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方面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物理课堂顺学而导的途径和目标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物理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物理课堂顺学而导的途径和目标

孟拥军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211300)

摘 要: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和理念应该是“顺学而导”:紧密结合学情,牢固抓住生成,顺应学生学习的基础和需要,灵活创设教学情境,调整教学思路.结合《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电动势》《楞次定律》《绳连物体的速度分解》的教学案例,给出“顺学而导”的基本途径和目标:结合学情,创设情境,导出认知冲突、探究;抓住生成,调整思路,导出追思探源、比较辨析.

关键词:顺学而导学情生成疑问思考

《学记》有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和理念应该是“顺学而导”:紧密结合学情,牢固抓住生成,顺应学生学习的基础和需要,灵活创设教学情境,调整教学思路.

巧妙的“顺学而导”常能“长善救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思考和活动中,获得心流(flow)体验,并“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实现高效、深度学习.然而,相对于教学内容而言,学情往往是更为复杂、多变的,生成往往是很难完全预设的.因此,“顺学而导”主要是相对于“牵学而教”而提出的原则和理念,很难归纳、提炼出比较一般化而又有具有操作性的策略.下面,笔者尝试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给出“顺学而导”的基本途径和目标.

一、结合学情,创设情境,导出认知冲突、探究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北宋大儒张载曾经说过:“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利用学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境,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疑惑),激发学生积极反省、深入探究、灵活创造,以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平衡的兴趣和动力,从而达到“嫁与春风不用媒”的效果.古人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上课也一样,通过“峰回路转多曲折,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设计,才能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然,要创设学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境,就要从学生的学情(已有认知)——主要是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出发,寻找矛盾和对立以及“最近发展区”.

【案例1】《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教学片段

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学生对磁铁的性质、物体自由下落和电磁炉烧饭,具有丰富的常识性认识,但是缺乏全面的科学性理解.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教学中,教师便创设了两个有关的实验情境:(1)教师出示一根铝管和一个没有磁性的小球,说道:“我将小球从铝管顶端释放,请后排同学跑过来将小球接住.你认为做得到吗?”学生大多认为“做不到”,而接下来的尝试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时,教师偷偷换了一个差不多的磁性小球,说道:“哪位同学来释放,老师从后排跑过来接球,可以吗?”这次,教师慢悠悠地跑了过来并接住了小球,学生感到异常诧异.(2)教师出示一个家用电磁炉,说道:“同学们相信电磁炉能点灯吗?”学生全部摇头否认.这时,教师将导线和小灯泡相连组成的一个闭合线圈放在电磁炉的台板上,并接通电源,使得小灯泡放出光芒.学生惊讶地齐喊“哇塞”.

对此,教师没有发表任何见解,而是在黑板上写下“§4.2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这一标题,然后问道:“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情不白禁地讨论,并提出“xx同学放的球下落时间那么长,其中有何奥秘呢”“导线没有切割磁感线,为什么有感应电流呢”等问题.

这里,教师的情境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地将学生引导到了“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之境.而后,教师只出示标题,不解释缘由,也起到了“从旁指点桃源路,引得渔郎来问津”的效果,让节课的学习都非常积极、主动.

【案例2】《电动势》教学片段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很多学生形成了“电源电压不变”的观念.因而,在《电动势》的学习中,不少学生很难形成“电源有内电阻”的观念.于是,在教学中,教师安排了“2节新干电池和3节旧干电池分别对2.5 V小灯泡供电”的实验(如图1),并要求学生先猜想后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情况.学生没有察觉到电池的新旧差异,因而,担心换上3节干电池后小灯泡会被烧掉.当学生发现换上3节干电池后小灯泡非但没有被烧掉,其亮度反而变暗了时,他们感到不解,提出了“为什么电压大了,灯泡反而暗了呢”的问题.借此,教师追问:“用3节干电池连接时小灯泡两端电压大了吗?”于是,教师便用电压表测量.学生发现用3节干电池连接时小灯泡两端电压反而较小,再次感到不解.借此,教师继续追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认为是干电池有问题.于是,教师便断开小灯泡,继续用电压表测量干电池的电压.当学生发现2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2.8V,3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4.0V时,他们更加感到不解了,提出了“既然不是干电池出了问题,那么到底为什么用3节干电池连接时小灯泡两端电压反而较小呢”的问题.

学生陷入了深入的思考,但是他们仍然很难生成“电源有内阻”这一观念.于是,教师又安排了“旧干电池对多个并联的2.5 V小灯泡供电”的实验(如图2),要求学生在开关逐一闭合的过程中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学生观察并思考后又产生疑问:“电源电压一定,通过每一个灯泡的电流不变,每个灯泡的亮度应当不变,那么为什么并联的灯泡越多,每个灯泡的亮度越暗呢?”“灯泡变暗了,可能是因为电源电压变小了,可是电源电压为什么会变小呢?”……此时,教师便出示图3所示的电路并提问:“假设电源的电压不变,如果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能解释灯泡变暗的现象吗?”学生想到:“并联的灯泡越多等效电阻越小,于是干路上的电流变大了,导致串联电阻上的电压变大了,从而灯泡两端的电压也就变小了,所以灯泡变暗了.”借此,教师追问:“如果上述实验中,导线的电阻是可以忽略的,那么分压电阻只能来自于哪里呢?”学生交流后得出:“电源内部确实存在电阻.”

这里,教师的情境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样有效地将学生引导到了“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之境.而后,教师不断通过自然的追问和补充的情境,把学生的困惑不断加深、排除和转化,一步一步让学生产生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强烈感受,实现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有意义建构.

二、抓住生成,调整思路,导出追思探源、比较辨析

相比于课前的学情,课上的生成(本质上是更加具体、更微观的学情)更加随机、动态,难以把握.课上的生成常常使得教师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境地,亟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机智.课上特别值得教师关注的生成,主要有不到位的理解和错误的认识——同样地,由于理解和认识的肤浅与片面,学生常常“在有疑处无疑”.这时,教师就要通过追问、联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产生疑问的基础上,追思探源、比较辨析,以深化理解、丰富认识或纠正错误.同时,还要尽量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释疑” 即使学生独立解决有困难,也要多采用“兵教兵”的讨论法——以更好地渗透“过程与方法”目标.

【案例3】《楞次定律》教学片段

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笔者选取例题:“如图4,在水平桌面上有—个闭合导线环,将条形磁铁N极朝下,向上提起.(1)环对桌面的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如何?(2)环有扩张的趋势,还是有收缩的趋势?(3)若S极朝下,向上提起,情况又会怎样呢?”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楞次定律的基本表述让学生按步骤进行分析.不料,有学生当时就提出“来拒去留、增缩减扩”的简洁结论,做出快速的判断.笔者随机应变,顺势问道:“很好.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位学生自豪地说到:“从书上看到的.”笔者接着问道:“只是老师不明白,书的作者是通过什么依据得到这一结论的?果然,这位学生答不上来.这时,笔者便说道:“先请同学们从上述问题出发来探讨这位同学的观点,最后老师再请代表发言.”通过讨论,学生从力的角度得到了结论;一位学生还从能量的角度给出了全面的解释:“电磁感应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磁铁要克服安培力做功,所以必然是‘来拒去留’.因为感应电流的效果要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而原磁通量减小,所以环有扩张的趋势.”

考虑到学生对“增缩减扩”这一结论的理解可能还不够到位,笔者又随手在黑板上面出了图5,并问道:“通电螺线管在闭合金属环A的轴线上,环A在螺线管的正中间.当螺线管中电流减小时,环A有扩张的趋势,还是有缩小的趋势呢?”果然,学生“生搬硬套”地回答“扩张的趋势”.笔者便继续追问:“是真的吗?为什么呢?”大多数学生好奇地相互讨论,甚至争论起来.在讨论中,有学生从力的角度分析,发现“在这里线圈居然有收缩的趋势”,进而摇着头说道:“原来资料上的结论也有错误.”这时,笔者不予评价,而是又提出一个看似相同的问题:“无限长的通电螺线管置于闭合金属环A的轴线上,环A套在螺线管的中部.当螺线管中电流减小时,环A有扩张的趋势,还是有缩小的趋势呢?”学生立刻说道:“那还不是一样的吗!”笔者再次追问:“你确信吗?”学生再次觉得“在无疑处有疑”,白言白语起来:“好像一样,又好像不一样.”这时,一位学生提出:“老师,对这里的‘无限长’我有疑问.”笔者便适时点拨:“能发现这一点很好.其他同学也应该有这个疑问吧?大家针对这个‘无限长’一起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经过讨论,学生提出:“无限长的通电螺线管内部磁场的磁感线永远到不了头,这意味着环所在的位置没有磁场.”笔者又追问:“线圈中有感应电流吗?线圈受安培力吗?”学生应答:“有电流但不受安培力.”这时,笔者便总结:“同学们,‘增缩减扩’这个结论是有条件的,不能乱用.那么,在什么情况可以用,什么情况下不能用呢?现在知道了吧!”

本节课,笔者没有完成预设的目标,但是,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成,抓住学生的思维和认识的盲区,通过自然的问答、深入的讨论,帮助学生追思探源、比较辨析,让学生产生了思维的碰撞、认知的升华.教师的追问和联系,起到了引导研究方向的作用,同时隐藏了自己的“权威”,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空间.

【案例4】《绳连物体的速度分解》教学片段

在《绳连物体的速度分解》的教学中,笔者设置问题:“如图6,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人通过细绳跨过高处的定滑轮拉物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人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运动.当绳子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求物体的瞬时速度.”可能是第一次处理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独立探究的过程中给出的分解方法几乎都如图7或图8所示,得到的结果几乎都是v1等于vcos0.于是,笔者请两位学生分别谈谈思考的过程.给出图7的学生认为题目所给的速度v就是合速度,并想当然地将其正交分解,给出图8的学生知道V1就是合速度,但是把“力的分解”的方法迁移过来,并感觉只有那样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这时,笔者没有急着评价,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按照这两位同学的分解方法,物体越靠近墙壁,θ越大,则速度越小.而物体受到绳子的拉力有一个水平分量F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具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则速度应越来越大.这两种结果截然相反,那么,是我们的分解出了问题,还是牛顿第二定律出了问题呢?”学生感到困惑,便讨论起来.有学生说道:“牛顿第二定律肯定没有错误,那么一定是分解错误,错在哪儿呢?”

看到学生还是不得要领,笔者引导道:“同学们是不是觉得不妥呀?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情境.请同学们再来体会一下.”于是,笔者出示图9,并问道:“一只猴子抓住一根树藤摆下后,想抓到长凳上整齐排列的所有苹果.它应该使自己怎样运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发表看法:“一边向下摆动一边沿树藤向上爬.”很快,有学生类比地想到:“物体离定滑轮越来越近,所以物体有沿绳子的运动;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越来越大,所以物体有绕定滑轮的转动.这样,应该把物体的合速度(水平方向)沿绳子和垂直绳子的方向分解.因为绳子伸长不计,所以物体沿绳子的分速度等于人的速度.这样,可以得到物体

并肯定了学生的想法.之后,笔者还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微元法的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这种解法的正确性.

本环节,笔者同样还学生以“话语权”,引出了学生的不同意见及错误认知;然后,通过正误对比的新异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是非辨析的讨论引导,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教师的追问、联系,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视野,让学生的认识不断获得提升.后来的练习表明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这种分解方法.

此外,学生理解和认识的肤浅与片面有时也表现为“在无疑处有疑”.这时,教师通常只要进行答疑即可.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教学内容和学习能力的限制,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很有可能是一节课无法回答、一个阶段无法回答,甚至是教师无法回答的.对此,教师要审慎判断、当机立断,回答可以回答的,不过分纠缠于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

例如,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笔者说道:“凡是提到车辆启动时,通常认为初速度为O,加速度大于O.”有学生就提出:“火车启动时,是先倒车的.”这出乎笔者预料.但是,笔者稍一思考,想到:如果对该学生轻易否定或不予理睬,仍然以预设的流程进行教学,势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如果从力的角度阐述“若直接加速前进,牵引力要克服整列火车和铁轨的最大静摩擦力,而先后退可以使车厢间的挂钩松弛,再前进时车厢逐个启动,就只要克服该车厢的最大静摩擦力和前面车厢的滚动摩擦力,启动白然要容易得多”,那么学生会因为对最大静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还一无所知,而产生更多困惑.于是,笔者先肯定该同学的观察力,然后指导学生课后阅读后续教材或接受单独指导.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顺学而导”的核心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坚持用“疑”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并逐渐培养学生“疑”的习惯和方法,把课堂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并敢于暴露、善于应用生成性的资源,使课堂呈现师生真实而自然的交往过程,以促成学生深入的思考、有效的学习.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深度备课行动研究”(编号:2013JK10 -L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 (10)

[2][瑞典]胡森等,教育大百科全书[Z].张斌贤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3]孟拥军,生成性教学视角下的物理课堂“理答”策略研究[J].物理教学,2014 (11)

物理论文范文结:

关于物理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物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物理期刊排名

2、物理论文网

3、大学物理杂志

4、物理期刊

5、大学物理论文2000字

6、中华物理医学和康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