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与高校课余体育的有效性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本文是一篇关于高校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高校课余体育的有效性

摘 要:课余体育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基于高校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现实,需利用课余体育广泛的活动内容与空间,有效地开展高校课余体育.文章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分析高校课余体育有效性开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高校课余体育开展的有效性对策,从整体上协调高校课余体育各要素,加强高校课余体育各环节的联系,支持不同层级的体育竞赛,加强体质测试的有效影响,实现高校与社会体育设施的互补.

关键词:高校;课余体育;体质健康;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6-1487.2017.05.015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2007年5月7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2年国家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文件明确指出,通过5年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然而,(中发[200717号)文件的提出已经过去近十年,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耐力、力量等体能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高校课余体育教育活动就已经在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其教育实践已经证明高校课余体育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面对学生体质连续30年下降现状,更需要认识到高校课余体育的重要性与开展的有效性.

1高校课余体育开展的概况

高校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高校体育课堂外的时间,以身体锻炼为方式,提高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技能、愉悦身心与丰富校园文化的身体活动.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完成高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意志品质、团结协作与体育生活习惯,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课余体育与体育课堂相比,它具有广泛的活动内容与空间.参与活动的学生广,既有群众性的学生锻炼,也有精英训练队;学生的选择性强,选择的项目多样,包括:田径、游泳、武术、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跆拳道、空手道、健美操等,既可以是简单的健身跑也可以是各种技术复杂的运动;组织形式多样化,有学校规定的里程跑与早操,有全校性的课余体育活动,如校运会、体育节和各种校内体育联赛,有各种俱乐部或者体育协会体育团体的体育活动,既包括校内的体育活动,也包括校外的体育锻炼.基于高校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现实,仅靠高校每周一次体育课是不可能扭转这现状的.众所周知,身体素质的提高必须是运动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过程,学生体育锻炼需要时间的持续,需要遵循超量恢复的原则,课余体育为这种可能提供平台.以肺活量为例,经常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学生,男生平均肺活量体重质量可以上升16ml/kg左右,女生平均肺活量体重指数则可以上升5ml/kg左右,表明高校课余体育在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上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因此,高校课余体育作为体育课堂的延伸,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重大,应该成为高校体育的主角.

2高校课余体育有效性开展的影响因素

高校课余体育的有效性开展,是指高校大学生在遵守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以投入适当的时间、精力和物力,获得尽可能好的锻炼效果.学校体育工作者是课余体育的引导者,面对高校体育课堂功能的弱化,高校体育的最大优势是教师以科研底蕴所提供有效的指导,教导学生认识体育规律并提供智力支持.而现在很多高校的体育工作主要集中于体育教学这方面开展,资源配置没有能够以课余体育为重点去配置,以至于课余体育的有效开展存在困境.(1)学校层面.有研究表明,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使课余体育的组织、形式、内容等多个环节的开展难以发挥. “阳光体育”要求保证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学校由于排课的需要,下午的文化课安排太满,以致保证不了学生的锻炼时间.另外,学校课余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与学校的体育传统和重视有紧密联系.在体育传统好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完善,生均享有的体育场地与器材比例高,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浓厚,容易激发学生坚持课余体育运动.(2)教师层面.体育教师在课余体育的指导中,工作量的计算与其它科目差别较大.高校中体育社团的指导工作没有回报,校内的体育竞赛与体育社团指导工作量无法保证,高水平的体育竞赛与训练的指导工作和体育课相比差距很大,致使体育教师不能积极地投身到课余体育指导中,这对高校课余体育的开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3)学生层面.学生学习压力大、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受到实习、毕业论文、就业的影响,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与网络游戏的影响,参与课余体育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次数少,体育兴趣缺乏,体质健康不容乐观等因素,与学生参与的意识、参与的主动性、参与的态度和动机都有直接关系.

3高校课余体育有效性开展的对策

高校课余体育有效地开展需建立大体育观的指导思想,体育课堂要回归“传道、授业、解惑”,重点传授大学生的体育运动知识与规律,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与高尚的师德.体育教师在课余体育中作为设计师与指导者,应协调整个学校的各体育要素,加强各体育单位的联系,优化高校课余体育的竞赛制度,实现体质测试的有效影响,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提升制定方略.

3.1从整体上协调高校课余体育各要素

高校课余体育要实现有效性的开展,必须以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落脚点,对课余体育的各要素进行优化,以大体育观为视角,在现有的体育资源中,摒弃传统的以体育课程建设为核心的资源配置,重新审视学校课余体育的地位.课余体育不同于课堂教学系统性较强,要实现其有序的开展与必要的连续性,在构建课外体育活动格局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参与主人翁意识外,坚持以体育部门为统筹,实现对体育训练队、体育社团、体育场馆、体育运动会与体育节等的直接管理,减少高校的体育管理层级,使学校体育的管理更加有效率.同时,组织院学生会、系学生会、院团委、系团委及各个体育社团等体育骨干协同管理,整个学校课余体育工作实现内行管理,使整个学校课余体育计划与安排都能在体育职能部门与体育指导教师的负责下开展.此外,加强学生体育骨干的培养与培训,落实学校社团与学生会的协助与监督,开展各体育项目的裁判、训练学习与选修课,加强学生的体育竞赛与训练组织能力,实现高校课余体育的协调发展.因此,从整体上协调管理高校各课余体育要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3.2加强高校课余体育各环节的联系

目前,高校课余体育的各个单位各自为营,体育社团主要由各体育协会推动,校运会主要由体育部门承担,体育节主要由学校团委组织.体育社团拥有广泛的学生基础与最充裕的运动时间安排,对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体验提供重要的平台,有较好的运动体验,加之有体育教师及体育社团骨干的指导,改善学生体质很有希望.体育节与运动会是全校性的体育赛事,具有广泛的校园体育文化影响,对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集体竞争意识、优胜劣汰体育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校运会中的协同作战、尊重对手、尊重裁判与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与意志品质,能给大学生带来情感与精神上的满足,激发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斗志,对于大学生有效地进行锻炼具有很大的动力.在校运会中增加参赛人数,取消一些高难度危险项目,降低各种竞赛标准,放宽规则尺度,适当增加集体项目、大众项目、趣味项目等,使校运会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舞台,成为整个学校的盛会.趁着体育节契机,建立常态化的班级、年级与校级的体育比赛,做到以赛代练,以赛促练,活跃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社团的比赛与体育节的竞赛互相渗透,丰富的体育项目使学生各取所需,各展所长,校运会不仅仅是田径运动会,还能是各种体育协会的关键比赛,使体育节在特定的时段内融合体育社团、校运会等等的比赛.因此,简化各种体育竞赛的申报程序,加快各体育单位的联系与融合,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3.3支持不同层级的体育竞赛

高校训练队有校队、系队与班队,在不同学校各队的水平层次不同,但都是全校的体育精英分子,对提高学校品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不仅仅支持在全国全省里面获得名次的校队,同时也要支持校级之间的竞技比赛,其所产生的校园影响不仅仅是运动技艺,更是高校传播大学精神的理想载体,有超越竞技本身价值而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更是普通大学生心中的技术典范与榜样.在体育社会化与市场化的今天,高效体育竞赛的资金来源应该是多元化与多渠道,不仅仅是学校的拨款,还应该需要扩大高校的体育竞赛影响力,提高高校高水平竞赛的知名度,以得到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建立高校体育各联赛联盟,协调体育局、教育局与高校体育部,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高校之间的体育竞赛管理与组织水平.高校体育的社会化还应形成不同层次的大学之间联赛,联合社会在高校办竞赛,吸引社会体育团体与高校团体的合作,组织多样化的竞赛组织体系.高校还通过设立相应的选修学分,把学生参与足够的次数与取得一定的比赛名次作为相应学分,以保证学生课外体育训练参与的影响力、连续性与多样性.

3.4加强体质测试的有效影响

每年国家在体质测试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很多高校的体质测试不够严谨,误差较大.因此,在测试中要明确领导责任制、确保过程实施严密、检测人员专业、工作安排详细、经费支出科学合理.对学生与教师做好测试的思想工作,引起体质测试的重视,给予测试人员合理的报酬,设立专门的体质测试咨询人员,以免因学生的多次重复提问而使测试人员产生焦虑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需要改变“为了测试而测试”的意识,应该通过测试,使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情况有基本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建立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库,引进体质测试相关的软件,为每位学生了解自身的体质健康提供便捷,并能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量身运动处方,以有效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3.5实现高校与社会体育设施的互补

高校目前体育场地、设施很难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多样需求,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联办、共建等多种合作方式来改善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环境.在社会引进本校缺乏的高水平教练,既满足学生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学习需求,也弥补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走出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利用社会的公共体育设施开设课外体育竞赛或选修课,如在北方冬天开展冰雪项目,在南方利用山川河流开展定向越野、徒步穿越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项目,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学校也可以为社会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在保证满足学校学生体育活动的前提下,在学校体育场馆闲置时间向社会出租体育设施,使高校与社会的体育设施互补利用,既解决了学校体育设施的不足,也可以利用学校体育获得一定的利益,发展高校体育产业,保证课余体育活动的资金来源,无论对于学生、学校还是社会而言,都是有百利无一害.

总之,以体育部门的内行管理为主导,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以体育课堂的运动规律认识与智力支持指导课余体育进行科学锻炼.此外,还将高校体育的软硬条件及学生体质状况作为大学教育质量与核心竞争力评估的重要指标;制定体育教师参与课余体育绩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体育教师主动参与课余体育的创新与指导;加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宣传与健康教育,把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运动参与与大学生的评优直接挂钩,对形成大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提高高校课余体育的有效性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校论文范文结:

关于高校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高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

2、高校辅导员学刊

3、高校辅导员期刊

4、高校辅导员杂志

5、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6、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