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价值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从相关到本身: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本文关于价值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从相关到本身: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

程晨 薛忠祥

[摘 要]无论是在促进社会发展还是改善个人生活中,教育都发挥着它的效用价值,这是一种对教育相关价值的追求.当前教育在教育目的、实践过程和评价标准上一定程度背离了教育本身,背离了人本身的发展.要纠正这种把教育作为手段和工具的现实存在,我们就要找寻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状态:教育本身价值取向,使人的意义自由地、充分地自我生成,只有以教育本身价值取向为主体,才能引领教育相关价值更好地实现.

[关键词]教育本身;教育相关;教育本身价值取向;教育相关价值取向;交往;意义的自我生成

[作者简介]程晨,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13级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武汉430074);薛忠祥,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研究方向:教育哲学(武汉430074)

当前教育的泛工具化已经显现得非常明显,教育在高度制度化中履行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每一过程、每一环节都被加以严格和强制的规定,使学习沦为机械性的工作,教育不再被人们认识为使人本真、自由、充分发展的需要,即使为促进人的发展,也是为了满足未来生活的物质需求和享受.这样,教育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为社会、为个人服务的手段和工具,这种现实的功利价值正在潜移默化地给予人教育上的错误认识、错误行为示范和错误的评价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回归教育本身,寻求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

一、教育价值取向的概念界定

我国学者大多将教育价值归为主体与教育活动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关系,其中包括教育活动的属性、特点、功能、效果,也包括教育活动主体的状态需要、发展目标等,两者相互作用,表现出教育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对教育活动主体需要的适合或满意程度.刘旭东认为,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教育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性.吴黛舒认为,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主体根据特定时期人们的需要的变化,对价值系统中居于统治或核心地位的教育价值重新选择的过程,即打破旧的价值结构中各要素比例的均衡状态重新组建新的价值结构的过程.综上来看,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活动主体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根据教育的属性、特点和主体认识、自身需求等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

基于教育存在论,教育价值取向可以分为教育本身价值取向和教育相关价值取向.在人与人的沟通交往中,“你”的知识与“我”的知识相互作用,双方进行新的知识建构,任何一方使另一方都能有意义的生成,也就是各自新的意义生成,教育也就发生了.教育本身价值取向就是以教育本身为出发点,为了实现人在交往巾意义自我生成的价值追求;而为了教育本身以外的目的,将教育作为实现国家、社会发展和个人未来发展等这些外在目的的手段和工具的价值选择,就是教育相关价值取向.笔者将下文巾的社会主导和个人主导的价值取向都归为教育相关价值取向.

二、对现有教育相关价值取向的批判性思考

(一)对现有教育相关价值取向的论述

1.社会主导的教育价值取向.社会主导的教育价值取向,是指为追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与教育相关目的的价值选择.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理想国》巾论述,教育是在学校里接受善,成为一个完善的公民.他认为教育是培养国家公民的一种手段,通过教育来培养一个懂得如何行使和服从正义统治的公民是最终目的.波特认为,教育是个人加入社会团体的一种历程,个人要充分地参加社会生活,非对于那社会的目的有相当的了解不可,了解愈多,生活愈丰富.我国学者娄立志认为确立教育主导价值的理论前提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来阐述对教育社会价值的需要,而个人发展价值是教育的非主导价值.简言之,社会主导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个人是无法脱离社会生活的,教育必须是指向社会的,但个体的发展如何保证呢?个人由于内在精神的严重缺失,人的意义就被完全忽略,使之成为一个个为社会服务的机器,社会还能健康发展吗?

2.个人主导的教育价值取向.个人主导的教育价值取向,是以个人未来发展或完满生活的实现为价值标准的.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回到白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推崇的白然教育,就是体现教育的个人内在价值.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树立“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这五种道德观念,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我国学者扈巾平提出教育应该定位于培养“人”,与社会亦步亦趋、随波逐流并不是真正的教育,必须维护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教育的独立性,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总的来说,个人主导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实现人的自身价值,认为培养人的内在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但只注重人的发展,却忽略了一个事实:个人离不开社会.如果教育培养的人无法接受社会的选择和考验,那人的内在价值能够孤立发展吗?

3.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的教育价值取向.在社会与个人价值取向上的矛盾无法调和时,出现了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的教育价值取向,认为社会与个人不可能存在对立或是只取其一.扈中平认为,在历史上,纯粹和绝对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几乎是不存在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只可能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他还认为,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才有一个孰重孰轻的问题,才有一个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的问题,才有一个以谁为基点达成二者统一的问题.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巾,社会与个人的统一到底应该如何整合呢?即使在具体历史条件下,无论以谁为基点,事实上不还是回到以某一方为主导的教育价值取向吗?

除了以上几种教育价值取向,还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其弊端亦是如此,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任何一方的主导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缺失.此外,很多学者还提出了其他观点:桂建生认为应该“树立教育的多元价值取向观,克服片面追求教育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观”;叶澜提出的生命价值取向;还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提倡的健康教育价值取向、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白由价值取向等.这些观点都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是针对某些特殊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实然状态下的问题和弊端提出的有效应对措施,其认识和实践还是

(二)对以上几种教育相关价值取向的批判性思考

1.在教育目的上,背离教育本身,以至于背离人本身,使教育沦为工具,使人沦为学习机器.无论是社会主导还是个人主导的教育价值取向,人们一开始的出发点都是一种外在的功利性或工具性目的,在教育的认识、选择上已经把教育当作手段,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意义.从教育的起点来说,教育不是在自然界巾产生的,而是在人的交往中产生的,它产生的最初不是为了社会,也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人与人在交往和理解中,使双方的认知相互作用,一方与另一方的认知进行整合,进行意义的建构,从而生成新的意义.教育之所以称为“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本身,就是人在交往巾意义的自我生成.它不具有规范性、强制性,更不是传统教育局限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学活动过程.因此,教育相关价值取向背离了教育本身,把教育沦为了工具,这样的教育即使是发展人也是将人作为实现效用价值的工具,背离了人本身,使人成为了学习机器.

2.在实践过程和效果上,束缚、耽搁甚至摧残人本身的发展,使人片面地、机械地、被动地发展,达不到时代社会所期望的创新、实践、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目标.在实际生活巾,大多数人的教育都是为了或大或小的发展目标,比如工作、赚钱、或是社会地位、权力等,我们应该意识到“在摒弃其它目的之外,人们应将教育视为促进自我生长、自由和幸福的过程”,而不是被迫压抑着自己,只学习那些未来有用的实用知识,去迎合社会的要求和标准,人本身却得不到自由充分地发展,反而片面地、机械地、被动地发展.试想,当学校以教育相关价值规定学习的内容、方法和目标时,个人作为人本身对知识的追求已经受到了压制,禁锢了思想,而社会又为人的教育提出了规定性的程序,条条框框把人变为机器,制造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和技术,这样还能够造就白由、创新、全面的人吗?一旦达不成这一目标,社会又会反过来质疑教育,加强干预,使教育越来越偏离本身.

3.在评价标准上功利化,不能全面、深刻地衡量人本身的充分发展.教育相关价值取向使我们在现实状况下,轻易地以效用价值的实现与否来评价教育的好坏.笔者曾在金陵晚报上看到一则新闻:刘女士五年级的女儿学钢琴四年,水平不错,在一次班级活动中孩子们表演各种才艺,刘女士女儿却因钢琴无法搬到学校而不能表演,刘女士原打算接受家长们的称赞,却没去成,后悔让女儿学钢琴,认为学钢琴的局限太大了,没法随处施展.这位家长丝毫不考虑孩子个人的意愿,就为了“能够表演”、“受人称赞”而评价钢琴学习,其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表露无遗.我们不得不承认,这虽然只是一个个案,但事实上类似的现象非常多,体现着当前教育普遍的趋势.这种价值倾向一旦影响整个教育评价体系,那学校办学只会为了升学率、就业率,家庭教育只会导向考试成绩、未来工作,社会只会以权利、地位、财富的获得来评判教育,无法全面、深刻地衡量人的发展,最终瓦解教育和人本身.

三、教育本身价值取向: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

布鲁贝克认为“内在价值就是我们不是因为它们对于另外某些事物有用处,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好的价值,它们的价值并不是它们对于另外一些在它们本身之外并且超过它们的价值有什么好处,而是它们本身所固有”,所以,内在的价值事实上就是因其本身而存在,因其本身才具有意义,是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并不需要依靠外在来体现价值,那么,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就是教育本身价值取向.

(一)正本溯源,端正教育目的

“我们越是去利用教育,教育离人的本真就越是遥远.”人类的自我认识和完善不仅仅是为了未来生活和其他外在目的,更重要的应该是为了教育本身.因而,将教育还给教育本身,就是回归教育作为实现人的意义生成的本质,“教育本身目的就是以教育存在的纯粹性为目的,保证人的意义自由地、充分地自我生成”,也只有端正这一教育目的,追求实现自我生成的价值选择,才能纠正社会的利益偏向,重拾被现实遮蔽的教育本身.

(二)掌握航向,引领人和相关价值的充分实现

1.使人本真、自由、充分地发展.坚守教育本身,是为实现人意义充分、自我地生成,坚守的也是人本身.因为人的现实的不完善性赋予了教育真正的意义,人需要通过教育来达到完善性要求,而教育巾除了人的交往,那就是意义的生成,只有意义生成才能真正促成人的完善性发展.在教育实践过程巾,当以教育本身为价值目标时,教育的全部活动都是旨在人的意义的自我生成,“教育内容不再局限于封闭的课程,而是强调知识的个体性、开放式的建构,”那么意义得到充分地生成,也就能够实现人本真地发展.

2.使相关价值能有坚实的基础,并引领它深刻、长久、可持续地实现.当人的行为以教育相关的效用价值目标为指向时,功利化态势滋生必然会导致人内在精神的匮乏,不利于现代文明社会和人的健康发展.但是,坚持教育本身价值取向不是对教育相关价值取向的否定和摒弃,因为人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我们不可能将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发展巾的功能和作用排除在外.所以,坚持教育本身不等于放弃相关价值,而是明白“教育本身价值是实现教育相关价值的根本,教育相关价值是教育本身价值的附属之物”,只有坚持以教育本身价值取向为主体,才能为教育相关价值的实现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并引领相关价值更加深刻、长久、可持续地实现.

(三)重构标准,正确衡量教育质量

长久以来,大多数人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以教育相关作为评价教育成功的标准,而教育本身的价值似乎无人问津.现在,无论是对教育评价机制还是个人的价值标准都应该重新树立教育本身价值取向,正确衡量教育的质量、成效和人的发展.首先,学生在认识、评价教育时应该坚持教育本身价值取向,不能一味地追求成绩和名次,而是遵循自我的认知和对知识的追求,完善个人的内在精神和知识素养,跟从本心实现自我的意义生成;其次是,教师要坚持教育本身价值取向,在教育结果的评价上以人本身、知识本身为标准,帮助和指导学生完成意义的自我生成,引领学生对教育本身价值的追求;再次,家长要摒除功利化、利益化思想的干扰,坚持教育本身和人本身,正确和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和收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最后,社会要重构评价标准,纠正功利化导向,建立科学的、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在追求实现人本身和知识本身价值的基础上最终促进社会的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 李静]

价值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价值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价值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价值论文

2、价值工程杂志社

3、思修论文人生价值

4、价值工程杂志

5、人生价值论文

6、价值工程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