷.

回到《季氏将伐颛臾》,作为中国人,我们理所当然觉得孔子距离我们很近,可实际上,当我们在谈论孔子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呢?是那后世帝王家追赠的“圣”、“王”头衔与金光耀眼的冠冕?还是那后代大儒们、卫道士们层层附会、奉若神明的治世良方与行为教条?恐怕真实的孔子远没如此官运亨通,他那上至君王近至弟子都不愿尊奉的学说,想来也不乏他个人天真的理想主义.不知道孔子训话完毕后,冉有、季路是不是便回去阻止了季氏攻打颛臾,可就二人“负隅顽抗”的架势看,挨训归挨训,“有事于颛臾”是势在必行的了.如此看来,孔子可实在不算是一个成功的政客,可我们想到他,依然感动,提起他的理想,依然仰望.褪去所有神圣的光环,他不过是一个为了美好的政治蓝图、社会理想而不断奔走,并为之喜怒哀乐的有血有肉的“人”.然而,能将那份“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到底,他便注定了是一个伟大的人.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字词,掌握文言文固定句式:

(积累实词“是、疾、过”,特殊句式“无乃……与”、“尔是过”、“何以……为”,成语“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

2.理清文章脉络,感受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3.明确孔子政治主张,感受先贤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重点难点]

1.理清孔子师生的矛盾所在;

2.理解孔子“礼”与“仁”的政治主张.

[教学方法]

1.讨论法,于研讨之中明确孔子的辩论艺术;

2.归纳法,于字里行间归纳孔子的政治主张.

[过程设计]

一、导入

关于《论语》其名,《汉书·艺文志》记载,“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即依次编辑众人之语.该书成于众手,相对忠实地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李零说,《论语》有个优点,就是没有后人的那种虚伪劲儿.书中人物,夫子也好,十哲也好,都是普通人,嬉笑怒骂,毫不遮掩.谁说伟大导师就得高大全,圣门弟子就得身披光芒?他们师生在一块儿,学生顶老师,老师骂学生,都被记下来.[1]

《季氏将伐颛臾》便真实还原了孔子与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论辩.辩论因何而起,谁是谁非,又谁输谁赢?跨越千年,让我们回到杏坛之下的论道场,一探师生之辩的原委,一览先贤风采.

二、文本探讨

(一)标题“季氏将伐颛臾”交代了哪些信息?

明确:交代了辩论的起因与政治背景.当时的鲁国政权动荡分裂,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家独大,鲁国公室则日渐衰微,为权臣左右,史称“三桓犯上”.季氏攻伐颛臾,表因是觊觎颛臾土地,铲除军事威胁,实则是担心鲁君与颛臾形成掎角之势对付自己,攻伐颛臾实际是为了与国君分庭抗礼.

关于战争性质的认定,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敌:等级相当)国不相征也.”季氏的这一场战争,既非出自其“上司”鲁国国君之令,攻伐对象又地位相当,是彻头彻尾的“不义之战”,是“天下无道”的真实写照,完全违背儒家的政治原则.

(二)第一轮P K: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冉有、季路是如何交代的?孔子态度如何?

明确:冉有、季路当时都出任季氏家臣,前来面见老师,对此事的汇报是“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什么事,不明说,语焉不详,闪烁其词,似乎心虚地想将此事轻描淡写地掩饰过去.

孔子则开门见山,他说,“求!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二人之中,冉有担任季氏宰,权位高于季路;能力上冉有长于政事,善于钻营,季路以勇著称,不善谋略,孔子有理由认定冉有在战事发动上负主要责任,因而矛头直指“求”(冉有,名求,字子有).“尔是过”为宾语前置句,意为“责备你”;“无乃……与?”意为“恐怕……吧!”,推测语气之中,诘问之感强烈,直接表达出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一事的强烈反对.自己的学生充任季氏家臣,却听任此事成行,说不定还直接参与到战事的谋划,孔子对他们的姑息甚至怂恿压抑着强烈不满.

责备之余,孔子理性阐述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颛臾曾受先王东盟主之封,不应伐;颛臾在邦域之中,已是附属国,不必伐;颛臾又是社稷之臣,不可伐.既然如此,又“何以伐为?”孔子质疑得入情入理,反诘得天经地义,两位学生顿时招架不住.

(三)第二轮PK:面对老师入情入理的反对与责备,冉有如何应对,孔子又如何拆招?

明确:站在儒家政治立场上,季氏伐颛臾“无道”无疑,冉有作为孔子高徒,本就心知肚明.面对老师责备,他无法正面接招,便以一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搪塞——“是主人季氏想要这么做,我们做家臣的也没什么法子”.将发动战争的责任都推到季氏身上,企图逃避指责.

孔子对学生推脱责任的态度相当不满,第二轮对话语气强化到驳斥.他先引用上古史官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一个做臣子的,有能力就担任职务,无能就辞职,绝不应尸位素餐.季氏伐颛臾是“无道”,冉有、季路便应阻止,既然阻止不了,这本身就是无能失职,可这两个学生不仅不以此为羞惭,反而用事不关己的态度来推卸责任,这是一向强调“在其位谋其政”的孔子绝对不能容忍的.

接下来孔子连用两个比喻来强化论证:“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决策失误如盲人,家臣应负起“相”(辅佐)的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征伐兴祸如猛兽出笼为害,颛臾无端遭祸如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呢?相当于看守者的家臣自然难辞其咎.

由引用到比喻,都在批驳冉有逃避责任的言论,斥责二人的严重失职.

(四)第三轮PK:面对怒气渐盛的老师步步紧逼,冉有、季路如何招架,孔子如何应对?

明确:装糊涂、推卸责任都不成,理屈词穷的冉有道出了理由——那颛臾城池又坚固,又接近季氏的封地费,对季氏构成了威胁,现在不消灭它,必然遗患季氏子孙.

冉有此刻的坦白,无疑又露了个馅——之前都是在敷衍、狡辩.孔子的愤怒到了顶点,先立刻在人格上抨击了弟子矫饰:“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心鬼胎,觊觎人家土地,却找借口说是别人先对自己构成威胁,颛臾简直躺着也中.冠冕堂皇地拨着利己的小算盘,这样的伪君子实在为孔子所不齿.

批评之后,作为老师,孔子破中有立,还得给学生讲讲道理,于是再一次描绘了他那周礼治下的美好社会,对内要“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外要“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其实追求的是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发展,涉及经济、安全、外交等几个层面.这样的理想,想来不是孔子第一次对弟子陈述.因而畅想之后,孔子看看眼前杵着的冉有和季路,大概又动了气,接着指出二人之误:远人不服不能来,是无德;分崩离析不能守,是无能;谋动干戈于邦内,是兴乱,这是对儒门理想的背叛.在那礼崩乐坏的乱世中,孔子苦苦寻觅的救世良方便是“克己复礼”,宣扬“礼”、“仁”主张.周游列国推行学说时,孔子已是处处碰壁,累累若丧家之犬;他从事教育,本想让学生传其衣钵,而此刻,他寄予厚望的高徒们却公然背叛了他的原则.整部《论语》,孔子情绪很少这么波动,但设身处地想想,他的严厉、愤怒、失望便可以理解,那句“今由与求也”的责备,大概充溢着深深的伤感与无奈.

最后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是宫室的屏帷,指鲁君所在.冉有道出了攻打颛臾的表因,孔子则进一步揭示了隐情:季氏表面上忌惮的是颛臾,实则担心的是鲁君,他怕国君以颛臾为内应,收拾自己,便想先下手为强,灭了颛臾,削弱公室力量,好与国君分庭抗礼.孔子以他敏锐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冉有、季路无异于助纣为虐.

三、拓展讨论

试猜想,约谈结束后,冉有、季路这两位学生会接受老师的教诲、阻止对颛臾的战事吗?

明确:(个人观点)冉有二人作为孔门高徒,即使孔子不说,他们其实也明了老师的主张,但在政治立场上,他们站在了主人季氏一边.就二人三轮“负隅顽抗”的架势看,挨训归挨训,劝不劝阻季氏却又另当别论,这场战争想来是无法避免的了.

在整场对话中,孔子是老师,是正统周礼的维护者,有着话语的主动权,并占据着道德上的制高点.可即使是在孔子连续强势地批评下,冉有仍道出“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的理由,言之凿凿,不以为错,那是因为他们认同了季氏攻伐颛臾的政治正确,支持主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因此即使尴尬,冉有依然站在利益原则的角度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消灭威胁势力是明智之举,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也正是因为赞同季氏攻伐颛臾的必要性,所以被老师约见后才会有三轮对话,而不是见了老师就坦诚错误.

如果这是一场辩论,那么三轮PK下来,在道德立场上,孔子完胜;可在现实利益面前,孔子显得徒然天真,无能为力.他的政治主张不仅被各国诸侯拒绝,连自己苦心栽培的学生也与己背道而驰,也正因为这样,更显孔子奔波于天下,蓬头垢面地宣扬自己礼乐仁政主张的悲剧性.[2]

[教学感悟]

国学热、读经热已不是一年两年,常州二中作为府学课程基地,也一直在宣扬国学学习的必要性.外在轰轰烈烈,好不热闹,好似国学经典们由故纸堆里一下咸鱼翻身,曾经高居庙堂的辉煌今朝又再现:从国家领导人到牙牙学语的小儿,当全社会都在关注传统文化.按道理说,语文学科也应乘了一阵东风,我们这些为母语教育声嘶力竭的语文老师们也理应庆幸且与有荣焉.

然而,扯着国学的大旗,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阵阵喧闹之后,我也不禁迷茫,当我们在谈论国学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所谓国学,篇目范畴是什么,学习目的是什么,一味吟哦奉若圭臬,我们又得到了什么.

出自《论语》的这篇《季氏将伐颛臾》自然也是国学,它毫不诗意,读起来也不朗朗上口,若不是教材选定篇目,主动接触的人想来是寥寥无几.学完后,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呢?若说辩驳艺术,也不过看个唇舌剑的热闹;若说政治高明,也不过是个理想主义者的天真坚守.可能在我看来,收获更多的,是带着学生一起接近了一个历史上曾被尊做“圣”的人,这是一位愤怒的老师,一名失意的政客,一个天真的仁政推行者.体会了他的无奈,便接受了他生而为人的平凡与无力;了解了他的坚持,便能够接受他超越常人的伟大.再看关于他的作品,我们也能多一分耐心多一些公允,少一些偏激也少一点谄媚.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府学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编号B-b/2015/02/025)研究成果之一.

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教学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