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谈谈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为您写课堂导入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谈谈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庄怡萍丨福建省市英林中学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注重课堂的导入.所谓课堂导入,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阶段,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进行的教学行为.导入方法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下面谈谈本人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复习旧课导入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新问题,从而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这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这种导入,既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基铺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学生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认识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能够很快进入课文,激起学习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巴东三峡》一文,可通过复习郦道元的《三峡》导入;学习席慕蓉有关乡愁的诗《长城谣》,可从复习余光中的诗《乡愁》导入.

二、设置问题导入法

导入艺术贵在质疑问难.以疑难问题引路也是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只有伴随学生积极思考,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引发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或造成的悬念引入新课.例如学习陈伯吹的《骆驼寻宝记》,可以设疑: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是沙漠商人运送物资的重要交通工具,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这只骆驼却要去寻宝.它要寻的是什么宝贝?是如何寻到的呢?再如学习《寻找时传祥》一文,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时传祥是20世纪50年代的著名劳模,一个名闻天下的掏粪工人,一个曾与国家主席握过手的“掏粪”人,一个现代人茫然无知的“过时人物”,作者为什么要在现这个人物?而且还用“寻找”这个词?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的内容,从而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解释课题导入法

解释课题导入法就是一开始接触新课就从课题入手,指导解释课文的标题的意思.“标题是课文的窗户、眼睛,揣摩标题有利于理解课文.”有的题目表示文体;有的题目涉及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有的题目点明课文的中心;有的题目带有象征、抒情意味等.文题的形式,集中概括地反映了文章内容,还反映了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等某些侧面内容.所以,用解释课文题目来导入新课,也是行之有效的常用导入方法.如学习《陋室铭》一文,题目“陋”指的是“简陋”,“室”指的是“居室”,“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再如学习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样从了解题目的含义入手,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解释题文中“格物致知”的意思的句子,从而明确“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事物获得知识.那么课文题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具有从探察物体而获得知识的精神,题目即课文的中心论点.通过解释课题,作者在文中要阐述什么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创设情境导入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所谓情境式,即创造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古今中外的文章,由于学生与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知识的有限,生活体验的缺乏,所学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所差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并在一定的情景中领会一定的道理.这样的导入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学习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因为作者是个既瞎又聋又哑的人,老师要完成对她的教育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导入新课时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如果自己就是一个盲人,会如何进行学习.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在失明的同时,又聋了、哑了,又会怎样.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想象,带领学生走近作者,感同身受,感受作者学习的不易,从而也能体会到老师对作者的帮助和影响.再比如学习林莉的《小巷深处》一文,可让学生上台表演与课文开头相关的情景:一群人围着一个被人遗弃在路边的女婴议论纷纷,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把孩子抱走,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拄着拐杖的背着冰棍箱的盲妇,循着哭声,她抱起了孩子……这一场景表演,再现了盲母领养“我”时的情景,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受盲母无私、深沉而伟大的母爱.

五、引用式导入法

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借用一些材料,如诗词、成语、名言警句、故事、谜语、实物、图片、歌曲等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根据引用的材料不同,引用式导入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借诗词、成语、名言警句、故事、谜语等导入

借用与所学新课内容相关的诗词、成语、名言警句、故事、谜语等导入,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能起到引人入胜、助智开悟的作用.比如学习《湖心亭看雪》这一课,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记得唐朝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吗?请同学们一起来背一下这首诗.学生背诵结束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诗中“寒江独钓”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怀叫人赞叹,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则营造了另一番意境,抒发了别样的情怀.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走进西湖,去湖心亭看雪吧.再比如学习季羡林老先生歌颂伟大的母爱的文章——《永久的悔》,在上新课之前可先让学生背诵孟郊的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学生从诗中体悟到游子感恩之心及母爱的伟大.

2.借实物、图片导入

这是一种直观的导入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了解事物的特点或再现文中的一些情景,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学习《南京大屠杀》这一篇报告文学,我们可以在课前播放有关南京的美丽图片,这以这样告诉同学们: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相继十个朝代在这钟灵毓秀之地建都立业,六朝繁华,建康往事,秦淮烟雨,金陵旧梦,南京的每一处遗迹都是一段历史.然而,这么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却在1937年那个寒冷的冬天,遭受了长达六个星期的惨绝人寰的屠杀,成了人间地狱.我们来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接着播放相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和图片.通过这一系列的影片或图片的展示,学生对日寇犯下的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有了较为直观的感知.

再比如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一课,有些学生对莲花根本就没多少印象.在上新课之时,老师可以拿一束莲花或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下莲花的芳姿.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说它的茎、叶子、花等各有什么特点.课堂上老师的这一束花,能让学生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莲花的外形特点,这样学起课文来就会津津有味,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也会事半功倍.

3.引用歌曲导入

“乐以教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根据所学课文内容,选用适当的音乐导入新课,能很好地创设氛围,扣人心弦,把学生带入到作品的境界中去.如学习《阿炳在1950》一文,文章主要写的是1950年为阿炳录音的经过,也是这次录音使《二泉映月》得以垂名中外音乐史,同时文中也交代了阿炳饱经沧桑的一生.可以借播放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导入,让学生从乐曲中感受到阿炳音乐的魅力,感受到阿炳人生的辛酸及其倔强不屈的性格,激起他们内心的情感波澜,由此深入理解课文.再比如学习《南京大屠杀》这一课时,我们也可以在课前播放《霍元甲》的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由这首歌导入当年的社会背景中.

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上几种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教无定法”,要选择何种导入法,必须须根据实际情况,因“课”制宜,因“人”制宜,一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出发,不能生搬硬套.

总之,一节课的导入就好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课堂导入虽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导入的情景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学生求知的,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导入论文范文结:

适合课堂导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课堂导入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高效课堂论文

2、父母课堂杂志

3、课堂内外杂志社

4、新课堂杂志

5、课堂内外杂志

6、父母课堂杂志订阅