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价值类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和西施的文化价值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该文是关于文化价值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西施的文化价值

钱汉东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西施名列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因其为国效忠的举动,多为后人所褒扬.2006年,西施传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这充分说明西施文化所具有的人文价值.西施不是那种操弄权势的大人物,也不合“列女传”的道德标准,因此素不为正统史家所重视.然而老百姓却同情西施的遭遇,倾心喜爱这个美丽的女子,于是便有种种传说流传于民间.西施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24个字:报效家国,忍辱负重;刚烈侠义,贤慧双全;姝妍绝世,美丽化身.

佳人去向

“被沉于江”还是“归隐五湖”

中国几千年来,美女何其多也,然因时乖运蹇,终被埋没者又何其多哉!在以严肃信实著称的《史记》中,《越王勾践世家》等写到了越国重臣范蠡,却唯独没有关于西施的叙述.不过,史书中没有记载,并不等于西施在历史上不存在.我们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多次与西施“谋面”.《墨子》是最早提到西施名字的史料.《战国策》有云:“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庄子》中三次提到西施,其中“东施效颦”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管子》记载:“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降及两汉唐宋,提到西施的书甚多,如贾谊《新书》、刘向《说苑》等.

后世对一代佳人西施的去向,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被沉于江,二是跟随范蠡归隐于五湖.先看“沉江说”.《史记》记载,范蠡离开越国后,带领全家人来到齐地,“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治产数十万”.在这里,根本没有西施的影子.那么,西施究竟在哪里呢?相传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越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

抛开民间传说不谈,《墨子》里其实明确写着:“西施之沈,其美也.”我认为,这道出了西施的真正死因.“沈”在古代就是“沉”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说,西施被沉于水中,凄美而亡.墨子出生于春秋末期,距越国灭掉吴国的时间很近,很可能耳闻关于吴越的史事轶说,相关记载应该更接近于历史真相.

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中说:“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终.”鸱夷,是皮革制成的口袋.当年夫差派人送属镂剑,令伍子胥自杀.越国处死西施的手段,与其相似,即将其装入皮袋,投入江中.孟子曾说:“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这句话在告诉人们,越国在事前,只是把西施当成实现谋略的一颗棋子;在西施完成使命后,便把她作为一个“蒙不洁”的罪人给杀了.

再看“泛湖说”.范蠡带着西施泛舟五湖隐居起来的说法,最早见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这是说范蠡与西施,离开越国,来到理想的乐土,过上了美满的生活.明代戏曲作家梁辰鱼的《浣纱记》进一步描述:范蠡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巡游故里,在诸暨苎萝山下若耶溪,偶遇正在浣纱的西施,为其天姿国色所倾.于是,二人以溪水之纱相订白首之约.不久,吴王领兵打进越国,越王勾践做了俘虏,范蠡也到吴国成为奴隶.三年以后,勾践夫妇和范蠡返回越国.勾践力图报仇雪耻,便采用范蠡所献的美人计.夫差一见西施,果然大喜,宠爱无比,最后反被越国灭掉.勾践正要论功行赏,范蠡却不愿做官,接了西施,隐姓埋名泛舟湖上.

世人印象

报国之勇士,大众之“情人”

除了对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西施身上的文化价值千百年来也为文人墨客所好.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道出了西施的文化高度:她是美丽、美好事物的象征,是儒家文化圈公认的美女.诸暨西施庙到南宋改为西子祠,就与这首诗有关.其实最早孟子就称西施为西子,但并未引起人们注意.一个普通女子竟然能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文化巨匠一样被人尊称为“子”,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西施对越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对越人集体性格的形成产生了积极而实在的作用.她的精神财富不仅是越人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一是报效家国,忍辱负重.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有的人为一点蝇头小利而争名于朝堂、夺利于民间,做出不少人格低下的事情,与西施这种高尚的人格、宽阔的胸怀,形成了强烈反差.

二是刚烈侠义,贤慧双全.西施是刚毅有为的.一个乡野村姑,竟然担负起拯救越国的伟大使命,敢冒风险、勇于担当,没有侠义之气,是不可能的.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故乡的后人.抗日战争时期,流传一段俚语:“中国人怕日本佬的飞机,日本佬怕中国的诸暨.”原来,日本鬼子到诸暨时,遭到民众的顽强抵抗,小股部队常常有去无还.诸暨人性格刚烈、直来直去,这与他们一直推崇的宁折不弯精神有关,隐约可以看到西施刚烈的影子.西施又是聪慧之女.如果不聪明,怎敢只身虎穴、与狼共舞?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待人接物大方得体、察言观色,在美女如云的吴宫脱颖而出,显然有着惊人的智慧和非凡之勇气.

三是姝妍绝世,美丽化身.西施成为美女的代表,成为人世间美丽的化身.人们耳熟能详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从民俗学角度来看,人们已将西施抽象成为美好事物的代表,演绎出一种西施文化现象.西施具有“沉鱼落雁”的美貌,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惊艳容貌,都自愧不如而沉入江底;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又有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勇气;加上功成却被投入江湖的悲剧,深得民众的同情和爱戴.这些都使西施形象得以升华,成为一种崇高完美的象征.中国四大美女中,唯有西施拥有一种道德高度的文化精神和历史担当,故西施成为大众的“情人”,也在情理之中.

历史评价

亡吴“祸水”还是牺牲品

越国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西施,被一场吴越之战,推到风口浪尖上,西施是幸运的,也是悲哀的.一个村姑被朝廷选中,又晓以利害、威胁引诱、软硬兼施,她又如何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在春秋战国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各国为达到削弱对方的目的,以选送美女作诱饵是常见的事,甚至像吕不韦那样馈献怀有身孕的美女,恐怕也并非“纯属虚构”.在中国古代,女子常常是悲剧的承担者:取胜了,是男人的功劳;失败了,则被视为祸水.西施就是这种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学者南怀瑾曾说:“西施常患胃病,捂着胸口皱着眉头,人以为美才被选中.她到吴国只知道‘去侍奉一个外国人’,可得些钱孝敬其父.因此吴人说她坏,越人说她好,好坏莫辨,这是春秋无义战的派生论的翻版,并不新鲜.但我以为,一介村女,已知爱国爱乡就很了不起了,如果让她当个贤德的吴妃去帮助夫差,那不成了叛徒?时下西施也被翻了出来走上荧屏,不过我劝观众在看此类剧的同时,不妨浏览一下史籍,不要忘了西施的本来面目.”一些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源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这显然是不公正的.这种陈腐的“女人祸水论”,历来受到人们的批驳.

自古以来,世人对西施有种种传说和评议.在我看来,美丽无比的西施心怀报国之志,担负起拯救国家的重任,实在是可歌可泣.吴国也好,越国也罢,一朝一代的兴亡盛衰,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左右.我们应该肯定的是,在国破家亡时,举国上下的忧患意识、高度的凝聚力、强烈的复兴精神,才能使国家由弱转强、反败为胜,这是真正的强者之歌,并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也是后世歌颂之真谛所在.

文化价值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文化价值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文化价值方面论文范文。

1、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2、价值工程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