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社交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社交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与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获取信息、自我展示的重要工具,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提出了社交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系,阐述了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及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在社交媒体语境下,通过提升教育者社交媒体素养、主动占领社交媒体新阵地、优化社交媒体内容、净化社交媒体环境等四个方面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交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G3851(2017)03G0275G05随着社交媒体(socialmedia)的飞速发展和广泛使用,新型社交媒介已成为人际交往、观点表达、舆论营造、价值渗透的重要场域.一些有悖于我国民族传统、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在社交媒体中不断涌现,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治态度、道德行为等方面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强烈冲击.

因此,深入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社交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路径,对当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交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教育

社交媒体的概念最早由Mayfield[1]提出,他对社交媒体的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等特点.传播学者Hammond[2]对社交媒体的定义为:一系列建立在Web2.0的技术和意识形态基础上的网络应用,它允许用户自己生产内容(UGC)、创造和交流.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交流信息、获取新闻资讯、分享心情以及获取实用信息的工具和平台,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有微信、、微博和社交网站(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媒体作为一项与现实中朋友保持联系和拓展人际关系网的网络社交工具,是新媒体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即时传播性、平民化和海量化等特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迅速掌握社会资讯,甚至可以达到现场直播的传播效果.社交媒体对用户没有任何身份门槛限制,每一个个体都可以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同时,社交媒体以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裂变速度,传播着海量信息.近年来,随着Facebook等社交网站在全球范围的火爆,我国社交媒体也呈爆发式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比达到95.1%,微信朋友圈、 空间和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使用率分别为85.8%、67.8%和37.1%,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5.0%[3].大学生是使用社交媒体的主力军,而且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呈现和接收传递互联网信息的主要平台.

党的十八大重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将如何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作为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大学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以价值观念为内容的信息传播工作,其与媒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教育越来越受到大众传媒的深刻影响,尤其是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作为新媒介,逐渐成为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工具、新载体和新力量.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势必要在社交媒体语境下进行,在应对社交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要发挥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作用.

二、社交媒体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覆盖面广、频率高,其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

(一)社交媒体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机遇

1.社交媒体拓宽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阵地

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平民化和海量化等特点使其迅速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教育者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拓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增强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借助社交媒体可以对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概念进行重塑,使教育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实现师生沟通和交流.教育者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的生活之中,提高教育的渗透力.

2.社交媒体交互性增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互动性

传统教育模式以“点对点”、“面对面”灌输式教育为主,缺乏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间的互动交流,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更难以使其产生共鸣和价值认同.传统媒体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使教育主体难以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不利于他们之间的深度互动.社交媒体具有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为一体的功能,使枯燥生硬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增强了教育的趣味性和艺术性[5].教育者可以设定议题吸引大学生参与进来,为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设了更宽松、更自由的学习交流环境.

3.社交媒体聚变式的传播方式扩大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

社交媒体改变了以往树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使信息以蛛网式的多点网状模式进行传播.社交媒体星状关系网、交叉辐射式的传播方式,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社交媒体用户建立自己的小圈子的同时也能嵌入到另外的圈子,并顺带将自身的圈子与其他圈子连接,从而扩大人际交互网[6].这种核聚变式的传播方式是其它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有效地扩大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

(二)社交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实际特点,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交媒体多元化和虚拟性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社交媒体的信息空间高度开放,各种主流、非主流、西方、东方的信息汹涌而入,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现象的科学认识、理性判断.大学生是对社会思潮最为敏感且受其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因此,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受到社交媒体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尤其是当前,社交媒体中有“大V”极力鼓吹西方资本主义推行的所谓“普世价值观”、“”,弥散着各类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这使得辨别力不强的大学生形成价值观认知的偏差,导致他们对“”、“爱国”、“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认同感不同程度地降低和削减[7],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削弱了集体观念,影响了他们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模糊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社交媒体的虚拟性、自由性等特征,弱化了一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伦理观念,容易使他们伦理情感、道德意识发生偏向,从而引起伦理行为的失范[8].一些大学生肆意散布不实言论,传播、暴力、反动等有害信息,满足放纵宣泄的心理动机.社交媒体的“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等功能,尽管可以拓展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但同时也助长了一些大学生交友的随意性和复杂性,甚至将网恋游戏化.

2.社交媒体去中心化和裂变性削弱了教育主体的主导性

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为主,以专题讲座、校园文化、志愿服务和传统媒体宣传为辅.在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中,教师可以选择特定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单向的价值观灌输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掌控着话语权,发挥主导作用[9].在传统媒体和web10媒体传播中,新闻媒体作为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要渠道,其发布者居于主导地位,可以有意识的选择特定的内容,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但在社交媒体广泛使用的今天,信息的传播方式已发生了改变,由单向、线性变为交互性、裂变性,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主体的一员[10].因此,政府、媒体、企业、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主体的多元就意味着表达的多元和思想观念的多元,这给主流价值观宣传带来了极大冲击.社交媒体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传播信息的海量化和传播方式的裂变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主体的主导性和权威性.

3.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影响

社交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方式、内容及宣传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宣传教育方式的效果渐渐减退,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主要的社交工具和信息分享平台,备受年轻一代追捧.这就要求高校教育者要适应社交媒体的新环境,由权威信息的中心地位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与传统模式下的受众进行互动,使其融入到新的教育方式中,实现宣传教育目的.在社交媒体上,内容只有被大学生主动订阅或转发才会形成传播力,因此对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对教育者新媒体运用能力和监控能力也提出了挑战.

三、社交媒体语境下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一)提升教育者社交媒体素养,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交媒体语境下要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要求教育者创新教育理念,努力提升社交媒体素养.大力借助于社交媒体所特有的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这两个环境维度,构建以现实教育为主、虚拟教学为辅的教育模式,实现直观教育、隐性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高度结合.教育者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时,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对其中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解析,并从中渗入正确价值观的教育.鼓励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其科学、理性地看待社会热点,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同时,教育者要培养自身适应社交媒体特点的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自身对信息质量的检测能力,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观点,传递正能量.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要主动使用社交媒体加强与大学生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社交媒体可以让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能有效突破时空的限制,大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使师生交流更加随意、真实、平等.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朋友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指导和教育,引导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占领社交媒体新阵地,确立主流价值观在社交媒体上的引领作用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仅靠“灌输”,更重要的是融入生活的隐性宣传.首先,占领阵地,唱响网上主旋律.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教育者要主动占领微信、微博、人人网等社交媒体阵地,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目前高校团委、学生会、社团、院系学生组织等陆续开通微信公众号,针对大学生提供新闻推送、资讯查询、活动通知等服务.其次,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校园社交媒体平台的意见领袖队伍,从学生骨干中选拔和培养信息员队伍,通过他们可以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之时.在不实信息和谣言面前,他们率先发声、正面发声和理性思辨,及时澄清事实,努力在社交媒体中形成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11].同时,融合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更具实效性.要把校刊、校园广播、公告栏和学校组织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进行整合,建立立体化的传播渠道.

(三)优化社交媒体宣传内容,吸引大学生主动

连接

社交媒体最大的变革就是作为接受主体的受众同时也变成了社交媒体的传播者,形成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局面.社交媒体中的微小事件可以通过被不断的关注和转发迅速传播,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因此,社交媒体宣传内容要以大学生关注度高的话题为重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吸引大学生主动靠近,自动连接和转发,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用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鲜活故事,传递如“十佳大学生”、“自强自立大学生”、“最美老师”等好声音,激发他们情感共鸣,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推送的信息文末设置评论区,让读者之间或和教育主体之间进行互动,实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四)生校政社多方联动,净化社交媒体环境

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繁杂庞多、良莠不齐,大学生真正需要的信息都夹杂在大量冗余信息中,难以辨别.因此,需要学生、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净化社交媒体环境.对于大学生来说,要不断提升社交媒体素养.大学生既是社交媒体的受众,也是改善社交媒体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大学生要合理使用社交媒体,不能让其控制自己的生活,拒绝做“低头族”.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到维护网络绿色环境的宣传活动中去,增强心理认同感.在社交媒体中要敢于发表观点,积极分享和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强校内社交媒体的管理和建设.做好社交媒体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控,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在焦点问题上引导大学生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对于政府而言,要不断提升社交媒体管理的效能和水平,通过法律、行政和商业监管等手段,加强对社交媒体的管控,严厉查处散布各类谣言的人员与帐号.要大力发展网络技术,提高网络安全防护,尽可能屏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对于社会而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社交媒体应用服务商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利用社交媒体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优势,把导向鲜明、富有内涵、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推送给大学生.

四、结 语

在社交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下,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交媒体的不断出现和普及对大学生自身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都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既包括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涵盖了消极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如何有效地发挥社交媒体的优势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对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社交媒体语境下做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者社交媒体素养,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功能;其次要主动占领社交媒体新阵地,确立主流价值观在社交媒体上的引领作用;再次,要优化社交媒体宣传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最后,通过生校政社共同努力来打造社交媒体文明环境,为教育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氛围,为大学生学习核心价值观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MAYFIELD A.WhatisSocial Media[M].IcrossingEbookPublish:Spannerworks,2008:8G11.

[2]HAMMOND M. Users ofthe world,unite! The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 [J].BusinessHorizons,2010,53(1):59G68.

[3]沈金萍.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传媒,2017(2):30.

[4].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G12G24(1).

[5]徐金超.“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32G33.

[6]王瑶.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9.

[7]邵璀菊.微信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冲击与应对[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146G148.[8]武海燕,朱忠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问题探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3):99G102.

[9]唐平秋,卢尚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4):73G76.

[10]金钟.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6):8G11.

[11]李小玲.Web2.0时代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以社交媒体为研究视角[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3(3):64G68.

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人生价值观论文

2、人生观价值观论文

3、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4、价值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